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5534U -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5534U
CN214285534U CN202023262146.3U CN202023262146U CN214285534U CN 214285534 U CN214285534 U CN 214285534U CN 202023262146 U CN202023262146 U CN 202023262146U CN 214285534 U CN214285534 U CN 214285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mounting bracket
shunt
care device
mount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21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萍
刘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0232621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5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5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5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辅助翻身机构,所述安装架两端的一侧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架两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辅助翻身机构设置在安装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辅助翻身机构由气泵、导气管、第一分流管、第一支撑板、第二分流管、第二支撑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组成,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导气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充气进行支撑患者背部的一侧,辅助肿瘤术后患者的勤翻身,不需要病人自主用力进行翻身,对术后伤口进行保护,并且只需要一个人操控装置,不需要多人辅助,使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妇科肿瘤手术后护理妇科手术后短时间内在医院进行观察、治疗、护理,多数在手术切口拆线后回家休息,个别病人须留在医院继续治疗,住院手术后的2~3天内留在术后观察室,由专人进行监护治疗护理,痛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会感觉痛疼,术后24小时之内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止痛药解除痛苦,卧床及活动手术当天卧床,第二天可以半坐位,卧床时要勤翻身,24小时后酌情下地开始活动,可以防止肠粘连,利于引流物排出,还可防止下肢静脉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有利切口愈合,减少并发症。
现有技术的不足:
翻身时需要借助看护人员进行翻身,病人自身不能够自行用力进行翻身,病人的体重较大时,需要多个人员共同协作,十分麻烦,并且人多会可能会触碰到伤口,同时可能会引起一些病人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辅助翻身机构,所述安装架两端的一侧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架两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辅助翻身机构设置在安装架、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所述辅助翻身机构由气泵、导气管、第一分流管、第一支撑板、第二分流管、第二支撑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组成,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向一侧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形滑块,所述圆形滑块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和第二支撑板的上端面上均通过开设凹槽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安装架上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上在气泵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安装架上端面的两侧和固定杆上均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在第一分流管上和第二分流管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流管上和第二分流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远离导气管的一端均设置为折叠型。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上在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折叠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塞,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下端面的四侧分别通过胶水粘连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和安装螺栓的数量均至少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通过设置有辅助翻身机构,辅助翻身机构由气泵、导气管、第一分流管、第一支撑板、第二分流管、第二支撑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组成,通过充气进行支撑患者背部的一侧缓慢运动,辅助肿瘤术后患者的勤翻身,不需要病人自主用力进行翻身,对术后伤口进行保护,并且只需要一个人操控装置,不需要多人辅助,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使用效果更好。
2.该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通过在安装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安装架上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匹配的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通过固定板、螺纹孔和安装螺栓的作用,装置整体可以稳定的固定病床的床框上,同时方便拆卸,不会影响病床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安装架;101、螺纹孔;102、限位件;2、辅助翻身机构;21、气泵;22、导气管;23、第一分流管;24、第一支撑板;25、第二分流管;26、第二支撑板;27、第一气囊;271、橡胶塞;28、第二气囊;3、第一安装板;31、圆形滑块;4、第二安装板;5、固定板;6、安装螺栓;7、固定杆;8、限位环;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辅助翻身机构2,安装架1两端的一侧设置均焊接有第一安装板3,安装架1两端的另一侧焊接置有第二安装板4,辅助翻身机构2安装在安装架1、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上,辅助翻身机构2由气泵21、导气管22、第一分流管23、第一支撑板24、第二分流管25、第二支撑板26、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组成,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21,气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导气管22,导气管22上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相向一侧的上端均焊接有圆形滑块31,圆形滑块3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26,第一支撑板24的上端面上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上端面上均通过开设凹槽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辅助翻身机构2,辅助翻身机构2由气泵21、导气管22、第一分流管23、第一支撑板24、第二分流管25、第二支撑板26、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组成,通过辅助翻身机构2的作用,通过充气进行支撑患者背部的一侧,辅助肿瘤术后患者的勤翻身,不需要病人自主用力进行翻身,对术后伤口进行保护,并且只需要一个人操控装置,不需要多人辅助,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焊接有固定板5,安装架1上和固定板5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匹配的螺纹孔101,螺纹孔1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6;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固定板5,安装架1上和固定板5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相匹配的螺纹孔101,螺纹孔1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6,装置固定和拆卸方便,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在气泵21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杆7,安装架1上端面的两侧和固定杆7上均焊接有限位环8,限位环8套设在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上;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固定杆7,安装架1上端面的两侧和固定杆7上均焊接有限位环8,限位环8套设在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上,可以增加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的稳定性,防止在气流的冲击下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晃动;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上均安装有阀门9,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远离导气管22的一端均设置为折叠型;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阀门9,方便控制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排气,同时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远离导气管22的一端均设置为折叠型,方便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伸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架1上在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折叠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件102。