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3938U -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3938U
CN214273938U CN202023301755.5U CN202023301755U CN214273938U CN 214273938 U CN214273938 U CN 214273938U CN 202023301755 U CN202023301755 U CN 202023301755U CN 214273938 U CN214273938 U CN 214273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ixed
displacement pump
runner
dissipatio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175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子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engli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engli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engli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englia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175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3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3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3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周共同设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通过十二个第一螺钉固定在底座的上端右侧,所述散热罩的上端右侧固定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上设有扇叶,所述扇叶设置在散热罩的内部右侧。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散热机构有效的解决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的散热问题,并且通过防尘机构对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进行防护,防止驱动电机受到灰尘的影响,从而可以在保证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稳定运作的同时,保证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背景技术
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是用于可压缩流体的已知机器,其主要特征具有高密封性,技术参数为抽速和极限真空度,并且在于提供具有可变几何形状的容积的液体,液体交替地设置成在填充期间与抽吸侧连通而在排空期间与递送侧连通,在液体的情况下,由于液体低的可压缩性,将流体从处于较低压力的环境移动到处于较高压力的环境,现有的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在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时,导致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是自然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导致驱动电机的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影响其稳定运作,并且长时间高温运作容易导致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再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时,导致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产生大量的热量,无法对驱动电机进行更好的降温散热,从而影响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稳定运作,并且容易导致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这一不足,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周共同设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通过十二个第一螺钉固定在底座的上端右侧,所述散热罩的上端右侧固定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上设有扇叶,所述扇叶设置在散热罩的内部右侧;
所述固定箱的右侧和散热罩的右侧共同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右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螺钉,两个第二螺钉分别螺合在固定箱的右侧上端和散热罩的右侧下端,所述散热罩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上设有防尘网,所述散热罩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二十个通风孔,所述防尘网对应设置在二十个通风孔的上侧。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箱内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箱的右侧并固定套装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下侧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左侧中部固定套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套接在散热罩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通过传动带摩擦传动,所述驱动杆的左端贯穿散热罩的右侧并固定连接在扇叶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设置在防护罩内。
优选地,所述防尘机构包括等间距固定在散热罩上端的四个螺杆,四个螺杆分别贯穿防尘网的四角,所述防尘网的上端四角均抵触有螺母,四个螺母分别螺纹套接在相对应的四个螺杆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四个转动板的底端均固定有固定件,四个固定件内均固定有圆杆,四个圆杆上均转动套接有滑轮。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气缸,四个气缸的伸缩端均固定有垫板,四个垫板的下端均贴敷有胶垫,四个气缸分别位于四个滑轮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散热机构能够对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进行散热,使其更加稳定的运作,有效的解决了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长时间不间断运作产生大量的热量的问题,避免由于温度的原因影响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
