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1704U -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1704U
CN214281704U CN202120448084.0U CN202120448084U CN214281704U CN 214281704 U CN214281704 U CN 214281704U CN 202120448084 U CN202120448084 U CN 202120448084U CN 214281704 U CN214281704 U CN 214281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operational amplifier
analog circuit
in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480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加东
王少仁
黄西绕
凌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nk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p 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p 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p 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480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1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1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1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包括:调光信号处理电路、Iled前级负载电路、P1前级模拟电路、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组合模拟电路。其优点在于利用灯珠部分供电,没有磁性元件电感,功耗减小,整体转换效率提高;外围元器件数量少,空间面积小,没有AC‑DC供电模块,无EMC之担忧,又可以省去电感等磁性元件,性能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AD-DC开关电源供电且有磁性元件电感等会造成有EMC之隐忧,整体功耗高,空间面积大,外围元器件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利用灯珠部分供电,没有磁性元件电感,功耗减小,整体转换效率提高;外围元器件数量少,空间面积小,没有AC-DC供电模块,无EMC之担忧,又可以省去电感等磁性元件,性能稳定可靠;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了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包括:调光信号处理电路、Iled前级负载电路、P1前级模拟电路、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组合模拟电路;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输出端分别与P1前级模拟电路和P2前级模拟电路连接;Ipload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Ipload补偿电路分别与P3后级模拟电路和组合模拟电路连接;调光信号处理电路与PWM信号端连接;P1前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P1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出端接地;P2前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P2前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2前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P3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P4后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与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组合模拟电路与直流电VBUS连接,组合模拟电路的输出端接RX/TX负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Ipload补偿电路包括:电阻17、电阻R19、电阻R27、电阻R26、三极管Q5和远算放大器U5A;电阻R17的一端作为Ipload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VBUS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远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P3后级模拟电路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P1前级模拟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运算放大器U1A和电阻R14;场效应管Q1的漏极作为P1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出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正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负输入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P2前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16、电阻15、运算放大器U3A、电阻R5、场效应管Q4、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2A、电阻R9、电阻R6、电阻R11和电阻R13;电阻R4的一端作为P2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出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A的正输入端与组合模拟连接,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连接,漏极与RX/TX负载连接;运算放大器U4A的负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连接,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6的一个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P3后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22、运算放大器U6A、电阻R24、电阻R20、电阻R28、运算放大器U8A、电阻R18、场效应管Q6、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1、电阻R29和运算放大器U7A;电阻R22的一端作为P3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P3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24的一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6A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U8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18一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25的一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8A的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RX/TX负载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P4后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P4A、电阻P4B、三极管Q7、运算放大器U9A;电阻P4A的一端作为P4后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VBUS连接;电阻P4B的一端与电阻P4A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9A的负输入端作为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与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9A的正输入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运算放大器U9A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三级管Q7的发射极RX/TX负载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组合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7、电阻R12、电阻R8、电阻R2、电阻R10、三极管Q3、二极管ZD1、电阻R33和电阻R32;电阻R1、电阻R3的一端都为模拟组合电路的输入端,都接直流电VBUS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的连接,该连接点分别与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二极管ZD1的负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正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3的一端RX/TX负载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该连接点为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还与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Iled前级负载电路为二极管LED。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还具有以下特征:直流电VBUS由交流电AC经过整流桥BD1整流输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可应用在LED调光驱动和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等领域及其他基于PWM信号或模拟信号控制工作的系统并可实现在电压输入电压条件下更精细的输出电流和输出恒压负载。
附图说明
图1是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原理图。
图2是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图。
图3是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包括:整流桥、调光信号处理电路、Iled前级负载电路、P1前级模拟电路、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和组合模拟电路。
整流桥BD1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连接,输出端输出直流电VBUS。
