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70616U -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70616U
CN214270616U CN202120004765.8U CN202120004765U CN214270616U CN 214270616 U CN214270616 U CN 214270616U CN 202120004765 U CN202120004765 U CN 202120004765U CN 214270616 U CN214270616 U CN 21427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pipe
sludge
fixedly connected
floating f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047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玲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ruise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ruise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ruise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ruisen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047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7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7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7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有四组,每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关于过滤箱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过滤箱与连接板内部均贯穿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废水通过水泵流入至过滤箱的内部,连接板通过第一丝杆与过滤箱进行固定,将过滤板放置于两个连接板的顶部,通过活动轴转动扣合盖板,使用第二丝杆固定扣合盖板的位置,从而固定过滤板的位置,并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层层过滤的同时便于更换过滤板。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一般是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考虑水的自然净化能力来确定污水处理的程度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经处理的污水,无论是用于工业、农业还是回填补给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有市面上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对污水进行格栅过滤的同时,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格栅无法及时更换,导致长期使用后的水源过滤不彻底,以及格栅垃圾造成堵塞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因此,发明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通过将废水通过水泵流入至过滤箱的内部,连接板通过第一丝杆与过滤箱进行固定,将过滤板放置于两个连接板的顶部,通过活动轴转动扣合盖板,使用第二丝杆固定扣合盖板的位置,从而固定过滤板的位置,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层层过滤的同时便于更换过滤板,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有四组,每组所述连接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关于过滤箱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过滤箱与连接板内部均贯穿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一丝杆与过滤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一侧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外壁转动连接有扣合盖板,所述扣合盖板截面形状设置为C形,所述扣合盖板与连接板内部均贯穿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扣合盖板通过第二丝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扣合盖板之间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底部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输入端与过滤箱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沉淀池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沉淀池外壁一次设置有第一水泵。
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外壁一侧设置有预曝气调节池,所述预曝气调节池输入端与沉淀池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预曝气调节池顶部贯穿有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预曝气调节池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外壁一侧设置有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所述第二水泵输出端与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输入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外壁一侧设置有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内壁固定连接有聚丙烯蜂窝斜管,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输入端与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底部贯穿有第一污泥管,所述沉淀池底部贯穿有第二污泥管,所述第二污泥管与第一污泥管底部设置有污泥浓缩池,所述第二污泥管与第一污泥管贯穿污泥浓缩池延伸至内部底端。
优选的,所述污泥浓缩池输出端设置有污泥脱水机。
优选的,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外壁一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清水池输入端与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所述清水池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第五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第三连接管、进气管和第二连接管外壁均设置有控制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将废水通过水泵流入至过滤箱的内部,连接板通过第一丝杆与过滤箱进行固定,将过滤板放置于两个连接板的顶部,通过活动轴转动扣合盖板,使用第二丝杆固定扣合盖板的位置,从而固定过滤板的位置,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层层过滤的同时便于更换过滤板;
2、废水首先经过过滤板后流至过沉淀池,为了使处理效果好,通过第一水泵在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中,预曝气调节池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调节均匀的废水用第二水泵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生化池中安装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废水自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二池采用方法相同,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沉淀池与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管和第二污泥管排入污泥浓缩池中,然后经污泥脱水机脱水,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经检测后外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箱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淀池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污泥浓缩池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污水处理系统;2、过滤箱;3、连接板;4、第一丝杆;5、活动轴;6、扣合盖板;7、第二丝杆;8、过滤板;9、沉淀池;10、第一连接管;11、第一水泵;12、第二连接管;13、预曝气调节池;14、进气管;15、第二水泵;16、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7、第三连接管;18、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9、第四连接管;20、聚丙烯蜂窝斜管;21、第五连接管;22、控制阀;23、清水池;24、出水管;25、第一污泥管;26、第二污泥管;27、污泥浓缩池;28、污泥脱水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包括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数量设置有四组,每组所述连接板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关于过滤箱2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3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过滤箱2与连接板3内部均贯穿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4,所述连接板3通过第一丝杆4与过滤箱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顶部一侧设置有活动轴5,所述活动轴5外壁转动连接有扣合盖板6,所述扣合盖板6截面形状设置为C形,所述扣合盖板6与连接板3内部均贯穿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7,所述扣合盖板6通过第二丝杆7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扣合盖板6之间设置有过滤板8,所述过滤箱2底部设置有沉淀池9,所述沉淀池9输入端与过滤箱2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所述沉淀池9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沉淀池9外壁一次设置有第一水泵11。