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80262U -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80262U
CN214280262U CN202023162411.0U CN202023162411U CN214280262U CN 214280262 U CN214280262 U CN 214280262U CN 202023162411 U CN202023162411 U CN 202023162411U CN 214280262 U CN214280262 U CN 214280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cave surface
connector
conductiv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241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鲜杰
潘光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241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80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80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80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属于电路连接技术,现有连接器不适用需要经常断开电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具有固定的导电顶针,第二端子具有设凹面的导电接触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时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在凹面上,确保可靠接通电路。由于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在凹面上,即通过点与凹面接触实现连接器的对接,使得导电顶针的端部能够在立体空间与导电接触片接触,确保能够可靠接触及接触时的导电性能,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易于分离、脱开以断开电路,使用寿命长。在集成灶的机身和门板上对应的位置分开设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通过开闭集成灶门板实现通讯的连接与断开。

Description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连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电路连接的连接器,通常包括设插针的公端子、设插孔的母端子,连接时将公端子的插针插入母端子的插孔中,并借助锁扣结构将公端子与母端子锁止在一起。这种连接形式的连接器,多应用在不常断开的电路中,譬如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连接,而不适用厨电产品等一些需要经常断开电路的场合。
现有厨电产品上使用控制器一般都在非移动、非旋转等部件上安装可操作的控制器 (控制电路板)。在移动、旋转等部件上安装可操作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板)时,是通过一条通讯线在移动、旋转的部位处连接,使用时间长后通讯线疲劳老化,出现无法操作等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连接器不适用需要经常断开电路的缺陷,提供一种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固定的导电顶针,所述第二端子具有设凹面的导电接触片,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时所述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在凹面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导电顶针通过设于其自身上的径向凸缘卡在一第一盒体上,所述导电顶针的后端焊接引出所述第一盒体的导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盒体具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有环缘,所述环缘设朝向前方的前斜面,所述环缘后侧设卡槽;所述导电顶针的径向凸缘设朝向后方的后斜面,所述径向凸缘位于所述卡槽内。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盒体上设有第一支撑面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卡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电接触片插接在一第二盒体上,所述导电接触片上连接导线。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电接触片具有折弯部,所述第二盒体具有阻挡部,所述折弯部被所述阻挡部阻挡而被锁止在所述第二盒体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二盒体上设有第二支撑面及对应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卡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电顶针与导电接触片为多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子具有固定的导电顶针,第二端子具有设凹面的导电接触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时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在凹面上,确保可靠接通电路。由于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在凹面上,即通过点与凹面接触实现连接器的对接,使得导电顶针的端部能够在立体空间与导电接触片接触,确保能够可靠接触及接触时的导电性能,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易于分离、脱开以断开电路,使用寿命长。
尤其是,在集成灶的机身和门板上对应的位置分开设连接器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设于门板上的端子,控制主板通过导线连接设于机身上的端子,门板关闭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将控制器与控制主板之间的电路接通,门板开启时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脱开将控制器与控制主板之间的电路断开。因此,通过开闭集成灶门板实现通讯的连接与断开。欲操作集成灶时,只要关上门板,设于门板上的控制器就会通电进入待机状态,可操作实现相应的功能。打开门板后,自动断电切断通讯并停止正在执行的功能,此状态下操作控制器无法工作。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移动、旋转的部位处布设通讯线,连接器不会疲劳老化,集成灶不易出现无法操作等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集成灶在门板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集成灶的门板开启时的示意图;
图3为在集成灶的机身上设第一端子的示意图;
图4为集成灶的门板上设第二端子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分别连接集成灶的控制主板、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8为图7的C-C向剖视图;
图9为图8的D-D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集成灶:101机身,102门板,103机身构件,104门板构件;
200控制器;
300控制主板;
500连接器:501第一端子,502第二端子,503导电顶针,504凹面,505导电接触片,506 径向凸缘,507第一盒体,508装配孔,509环缘,510前斜面,511卡槽,512后斜面,513 第一支撑面,514第一卡脚,515第二盒体,516折弯部,517阻挡部,518第二支撑面, 519第二卡脚;
70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6-9所示的连接器500,包括第一端子501、第二端子502,第一端子501具有固定的导电顶针503,第二端子502具有设凹面504的导电接触片505,第一端子501与第二端子502对接时导电顶针503的端部接触在凹面504上。由于凹面的存在,使得导电顶针的端部能够在立体空间与导电接触片接触,确保能够可靠接触及接触时的导电性能。
其中,第一端子501包括第一盒体507、导电顶针503。
第一盒体507上设有5个并列的装配孔508,装配孔508内设有环缘509,环缘509 设朝向前方的前斜面510,环缘509后侧设卡槽511。
导电顶针503呈柱状,其后端设有径向凸缘506,且径向凸缘506设朝向后方的后斜面512。据此,可经装配孔508的前端将导电顶针的径向凸缘一端置于装配孔并强制径向凸缘506越过环缘509位于卡槽511内,即将径向凸缘506卡在第一盒体507上,导电顶针得以在第一盒体上固定。导电顶针的后端焊接引出第一盒体的导线用以连接控制主板,该导线在导电顶针装配到第一盒体上之前焊接为宜。
第一盒体507上设有第一支撑面513及对应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卡脚514。因此可以如图9所示将第一支撑面513与第一卡脚514分别置于机身构件103的两侧而将第一盒体装配在机身上。
第二端子502包括第二盒体515、导电接触片505。
第二盒体515上设有5个并列的与前述导电顶针一一对应的插槽,每个插糟内插接一个导电接触片505。导电接触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
为了避免导电接触片从第二盒体上脱落,将导电接触片505弯折成直角状,并在弯折处形成折弯部516,同时在第二盒体上对应插槽的位置设阻挡部517,则将导电接触片插入插糟后,折弯部被阻挡部阻挡而被锁止在第二盒体上,不会从第二盒体上脱落。
其中,设在导电接触片上对应导电顶针的凹面可保证与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
第二盒体515上设有第二支撑面518及对应第二支撑面的第二卡脚519。因此可以如图9所示将第二支撑面与第二卡脚分别置于门板构件104的两侧而将第一盒体装配在门板上。
因此,关闭门板时,导电顶针即能够与导电接触片良好接触,保证导电性能。其中每个对应的导电顶针与导电接触片构成一对,在它们接触时即可接通一路控制电路。
如图1-2、图3-4、图5所示的集成灶100,包括机身101及可相对于机身开启和关闭的门板102,机身101上设相应的功能并受控于设于机身的控制主板300,实现相应的功能则通过操作设于门板上的控制器200。控制器可以有多种操作方式,如触摸屏、旋钮、按键等。集成灶的功能可以是消毒、烘干、蒸、启动/运行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但不限于此。
为了实现控制,机身101和门板102上对应的位置分开设连接器的第一端子501和第二端子502,虽然图中示出了第一端子501装配于机身101、第二端子502装配于门板 102,但在具体实施是可以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换位。控制器通过导线700连接设于门板上的端子,控制主板通过导线700连接设于机身上的端子,门板关闭时第一端子501与第二端子502对接将控制器200与控制主板300之间的电路接通,门板开启时第一端子501与第二端子502脱开将控制器与控制主板之间的电路断开。
如上所述,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连接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将通讯线设于移动、旋转的部位处连接,连接器不会疲劳老化,集成灶不易出现无法操作等不良现象。
而且,通过开闭集成灶门板实现通讯的连接与断开。欲操作集成灶时,只要关上门板,设于门板上的控制器就会通电进入待机状态,可操作实现相应的功能。打开门板后,自动断电切断通讯并停止正在执行的功能,此状态下操作控制器无法工作。
进一步的,可通过控制主板实现门板打开后自动断开控制器通讯,关闭相关功能。而不是像其他功能按键一样,必须再次通过按键操作取消功能后,才能关闭相应功能。在门板关闭后自动给控制器上电通讯,控制主板可以检测到门板已关闭,以正常工作实现对应功能。
基于该连接器,使集成灶控制精度高,随用随通电功能。而且,集成灶成本低、工况控制效果好、计量精度高、安全性高,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装配效率。