2、通过通风孔和防尘机构等部件的有效配合,通风孔可以使散热罩内的通风效果更好,有效的保证了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的散热效果,同时防尘机构能够对通风孔进行防护,防止灰尘从通风孔进入到散热罩内,有效的保证了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不受到灰尘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散热机构有效的解决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的散热问题,并且通过防尘机构对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进行防护,防止驱动电机受到灰尘的影响,从而可以在保证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稳定运作的同时,保证装配式涡漩式容积泵的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连接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罩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固定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图。
图中:1底座、2机体、3驱动电机、4散热罩、5第一螺钉、6固定箱、7电机、8第一转轮、9传动带、10第二转轮、11驱动杆、12扇叶、13防护罩、14第二螺钉、15通风孔、16防尘网、17螺杆、18螺母、19转动板、20固定件、21圆杆、22滑轮、23气缸、24垫板、25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参照图1-5,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机体2,底座1用于对机体2的承载,通过底座1的移动能够带动机体2进行移动,机体2是一种具有高密封性,技术参数为抽速和极限真空度,能够将流体从处于较低压力的环境移动到处于较高压力环境的设备,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9,四个转动板19的底端均固定有固定件20,四个固定件20内均固定有圆杆21,四个圆杆21上均转动套接有滑轮22,通过滑轮22可以方便对底座1的移动,使机体2在搬运和使用时更加的便捷,通过转动板19可以在机体2移动时改变滑轮22的方向,使机体2的移动更加的灵活。
参照图1、2、4,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气缸23,四个气缸23的伸缩端均固定有垫板24,气缸23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通过气缸23的运作可以带动垫板24移动,四个垫板24的下端均贴敷有胶垫25,胶垫25具有阻力,能够使垫板24抵触在地面时更加的稳固,从而可以提高底座1的稳定性,防止其移动,四个气缸23分别位于四个滑轮22的外侧,通过气缸23的运作,可以对底座1进行支撑,使其更加的稳定。
参照图1、2、3、5,机体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一周共同设有散热罩4,驱动电机3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能够对机体2的运作提供动力,通过散热罩4内的部件能够对驱动电机3进行散热,防止其高温影响机体2的稳定运作,散热罩4通过十二个第一螺钉5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通过第一螺钉5可以将散热罩4固定在驱动电机3的一周,使散热罩4更加的稳定。
参照图1、2、3、5,散热罩4的上端右侧固定有固定箱6,固定箱6内设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上设有扇叶12,扇叶12设置在散热罩4的内部右侧,通过固定箱6内的部件,可以给散热机构提供动力,而散热机构的运作可以带动扇叶12转动,扇叶12的转动可以对散热罩4内的驱动电机3进行降温散热,使其稳定运作。
参照图1、2、3、5,固定箱6的右侧和散热罩4的右侧共同设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的右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螺钉14,两个第二螺钉14分别螺合在固定箱6的右侧上端和散热罩4的右侧下端,防护罩13可以对散热机构上的部件进行防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碰到散热机构上的部件,通过第二螺钉14可以将防护罩13稳固,使防护罩13可以对散热机构上的部件进行防护,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箱6内的电机7,电机7和配套部件连接,便于稳定运作,能够设定程序,自动运作,通过电机7的运作可以给散热机构提供有效的动力。
参照图2、3、5,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箱6的右侧并固定套装有第一转轮8,通过电机7的运作,可以带动第一转轮8进行转动,第一转轮8的下侧设有第二转轮10,第二转轮10的左侧中部固定套装有驱动杆11,通过第二转轮10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杆11转动,能够实现传动的效果,驱动杆11转动套接在散热罩4的右侧中部,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10通过传动带9摩擦传动,电机7在带动第一转轮8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带9摩擦带动第二转轮10转动,第二转轮10的转动可以带动驱动杆11转动,从而能够达到传动的效果。
参照图1、2、3、5,驱动杆11的左端贯穿散热罩4的右侧并固定连接在扇叶12的右侧中部,驱动杆11被带动,能够带动扇叶12转动,扇叶12的转动可以对驱动电机3进行散热降温,使其稳定运作,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10均设置在防护罩13内,通过防护罩13可以对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10进行防护,防止操作人员触碰到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10,避免造成操作人员损伤的情况。
参照图1、2、3,散热罩4上设有防尘机构,防尘机构上设有防尘网16,散热罩4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二十个通风孔15,通过通风孔15可以使散热罩4的通风效果更好,有效的提高了驱动电机3的散热效果,通过防尘网16可以防止灰尘从通风孔15进入到散热罩4内,避免灰尘对驱动电机3造成影响,防尘网16对应设置在二十个通风孔15的上侧,防尘网16能够对二十个通风孔15进行防护,防止灰尘进入到散热罩4内,使散热罩4内不受到灰尘的影响,有效的保证了散热罩4内的通风性。