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9外壁一侧设置有预曝气调节池13,所述预曝气调节池13输入端与沉淀池9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预曝气调节池13顶部贯穿有进气管14,该结构有效说明了,通过第一水泵11在沉淀池9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13中,预曝气调节池13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曝气调节池13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外壁一侧设置有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所述第二水泵15输出端与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输入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7,该结构有效说明了调节均匀的废水用第二水泵15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中,生化池中安装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外壁一侧设置有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内壁固定连接有聚丙烯蜂窝斜管20,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输入端与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9,该结构有效说明了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中废水自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二池采用方法相同,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20,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底部贯穿有第一污泥管25,所述沉淀池9底部贯穿有第二污泥管26,所述第二污泥管26与第一污泥管25底部设置有污泥浓缩池27,所述第二污泥管26与第一污泥管25贯穿污泥浓缩池27延伸至内部底端,该结构有效说明了沉淀池9与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管25和第二污泥管26排入污泥浓缩池27中。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污泥浓缩池27输出端设置有污泥脱水机28,该结构有效说明了污泥脱水机28脱水。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外壁一侧设置有清水池23,所述清水池23输入端与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21,所述清水池23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24,该结构有效说明了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23中,经检测后外排。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五连接管21、第四连接管19、第三连接管17、进气管14和第二连接管12外壁均设置有控制阀22,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可控制水流的速度。
本实用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废水通过水泵流入至过滤箱2的内部,连接板3通过第一丝杆4与过滤箱2进行固定,将过滤板8放置于两个连接板3的顶部,通过活动轴5转动扣合盖板6,使用第二丝杆7固定扣合盖板6的位置,从而固定过滤板8的位置,进一步对废水进行层层过滤的同时便于更换过滤板8;
参照说明书附图1-6,本装置在使用时,废水首先经过过滤板8后流至过沉淀池9,为了使处理效果好,通过第一水泵11在沉淀池9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13中,预曝气调节池13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调节均匀的废水用第二水泵15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中,生化池中安装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中废水自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二池采用方法相同,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20,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沉淀池9与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底部的污泥通过第一污泥管25和第二污泥管26排入污泥浓缩池27中,然后经污泥脱水机28脱水,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23中,经检测后外排。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1)包括过滤箱(2),所述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数量设置有四组,每组所述连接板(3)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3)关于过滤箱(2)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3)截面形状设置为L形,所述过滤箱(2)与连接板(3)内部均贯穿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数量设置有三个,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螺孔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4),所述连接板(3)通过第一丝杆(4)与过滤箱(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顶部一侧设置有活动轴(5),所述活动轴(5)外壁转动连接有扣合盖板(6),所述扣合盖板(6)截面形状设置为C形,所述扣合盖板(6)与连接板(3)内部均贯穿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7),所述扣合盖板(6)通过第二丝杆(7)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扣合盖板(6)之间设置有过滤板(8),所述过滤箱(2)底部设置有沉淀池(9),所述沉淀池(9)输入端与过滤箱(2)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所述沉淀池(9)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沉淀池(9)外壁一次设置有第一水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9)外壁一侧设置有预曝气调节池(13),所述预曝气调节池(13)输入端与沉淀池(9)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预曝气调节池(13)顶部贯穿有进气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曝气调节池(13)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水泵(15),所述第二水泵(15)外壁一侧设置有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所述第二水泵(15)输出端与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输入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外壁一侧设置有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内壁固定连接有聚丙烯蜂窝斜管(20),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输入端与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6)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底部贯穿有第一污泥管(25),所述沉淀池(9)底部贯穿有第二污泥管(26),所述第二污泥管(26)与第一污泥管(25)底部设置有污泥浓缩池(27),所述第二污泥管(26)与第一污泥管(25)贯穿污泥浓缩池(27)延伸至内部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27)输出端设置有污泥脱水机(2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外壁一侧设置有清水池(23),所述清水池(23)输入端与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18)输出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连接管(21),所述清水池(23)输出端设置有出水管(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连接管(21)、第四连接管(19)、第三连接管(17)、进气管(14)和第二连接管(12)外壁均设置有控制阀(22)。
CN202120004765.8U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Active CN21427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4765.8U CN214270616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04765.8U CN214270616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70616U true CN214270616U (zh) 2021-09-24

Family

ID=7779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04765.8U Active CN214270616U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70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04319A (zh) 一种预制模块化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02625977U (zh) 矿井废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0687263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5060644B (zh) 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安装方法及污水深度处理方法
CN214270616U (zh)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回收装置
CN210764843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8802966U (zh) 一种自来水厂用水净化装置
CN111977840A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净水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3774736B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雨水分流处理及存储系统
CN104984572A (zh) 一种高效活性流动床净化器
CN113620515B (zh) 一种餐厨垃圾收集车冲洗废水处理、回收装置
CN206783436U (zh) 一种机械搅拌澄清池
CN103771668B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CN101205097A (zh) 两级a/o型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装置
CN212864467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13950938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过滤机
CN213950939U (zh) 一种多功能内进水高效过滤机
CN211226820U (zh) 一种海上平台生产废水紧凑高效除油装置
CN203808201U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雨水分流处理及存储系统
KR101543548B1 (ko) 중력식 여과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총인여과방법
CN114409206A (zh) 一种低能耗高浓度有机食品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8856989U (zh) 一种厌氧反应罐
CN109809625B (zh) 污水处理反应池及污水处理-净化系统
CN203768180U (zh)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污水分流处理系统
CN213141793U (zh) 一种污泥连续浓缩塔及污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