Claims (8)

1.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固定的导电顶针,所述第二端子具有设凹面的导电接触片,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对接时所述导电顶针的端部接触在凹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电顶针通过设于其自身上的径向凸缘卡在一第一盒体上,所述导电顶针的后端焊接引出所述第一盒体的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盒体具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设有环缘,所述环缘设朝向前方的前斜面,所述环缘后侧设卡槽;所述导电顶针的径向凸缘设朝向后方的后斜面,所述径向凸缘位于所述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盒体上设有第一支撑面及对应所述第一支撑面的第一卡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接触片插接在一第二盒体上,所述导电接触片上连接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接触片具有折弯部,所述第二盒体具有阻挡部,所述折弯部被所述阻挡部阻挡而被锁止在所述第二盒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盒体上设有第二支撑面及对应所述第二支撑面的第二卡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导电顶针与导电接触片为多对。
CN202023162411.0U 2020-12-24 2020-12-24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Active CN214280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2411.0U CN214280262U (zh) 2020-12-24 2020-12-24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2411.0U CN214280262U (zh) 2020-12-24 2020-12-24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80262U true CN214280262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82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2411.0U Active CN214280262U (zh) 2020-12-24 2020-12-24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80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7538B (zh) 一种功率电路用快速插头
CN108879159A (zh) 一种具有防开路功能的连接器
CN214280262U (zh) 点与凹面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CN213692413U (zh) 弹性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CN213692571U (zh) 通过开闭门板切换控制器有线通讯的集成灶
CN102386532B (zh) 具有插头侦测功能的高频插座连接器
CN112688104A (zh) 通过开闭门板切换控制器有线通讯的集成灶
CN213692418U (zh) 凸点与凸点接触实现对接的连接器
CN208489476U (zh) 一种插孔模块及插座
US11749955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862391Y (zh) 具有开关和锁控功能的防触电安全插座
CN211016943U (zh) 一种断路器取电板的安装结构
CN219370810U (zh) 一种开关单元、开关电器和功率变换装置
CN210489560U (zh) 一种具有防触电功能的断路器
CN216750348U (zh) 一种新型结构低压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CN214180068U (zh) 滑动装置和厨房设备
CN214478279U (zh) 一种新型开关插座
CN217641836U (zh) 板端连接器
CN210074356U (zh) 智能插座
CN219610908U (zh) 一种插座的插入检测机构及插座
CN217589679U (zh) Led显示装置的插接结构及led显示装置
CN219203577U (zh) 一种插片无接线结构的智能插座
CN218275386U (zh) 一种带usb插头的三孔控制插座
CN216289084U (zh) 一种用于温控器的稳定导电连接结构及温控器
CN219659096U (zh) 一种组合式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