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限位件102,方便对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的一侧均安装有橡胶塞271,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下端面的四侧分别通过胶水粘连在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26上;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橡胶塞271,方便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排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孔101和安装螺栓6的数量均至少有两个;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定螺纹孔101和安装螺栓6的数量,能够增加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的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在使用时,将安装架1的上端和固定板5套在床框的两侧,然后将安装螺栓6插入到螺纹孔101中,完成装置的安装,同时将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26滑动插入到棉絮或者床垫的下端,辅助病人翻身时,只需要启动气泵21,关闭第一分流管23上或者第二分流管25上的阀门9,使第一气囊27或者第二气囊28进行充气,第一气囊27的充气或者第二气囊28充气缓慢撑开并将病人背部的一侧撑起,病人即可进行翻身,当病人翻身到一定角度时,关闭气泵21和相应的阀门9,通过第一气囊活27第二气囊28对病人背部的一侧进行支撑,再次翻身时,打开橡胶塞271将第一气囊27活第二气囊28内部气体放出,病人恢复初始状态,然后可以根据病人的需要再次进行辅助翻身,本装置通过充气进行支撑患者背部的一侧缓慢运动,辅助肿瘤术后患者的勤翻身,不需要病人自主用力进行翻身,对术后伤口进行保护,并且只需要一个人操控装置,不需要多人辅助,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使用效果更好,同时装置整体可以稳定的固定病床的床框上,同时方便拆卸,不会影响病床的调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辅助翻身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两端的一侧设置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所述安装架(1)两端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板(4),所述辅助翻身机构(2)设置在安装架(1)、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上,所述辅助翻身机构(2)由气泵(21)、导气管(22)、第一分流管(23)、第一支撑板(24)、第二分流管(25)、第二支撑板(26)、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组成,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气泵(21),所述气泵(21)的输出端设置有导气管(22),所述导气管(22)上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所述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相向一侧的上端均设置有圆形滑块(31),所述圆形滑块(3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26),所述第一支撑板(24)的上端面上和第二支撑板(26)的上端面上均通过开设凹槽分别设置有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所述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的上端分别与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安装架(1)上和固定板(5)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匹配的螺纹孔(101),所述螺纹孔(1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端面上在气泵(2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杆(7),所述安装架(1)上端面的两侧和固定杆(7)上均设置有限位环(8),所述限位环(8)设置在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管(23)上和第二分流管(25)上均设置有阀门(9),所述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远离导气管(22)的一端均设置为折叠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在第一分流管(23)和第二分流管(25)折叠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件(1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的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塞(271),所述第一气囊(27)和第二气囊(28)下端面的四侧分别通过胶水粘连在第一支撑板(24)和第二支撑板(26)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101)和安装螺栓(6)的数量均至少有两个。
CN202023262146.3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Active CN214285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2146.3U CN21428553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2146.3U CN21428553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5534U true CN214285534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64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2146.3U Active CN21428553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5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9439B2 (en) Wound closure device
US4937901A (en) Apparatus for turning a patient from a supine to a prone position and vice-versa
CN209529558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下肢抬高支架
CN108465134A (zh) 一种血液透析上肢内痿固定装置
CN214285534U (zh) 一种妇科肿瘤术后护理装置
CN210447300U (zh) 一种心胸外科手术后防护器
CN208693867U (zh) 一种新型妇科可引流式多功能腹带
CN210812004U (zh) 一种基于心外科护理具备辅助支撑的包扎装置
CN215960910U (zh) 一种手术室俯卧折刀位护理的腿托架
CN216439536U (zh) 一种急诊内科临床功能结合型治疗装置
CN219878512U (zh) 一种卧床患者翻身减压器
CN217091298U (zh) 一种可调节的腿部护理装置
CN211912116U (zh) 一种用于普外科的腿部换药装置
CN219480686U (zh) 腋臭术后支架
CN212261735U (zh) 一种用于肝胆外科护理支撑装置
CN210644415U (zh) 一种临床护理气垫
CN213431241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的肢体辅助调节装置
CN215351342U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床旁呼吸机托架
CN214343080U (zh) 一种心内科护用术后护理夹具
CN211272119U (zh) 一种危重症患者床边活动辅助器
CN209075257U (zh) 一种icu危重患者俯卧位通气垫
CN22075761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辅助设备
CN219050007U (zh) 一种带固定结构的引流管
CN216061628U (zh) 一种胸外科引管固定装置
CN213607840U (zh) 一种新型精神卫生科用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