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05513U - 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05513U CN214205513U CN202120103039.1U CN202120103039U CN214205513U CN 214205513 U CN214205513 U CN 214205513U CN 202120103039 U CN202120103039 U CN 202120103039U CN 214205513 U CN214205513 U CN 2142055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coil
- wireless charging
- control
- proximity sen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479 physiological effects,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10064719 Oxyhemoglob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707 wris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23 ank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其中,复用电路包括线圈,接近传感电路,用于与所述线圈实现接近检测;无线充电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用于与所述线圈实现无线充电;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选择导通或断开所述线圈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之间的传输通路,以使所述接近传感电路和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复用所述线圈,进而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接近传感检测的功能,可以简化该复用电路的结构设计,降低复用电路的占用空间,为其他功能模块提供更多的拓展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可穿戴设备可通过无线技术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例如,无线充电、无线接近传感等。目前一般会在可穿戴设备上分别配置无线充电线圈和接近传感检测天线来相应实现无线充电和接近传感检测的功能,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可以简化结构设计,降低占用空间。
一种复用电路,包括:
线圈,
接近传感电路,用于与所述线圈实现接近检测;
无线充电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用于与所述线圈实现无线充电;
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选择导通或断开所述线圈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之间的传输通路,以使所述接近传感电路和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复用所述线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接近传感电路、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断开所述传输通路,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处于无线充电模式;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导通所述传输通路,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处于接近传感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连接,当所述复用电路处于接近传感模式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接近传感电路采集的电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信息和预设电容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断开所述传输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开始计时;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计时器的第一计时结果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还用于检测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电量和线圈的电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充电信息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传输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充电信息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停止工作,并延迟预设时长后延迟预设时长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传输通路,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接近传感电路工作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所述接近传感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管,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容和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所述阴极、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用于将所述线圈产生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直流电信号,所述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直流电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管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线圈未产生交流电时,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管导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开关管为场效应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无线充电芯片、谐振电容和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端子和第二线圈端子,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一端经所述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一线圈端子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端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的复用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壳体,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用于透光;
生理检测模组,用于接收光信号,以检测生命体征信号;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所述生理检测模组和所述复用电路,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生理检测模组的外围。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绑带组件;
如上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绑带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在用户的佩戴位置。
上述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上述实施例中的复用电路包括线圈、接近传感电路、无线充电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其中,开关控制电路可根据控制信号选择导通或断开线圈与接近传感电路之间的传输通路,以使接近传感电路和无线充电电路复用线圈,进而实现无线充电和接近传感检测的功能,可以简化该复用电路的结构设计,降低复用电路的占用空间,为其他功能模块提供更多的拓展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平面结构视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平面结构视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焊点称为第二焊点,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焊点称为第一焊点。第一焊点和第二焊点两者都是焊点,但其不是同一焊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一个,例如一个,两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包括电子设备100和绑带组件200,电子设备100安装于绑带组件200且能够通过绑带组件200佩戴至用户的手腕,也即,该绑带组件200能够将电子设备100佩戴在用户的佩戴位置,例如,手腕、脚腕、头部等佩戴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或手环。壳体110大致呈矩形框状,矩形的四个角可以经过倒角工艺处理成圆弧过渡,以使可穿戴设备10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10也可以呈圆形框状。壳体110的侧面可以设有用于安装绑带组件200的配合结构,绑带组件200能够通过壳体110的配合结构与壳体110形成可靠的连接,以将电子设备100可靠地佩戴至用户的手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绑带组件200还能够比较便捷地从壳体110拆离,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更换绑带组件200。例如,用户可以购买多种款式的绑带组件200,并根据使用场景更换绑带组件200,以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例如,在正式场合时用户可以使用较为正式的绑带组件200,在休闲娱乐的场合则使用休闲款式的绑带组件200。
