CN214301539U -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1539U
CN214301539U CN202120000183.2U CN202120000183U CN214301539U CN 214301539 U CN214301539 U CN 214301539U CN 202120000183 U CN202120000183 U CN 202120000183U CN 214301539 U CN214301539 U CN 214301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gate
hydraulic engineering
flood prevention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01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坤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Queqi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0001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1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1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1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所述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闸门,所述闸门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所述起吊机构上,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延伸至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并与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闸门的一侧;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具有可对拦网网孔的进行杂质清理、有效维护泄洪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水闸是修建在河道、渠道或湖的水里工程挡水设备,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有的是为了防汛防洪,有的是为了雍高水位为城市供水,有的为了形成水景观,还有的是为了排涝等等。
汛期期间,一些河道内会流入较多的杂物和垃圾,为了避免杂物和垃圾流入到下游,一些水闸设备会装设拦网对杂质进行拦截,然而现有技术的水闸设备缺少能够对拦网进行自动清理的机构,导致部分卡在网孔的杂质无法清除,杂质积累一定量后,会严重影响拦网的通透性,继而影响泄洪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拦网网孔的进行杂质清理、有效维护泄洪效率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闸门,所述闸门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所述起吊机构上,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延伸至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并与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闸门的一侧;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拦网,所述拦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通口内;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上;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上;毛刷辊,所述毛刷辊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底端,所述毛刷辊与所述拦网相接触;齿板,所述齿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位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板相啮合;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长丝杆,所述长丝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轴座上;受驱块,所述受驱块转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顶端,所述长丝杆贯穿所述受驱块并与所述受驱块螺纹连接;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所述长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受驱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长丝杆贯穿所述内螺纹孔并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优选的,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钢丝绳的底端与所述吊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轴座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长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受驱块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槽内并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通过滑轨、滑块、转动轴、毛刷辊、齿板、齿轮、轴座、长丝杆、受驱块和电动机的设置,启动电动机运行后,能够使毛刷辊对拦网进行滚动式的清理,能够有效去出拦网网孔中卡入的杂质,维持拦网的通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安装座;2、闸门;3、起吊机构;4、钢丝绳;5、固定板;6、矩形通口;7、拦网;8、滑轨;9、滑块;10、转动轴;11、毛刷辊;12、齿板;13、齿轮;14、轴座;15、长丝杆;16、受驱块;17、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座1;闸门2,所述闸门2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1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起吊机构3,所述起吊机构3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1的顶部;钢丝绳4,所述钢丝绳4设置在所述起吊机构3上,所述钢丝绳4的底端延伸至两个所述安装座1之间并与所述闸门2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1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固定板5位于所述闸门2的一侧;矩形通口6,所述矩形通口6开设在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外壁上;拦网7,所述拦网7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通口6内;两个滑轨8,两个所述滑轨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5靠近所述闸门2的一侧外壁上;两个滑块9,两个所述滑块9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8上;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9上;毛刷辊11,所述毛刷辊1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10的底端,所述毛刷辊11与所述拦网7相接触;齿板12,所述齿板1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5靠近所述闸门2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12位于两个所述滑轨8之间;齿轮13,所述齿轮13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10上,且所述齿轮13与所述齿板12相啮合;两个轴座14,两个所述轴座1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5靠近所述闸门2的一侧外壁上;长丝杆15,所述长丝杆15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轴座14上;受驱块16,所述受驱块16转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10的顶端,所述长丝杆15贯穿所述受驱块16并与所述受驱块16螺纹连接;电动机17,所述电动机17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5靠近所述闸门2的一侧外壁上,所述长丝杆15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1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受驱块16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长丝杆15贯穿所述内螺纹孔并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所述闸门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钢丝绳4的底端与所述吊环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滑块9的顶部均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转动轴10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轴座14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长丝杆15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受驱块16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转动轴10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槽内并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起吊机构3的构成以及钢丝绳4与起吊机构3的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常规设置,毛刷辊11上的毛刷为铁丝材质;
