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6381U -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6381U
CN214256381U CN202120411125.9U CN202120411125U CN214256381U CN 214256381 U CN214256381 U CN 214256381U CN 202120411125 U CN202120411125 U CN 202120411125U CN 214256381 U CN214256381 U CN 214256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fixing device
rod
handl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111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顺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1204111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6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6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6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将手机固定夹持于手机夹头上,然后将支撑杆下端的手柄杆插接安装于固定于用户腹部的身体固定装置上,并通过弯曲调节组件将伸缩杆调节到合适的倾斜角度,使手机屏幕对应直播或拍摄对象,从而解放用户双手,实现用户室内外的移动或固定直播/拍摄,提高了直播或拍摄效率,同时长时间直播也不会产生疲劳;该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备实施可行性高,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用手机直播或拍照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用于直播或拍照的支架大多为自拍杆。用户在进行户外移动直播时,通常直接握持手机或借助自拍杆间接握持手机,该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用户手掌容易疲劳,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二是冬天户外很冷,移动直播手掌容易被冻僵,从而影响直播效果或直播进程。用户用手机进行自拍照时,通常直接握持手机或借助自拍杆间接握持手机拍摄,该两种方式均不能解放用户双手,致使用户没有办法摆姿势,影响拍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将手机固定夹持于手机夹头上,然后将支撑杆下端的手柄杆插接安装于固定于用户腹部的身体固定装置上,并通过弯曲调节组件将伸缩杆调节到合适的倾斜角度,使手机屏幕对应直播或拍摄对象,从而解放用户双手,实现用户室内外的移动或固定直播/拍摄,提高了直播或拍摄效率,同时长时间直播也不会产生疲劳;该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备实施可行性高,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包括支撑杆、手机夹头和身体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杆包括伸缩杆和手柄杆,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手柄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还设有弯曲调节组件,所述弯曲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伸缩杆相对于手柄杆的倾斜角度,所述手机夹头设置于伸缩杆上端,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后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绑带,所述手柄杆下端通过插接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所述的身体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手柄杆下端固定于用户的腹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将手机固定夹持于手机夹头上,然后将支撑杆下端的手柄杆插接安装于固定于用户腹部的身体固定装置上,并通过弯曲调节组件将伸缩杆调节到合适的倾斜角度,使手机屏幕对应直播或拍摄对象,从而解放用户双手,实现用户室内外的移动或固定直播/拍摄,提高了直播或拍摄效率,同时长时间直播也不会产生疲劳;该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备实施可行性高,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顺利制备和应用实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位于所述伸缩杆下端的第一杆体下端设有延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臂,所述手柄杆上端设有两个与两个所述安装臂对应适配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侧臂上对应设有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销孔,两个所述安装臂上对应设有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二销孔,所述伸缩杆下端的两个所述安装臂对应活动插接安装于手柄杆上端的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转轴将两个所述安装槽上的第一销孔与两个所述安装臂上的第二销孔转动连接;
