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2483U -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2483U
CN214282483U CN202120088910.5U CN202120088910U CN214282483U CN 214282483 U CN214282483 U CN 214282483U CN 202120088910 U CN202120088910 U CN 202120088910U CN 214282483 U CN214282483 U CN 214282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ing weight
fixing device
net
settling
deep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89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健
梁元妹
郑宗奇
李璐璐
高伟豪
刘国雨
张炜文
黄振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89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2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2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2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包括隔离网、支撑杆、浮标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内开设有储气腔,所述配重块的侧壁开设有与储气腔相连通的送气孔,所述送气孔上固定连接有分气管,所述配重块通过分气管两两相连,所述配重块顶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分气管相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两相连的配重块保证其间的间距且设置的沉降钉可以保证隔离网在水体中稳定性,保证隔离网的完全展开。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池塘、湖泊等水体启动生态工程并按计划在水中种植沉水植物,则需要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池塘、湖泊等水体的水位降低至一定程度,并转移水中的水生动物,以确保生态工程中新种植的沉水植物健康生长,免受水生动物啃食。待沉水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再放入适量的水生动物,重构食物链,构建出新的地表水生态系统。
现有技术中,多使用隔离网进行隔离水体,但现有的隔离网多为一次性产物,浪费成本,且为了使隔离网快速沉降且可以立在水体中通常会在隔离网底部加设配重铅块,其在风浪的冲击下极易产生移位造成对隔离区沉水植物的损害,且容易造成隔离网的缠绕,导致隔离网无法全面展开,影响隔离效果,且过多的缠绕极易造成隔离网的坍塌,影响隔离区沉水植物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网的配重铅块易便宜,影响隔离效果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包括隔离网、支撑杆、浮标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内开设有储气腔,所述配重块的侧壁开设有与储气腔相连通的送气孔,所述送气孔上固定连接有分气管,所述配重块通过分气管两两相连,所述配重块顶部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分气管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所述隔离网的底部设有第二拉孔,所述第二拉环通过第二拉绳与第二拉孔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环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二拉环均布在配重块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沉降钉,多组所述沉降钉均布在配重块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形状呈“凸”字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阻尼板,多组所述第二阻尼板呈圆周均布在支撑杆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通过将多组配重块通过分气管两两相连,分气管与送气孔之间可以采用螺纹或卡扣的形式,便于拆卸分离,方便携带转移,并且在两端的配重块可以向内部的储气腔内充气,进而气体通过送气孔向水中释放,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在防止鱼儿钻入隔离区的同时,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促进沉水植物的生产和附近鱼儿的活跃性,并且由于气体与电气石相接触,从容使电气石可以直接电离送入气体中的分子,增加水体中负离子的含量,进一步净化水体周围的空气质量。