如图2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10及设于壳体110内的电路板120、显示屏模组、电池等。其中,电路板120可以集成可穿戴设备10的处理器、存储单元、通信模块、复用电路130、生理检测模组140等电子元器件,电池可以为电路板120、显示屏模组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供电。壳体110设有安装空腔,电路板120、生理检测模组140、复用电路130等电子元器件设于安装空腔内。壳体110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陶瓷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成,壳体110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壳体110还可以为金属注塑件,即利用金属材质保证壳体110的结构刚性,金属体的内表面则通过注塑形成凸起、凹槽、螺纹孔等用于装配定位的结构。
该壳体110开设有检测窗口111,该检测窗口111用于透光,以传输内置在壳体110内的生理检测模组140等电子元器件发射和反射的光信号,以实现对人体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信号进行检测。将本申请中提供的生理检测模组140结合到可穿戴设备10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检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从而不仅丰富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功能,而且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健康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壳体110内还设置有不透光挡墙112和透明开窗113,其中,不透光挡墙112与检测窗口111的大小相匹配,可以用于防止生理检测模组140的发光组件与光电传感器之间发生串光。透明开窗113覆盖在检测窗口111上,以防水、防尘并增加生理检测模组140的透光率。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130包括:线圈131、接近传感电路133、无线充电电路135和开关控制电路137。具体的,该接近传感电路133可包括电容传感器等,可用于检测金属物体及非金属物质,比如纸,液体,玻璃,布,人体皮肤等靠近及远离。电容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中常常用作接近传感器和佩戴检测的传感器。其中,该接近传感电路133可与线圈131共同作用,以实现对待检测物的接近检测。以接近传感电路133为电容传感器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线圈131可作为电容传感器的天线,当待检测物(例如,金属,人体手臂)靠近天线时,由于手臂相当于一个接大地的电容,电容传感器的天线和被检测物体之间形成一个电容,感应电容量通常有几皮法到几十皮法。其开关控制电路137可基于电容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容量来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用户手臂上。其中,当该接近传感电路133处于工作状态时,复用电路130中的线圈131工作在接近传感模式,也即,该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以检测可穿戴设备是否佩戴在用户手臂上。
无线充电电路135,与线圈131连接,用于与线圈131实现无线充电。具体的,复用电路130中的线圈131可与外部充电底座的线圈131进行通信。示例性的,充电底座的线圈131(发射线圈131)会通过一定频率的交流电来产生交变的磁场,其复用电路130的线圈131(接收线圈131)接收该交变的磁场,以配合该无线充电电路135以同样的频率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可将充电底座的能量转移至复用电路130,以实现无线充电。其中,当该无线充点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时,复用电路130中的线圈131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也即,该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以实现无线充电。
开关控制电路137分别与接近传感电路133、线圈131、无线充电电路135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选择导通或断开线圈131与接近传感电路133之间的传输通路,以使接近传感电路133和无线充电电路135复用线圈131。具体的,当开关控制电路137产生的控制信号用于断开线圈131与接近传感电路133之间的传输通路时,无线充电电路135可与线圈131配合使用以实现无线充电。当开关控制电路137产生的控制信号用于导通线圈131与接近传感电路133之间的传输通路时,接近传感电路133可与线圈131配合使用以接近检测。也即,当开关控制电路137处于不同的连接状态(导通传输通路状态或断开传输通路状态)时,其无线充电电路135和接近传感电路133都可以与线圈131配合工作,以实现线圈131的复用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复用电路130包括线圈131、接近传感电路133、无线充电电路135和开关控制电路137,在开关控制电路137的控制下,可以实现接近传感电路133、无线充电电路135复用线圈131的功能,可以简化该复用电路130的结构设计,降低复用电路130的占用空间,为其他功能模块提供更多的拓展空间。
参考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用电路130中线圈131具有第一线圈端子A和第二线圈端子B,其中,第一线圈端子A可与第一焊点连接,第二线圈端子B可与第二焊点连接,其中,第一焊点和第二焊点可直接焊接至安装有复用电路130的电路板120。其中,可以将复用电路130的线圈131设置在该壳体远离显示屏模组的一侧,线圈131可设置在所述生理检测模组140的外围,也即与该生理检测模组140并行,这样可以减少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有利于器件的小型化。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137包括控制单元1371和开关单元1373。其中,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开关单元1373分别与控制单元1371、接近传感电路133、线圈131、无线充电电路135连接。其中,控制单元1371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1371以断开传输通路,以使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其开关单元1373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可断开接近传感电路133与线圈131之间的传输通路,并可触发无线充电电路135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控制单元1371还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1371以导通传输通路,以使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其开关单元1373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可导通接近传感电路133与线圈131之间的传输通路,并可触发接近传感电路133处于工作状态,以使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
如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373包括电子开关管M,电子开关管M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1371连接,电子开关管M的第一端与接近传感电路133连接,电子开关管M的第二端分别与线圈131、无线充电电路135连接;其中,控制端用于接收控制单元1371输出的控制信号。
具体的,该电子开关管M可以为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例如,结型场效应管、绝缘栅场效应管)、晶闸管等。为了便于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电子开关管M为MOS管为例来进行说明。其中,MOS管的栅极可作为开关电子管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1371连接,MOS管的源极与接近传感电路133(例如,电容传感器)连接,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线圈131、无线充电电路135连接。
可选的,开关单元1373还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SPST)等。其中,单刀单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1371连接,单刀单掷开关的第一端与接近传感电路133连接,单刀单掷开关的第二端与线圈13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开关单元1373中所包括的开关的具体类型、数量以及连接关系均不作进一步的限定,其可实现对传输通路的通断控制即可。
如图7所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71包括控制器13711,该控制器13711与接近传感电路133连接。其中,控制器13711可根据开关单元1373的具体类型来设定。具体的,控制器13711可以为微控制单元1371(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等。