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外侧的侧臂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销孔下方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安装有锁紧螺丝,所述锁紧螺丝的旋钮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外部,两个所述安装臂上还间隔设有若干环绕位于所述第二销孔下方的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与所述锁紧螺丝相适配,所述锁紧螺丝端部贯穿所述螺纹通孔并螺接于安装臂上的螺纹盲孔内,所述螺纹通孔、螺纹盲孔和锁紧螺丝构成所述的弯曲调节组件。伸缩杆下端与手柄杆上端转动安装方式简单灵活,弯曲调节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从而确保了伸缩杆调节倾斜角度时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手柄杆下端设有插头,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槽,所述手柄杆下端通过插头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所述插头和插槽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手柄杆通过插头插接安装于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插接安装方式简单便捷,确保了手柄杆下端插接安装于基座上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手柄杆下端铰接安装有三个支腿,三个所述支腿下端分别设有插头,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的前侧面设有三个与三个所述支腿上插头对应适配的插槽,所述手柄杆下端通过三个所述支腿上的插头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所述支腿、插头和插槽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手柄杆通过三个支腿上的插头插接安装于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插接安装方式简单便捷,确保了手柄杆下端插接安装于基座上的效率,同时手柄杆下端通过三个支腿与身体固定装置上的基座插接连接,提高了手柄杆与身体固定装置上基座的插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拍摄照片的质量以及直播时的屏幕稳定性。
为了确保手机在手机夹头上的夹持便捷性和夹持稳固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手机夹头采用吸盘式或卡合式的夹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手柄杆内部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手柄杆外部设有控制面板。通过控制面板以及控制系统来控制手机夹头上所夹持手机的工作进程,确保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绑带上还设有插扣。提高了身体固定装置在用户腹部绑扎固定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将手机固定夹持于手机夹头上,然后将支撑杆下端的手柄杆插接安装于固定于用户腹部的身体固定装置上,并通过弯曲调节组件将伸缩杆调节到合适的倾斜角度,使手机屏幕对应直播或拍摄对象,从而解放用户双手,实现用户室内外的移动或固定直播/拍摄,提高了直播或拍摄效率,同时长时间直播也不会产生疲劳;该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备实施可行性高,使用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2、伸缩杆下端与手柄杆上端转动安装方式简单灵活,弯曲调节组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从而确保了伸缩杆调节倾斜角度时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3、所述手柄杆下端设有插头,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槽,所述手柄杆下端通过插头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所述插头和插槽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手柄杆通过插头插接安装于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插接安装方式简单便捷,确保了手柄杆下端插接安装于基座上的效率。
4、所述手柄杆下端铰接安装有三个支腿,三个所述支腿下端分别设有插头,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的前侧面设有三个与三个所述支腿上插头对应适配的插槽,所述手柄杆下端通过三个所述支腿上的插头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所述支腿、插头和插槽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手柄杆通过三个支腿上的插头插接安装于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上,插接安装方式简单便捷,确保了手柄杆下端插接安装于基座上的效率,同时手柄杆下端通过三个支腿与身体固定装置上的基座插接连接,提高了手柄杆与身体固定装置上基座的插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使用时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拍摄照片的质量以及直播时的屏幕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身体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安装臂与手柄杆上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身体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手机夹头;3、基座;1-1、伸缩杆;1-2、手柄杆;1-2-1、安装槽;1-2-2、第一销孔;1-2-3、螺纹通孔;1-3、控制面板;1-4、插头;1-5、支腿;1-6、第一杆体;1-6-1、安装臂;1-6-2、第二销孔;1-6-3、螺纹盲孔;1-7、转轴;1-8、锁紧螺丝;3-1、插槽;3-2、绑带;3-3、插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包括支撑杆1、手机夹头2和身体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杆1包括伸缩杆1-1和手柄杆1-2,所述伸缩杆1-1下端与手柄杆1-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1下端还设有弯曲调节组件,所述弯曲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伸缩杆1-1相对于手柄杆1-2的倾斜角度,所述手机夹头2设置于伸缩杆1-1上端,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包括基座3,所述基座3后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绑带3-2,所述手柄杆1-2下端通过插接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上,所述的身体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手柄杆1-2下端固定于用户的腹部。