2、该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配重块底部的多组沉降钉可以保证隔离网在水体中稳定性,即使水体波动较大,隔离网的偏移也会达到最小,而在排气孔不向上排放气体时,过滤网可以防止水中的沉淀物直接落入储气腔内,从而进一步保证电气石不被过快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图1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静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工作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导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离网;101、第一拉孔;102、第二拉孔;2、支撑杆;201、低压腔;2011、进气孔;2012、滑槽;202、高压腔;2021、第一气管;2022、第二气管;203、静蜗盘;204、动蜗盘;2041、限位杆;205、驱动轴;2051、曲轴;206、第三阻尼板;2061、延伸杆;207、第二阻尼板;208、导向轮;3、气囊;301、第三气管;302、第一拉环;3021、第一拉绳;303、排气管;3031、泄压阀;304、指示标;4、配重块;401、沉降钉;402、储气腔;4021、送气孔;403、第二拉环;4031、第二拉绳;404、排气孔;4041、过滤网;405、储物盒;406、第三拉环;407、分气管;5、工作块;501、工作槽;5011、限位槽;502、导流槽;5021、支架;503、转动轴;5031、涡轮片;5032、缠绕轮;504、定位环;5041、第一通孔;6、导杆;601、滑块;602、限位块;603、第一阻尼板;604、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和图6-8,一种深水区保护沉水植物的栏栅网,包括隔离网1、支撑杆2、浮标和配重块4,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有工作块5,工作块5内开设有工作槽501,工作槽501内设有磁石块,工作槽501内滑动连接有导杆6,导杆6上设有第一阻尼板603,隔离网1的侧边连接在第一阻尼板603上,工作块5上开设有导流槽502,导流槽502内转动连接有引流组件,配重块4连接在隔离网1的底部,配重块4内设有储物盒405,配重块4的一端与引流组件相配合。
支撑杆2连接好隔离网1分割出水下区域,并在分割的区域内种植沉水植物后,当水波动时,水会带动隔离网1和第一阻尼板603来回摆动并使引流组件作业加速水流进入工作槽501内,从而第一阻尼板603带动闭合环状导杆6在两组磁石块之间来回滑动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涡流效应对周围的水升温,促进水底沉水植物的生长,并且由于在储物盒405内放有电气石,当周围温度发生变化会使电气石产生电热差,从而使水中的空气发生电离,使邻近的空气分子转换为空气负离子,不仅进一步提升沉水植物的生长和附近鱼儿的活跃度,还可以净化水体空气,提升环境质量。
参照图4和图6,引流组件包括转动轴503,导流槽502内固定连接有支架5021,转动轴503转动连接在支架5021上,转动轴503外壁均布有多组涡轮片5031,导流槽502与工作槽501相连通,转动轴503上固定连接有缠绕轮5032,配重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拉环406,缠绕轮5032通过绳索与第三拉环406相连,支撑杆2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208,绳索绕过导向轮208,工作块5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环504,支撑杆2固定在定位环504内,定位环50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041。
当水体流动时,会通过涡轮片5031带动转动轴503转动,转动轴503可以适时的收起绳索,从而将支撑杆2附近的配重块4拉升,不仅可以防止长时间配重块4沉入水底导致淤泥堆积对隔离网1产生压力,同时,配重块4在拉升的过程中,会改变电气石周围的水压,从而使电气石产生电压差,进一步电离水中的空气,提升空气负离子的含量,进一步净化水体,提升环境质量。
参照图6-7,导杆6上固定连接有滑块601,滑块60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工作槽501内开设有与限位块602相对应的限位槽5011,第一阻尼板603固定连接在滑块601上,第一阻尼板60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604,导杆6为闭合圆环。
导杆6两端对称布置的滑块601可以保证水体波动推动第一阻尼板603移动式,使导杆6两端同步平稳移动,进而同步切割磁石块产生的磁感线,形成等同的感应电流,在延长导杆6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流经水体的受热均匀度,使电气石可以均匀的电解水中的空气分子,提升电气石的利用率。
一种沉水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浮标连接在隔离网1的上方,配重块4连接在隔离网1的下方,支撑杆2固定在隔离网1的两端,并将隔离网1使用工作块5两两相连;
S2:在储物盒405内投放适量的电气石颗粒或粉末;
S3:将支撑杆2插入湖水中,使隔离网1在靠近河岸的地方隔离出一片种植区域;
S4:选取氧化钙、沸石颗粒等混合均匀铺设在隔离的种植区域内;
S5:将沉水植物栽入种植区域内。
沉水植物包括有黑藻、苦草、金鱼藻、狸藻等,且选取的沉水植物植株高度为35-55cm。
实施例2:
参照图1和图8,为了防止隔离网1下方空隙过大有鱼儿窜入隔离区且保证隔离网1可以最大面积的铺设在水下形成隔离,在隔离网1下方连接多个配重块4用于辅助沉降,配重块4内开设有储气腔402,配重块4的侧壁开设有与储气腔402相连通的送气孔4021,送气孔4021上固定连接有分气管407,配重块4通过分气管407两两相连,配重块4顶部开设有排气孔404,支撑杆2顶部设有充气组件,充气组件与分气管407相配合。