复用电路130的初始模式可以为接近传感模式,也可以为无线充电模式。具体的,该复用电路130的初始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定。其中,初始模式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开始的工作模式,也可以理解为每一次开机状态的工作模式,还可以理解为出厂设置模式等。本实施例中的复用电路130可以实现接近传感模式和无线充电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也即,可以由接近传感模式切换至无线充电模式,也可以由无线充电模式切换至接近传感模式。
如图8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71包括电容C1和二极管D,二极管D的阳极与线圈131连接,二极管D的阴极与电子开关管M的控制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分别阴极、控制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用于将线圈131产生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直流电信号,电容C1用于稳定直流电信号,以控制电子开关管M断开。具体的,当线圈131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时,其线圈131不断产生交流电信号,其二极管D可实现对交流电信号的整流处理,以输出直流电信号至电容C1,其电容C1可对该直流电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以稳定该直流电信号的电压,进而可自动将电子开关管M的控制端的信号拉高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进而可关断该电子开关管M,并断开其传输通路,以使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
进一步的,若复用电路130的线圈131没有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时,其线圈131不会产生交流电信号,此时,其控制单元1371生成第二控制信号,自动导通该电子开关管M,并导通其传输通路,以使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以控制单元1371包括控制器13711为例进行说明。
当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时,控制器13711还用于接收接近传感电路133采集的电容C1信息,并根据电容C1信息和预设电容C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单元1373(电子开关管M)断开传输通路。其中,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可理解为当前复用电路130的工作模式,也可理解为复用电路130的初始模式。具体的,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其电子开关管M处于导通状态,电容传感器可采集线圈131与待检测物之间形成的电容C1信息(例如,电容量的变化量),并根据该电容C1信息与预设电容C1的比较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子开关管M断开,也即可控制电子开关管M断开其输出通路,同时,其控制器13711可向无线充电电路135发出使能信号,以唤醒该无线充电电路135使无线充电电路135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将复用电路130从接近传感模式切换至无线充电模式,进而使复用电路13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具体的,预设电容可以为复用电路130放在无线充电底座上的电容C1。具体,当电容信息小于或等于该预设电容时,其表明该复用电路130当前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此时,控制器13711可对应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电子开关管M断开其传输通路,进而将复用电路130切换至无线充电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中,可基于接近传感电路133检测的电容C1信息来自动识别其复用电路130是否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以实现对电子电子开关管M的自动控制,进而可以实现该复用电路130接近传感模式与无线充电模式之间的自由智能切换。同时,当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时,可对应控制接近传感电路133处于休眠状态,还可以降低复用电路130的功耗,进而可以提高其复用电路130的续航能力。
如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371还包括与控制器13711连接的计时器13713。其中,计时器13713用于在控制器13711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时开始计时;其中,控制器13711还用于根据计时器13713的第一计时结果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35工作,以使复用电路13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具体的,控制器13711可在发出第一控制信号时控制计时器13713开始计时,并在计时器13713的第一计时结果(例如200毫秒)时,控制器13711可向无线充电电路135发出使能信号,进而唤醒该无线充电电路135,以使复用电路13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具体的,该计时器13713可以集成在控制器13711中,也可以独立于该控制器13711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计时器13713的具体形式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开关管M断开后,通过设置延迟单元以实现延时唤醒无线充电电路135的目的,可以避免在电子开关管M关闭的过程中,复用电路130已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其线圈131上产生的高压会损坏电容传感器的情况发生,以达到保护电容传感器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复用电路130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时,无线充电电路135还用于检测充电信息,充电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电量和线圈131的电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可理解为当前复用电路130的工作模式,也可理解为复用电路130的初始模式。具体的,复用电路130处于无线充电模式,其电子开关管M处于断开(或截止)状态。参考图7和图9,无线充电电路135可包括无线充电芯片1351、谐振电容C2和电池单元1353,其中,线圈131包括第一线圈端子A和第二线圈端子B,其中,无线充电芯片1351的第一端经谐振电容C2与第一线圈端子A连接,无线充电芯片1351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线圈端子B、开关控制电路137连接,无线充电芯片1351的第三端与电池单元1353连接。
具体的,无线充电芯片1351也可以用于获取电池单元1353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电量中的至少一种,并根据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电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该电池单元1353是否充电完成,若充电完成,则控制器13711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单元1373导通传输通路,以使复用电路130从无线充电模式切换至接近传感模式。
可选的,无线充电芯片1351还可以获取线圈131的电压信息,控制器13711可根据该线圈131的电压信息来判断其复用电路130是否远离无线充电底座。当复用电路130远离无线充电底座时,控制器13711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单元1373导通传输通路,以使复用电路130从无线充电模式切换至接近传感模式。
在实施中,可基于无线充电电路135检测的充电信息来自动识别其复用电路130中的电池单元1353是否充电完成,以实现对电子开关管M的自动控制,进而可以实现该复用电路130无线充电模式与接近传感模式之间的自由智能切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3711还用于根据充电信息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35停止工作,并延迟预设时长后延迟预设时长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开关单元1373导通传输通路,并在导通传输通路后控制接近传感电路133工作以使复用电路130工作在接近传感模式。
具体的,控制器13711可在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35停止工作或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35处于休眠状态时,可控制计时器13713开始计时,在计时器13713的第二计时结果(例如200毫秒)时,控制器13711可向电子开关管M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子开关管M处于导通状态,进而导通该传输通路,随后,再控制接近传感电路133开始工作(或唤醒该接近传感电路133)以使复用电路130工作在接近传感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开关管M断开后,通过设置延迟单元以实现延时唤醒接近传感电路133的目的,可以避免在电子开关管M关闭的过程中,复用电路130已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其线圈131上产生的高压会损坏电容传感器的情况发生,以达到保护电容传感器的目的。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中,当复用电路130处于接近传感模式时,可对应控制无线充电电路135处于休眠状态,还可以降低复用电路130的功耗,进而可以提高其复用电路130的续航能力。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
