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30916U -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30916U
CN214230916U CN202023086296.3U CN202023086296U CN214230916U CN 214230916 U CN214230916 U CN 214230916U CN 202023086296 U CN202023086296 U CN 202023086296U CN 214230916 U CN214230916 U CN 214230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avity
heating
liquid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62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llaid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llaid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llaid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llaide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62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30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30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30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底座腔体,所述底座腔体的内部为底座腔室;所述底座腔体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底座腔室中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底座腔体中设置有底座凹槽,所述底座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底座凹槽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左侧出风口,所述底座凹槽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右侧出风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能形成气流并为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高效地对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使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能快速地下降到所需的温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加热装置通常包括加热底座和液体加热器,通过加热底座与液体加热器的电性连接配合,对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加热或保温液体的效果。
在液体加热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恒温效果,可能需要对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目前的液体加热装置,仅依靠外部空气的流动带走液体加热器中液体的热量,存在降温速度慢的问题,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下降到所需的温度需要较长时间,影响了实际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在液体加热装置中,加热底座能形成气流并为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通风散热,从而高效地对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使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能快速地下降到所需的温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底座腔体,所述底座腔体的内部为底座腔室;
所述底座腔体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底座腔室中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所述底座腔体中设置有底座凹槽,所述底座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底座凹槽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左侧出风口,所述底座凹槽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右侧出风口。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为圆形进风口,所述圆形进风口沿圆周方向等分为n个进风区域,所述n个进风区域中的每一个进风区域都阵列设置有进风孔,所述n个进风区域的n个进风孔之间的夹角互为360°/n。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侧出风口为由前至后阵列设置的左侧竖向出风孔;
所述右侧出风口为由前至后阵列设置的右侧竖向出风孔。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腔体包括底座上腔体和底座下腔体,所述底座上腔体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上并形成所述底座腔体。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腔体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连接导柱;
所述底座下腔体的底部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导柱相适配的连接凹槽;
所述底座上腔体基于所述连接导柱与所述连接凹槽的限位配合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上,形成所述底座腔体。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脚垫安装孔位,所述脚垫安装孔位中安装有支撑脚垫。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底座上腔体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上并在前侧形成腔体开口,所述触控面板嵌入至所述腔体开口中,并密封所述腔体开口;
所述触控面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风扇电连接。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腔室中设置有风扇卡位,所述风扇卡位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扇卡入至所述风扇卡位中。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液体加热器和上述的加热底座;
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部;
所述液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凹槽中,所述液体加热器底部的第二加热部与所述底座凹槽底部的第一加热部电性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在所述液体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底座能在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左右两侧形成气流并为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通风散热,能高效地对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使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能快速地下降到所需的温度,达到理想的恒温效果,保证了所述液体加热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正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背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正面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背面三维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底座腔体1,所述底座腔体1的内部为底座腔室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热底座的剖面图。
所述底座腔体1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2连通的进风口11,所述底座腔室2中设置有风扇21,所述风扇2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1处。
所述底座腔体1中设置有底座凹槽3,所述底座凹槽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部31,所述底座凹槽3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2连通的左侧出风口32,所述底座凹槽3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2连通的右侧出风口33。
具体实施中,将液体加热器放置在所述底座凹槽3中,所述底座凹槽3 底部的第一加热部31与液体加热器底部的第二加热部电性连接配合,从而加热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达到加热或保温液体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加热部31与第二加热部的电性连接配合可以为插头插座电性连接配合,也可以为耦合件电性连接配合等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部31与第二加热部的电性连接配合为插头插座电性连接配合,所述第一加热部31为加热插头。
具体实施中,为了达到恒温效果且需要对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时,可以开启所述风扇21,所述风扇21将外部的空气经所述进风口11 导流至所述底座腔室2,所述底座腔室2中的空气经所述左侧出风口32和所述右侧出风口33流出,带走液体加热器中液体的热量;可见,所述加热底座能在液体加热器的左右两侧形成气流并为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通风散热,能高效地对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使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能快速地下降到所需的温度,达到理想的恒温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具体的,所述进风口11为圆形进风口,所述圆形进风口沿圆周方向等分为n个进风区域111,所述n个进风区域111中的每一个进风区域111都阵列设置有进风孔112,所述n个进风区域111的n个进风孔112之间的夹角互为360°/n。
需要说明的是,以此方式设置所述进风口11,能很好地适配所述风扇 21的旋向,从而更好地将外部的空气导流至所述底座腔室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1为圆形进风口,所述圆形进风口沿圆周方向等分为3个进风区域111,所述3个进风区域111中的每一个进风区域111都阵列设置有进风孔112,所述3个进风区域111的3个进风孔112之间的夹角互为120°。