优选地,位于所述伸缩杆1-1下端的第一杆体1-6下端设有延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臂1-6-1,所述手柄杆1-2上端设有两个与两个所述安装臂1-6-1对应适配的安装槽1-2-1,两个所述安装槽1-2-1的侧臂上对应设有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销孔1-2-2,两个所述安装臂1-6-1上对应设有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二销孔1-6-2,所述伸缩杆1-1下端的两个所述安装臂1-6-1对应活动插接安装于手柄杆1-2上端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2-1内,并通过转轴1-7将两个所述安装槽1-2-1上的第一销孔1-2-2与两个所述安装臂1-6-1上的第二销孔1-6-2转动连接;
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1-2-1外侧的侧臂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销孔1-2-2下方的螺纹通孔1-2-3,所述螺纹通孔1-2-3内安装有锁紧螺丝1-8,所述锁紧螺丝1-8的旋钮位于所述安装槽1-2-1的外部,两个所述安装臂1-6-1上还间隔设有若干环绕位于所述第二销孔1-6-2下方的螺纹盲孔1-6-3,所述螺纹盲孔1-6-3与所述锁紧螺丝1-8相适配,所述锁紧螺丝1-8端部贯穿所述螺纹通孔1-2-3并螺接于安装臂1-6-1上的螺纹盲孔1-6-3内,所述螺纹通孔1-2-3、螺纹盲孔1-6-3和锁紧螺丝1-8构成所述的弯曲调节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柄杆1-2下端设有插头1-4,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插头1-4适配的插槽3-1,所述手柄杆1-2下端通过插头1-4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上,所述插头1-4和插槽3-1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机夹头2采用吸盘式或卡合式的夹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柄杆1-2内部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手柄杆1-2外部设有控制面板-3。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绑带3-2上还设有插扣3-3。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使用原理:
步骤1:通过绑带3-2和插扣3-3将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绑扎固定于用户腹部,并使基座3上的插槽3-1朝向腹部正前方外侧;
步骤2:将手机夹持安装于手机夹头2上,然后将手柄杆1-2下端的插头1-4插接安装于基座3上的插槽3-1内;
步骤3:手持旋钮将锁紧螺丝1-8端部从螺纹盲孔1-6-3内退出,调节伸缩杆1-1的长度和倾斜角度使手机屏幕对应待拍摄或直播的对象,然后手持旋钮将锁紧螺丝1-8端部重新旋入对应的螺纹盲孔1-6-3内,并使伸缩杆1-1与手柄杆1-2相互锁紧;
步骤4: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手机拍摄或直播,完成后,将手柄杆1-2下端的插头1-4从基座3上的插槽3-1内卸下,然后将手机从手机夹头2上取下,最后将身体固定装置卸下。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杆1-2下端铰接安装有三个支腿1-5,三个所述支腿1-5下端分别设有插头1-4,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的前侧面设有三个与三个所述支腿1-5上插头1-4对应适配的插槽3-1,所述手柄杆1-2下端通过三个所述支腿1-5上的插头1-4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上,所述支腿1-5、插头1-4和插槽3-1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的使用原理:
步骤1:通过绑带3-2和插扣3-3将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绑扎固定于用户腹部,并使基座3上的插槽3-1朝向腹部正前方外侧;
步骤2:将手机夹持安装于手机夹头2上,然后将手柄杆1-2下端的三个支腿1-5撑开,将三个支腿1-5上的插头1-4分别从基座3的外周侧对应插接安装于基座3上的三个插槽3-1内;
步骤3:手持旋钮将锁紧螺丝1-8端部从螺纹盲孔1-6-3内退出,调节伸缩杆1-1的长度和倾斜角度使手机屏幕对应待拍摄或直播的对象,然后手持旋钮将锁紧螺丝1-8端部重新旋入对应的螺纹盲孔1-6-3内,并使伸缩杆1-1与手柄杆1-2相互锁紧;
步骤4: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手机拍摄或直播,完成后,将手柄杆1-2下端的插头1-4从基座3上的插槽3-1内卸下,然后将手机从手机夹头2上取下,最后将身体固定装置卸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手机夹头(2)和身体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杆(1)包括伸缩杆(1-1)和手柄杆(1-2),所述伸缩杆(1-1)下端与手柄杆(1-2)上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1)下端还设有弯曲调节组件,所述弯曲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伸缩杆(1-1)相对于手柄杆(1-2)的倾斜角度,所述手机夹头(2)设置于伸缩杆(1-1)上端,所述身体固定装置包括基座(3),所述基座(3)后侧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绑带(3-2),所述手柄杆