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5379U -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5379U
CN214295379U CN202023252126.8U CN202023252126U CN214295379U CN 214295379 U CN214295379 U CN 214295379U CN 202023252126 U CN202023252126 U CN 202023252126U CN 214295379 U CN214295379 U CN 214295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rame
fixed
sliding
writing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21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32521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5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5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5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表面设置有弹性书写板,所述框架的表面相对于弹性书写板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两端均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均贯穿滑动槽至框架的外部,每个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均固定有金属块;通过设计的滑动块、金属块、转动块、固定块、转动杆、滑动槽、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方便对弹性书写板进行拉伸或者压缩,对其表面的字体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通过设计的滚珠,可以减小转动块与第一转动槽之间的摩擦力。

Description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艺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广告设计或者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使用到与一般使用的字体如楷体、宋体和隶书字体不同的艺术字,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或者展示效果,此时就需要用到一些装置对字体进行艺术设计,要用到一种字体调整装置。
现有的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在使用时,操作比较麻烦,花费的时间较多,无法很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而且装置的角度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转动,灵活性较低,不能将其调整到最佳的观看角度,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结构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表面设置有弹性书写板,所述框架的表面相对于弹性书写板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的内部两端均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均贯穿滑动槽至框架的外部,每个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均固定有金属块,四个所述金属块分别与弹性书写板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书写板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书写板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部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端贯穿第一转动槽至连接杆的外部,所述框架的表面相对于连接杆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内部贯穿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槽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珠,每个所述滚珠均与转动块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部相对于第二通孔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内部贯穿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转动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嵌入至第三转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转动槽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相对于第二通孔的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端与低端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嵌入至对应固定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框架的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的滑动块、金属块、转动块、固定块、转动杆、滑动槽、第一转动槽、第二转动槽,方便对弹性书写板进行拉伸或者压缩,对其表面的字体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通过设计的滚珠,可以减小转动块与第一转动槽之间的摩擦力。
2.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转动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可以对框架的角度进行调整,提高其灵活性,方便观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的左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区的正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区的正视剖视图。
图中:1、框架;2、弹性书写板;3、固定杆;4、滑动槽;5、金属块;6、连接杆;7、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10、滑动块;11、第一转动槽;12、转动块;13、固定块;14、第二转动槽;15、转动杆;16、第一连接块;17、第三转动槽;18、第二连接块;19、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的表面设置有弹性书写板2,框架1的表面相对于弹性书写板2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两个滑动槽4,两个滑动槽4的内部两端均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滑动块10,每个滑动块10的一端均贯穿滑动槽4至框架1的外部,每个滑动块10的一端均固定有金属块5,四个金属块5分别与弹性书写板2的四角处固定连接,弹性书写板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3,固定杆3与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弹性书写板2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一转动槽11,第一转动槽11的内部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转动块12,转动块12的一端贯穿第一转动槽11至连接杆6的外部,框架1的表面相对于连接杆6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4,第二转动槽14的内部贯穿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转动杆15,通过设计的滑动块10、金属块5、转动块12、固定块13、转动杆15、滑动槽4、第一转动槽11、第二转动槽14,方便对弹性书写板2进行拉伸或者压缩,对其表面的字体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转动杆15与第二转动槽14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转动杆15的一端与转动块12固定连接,第一转动槽1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珠,通过设计的滚珠,可以减小转动块12与第一转动槽11之间的摩擦力,每个滚珠均与转动块12滚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框架1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架7,两个第一支架7的内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20,第一支架7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架8,第二支架8的内部相对于第二通孔20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19,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0的内部贯穿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二连接块18,第二连接块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6,第一连接块16