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输出端分别与P1前级模拟电路和P2前级模拟电路连接;Ipload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Ipload补偿电路分别与P3后级模拟电路和组合模拟电路连接;调光信号处理电路与PWM信号端连接;P1前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P1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出端接地;P2前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P2前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2前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P3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P4后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与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组合模拟电路与直流电VBUS连接,组合模拟电路的输出端接RX/TX负载。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的工作模式:
1.不调光工作模式
Iled电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I1调光电流,一部分为I2电流(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I3供电模块不走电流,为0;此时,当信号RX变为TX,然后又从TX变为RX,这部分电流走i4电流(临时性电流)。
2.调光模式
从高到低时,Iled电流逐渐变小,I1调光电流变小,I2电流逐渐变小,Ipload补偿电路电流和I3电流开始随着I2变小而增大且I2+I3维持无线短距离通信RX/TX供电。
3.灯灭模式
当Iled电流为0时,I1和I2电流为0,Ipload补偿电路电流和I3电流继续增大且I2+I3维持无线短距离通信RX/TX供电。
当信号RX模式变为TX模式,无线短距离通信RX/TX供电负载有电流突变时,突变的电流先由P4信号采样反馈进行采样反馈,然后由VBUS补偿提供电流走I4给无线短距离通信RX/TX供电,不会走Iled,因此不会发生闪烁。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Iled前级负载电路为二极管LED,二极管LED的正极与直流电VBUS连接,即与整流桥BD1的正输出端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Ipload补偿电路包括:电阻17、电阻R19、电阻R27、电阻R26、三极管Q5和远算放大器U5A。
电阻R17的一端作为Ipload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VBUS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7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5A的正输入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即与组合模拟电路中电阻R7和电阻R12的连接点(DC)连接。远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P3后级模拟电路连接,即与电阻R18的一端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1前级模拟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运算放大器U1A和电阻R14。
场效应管Q1的漏极作为P1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出连接,即与二极管LED的负极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正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负输入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R14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2前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16、电阻R15、运算放大器U3A、电阻R5、场效应管Q4、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2A、电阻R9、电阻R6、电阻R11和电阻R13。
电阻R4的一端作为P2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出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3A的正输入端与组合模拟连接,即与组合模拟电路中电阻R7和电阻R12的连接点(DC)连接,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本实施例中,P2前级模拟电路中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Ipload补偿电路电阻R26接地。
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连接,漏极与RX/TX负载连接。
运算放大器U4A的负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电阻R6的一个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1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3后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22、运算放大器U6A、电阻R24、电阻R20、电阻R28、运算放大器U8A、电阻R18、场效应管Q6、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1、电阻R29和运算放大器U7A。
电阻R22的一端作为P3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P3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4的一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即与组合模拟电路中电阻R7和电阻R12的连接点(DC)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6A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U8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电阻R18一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即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5的一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即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连接。
电阻R2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8A的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RX/TX负载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P4后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P4A、电阻P4B、三极管Q7、运算放大器U9A。
电阻P4A的一端作为P4后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VBUS连接。电阻P4B的一端与电阻P4A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
运算放大器U9A的负输入端作为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与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连接,即与电阻R32和电阻R33的连接点P4连接。
运算放大器U9A的正输入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即与组合模拟电路中电阻R7和电阻R12的连接点(DC)连接。运算放大器U9A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三级管Q7的发射极RX/TX负载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组合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7、电阻R12、电阻R8、电阻R2、电阻R10、三极管Q3、二极管ZD1、电阻R33和电阻R32。
电阻R1、电阻R3的一端都为模拟组合电路的输入端,都接直流电VBUS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的连接,该连接点(DC)分别与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二极管ZD1的负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正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VCC端。
电阻R33的一端RX/TX负载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该连接点为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还与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连接,即与运算放大器U9A的负极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光信号处理电路、Iled前级负载电路、P1前级模拟电路、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组合模拟电路;
其中,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输出端分别与P1前级模拟电路和P2前级模拟电路连接;
Ipload补偿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Ipload补偿电路分别与P3后级模拟电路和组合模拟电路连接;
调光信号处理电路与PWM信号端连接;
P1前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P1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P2前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P2前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2前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
P3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P3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3后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
P4后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流电VBUS;P4后级模拟电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与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4后级模拟电路还与RX/TX负载连接;
组合模拟电路与直流电VBUS连接,组合模拟电路的输出端接RX/TX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Ipload补偿电路包括:电阻17、电阻R19、电阻R27、电阻R26、三极管Q5和远算放大器U5A;
电阻R17的一端作为Ipload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VBUS连接;
电阻R19的一端与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
电阻R27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6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5A的负输入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