参照图1、2、3,防尘机构包括等间距固定在散热罩4上端的四个螺杆17,四个螺杆17分别贯穿防尘网16的四角,防尘网16的上端四角均抵触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分别螺纹套接在相对应的四个螺杆17上,通过螺母18和螺杆17的螺合,可以方便对防尘网16的拆装,使其在需要清洁时,将其更加方便的取下进行清洁,使防尘网16在清洁时更加的方便,有效的保证了防尘网16的防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平常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滑轮22可以方便对底座1的搬运,底座1带动机体2移动到相应位置,通过配套设备控制气缸23运作,气缸23运作带动垫板24对底座1进行支撑,使其稳固,将机体2安装完毕后,通过配套设备控制其运作,当机体2上的驱动电机3温度升高时,通过配套部件控制电机7运作,电机7带动第一转轮8转动,第一转轮8通过传动带9摩擦带动第二转轮10转动,第二转轮10带动驱动杆11转动,驱动杆11带动扇叶12转动,扇叶12的转动能够将驱动电机3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孔15吹出,有效的保证了驱动电机3的散热效果,通过防尘网16可以防止灰尘从通风孔15进入到散热罩4内,在防尘网16需要清洁时,转动四个螺母18,使四个螺母18从螺杆17上取下,从而可以将防尘网16取下进行清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机体(2),所述机体(2)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一周共同设有散热罩(4),所述散热罩(4)通过十二个第一螺钉(5)固定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散热罩(4)的上端右侧固定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内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上设有扇叶(12),所述扇叶(12)设置在散热罩(4)的内部右侧;
所述固定箱(6)的右侧和散热罩(4)的右侧共同设有防护罩(13),所述防护罩(13)的右侧上下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螺钉(14),两个第二螺钉(14)分别螺合在固定箱(6)的右侧上端和散热罩(4)的右侧下端,所述散热罩(4)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上设有防尘网(16),所述散热罩(4)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二十个通风孔(15),所述防尘网(16)对应设置在二十个通风孔(15)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固定箱(6)内的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末端贯穿固定箱(6)的右侧并固定套装有第一转轮(8),所述第一转轮(8)的下侧设有第二转轮(10),所述第二转轮(10)的左侧中部固定套装有驱动杆(11),所述驱动杆(11)转动套接在散热罩(4)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10)通过传动带(9)摩擦传动,所述驱动杆(11)的左端贯穿散热罩(4)的右侧并固定连接在扇叶(12)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10)均设置在防护罩(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等间距固定在散热罩(4)上端的四个螺杆(17),四个螺杆(17)分别贯穿防尘网(16)的四角,所述防尘网(16)的上端四角均抵触有螺母(18),四个螺母(18)分别螺纹套接在相对应的四个螺杆(17)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19),四个转动板(19)的底端均固定有固定件(20),四个固定件(20)内均固定有圆杆(21),四个圆杆(21)上均转动套接有滑轮(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气缸(23),四个气缸(23)的伸缩端均固定有垫板(24),四个垫板(24)的下端均贴敷有胶垫(25),四个气缸(23)分别位于四个滑轮(22)的外侧。
CN202023301755.5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Active CN214273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1755.5U CN21427393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1755.5U CN21427393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3938U true CN214273938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8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1755.5U Active CN214273938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3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9098B2 (en) Drive device
CN115459526B (zh) 一种风扇节能电机
CN114530972B (zh) 防尘式电机散热系统
CN214273938U (zh) 一种装配式涡漩式配合容积泵
CN112672600A (zh) 一种便于散热多功能机械控制柜及其工作方式
CN214901894U (zh) 一种应用变频器上的散热装置
CN21415422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驱动电机
CN213331585U (zh) 一种节能型轴流风机
CN210490620U (zh) 一种防爆型自冷却伺服电机机座
CN219492693U (zh) 一种强自吸离心泵
CN219262619U (zh) 一种用于原料空气压缩机的防护组件
CN212898951U (zh) 一种散热型空气压缩机
CN213574837U (zh) 一种离心泵用降温结构
CN114142666A (zh) 一种静音电机
CN218971414U (zh) 一种便于散热耐用的螺杆泵
CN218913191U (zh) 一种具有轴承箱冷却结构的卧式离心泵
CN219268662U (zh) 一种高效三相异步变频调速电机
CN219827128U (zh) 一种螺杆泵驱动杆
CN113741666B (zh) 一种便于安装元件的服务器内部降温装置
CN219159226U (zh) 一种固定式轴流风机
CN21483696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真空泵
CN220036988U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散热结构
CN220850042U (zh) 一种水环真空泵降温机构
CN214590909U (zh) 一种侧面排风的防爆电机
CN21589054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轴流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