(1-2)下端通过插接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上,所述的身体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的手柄杆(1-2)下端固定于用户的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伸缩杆(1-1)下端的第一杆体(1-6)下端设有延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的两个安装臂(1-6-1),所述手柄杆(1-2)上端设有两个与两个所述安装臂(1-6-1)对应适配的安装槽(1-2-1),两个所述安装槽(1-2-1)的侧臂上对应设有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一销孔(1-2-2),两个所述安装臂(1-6-1)上对应设有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二销孔(1-6-2),所述伸缩杆(1-1)下端的两个所述安装臂(1-6-1)对应活动插接安装于手柄杆(1-2)上端的两个所述安装槽(1-2-1)内,并通过转轴(1-7)将两个所述安装槽(1-2-1)上的第一销孔(1-2-2)与两个所述安装臂(1-6-1)上的第二销孔(1-6-2)转动连接;
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1-2-1)外侧的侧臂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销孔(1-2-2)下方的螺纹通孔(1-2-3),所述螺纹通孔(1-2-3)内安装有锁紧螺丝(1-8),所述锁紧螺丝(1-8)的旋钮位于所述安装槽(1-2-1)的外部,两个所述安装臂(1-6-1)上还间隔设有若干环绕位于所述第二销孔(1-6-2)下方的螺纹盲孔(1-6-3),所述螺纹盲孔(1-6-3)与所述锁紧螺丝(1-8)相适配,所述锁紧螺丝(1-8)端部贯穿所述螺纹通孔(1-2-3)并螺接于安装臂(1-6-1)上的螺纹盲孔(1-6-3)内,所述螺纹通孔(1-2-3)、螺纹盲孔(1-6-3)和锁紧螺丝(1-8)构成所述的弯曲调节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1-2)下端设有插头(1-4),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的前侧面设有与所述插头(1-4)适配的插槽(3-1),所述手柄杆(1-2)下端通过插头(1-4)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上,所述插头(1-4)和插槽(3-1)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1-2)下端铰接安装有三个支腿(1-5),三个所述支腿(1-5)下端分别设有插头(1-4),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的前侧面设有三个与三个所述支腿(1-5)上插头(1-4)对应适配的插槽(3-1),所述手柄杆(1-2)下端通过三个所述支腿(1-5)上的插头(1-4)插接安装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基座(3)上,所述支腿(1-5)、插头(1-4)和插槽(3-1)构成所述的插接组件。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夹头(2)采用吸盘式或卡合式的夹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1-2)内部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手柄杆(1-2)外部设有控制面板(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体固定装置的绑带(3-2)上还设有插扣(3-3)。
CN202120411125.9U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Active CN214256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1125.9U CN214256381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11125.9U CN214256381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6381U true CN214256381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7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11125.9U Active CN214256381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6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6555U (zh) 整体隐藏的全收纳型自拍杆
CN214256381U (zh) 一种便携式手机移动支架
CN206555684U (zh) 手机挂架
CN205806871U (zh) 一种手持式拍摄支撑架
CN210093290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自拍杆
CN105736926A (zh) 一种手持式拍摄支撑架
CN205137017U (zh) 一种夜视手机架
CN210205858U (zh) 一种Switch主机可调支架
CN204729863U (zh) 一种多功能平板电脑和手机连体万向支架
CN216813484U (zh) 一种带有控制功能的点对点流媒体直播装置
CN214083692U (zh) 一种美术设计用写生板
CN217234921U (zh) 一种轴臂转动结构的云台
CN215215632U (zh) 一种直播支架
CN216625806U (zh) 多功能一体三角支架手机套
CN215294184U (zh) 一种便于电子画板使用的支撑装置
CN215961988U (zh) 一种用于跑步机的手握铝横杆
CN216202067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的无影灯
CN212628007U (zh) 手机直播支架
CN220734106U (zh) 一种可调节的鱼竿支架
US8004605B1 (en) Mobile camera stand
CN220963845U (zh) 一种新型插排结构
CN219893348U (zh) 一种新型直播支架
CN213521986U (zh) 一种稳定防抖的自拍杆
CN220895096U (zh) 一种指示牌
CN211557302U (zh) 手机俯拍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