远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P3后级模拟电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P1前级模拟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运算放大器U1A和电阻R14;
场效应管Q1的漏极作为P1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出连接;
运算放大器U1A的正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输出端P1连接,负输入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
电阻R14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P2前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4、三极管Q2、电阻R16、电阻15、运算放大器U3A、电阻R5、场效应管Q4、运算放大器U4A、运算放大器U2A、电阻R9、电阻R6、电阻R11和电阻R13;
电阻R4的一端作为P2前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Iled前级负载电路的输出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
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15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3A的正输入端与组合模拟连接,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
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连接,漏极与RX/TX负载连接;
运算放大器U4A的负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输出端P2连接,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
电阻R9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4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6的一个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连接;
电阻R1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电阻R1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P3后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22、运算放大器U6A、电阻R24、电阻R20、电阻R28、运算放大器U8A、电阻R18、场效应管Q6、电阻R23、电阻R25、电阻R21、电阻R29和运算放大器U7A;
电阻R22的一端作为P3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调光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输出端P3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4的一端与组合模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正输入端连接;
电阻R20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输出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U6A的输出端与运算放大器U8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8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6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电阻R18一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
电阻R23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负输入端连接;
电阻R25的一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连接;
电阻R21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负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连接;
电阻R29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正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运算放大器U8A的正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7A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
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RX/TX负载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P4后级模拟电路包括:电阻P4A、电阻P4B、三极管Q7、运算放大器U9A;
电阻P4A的一端作为P4后级模拟电路的输入端,与直流电VBUS连接;
电阻P4B的一端与电阻P4A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
运算放大器U9A的负输入端作为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与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运算放大器U9A的正输入端与Ipload补偿电路连接;
运算放大器U9A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
三级管Q7的发射极RX/TX负载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组合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7、电阻R12、电阻R8、电阻R2、电阻R10、三极管Q3、二极管ZD1、电阻R33和电阻R32;
电阻R1、电阻R3的一端都为模拟组合电路的输入端,都接直流电VBUS连接;
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的连接,该连接点分别与P2前级模拟电路、Ipload补偿电路、P3后级模拟电路、P4后级模拟电路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8的一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
电阻R2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
电阻R10的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3 的基极连接;
二极管ZD1的负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正极接地;
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VCC端;
电阻R33的一端RX/TX负载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该连接点为组合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还与P4后级模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P4连接;
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Iled前级负载电路为二极管LED。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其中,直流电VBUS由交流电AC经过整流桥BD1整流输出。
CN202120448084.0U 2021-03-02 2021-03-02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Active CN214281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8084.0U CN214281704U (zh) 2021-03-02 2021-03-02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48084.0U CN214281704U (zh) 2021-03-02 2021-03-02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1704U true CN214281704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48084.0U Active CN214281704U (zh) 2021-03-02 2021-03-02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1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66264A1 (en) High-voltage high-power constant current led driver device
CN104427699B (zh) Led信号灯及其led驱动电路
CN102781134B (zh) 一种可调光led驱动电路及灯具
CN201805579U (zh) 适用于led的前沿和/或后沿调光器的调光控制电路
CN104519633A (zh)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欠压保护电路
CN201733479U (zh) 脉冲控制恒流二极管导通驱动led发光的电路
CN214281704U (zh) Led线性调光兼容无线短距离通信模块供电电路
CN111565489B (zh) 一种照明和可见光通信可独立控制的led驱动电路
CN203896538U (zh) 一种单开关管双Buck-Boost电路级联的LED驱动电源
CN106354075A (zh) 一种具有背光屏遥控器控制电路
CN208621708U (zh) 一种市电掉电信号传输电路
CN203378106U (zh) 一种led应急照明装置
CN203896539U (zh) 用于led照明的无需调光器的调光恒流驱动电源
CN202335027U (zh) 具有过热自动保护的智能led照明系统
WO2018209795A1 (zh) 光控led灯丝灯驱动系统、光控led灯丝灯及控制方法
CN108594082A (zh) 一种市电掉电信号传输电路及方法
CN203661373U (zh) 太阳能和市电兼容的警示灯
CN204465952U (zh) 一种基于msp430的led灯节能电路
CN104684191A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路、背光驱动装置及背光照明系统
CN109905941B (zh) 单极式多模态宽范围输入电压无电解电容led驱动器
CN202841597U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型电源
CN114727459B (zh) 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智能路灯供电系统
CN219535908U (zh) 一种开关管整流电路、驱动芯片及控制器
CN216357400U (zh) 一种待机功耗控制系统
CN202873147U (zh) 一种恒光led路灯驱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9

Address after: 312000 No.568, west section of Renmin Avenue, Cao'e street, Shangyu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ANK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20 zone B, floor 15, No. 500, Pudong South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OP-CHIP MICROELECTRONICS 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