具体的,所述左侧出风口32为由前至后阵列设置的左侧竖向出风孔321,所述右侧出风口33为由前至后阵列设置的右侧竖向出风孔331。
需要说明的是,以此方式设置所述左侧出风口32和所述右侧出风口33,能使所述底座腔室2中的空气沿竖向由下至上流出,从而更好地带走液体加热器中液体的热量,达到更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具体的,所述底座腔体1包括底座上腔体12和底座下腔体13,所述底座上腔体12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13上并形成所述底座腔体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底座腔体1由所述底座上腔体12和所述底座下腔体13连接而成,不是一体制成,便于所述底座腔室2中电子元件的安装和检修。
其中,所述底座上腔体12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连接导柱121。
所述底座下腔体13的底部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套筒131,所述连接套筒13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导柱121相适配的连接凹槽132。
所述底座上腔体12基于所述连接导柱121与所述连接凹槽132的限位配合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13上,形成所述底座腔体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导柱121和所述连接凹槽132的设置,便于所述底座上腔体12与所述底座下腔体13的对位连接,从而形成完好、密封的所述底座腔体1。
其中,所述连接套筒131的底部设置有脚垫安装孔位133,所述脚垫安装孔位133中安装有支撑脚垫134,所述支撑脚垫134能起到平稳支撑和减震效果,实现所述加热底座的平稳放置。
具体的,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触控面板4,所述底座上腔体12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13上并在前侧形成腔体开口14,所述触控面板4嵌入至所述腔体开口14中,并密封所述腔体开口14。
所述触控面板4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部31和所述风扇21电连接,具体实施中,用户通过所述触控面板4能对所述加热底座的加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进行触控,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具体的,所述底座腔室2中设置有风扇卡位22,所述风扇卡位22设置在所述进风口11处,所述风扇卡位22具体为所述底座上腔体12和所述底座下腔体13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风扇21卡入至所述风扇卡位22中。
需要说明的是,以此方式安装固定所述风扇21,有安装固定简单方便的优点,省去了紧固连接件的使用,能提高所述加热底座的生产组装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液体加热器和上述的加热底座。
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部。
所述液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凹槽3中,所述液体加热器底部的第二加热部与所述底座凹槽3底部的第一加热部31电性连接配合。
具体实施中,将所述液体加热器放置在所述底座凹槽3中,所述液体加热器底部的第二加热部与所述底座凹槽3底部的第一加热部31电性连接配合,从而加热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达到加热或保温液体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加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31的电性连接配合可以为插头插座电性连接配合,也可以为耦合件电性连接配合等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部与所述第一加热部31的电性连接配合为插头插座电性连接配合,所述第二加热部为加热插座,所述第一加热部31为加热插头。
具体实施中,为了达到恒温效果且需要对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时,可以开启所述风扇21,所述风扇21将外部的空气经所述进风口 11导流至所述底座腔室2,所述底座腔室2中的空气经所述左侧出风口32 和所述右侧出风口33流出,带走所述液体加热器中液体的热量;可见,所述加热底座能在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左右两侧形成气流并为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通风散热,能高效地对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使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能快速地下降到所需的温度,达到理想的恒温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在所述液体加热装置中,所述加热底座能在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左右两侧形成气流并为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通风散热,能高效地对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进行降温,使所述液体加热器中的液体能快速地下降到所需的温度,达到理想的恒温效果,保证了所述液体加热装置的实际使用效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另外,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底座腔体,所述底座腔体的内部为底座腔室;
所述底座腔体的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底座腔室中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
所述底座腔体中设置有底座凹槽,所述底座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底座凹槽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左侧出风口,所述底座凹槽的右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腔室连通的右侧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圆形进风口,所述圆形进风口沿圆周方向等分为n个进风区域,所述n个进风区域中的每一个进风区域都阵列设置有进风孔,所述n个进风区域的n个进风孔之间的夹角互为36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出风口为由前至后阵列设置的左侧竖向出风孔;
所述右侧出风口为由前至后阵列设置的右侧竖向出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体包括底座上腔体和底座下腔体,所述底座上腔体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上并形成所述底座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腔体的底部向下延伸设置有连接导柱;
所述底座下腔体的底部向上延伸设置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导柱相适配的连接凹槽;
所述底座上腔体基于所述连接导柱与所述连接凹槽的限位配合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上,形成所述底座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脚垫安装孔位,所述脚垫安装孔位中安装有支撑脚垫。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底座上腔体连接在所述底座下腔体上并在前侧形成腔体开口,所述触控面板嵌入至所述腔体开口中,并密封所述腔体开口;
所述触控面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加热部和所述风扇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室中设置有风扇卡位,所述风扇卡位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风扇卡入至所述风扇卡位中。
9.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装置包括液体加热器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底座;
所述液体加热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部;
所述液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底座凹槽中,所述液体加热器底部的第二加热部与所述底座凹槽底部的第一加热部电性连接配合。
CN202023086296.3U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Active CN214230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6296.3U CN21423091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6296.3U CN21423091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30916U true CN214230916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4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6296.3U Active CN214230916U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30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2529A (zh) 电子装置及电动机变频器
CN211064009U (zh) 一种直流稳压电源设备
CN202561920U (zh) 空调室外机的电器盒及具有该电器盒的空调室外机
CN214230916U (zh) 一种加热底座及液体加热装置
CN110701518A (zh) 一种悬挂式散热型led灯
CN203015306U (zh) 带风冷装置及导线内置的电动车控制器壳体
CN216598692U (zh) 一种智能新型低压配电柜
CN211126650U (zh) 一种散热型配电箱
CN213401982U (zh) 一种热工自动化配电柜
CN21026715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led灯条
CN209431614U (zh) 电器盒及空调
CN215062898U (zh) 一种多功能暖风机的导风组件
CN217929194U (zh) 空调器面板组件及其控制装置
CN210561138U (zh) 一种缝纫机的电控箱结构
CN220892357U (zh) 一种电暖器
CN218439830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3989641U (zh) 一种反应釜电力控制柜
CN215486743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8033416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05373019U (zh) 一种超薄暖风机
CN205726817U (zh) 一种功率器件的散热结构及其应用电机控制器
CN212339371U (zh) 一种双重加热取暖加湿装置
CN213207983U (zh) 一种电磁采暖加湿二合一装置
CN218334949U (zh) 一种模块电源柜
CN220000770U (zh) 一种便于气溶胶顺畅流动的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