在进行泄洪时,通过启动起吊机构3运行来对钢丝绳4进行收卷,钢丝绳4带动闸门2上升,使得闸口被打开,河水经过拦网7流下,拦网7可将河水中的杂质及垃圾进行拦截,保证下游流入到下游的河水相对较为干净;
部分体积较小的杂质会卡在拦网7的网孔中,时间长久后会影响拦网7的通透性,定期的打开电动机17运行,电动机17的输出轴正向转动时,能够带动长丝杆15转动,长丝杆15正向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受驱块16由左向右运动,受驱块16带动转动轴10移动,转动轴10带动齿轮13移动,齿轮13在齿板12的作用下会转动,继而使得转动轴10在移动的过程中持续转动,转动轴10带动毛刷辊11移动并转动,毛刷辊11由左至右在拦网7上滚动,其毛刷部分会插入到拦网7的网孔中,从而能将卡在网孔中的杂质顶出,当毛刷辊11运行一个单边后,启动电动机17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则毛刷辊11能够由右至左对拦网7进行滚动式清理,如此反复循环几次,则能够将拦网7中卡着的杂质清理的较为彻底。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通过滑轨8、滑块9、转动轴10、毛刷辊11、齿板12、齿轮13、轴座14、长丝杆15、受驱块16和电动机17的设置,启动电动机17运行后,能够使毛刷辊11对拦网7进行滚动式的清理,能够有效去出拦网7网孔中卡入的杂质,维持拦网7的通透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安装座;
闸门,所述闸门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
起吊机构,所述起吊机构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的顶部;
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设置在所述起吊机构上,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延伸至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并与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连接;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座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闸门的一侧;
矩形通口,所述矩形通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壁上;
拦网,所述拦网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通口内;
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
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轨上;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上;
毛刷辊,所述毛刷辊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底端,所述毛刷辊与所述拦网相接触;
齿板,所述齿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位于两个所述滑轨之间;
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板相啮合;
两个轴座,两个所述轴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
长丝杆,所述长丝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轴座上;
受驱块,所述受驱块转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顶端,所述长丝杆贯穿所述受驱块并与所述受驱块螺纹连接;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闸门的一侧外壁上,所述长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驱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长丝杆贯穿所述内螺纹孔并与所述内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钢丝绳的底端与所述吊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的顶部均开设第一固定孔,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轴座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长丝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驱块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转动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槽内并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2120000183.2U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Active CN214301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0183.2U CN214301539U (zh)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0183.2U CN214301539U (zh)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1539U true CN21430153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0183.2U Active CN214301539U (zh) 2021-01-01 2021-01-01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1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6699B (zh) 一种低耗能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CN214143585U (zh) 一种新型滤水闸
CN214301539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挡水装置
CN210827800U (zh) 一种河道水排污口处理设备
CN212835282U (zh) 一种能定量放水的水闸口
CN215593911U (zh) 一种涵闸结构
CN210946743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防阻塞式拦污栅
CN213014183U (zh) 一种水利闸门设备
CN210562027U (zh) 一种侧开式闸门
CN221052530U (zh) 一种小型水利闸门
CN215857485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挡水坝结构
CN113832922B (zh) 一种水闸分段取水装置
CN216297239U (zh) 一种水利闸门螺杆清洗装置
CN21162148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泄洪闸
CN106858655A (zh) 循环式清洗设备
CN2208885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具有滤杂功能的水利工程闸板
CN218911305U (zh) 一种升降式水利闸门
CN22048637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
CN219195850U (zh) 一种河道的导流式防溢水大坝
CN213895223U (zh) 一种矩形调蓄池自清洗的水平溢流格栅
CN215759436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双向止水闸门
CN219886981U (zh) 一种水利灌溉渠道清淤装置
CN21094671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环保急流槽
CN21194829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升降式闸门
CN219568763U (zh) 一种建设施工用闸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8

Address after: No. 45, Zhouzhuang Group, Hanhe Village, Yangzijin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Xu Anso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Mao Yuexia

Address before: 273400 No. 87, Zhongshan Road, water resources bureau, Fei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Kunhua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5

Address after: 616, Building 7, Xingyao Tiandi, Hanjia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Queqi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45, Zhouzhuang Group, Hanhe Village, Yangzijin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before: Xu Anso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Mao Yue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