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95054U -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95054U
CN214295054U CN202022286903.4U CN202022286903U CN214295054U CN 214295054 U CN214295054 U CN 214295054U CN 202022286903 U CN202022286903 U CN 202022286903U CN 214295054 U CN214295054 U CN 214295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groove
slope
radia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69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yang Shunchang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2869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95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95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95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座,减震器,出风口,万向轮,把手,斜坡和固定器,其中:减震器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散热座的底端连接,且减震器的底端通过通过螺栓与万向轮的顶端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散热座底端面的中间。本实用新型散热座,斜坡和固定器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能进行对印刷设备进行背面的散热的同时也能够进行对印刷设备底面废热散热,能适应对不同种类印刷设备的散热固定,吹风口的设置能够避免大量吸附印刷设备内部的粉尘,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其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设备运作产生温度,需要进行散热来保护设备和零部件。但是现有的散热装置依然存在着只能进行对印刷设备进行背面的散热,不能适应不同种类印刷设备,容易吸附印刷设备内部的粉尘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散热装置依然存在着只能进行对印刷设备进行背面的散热,不能适应不同种类印刷设备,容易吸附印刷设备内部的粉尘的问题。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座,减震器,出风口,万向轮,把手,斜坡和固定器,其中:减震器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散热座的底端连接,且减震器的底端通过通过螺栓与万向轮的顶端连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散热座底端面的中间;所述把手设置在斜坡一端的底面,且斜坡通过固定柱和凹槽嵌套在散热座底面斜坡凹槽二的内部;所述固定器通过螺栓嵌套在凹槽一的内部;所述散热座包括散热管,散热孔,凹槽一,斜坡凹槽二,把手槽三,固定柱和散热孔一。
所述散热座采用L型状,且散热座的竖面呈对称位置设置有五根散热管,该散热座的竖面中间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凹槽一开设在散热座底面一端的中间,且散热座底面的开设有斜坡凹槽二,该斜坡凹槽二的中间开设有把手槽三;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斜坡凹槽二内部的两端,且散热孔一设置在散热座底面的中间;所述散热座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内部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散热管相连,且散热孔和散热孔一设置有散热扇,有利于能够对印刷设备背面散热的同时也能对印刷设备的底面进行散热;使散热的风朝地面吹,防止往四周吹风,对周边的印刷设备的粉末造成飞扬现象,同时可以避免大量的粉尘落入散热口的内部,以及避免吹得风带有粉尘,被操作人员吸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
所述斜坡包括轨道,散热孔三和凹槽,且轨道呈对称位置开设在斜坡表面的两侧,该斜坡表面的中间开设有和散热孔一一样尺寸的散热孔三,并且该散热孔三和散热孔一位置相重合;所述凹槽开设在斜坡表面的一侧,且凹槽采用镜像的L形状,有利于帮助操作人员轻松的把印刷设备推上散热装置上进行固定散热,避免需要多人进行抬到印刷设备上进行散热,大大节省了人力。
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板,夹紧块,移动杆和固定眼,且夹紧块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杆的顶端,该夹紧块的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护棉;所述移动杆通过按压器和转轮嵌套在固定板的内部,且移动杆共有两个呈镜像位置设置在固定板的两端,该固定板的表面呈相等距离开设有固定眼,有利于能够对印刷设备进行安全的固定,防止印刷设备在进行印刷以及散热工作时脱落,对印刷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能够适应对多种不同尺寸印刷设备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散热座的设置,有利于能够对印刷设备背面散热的同时也能对印刷设备的底面进行散热;使散热的风朝地面吹,防止往四周吹风,对周边的印刷设备的粉末造成飞扬现象,同时可以避免大量的粉尘落入散热口的内部,以及避免吹得风带有粉尘,被操作人员吸入体内,影响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斜坡的设置,有利于帮助操作人员轻松的把印刷设备推上散热装置上进行固定散热,避免需要多人进行抬到印刷设备上进行散热,大大节省了人力。
3.本实用新型固定器的设置,有利于能够对印刷设备进行安全的固定,防止印刷设备在进行印刷以及散热工作时脱落,对印刷设备造成损坏,同时能够适应对多种不同尺寸印刷设备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斜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散热座,11-散热管,12-散热孔,13-凹槽一,14-斜坡凹槽二,15-把手槽三,16-固定柱,17-散热孔一,2-减震器,3-出风口,4-万向轮,5-把手,6-斜坡,61-轨道,62-散热孔三,63-凹槽,7-固定器,71-固定板,72-夹紧块,73-移动杆,731-按压器,732-弹簧,733-转轮,744-外壳,74-固定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座1,减震器2,出风口3,万向轮4,把手5,斜坡6和固定器7,其中:减震器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散热座1的底端连接,且减震器2的底端通过通过螺栓与万向轮4的顶端连接;所述出风口3设置在散热座1底端面的中间;所述把手5设置在斜坡6一端的底面,且斜坡6通过固定柱16和凹槽63嵌套在散热座1底面斜坡凹槽二14的内部;所述固定器7通过螺栓嵌套在凹槽一13的内部;所述散热座1包括散热管11,散热孔12,凹槽一13,斜坡凹槽二14,把手槽三15,固定柱16和散热孔一17。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座1采用L型状,且散热座1的竖面呈对称位置设置有五根散热管11,该散热座1的竖面中间开设有散热孔12;凹槽一13开设在散热座1底面一端的中间,且散热座1底面的开设有斜坡凹槽二14,该斜坡凹槽二14的中间开设有把手槽三15;所述固定柱16设置在斜坡凹槽二14内部的两端,且散热孔一17设置在散热座1底面的中间;散热座1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内部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散热管11相连,且散热孔12和散热孔一17设置有散热扇;斜坡6包括轨道61,散热孔三62和凹槽63,且轨道61呈对称位置开设在斜坡6表面的两侧,该斜坡6表面的中间开设有和散热孔一17一样尺寸的散热孔三62,并且该散热孔三62和散热孔一17位置相重合;凹槽63开设在斜坡6表面的一侧,且凹槽63采用镜像的L形状。