将多组配重块4通过分气管407两两相连,在此处,分气管407与送气孔402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或卡扣的形式,便于拆卸分离,方便携带转移,并且在两端的配重块4可以向内部的储气腔402内充气,进而气体通过送气孔4021向水中释放,增加水体的含氧量,在防止鱼儿钻入隔离区的同时,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促进沉水植物的生产和附近鱼儿的活跃性,并且由于气体与电气石相接触,从容使电气石可以直接电离送入气体中的分子,增加水体中负离子的含量,进一步净化水体周围的空气质量。
参照图4和图8,配重块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403,隔离网1的底部设有第二拉孔102,第二拉环403通过第二拉绳4031与第二拉孔102相连接,第二拉环403设有多组,且多组第二拉环403均布在配重块4的顶部,配重块4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沉降钉401,多组沉降钉401均布在配重块4的底部,排气孔404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41,配重块4的形状呈“凸”字形,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阻尼板207,多组第二阻尼板207呈圆周均布在支撑杆2的底部。
配重块4通过第二拉绳4031可拆卸连接在隔离网1上,从而提升隔离网1的携带便捷性,并且在配重块4底部的多组沉降钉401可以保证隔离网1在水体中稳定性,即使水体波动较大,隔离网1的偏移也会达到最小,而在排气孔404不向上排放气体时,过滤网4041可以防止水中的沉淀物直接落入储气腔402内,从而进一步保证电气石不被过快的污染。
实施例3:
参照图1和图3,为了配合配重块4使隔离网1竖立起来形成最大的隔离面,在隔离网1上方设有不仅可以起到指示作用还可以为隔离网1提供向上拉力的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标,并且在支撑杆2顶部设有充气组件,浮标包括多组气囊3和第三气管301,多组气囊3通过第三气管301两两相连,气囊3通过第一拉绳3021与隔离网1相连,气囊3上设有泄压组件,气囊3通过第一气管2021与充气组件相配合。
在隔离网1铺设完成后,直接利用充气组通过第一气管2021型气囊3内充气,使气囊3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对隔离网1提供向上的拉力,而气囊3不仅可以在充气时提供向上的拉力,在转移运输时,可以直接利用泄压组件将气囊3内部的气体释放,从而减小携带体积,大大方便转移运输和循环利用,且绿色环保,不会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参照图1和图3,泄压组件包括排气管303和泄压阀3031,排气管303设置在气囊3上,泄压阀3031设置在排气管303上,气囊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环302,隔离网1的上方设有第一拉孔101,第一拉绳302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拉环302和第一拉孔101上,第一气管2021上设有单向阀,气囊3的材质具体为聚乙烯,气囊3上设有指示标304,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阻尼板207,多组第二阻尼板207呈圆周均布在支撑杆2的底部。
直接打开泄压阀3031即可释放气囊3中的气体,从而使气囊3萎缩便于携带,通过第一拉绳3021固定在隔离网1上,不仅可以为隔离网1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还可以方便更换,增加利用频率,在充气组件向气囊3内充气时,在第一气管2021上的单向阀可以防止气体回流或泄露,保证气囊3内稳压,并且优先采用聚乙烯材质的气囊3可以防止水鸟落在气囊3上歇息时抓破气囊3,提升气囊3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参照图1-2和图5,为了防止隔离网1长时间沉入水中尘埃对网孔造成堵塞,需要对隔离网1进行经常性清理,而在清理过程中,为了不影响气囊3和配重块4的正常使用且为了保证实现绿色环保清洁隔离网1的目的,在支撑杆2上开设有压缩腔,压缩腔包括低压腔201和高压腔202,压缩腔内设有用于将低压腔201和高压腔202分隔的静蜗盘203,低压腔201内设有与静蜗盘203相配合的动蜗盘204,支撑杆2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动蜗盘204转动的驱动组件,高压腔202通过第二气管2022与储气腔402相连通。
驱动组件带动动蜗盘204与静蜗盘203将低压腔201中的气体送入高压腔202内,从而通过第一气管2021和第二气管2022分别向气囊3和储气腔402内供气,储气腔402通过排气孔404将气体吹向隔离网1从而对隔离网1进行吹扫作业,将隔离网1上附着的尘埃吹下,增加隔离网1的水体流动性,保证沉水植物种植的隔离区和外部区域的水体可以正常交换,提升后期隔离网1撤离后鱼儿对水体的适用性,并且在向储气腔402输送空气前,高压腔202内的气体会先通过单向阀将气囊3充起来,保证气囊3对隔离网1的浮力,当气囊3的气压达到限定值即溢流阀的开启值时,高压腔202的气体才向储气腔402供气从而对隔离网1进行吹扫,从而时刻保证气囊3的压力值,而且由于进入储气腔402的气体会被电气石电离成含有负离子的气泡升起,从而在对隔离网1上的杂质进行吹扫的同时,进一步吸附掉隔离网1上难除的杂质,保证隔离网1网孔的通透性。
参照图2,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205和第三阻尼板206,第三阻尼板206设置在驱动轴205的上方,驱动轴205转动在支撑杆2的顶部,驱动轴205通过曲轴2051与动蜗盘204固定连接,第三阻尼板206通过延伸杆2061固定连接在驱动轴205上,第三阻尼板206的数量设有多组,且多组第三阻尼板206呈圆周均布在驱动轴205上,动蜗盘204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041,低压腔201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杆2041相对应的滑槽2012,支撑杆2顶部开设有进气孔2011,进气孔2011与低压腔201相连通,第二气管2022上设有溢流阀。
