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3514U -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3514U
CN214233514U CN202023226920.5U CN202023226920U CN214233514U CN 214233514 U CN214233514 U CN 214233514U CN 202023226920 U CN202023226920 U CN 202023226920U CN 214233514 U CN214233514 U CN 214233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ological deodorization
energy
deodorization device
humidifying
spr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69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霞
包冬飞
刘国栋
牛风华
陈康康
闫帅
申伟洁
胡昭晖
李想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ka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Z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Z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Z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69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3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3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3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该装置是通过设置预洗装置和生物除臭装置,将喷淋的方式分为前后两端及分时间段进行喷淋。当待处理废气自前端预洗装置进入后,预洗装置内湿度较大,是可以满足前端的湿度要求,同时满足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与生存,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生物除臭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喷淋用水的消耗量。在预洗装置之后连接生物除臭装置,进一步增加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湿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在达到了喷淋用水最大程度的控制的基础上,明显减少了喷淋用水量,降低能耗,更加节约能源。本装置喷淋用水量节约了2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喷淋泵运行时间,节约电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废气,包括硫化氢、氨气、水溶性烃类气体等的处理过程中,为了符合国家要求的节能环保要求,多数采用生物除臭的方式进行处理。
但是,目前已有的生物除臭过程中,采用的多是大型生物处理箱体,该种处理方式不仅需要对待处理的废气进行整体喷淋,同时需要在喷淋的过程中循环水泵及喷淋这种全部开启方可完成整个流程。
不仅如此,现有技术处理的过程中大型处理箱体内水分和湿度一般情况下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满足生物除臭要求的前提下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对喷淋用水也产生了大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预洗装置、生物除臭装置和加湿循环装置,所述预洗装置、生物除臭装置和加湿循环装置顺次连接;所述生物除臭装置包括不少于一个气室,每个气室中分别设有喷淋区和吸附区,所述喷淋区设于吸附区上方;相邻的两个气室之间分别设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的一侧设有开口,相邻的两个阻隔层开口交叉进行设置;所述吸附区下方设有废水储存区;所述加湿循环装置包括加湿循环水箱和加湿水泵,加湿循环水箱和加湿水泵连接;所述废水储存区与加湿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加湿水泵经连接管与喷淋区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附区包括生物填料区,所述生物填料区由火山岩和多孔性填料堆叠而成。
作为优选地,所述生物填料区的填料表面上附着有微生物膜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喷淋区设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不少于一个通孔。
作为优选地,所述生物除臭装置的一端气室顶部设有进气口,生物除臭装置的另一端气室顶部设有排气口。
作为优选地,所述预洗装置内设有喷淋管道,所述预洗装置底部侧面设有预洗进气口,预洗装置顶部设有预洗出气口,所述预洗出气口与生物除臭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加湿水泵与喷淋区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
作为优选地,所述废水储存区设有液位仪。
作为优选地,所述加湿循环水箱内设有液位控制系统。