固定器7包括固定板71,夹紧块72,移动杆73和固定眼74,且夹紧块72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杆73的顶端,该夹紧块72的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护棉;移动杆73通过按压器731和转轮733嵌套在固定板71的内部,且移动杆73共有两个呈镜像位置设置在固定板71的两端,该固定板71的表面呈相等距离开设有固定眼74;移动杆73包括按压器731,弹簧732,转轮733和外壳744,且按压器731通过弹簧732嵌套在外壳744的内部,该按压器731采用直角构型状;转轮733通过支架设置在按压器731一端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把手5把斜坡6拉出散热座1的外部,使凹槽63顶端的卡槽卡在固定柱16的表面,这时把印刷设备通过轨道61推到散热座1的上面,在通过按压按压器731调整固定器7的宽度,进行对印刷设备的固定;固定好的印刷设备在需要进行散热时,通过散热座1内部的水泵抽水进入散热管11进行水循环带走印刷设备表面的温度;然后再通过散热孔12和散热孔一17内部的风扇进行吹风散热。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座(1),减震器(2),出风口(3),万向轮(4),把手(5),斜坡(6)和固定器(7),其中:减震器(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散热座(1)的底端连接,且减震器(2)的底端通过通过螺栓与万向轮(4)的顶端连接;所述出风口(3)设置在散热座(1)底端面的中间;所述把手(5)设置在斜坡(6)一端的底面,且斜坡(6)通过固定柱(16)和凹槽(63)嵌套在散热座(1)底面斜坡凹槽二(14)的内部;所述固定器(7)通过螺栓嵌套在凹槽一(13)的内部;所述散热座(1)包括散热管(11),散热孔(12),凹槽一(13),斜坡凹槽二(14),把手槽三(15),固定柱(16)和散热孔一(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座(1)采用L型状,且散热座(1)的竖面呈对称位置设置有五根散热管(11),该散热座(1)的竖面中间开设有散热孔(12);所述凹槽一(13)开设在散热座(1)底面一端的中间,且散热座(1)底面的开设有斜坡凹槽二(14),该斜坡凹槽二(14)的中间开设有把手槽三(15);所述固定柱(16)设置在斜坡凹槽二(14)内部的两端,且散热孔一(17)设置在散热座(1)底面的中间;所述散热座(1)内部设置有水箱,水箱的内部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散热管(11)相连,且散热孔(12)和散热孔一(17)设置有散热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6)包括轨道(61),散热孔三(62)和凹槽(63),且轨道(61)呈对称位置开设在斜坡(6)表面的两侧,该斜坡(6)表面的中间开设有和散热孔一(17)一样尺寸的散热孔三(62),并且该散热孔三(62)和散热孔一(17)位置相重合;所述凹槽(63)开设在斜坡(6)表面的一侧,且凹槽(63)采用镜像的L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7)包括固定板(71),夹紧块(72),移动杆(73)和固定眼(74),且夹紧块(72)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杆(73)的顶端,该夹紧块(72)的表面包裹有一层保护棉;所述移动杆(73)通过按压器(731)和转轮(733)嵌套在固定板(71)的内部,且移动杆(73)共有两个呈镜像位置设置在固定板(71)的两端,该固定板(71)的表面呈相等距离开设有固定眼(7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73)包括按压器(731),弹簧(732),转轮(733)和外壳(744),且按压器(731)通过弹簧(732)嵌套在外壳(744)的内部,该按压器(731)采用直角构型状;所述转轮(733)通过支架设置在按压器(731)一端的底部。
CN202022286903.4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Active CN214295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6903.4U CN214295054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6903.4U CN214295054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95054U true CN21429505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39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6903.4U Active CN214295054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95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77611U (zh) 一种便于对纸张进行切割的数字印刷机
CN214295054U (zh) 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外接散热装置
CN109412533A (zh) 一种散热光伏组件
CN210553605U (zh) 一种基于反向负压原理的印刷机用可定位裁剪装置
CN107264017A (zh) 一种高效印刷烘干装置
CN210234404U (zh) 一种办公用微型打印机
CN21384371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背光源装置
CN208664589U (zh) 一种用于半自动丝印机的防夹手装置
CN211076323U (zh) 一种遥控无人机机身结构
CN20788291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无线扫码器
CN220129796U (zh) 一种具有碳带展平轴的热转印打印机
CN208480100U (zh) 一种抽拉式的电气设备箱
CN216231219U (zh) 一种印刷机固化装置
CN214984237U (zh) 一种打印小厚度材质的多色热转印打印机
CN219171957U (zh) 一种具有快速干燥功能的印刷设备
CN215243749U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固化装置
CN215321408U (zh) 一种标签印刷机双反射紫外线多级快速固化装置
CN216488730U (zh) 一种便携式rj45接口转换器
CN212171665U (zh) 一种印刷机用油墨的降温装置
CN110035614B (zh) 一种pcb板打印机用夹持器
CN215287529U (zh) 一种印刷机纸筒架
CN218366992U (zh) 一种水性凹印机油墨干燥辅助装置
CN211529060U (zh) 一种便于散热和旋转的计算机主机机箱
CN216139683U (zh) 一种印刷机印刷防护装置
CN220482666U (zh) 一种液压打包机液压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1

Address after: 421100 Xintangbu Village, Yunji Street, Hengnan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gyang Shunchang Prin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530 room 1007, building G4, Dazhuang International Plaza, Kefeng Road, Lianhe street, Scienc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uo We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