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转动槽17,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架7、第二支架8、第一连接块16、第二连接块18、第三转动槽17、第一通孔19、第二通孔20,可以对框架1的角度进行调整,提高其灵活性,方便观看,第二连接块18的一端嵌入至第三转动槽17的内部,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三转动槽17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架7的一端相对于第二通孔20的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第二连接块18的顶端与低端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块,限位块与固定槽可以对第二连接块18起到限位作用,两个限位块分别嵌入至对应固定槽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支架8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对装置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也提高稳定性,支撑板为长方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板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增加橡胶垫与地面的摩擦力。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框架1为金属材质构件,框架1的表面设置有镀锌层,镀锌层可以防止框架1的表面发生锈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对弹性书写板2表面的字体进行调整,转动转动杆15,使其带动转动块12在第一转动槽11的内部同向转动,第一转动槽11内壁表面上的多个滚珠贴合着转动块12发生滚动,以此减小转动块12与第一转动槽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转动杆15与第二转动槽14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转动杆15在转动的同时也向一端移动,转动杆15带动连接杆6拉动或者挤压弹性书写板2,使其受到拉伸或者收缩,对其表面的字体进行调整,弹性书写板2在变形的同时带动其四角处的金属块5发生移动,金属块5带动滑动块10在滑动槽4的内部同向滑动,该结构方便对弹性书写板2表面的字体进行调整,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然后调整框架1的角度,转动第一连接块16,使得第二连接块18在第三转动槽17的内部相对转动,直至原本相贴合的第一连接块16与第二支架8相分离,接下来转动框架1,使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再反向转动第一连接块16,使得第一连接块16与第二支架8紧贴,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7也相互紧贴,通过摩擦力对框架1进行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表面设置有弹性书写板(2),所述框架(1)的表面相对于弹性书写板(2)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两个滑动槽(4),两个所述滑动槽(4)的内部两端均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滑动块(10),每个所述滑动块(10)的一端均贯穿滑动槽(4)至框架(1)的外部,每个所述滑动块(10)的一端均固定有金属块(5),四个所述金属块(5)分别与弹性书写板(2)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书写板(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与框架(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书写板(2)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开设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一转动槽(11),所述第一转动槽(11)的内部放置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转动块(12),所述转动块(12)的一端贯穿第一转动槽(11)至连接杆(6)的外部,所述框架(1)的表面相对于连接杆(6)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二转动槽(14),所述第二转动槽(14)的内部贯穿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与第二转动槽(14)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与转动块(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槽(11)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多个滚珠,每个所述滚珠均与转动块(12)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底端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支架(7),两个所述第一支架(7)的内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第一支架(7)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架(8),所述第二支架(8)的内部相对于第二通孔(20)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19),所述第一通孔(19)与第二通孔(20)的内部贯穿有截面呈“T”型结构的第二连接块(18),所述第二连接块(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6),所述第一连接块(16)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转动槽(17),所述第二连接块(18)的一端嵌入至第三转动槽(17)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块(18)与第三转动槽(17)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7)的一端相对于第二通孔(20)的顶部与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块(18)的顶端与低端对称固定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嵌入至对应固定槽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8)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长方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框架(1)的表面设置有镀锌层。
CN202023252126.8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Active CN214295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2126.8U CN214295379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2126.8U CN214295379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5379U true CN214295379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2126.8U Active CN214295379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5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295379U (zh) 一种艺术设计字体调整装置
CN203927298U (zh) 电子设备固定支架
CN21173855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显示屏支架
CN204054916U (zh) 一种丝网印刷刮刀架
CN108202886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屏幕贴膜装置
CN207005643U (zh) 显示器调节架
CN214164517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打印机支架
CN212624634U (zh) 一种智慧办公用会议信息播放展示装置
CN217153606U (zh) 一种多显示屏可调节支架
CN214147350U (zh) 多屏气动调节支架
CN211554631U (zh) 一种多媒体展览展示装置
CN213299377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安装架
CN206331766U (zh) 一种市场营销宣传板
CN215990034U (zh) 一种电气工程管线安装支架
CN211738544U (zh) 一种滑轨机构及显示器支架
CN215815090U (zh) 一种用于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的可移动宣传栏
CN220355067U (zh) 宣传片制作拍摄用的设备用平衡轨道
CN214855725U (zh) 一种景观设计用模型效果展示装置
CN21526548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广告牌
CN218676423U (zh) 一种宣传展示装置
CN220770599U (zh) 计算机显示屏
CN214535502U (zh) 一种用于多媒体投影的支架装置
CN215609154U (zh) 一种介入放射科中风患者护理用手部康复装置
CN220777977U (zh) 一种文学作品展示装置
CN215502042U (zh) 一种便携式教学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