作为优选地,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开关、排空阀和溢流管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该装置是通过设置预洗装置和生物除臭装置,将喷淋的方式分为前后两端及分时间段进行喷淋。当待处理废气自前端预洗装置进入后,预洗装置内湿度较大,是可以满足前端的湿度要求,同时满足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与生存,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生物除臭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喷淋用水的消耗量。在预洗装置之后连接生物除臭装置,进一步增加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湿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在达到了喷淋用水最大程度的控制的基础上,明显减少了喷淋用水量,降低能耗,更加节约能源。本装置喷淋用水量节约了2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喷淋泵运行时间,节约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洗装置;2-预洗进气口;3-预洗出气口;4-臭气传输管线;5-生物除臭装置;6-第一气室;7-第二气室;8-第三气室;9-第四气室;10-进气口;11-喷淋管道;12-自动控制阀;13-生物填料层;14-湿度传感器;15-废水储存区;16-排气口;17-液位仪;18-排空阀;19-溢流管线;20-加湿循环水箱;21-液位控制开关;22-加湿水泵;23-废水水位线;24-加湿管线;25-阻隔层;26-阻隔层开口;27-循环水箱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包括预洗装置1、生物除臭装置5和加湿循环装置,预洗装置1、生物除臭装置5和加湿循环装置顺次连接;生物除臭装置5包括不少于一个气室,每个气室中分别设有喷淋区和吸附区,喷淋区设于吸附区上方;相邻的两个气室之间分别设有阻隔层25,阻隔层25的一侧设有开口26,相邻的两个阻隔层开口26交叉进行设置;吸附区下方设有废水储存区15;加湿循环装置包括加湿循环水箱20和加湿水泵22,加湿循环水箱20和加湿水泵22连接;废水储存区15与加湿循环水箱20连接,加湿水泵22经连接管与喷淋区连接。
其中,吸附区包括生物填料区13,生物填料区13由火山岩和多孔性填料堆叠而成。生物填料区13的填料表面上附着有微生物膜层。该微生物膜层是通过选用含有活菌的活性污泥将微生物接种到火山岩或是多孔性填料表面上的。由于火山岩或是多孔性填料表面含有大量的凹陷或是凸起,这种结构显著地增大了填料的表面积,进而当接种微生物时能够增加接种量,继而进一步增强了生物填料区的吸附功效。
喷淋区设有喷淋管道11,喷淋管道11上设有不少于一个通孔。
生物除臭装置5的一端气室顶部设有进气口10,生物除臭装置5的另一端气室顶部设有排气口16。
预洗装置1内设有喷淋管道11,预洗装置1底部侧面设有预洗进气口2,预洗装置1顶部设有预洗出气口3,预洗出气口3与生物除臭装置5经臭气传输管线4连接。
加湿水泵22与喷淋区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12。
废水储存区15设有液位仪17。
加湿循环水箱20内设有液位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开关21、排空阀18和溢流管线19。
工作原理:将待处理的废气由除臭引风机抽吸时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将待处理的废气被抽吸进入预洗装置1,通过预洗装置1中的喷淋管道进行喷淋,去除掉废气中部分颗粒悬浮物或者可溶性有机物,并在喷淋水的作用下提高了废气的湿度。
经预洗装置1处理后的废气自预洗出气口3通过臭气传输管线4与生物除臭装置5进气口10相连。该生物除臭装置具体实施例中通过阻隔层分为四个气室,包括第一气室6,第二气室7,第三气室8和第四气室9。该进气口10设于第一气室6顶部,第四气室9顶部设有排气口16。
废气进入生物除臭装置5后进入第一气室6,通过喷淋管道11喷淋后,将废气中的污染物转移至喷淋水中,并喷洒至生物填料层13表面,被微生物膜层中的微生物吸收利用。之后废气经第一气室6阻隔层25底部的开口26进入第二气室7中,继续进行喷淋处理和生物填料的吸附作用。上述第一气室6和第二气室7之间由于底部设有通口,因此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两个气室是可以同时进行喷淋和生物填料的吸附作用。
经过第二气室7处理后的废气继续经过第三气室8和第四气室9之间的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即可通过第四气室顶部的排气口16排出。
该生物除臭装置通过使待处理的废气通过折流的方式依次通过四个气室。在第四气室9中设置高精度高灵敏湿度传感器14,保证生物除臭装置5末端出气满足微生物生存繁殖的最低湿度要求。同时湿度传感器14与喷淋管道11上安装的自动控制阀12联动,自动调整生物除臭装置内部湿度。
喷淋管道11内的水在对废气喷淋后进入生物除臭装置5底部的废水储存区15进行汇集,当底部的液位仪17检测到达到废水水位线23的标准排放值时,会开启加湿循环水箱20,进入废水储存区15内的废水经连接管流入加湿循环水箱20内。当不断有废水流入加湿循环水箱20内,加湿循环水箱20内的液位控制系统中的液位控制开关21感应到达水箱最大容量值,联动开启排空阀18将水箱内的储存废水经溢流管线19从水箱排出口27排出。加湿循环水箱20内的循环用水,一周排空一次,并通过加湿水泵22的作用补充清水至最高液位,液位控制开关控制加湿水泵22的开关打开,填充至加湿循环水箱内。
生物除臭装置5内的喷淋用水为加湿泵22通过加湿管线24加压输送。
其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包括硫化氢、氨气或是水溶性烃类等有机物。
该具体实施例中在生物除臭装置内设置了四个气室,对于气室的设置并不仅限于上述个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处理的废气量及所处环境进行相应的设置。
该具体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加湿水泵,两个水泵是并联的,一般情况下为使用其中一个,另一个备用。
该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中设置了湿度传感器14,是用于当装置内湿度低于60%时既要同时开启加湿管线上的自动控制阀12,此时循环水箱也会为加湿水泵提供部分水源。