接近传感电路,用于与所述线圈实现接近检测;
无线充电电路,与所述线圈连接,用于与所述线圈实现无线充电;
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用于产生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选择导通或断开所述线圈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之间的传输通路,以使所述接近传感电路和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复用所述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接近传感电路、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断开所述传输通路,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处于无线充电模式;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传输通路,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处于接近传感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连接,当所述复用电路处于接近传感模式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接近传感电路采集的电容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容信息和预设电容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断开所述传输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开始计时;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计时器的第一计时结果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工作,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无线充电模式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还用于检测充电信息,所述充电信息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电量和线圈的电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充电信息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传输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充电信息控制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停止工作,并延迟预设时长后延迟预设时长输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传输通路,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接近传感电路工作以使所述复用电路工作在所述接近传感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电子开关管,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接近传感电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线圈、无线充电电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端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容和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线圈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子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容的一端分别所述阴极、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用于将所述线圈产生交流电信号整流为直流电信号,所述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直流电信号,以控制所述电子开关管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开关管为场效应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包括无线充电芯片、谐振电容和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端子和第二线圈端子,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一端经所述谐振电容与所述第一线圈端子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端子、开关控制电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复用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用于透光;
生理检测模组,用于接收光信号,以检测生命体征信号;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所述生理检测模组和所述复用电路,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生理检测模组的外围。
13.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绑带组件;
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绑带组件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佩戴在用户的佩戴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03039.1U CN214205513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103039.1U CN214205513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05513U true CN214205513U (zh) | 2021-09-14 |
Family
ID=7763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103039.1U Active CN214205513U (zh) | 2021-01-14 | 2021-01-14 | 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055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1167A (zh) * | 2022-07-13 | 2022-09-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射频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01-14 CN CN202120103039.1U patent/CN2142055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01167A (zh) * | 2022-07-13 | 2022-09-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射频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772618B (zh) | 可穿戴设备 | |
US4629329A (en) | Electronic wristwatch | |
CN107669247B (zh) | 一种体温监测智能穿戴装置 | |
CN104824928A (zh) | 智能手环 | |
CN214205513U (zh) | 复用电路、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 | |
CN104880941A (zh) | 智能手表 | |
CN104997503A (zh) | 一种便携式心电图监测装置 | |
GB2601090A (en) | Monitoring devices and methods | |
US20180303416A1 (en) | Wrist-worn typ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4189275U (zh) | 子母手环 | |
CN216956706U (zh) | 一种脑电头环 | |
CN217566091U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04945637U (zh) |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配备led显示屏的闹钟 | |
CN105411544A (zh) | 一种具有省电切换功能的健康腕表及其省电方法 | |
CN204813868U (zh) | 心电血氧血压一体化智能手表 | |
CN215899650U (zh) | 生理信号监测装置及智能手环 | |
US9682008B2 (en) | Wetness controll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vibrato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05106599U (zh) | 智能手环 | |
CN204617257U (zh) | 一种无线充电手环 | |
CN211882558U (zh) | 一种具有触摸按键的智能手环 | |
CN206684490U (zh) | 腕戴式电子装置 | |
CN205181336U (zh) | 一种具有省电切换功能的健康腕表 | |
CN219557317U (zh) | 一种复用电极的多功能手环 | |
CN219661691U (zh) | 一种心率检测穿戴装置 | |
CN219048531U (zh) | 一种动态心电监测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