支撑杆2延伸出水面的部分通过驱动轴205连接多组第三阻尼板206,当风吹动第三阻尼板206时,带动驱动轴205转动,从而通过曲轴2051带动动蜗盘204做偏心转动压缩低压腔201内的气体,清洁环保的同时,还可以在驱动轴205上设置测速组件测取水面的风速,用于做地区做气象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包括隔离网(1)、支撑杆(2)、浮标和配重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内开设有储气腔(402),所述配重块(4)的侧壁开设有与储气腔(402)相连通的送气孔(4021),所述送气孔(4021)上固定连接有分气管(407),所述配重块(4)通过分气管(407)两两相连,所述配重块(4)顶部开设有排气孔(404),所述支撑杆(2)顶部设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分气管(407)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环(403),所述隔离网(1)的底部设有第二拉孔(102),所述第二拉环(403)通过第二拉绳(4031)与第二拉孔(1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环(403)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二拉环(403)均布在配重块(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沉降钉(401),多组所述沉降钉(401)均布在配重块(4)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404)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404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的形状呈“凸”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上固定连接有多组第二阻尼板(207),多组所述第二阻尼板(207)呈圆周均布在支撑杆(2)的底部。
CN202120088910.5U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214282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8910.5U CN214282483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8910.5U CN214282483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2483U true CN214282483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8910.5U Active CN214282483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2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0000A (zh) 一种可升降双浮力调节的沉床‑浮床水质净化装置
CN214282466U (zh) 一种具有快速清洁功能的湖泊水库深水区栏栅网
CN105668950B (zh) 漂浮式综合水处理设备、水处理方法及该设备的反洗方法
CN107162206A (zh) 一种组合式人造水草设施净化水质的装置
CN210127130U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设备
CN214282483U (zh) 一种用于辅助沉降深水区栏栅网的固定装置
CN214783749U (zh) 一种深水区栏栅网自动排列浮标装置
CN204981351U (zh) 一种水库生态治理装置
CN112889662A (zh) 一种深水区保护沉水植物的栏栅网及沉水植物种植方法
CN104925935B (zh) 一种微生物菌群母液培养箱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5072874B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装置及其净化水质的方法
CN103420486B (zh) 盆景式增氧生态湿地装置及利用其净化黑臭河道的方法
CN204737777U (zh) 一种微生物菌群母液培养箱
CN201027183Y (zh) 地埋式废水厌氧处理装置
CN201458841U (zh) 一种曝气式增氧装置
CN105010213B (zh)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
CN204752331U (zh) 一种用于城市污染水体的净化装置
CN111847763A (zh) 一种集成式净化生态浮岛
CN217202444U (zh)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净化设施
CN205710098U (zh) 污水深度净化系统
CN209906579U (zh) 一种大面积流动水体污染处理装置
CN206033386U (zh) 浮岛式生物净化系统
CN205603348U (zh) 一种自然式污水充氧沉淀池
CN217389605U (zh) 一种基于河流生态净化便于种植的浮力网箱
CN215440077U (zh) 一种农村污水综合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