活性污泥,生产厂商:河北宗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该装置是通过设置预洗装置和生物除臭装置,将喷淋的方式分为前后两端及分时间段进行喷淋。当待处理废气自前端预洗装置进入后,预洗装置内湿度较大,是可以满足前端的湿度要求,同时满足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繁殖与生存,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生物除臭的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喷淋用水的消耗量。在预洗装置之后连接生物除臭装置,进一步增加湿度控制系统,通过湿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在达到了喷淋用水最大程度的控制的基础上,明显减少了喷淋用水量,降低能耗,更加节约能源。本装置喷淋用水量节约了2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喷淋泵运行时间,节约电能。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及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只要不脱离且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预洗装置、生物除臭装置和加湿循环装置,所述预洗装置、生物除臭装置和加湿循环装置顺次连接;所述生物除臭装置包括不少于一个气室,每个气室中分别设有喷淋区和吸附区,所述喷淋区设于吸附区上方;相邻的两个气室之间分别设有阻隔层,所述阻隔层的一侧设有开口,相邻的两个阻隔层开口交叉进行设置;所述吸附区下方设有废水储存区;所述加湿循环装置包括加湿循环水箱和加湿水泵,加湿循环水箱和加湿水泵连接;所述废水储存区与加湿循环水箱连接,所述加湿水泵经连接管与喷淋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包括生物填料区,所述生物填料区由火山岩和多孔性填料堆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区的填料表面上附着有微生物膜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区设有喷淋管道,所述喷淋管道上设有不少于一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除臭装置的一端气室顶部设有进气口,生物除臭装置的另一端气室顶部设有排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洗装置内设有喷淋管道,所述预洗装置底部侧面设有预洗进气口,预洗装置顶部设有预洗出气口,所述预洗出气口与生物除臭装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泵与喷淋区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储存区设有液位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循环水箱内设有液位控制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开关、排空阀和溢流管线。
CN202023226920.5U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Active CN214233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6920.5U CN214233514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6920.5U CN214233514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3514U true CN214233514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6920.5U Active CN214233514U (zh) 2020-12-24 2020-12-24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35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41412U (zh) 一体化高效生物除臭装置
CN203108434U (zh) 复合型生物滤池除臭装置
CN104807085A (zh) 一种基于微藻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4233514U (zh) 一种节能型生物除臭装置
CN212790487U (zh) 一种新型高效除恶臭生物滤池
CN209801642U (zh) 一种制氧控湿式空调系统
CN113287527B (zh) 一种猪舍除臭换气设备
CN205288009U (zh) 一种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尾气回收装置
CN205975812U (zh) 一种小型供水箱式一体化设备
CN212119574U (zh) 高效且节能的生物除臭装置
CN209406023U (zh) 一种改良型生物洗涤塔
CN209173737U (zh) 一种生物处理废气装置
CN206184249U (zh) 一种生物过滤除臭装置
CN2108747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喷淋水洗装置
CN209541056U (zh) 一种水雾空气净化系统
CN208032312U (zh) 一种烟气处理装置
CN220194490U (zh) 一种用于废气治理的组合型生物除臭滤箱系统
CN207713733U (zh) 一种低能耗秸秆水解厌氧发酵装置
CN111346500A (zh) 一种新型超声波生物除臭器
CN204574257U (zh) 一种基于微藻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
CN220939988U (zh) 一种成套式高效生物除臭设备
CN109489144A (zh) 一种水雾空气净化系统
CN215539657U (zh) 一种畜牧养殖废气处理装置
CN219710453U (zh) 卫生循环供水管网系统
CN219399453U (zh) 一种适用于沼气工程预处理的生物滤池除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00 west house, floor 5, unit 6, block B, fengyasong Tianjiao University South District, Sanquan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kai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west house, floor 5, unit 6, block B, fengyasong Tianjiao University South District, Sanquan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Zhengk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