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98026U -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98026U
CN214198026U CN202023147943.7U CN202023147943U CN214198026U CN 214198026 U CN214198026 U CN 214198026U CN 202023147943 U CN202023147943 U CN 202023147943U CN 214198026 U CN214198026 U CN 214198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supporting
support ar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79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敬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dulous Shenzhe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dulous Shenzhe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dulous Shenzhe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dulous Shenzhen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79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98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98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98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支撑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支撑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一斜齿头与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支撑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支撑面呈倾斜布置。驱动第一支撑臂展开,第二支撑臂随其展开,或驱动第二支撑臂展开,第一支撑臂随其展开,形成支撑面,解放双手,收纳时,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折叠,实现收纳;用户只需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简化支撑架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支撑架的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支撑架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更趋向多样化,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如手机、平板、摄像机等,需要借助支撑架,实现电子产品的放置,否则,易造成疲劳,同时,手被束缚不方便。
目前,支撑架使用时,展开和收纳的步骤繁杂,导致使用不便;同时,支撑架的各部件相对独立,缺乏配合,支撑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啮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架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斜齿头与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二收纳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面呈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倾斜布置;当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展开支撑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平齐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布置,所述限制板用于承载电子产品;所述限制板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支撑承载电子产品,所述承载面具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呈软质布置,且所述缓冲层形成多个凸粒,各个凸粒平铺所述缓冲层呈间隔对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三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三斜齿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头和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呈三角布置同步支撑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用于安设电子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端形成螺纹头,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螺纹头至少与所述第一斜齿头、所述第二斜齿头和所述第三斜齿头中的其一呈啮合布置;所述调节杆控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展开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具有伸缩段和加固板,所述伸缩段与所述加固板呈连接布置,所述伸缩段呈伸出或收缩布置;展开时,所述伸缩段控制所述加固板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平齐布置;所述加固板具有多个固定槽,收纳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分别嵌入各个所述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一辅助臂和第二辅助臂,所述第一辅助臂的内端形成第四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辅助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辅助臂的内端形成第五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辅助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四斜齿头、所述第五斜齿头、所述第一斜齿头和第二斜齿头呈依序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辅助臂和所述第二辅助臂沿所述支撑台的圆周方向呈间隔对应布置且形成所述支撑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辅助臂设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第一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辅助臂设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展开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呈平齐对应布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抵触承载电子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使用时,由于第一斜齿头与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驱动第一支撑臂展开,则第二支撑臂随其展开,或者,驱动第二支撑臂展开,则第一支撑臂随其展开,使支撑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将电子产品放置在支撑面,解放双手,便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收纳时,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折叠,使支撑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呈折叠布置,便于收纳;这样,用户只需驱动第一支撑臂或驱动第二支撑臂,实现联动,简化支撑架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支撑架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呈收纳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的第一支撑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呈展开状态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以及第二支撑臂2,第一支撑臂1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11且安设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二支撑臂2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21且安设支撑台3,第二支撑臂2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一斜齿头11与第二斜齿头21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形成支撑面,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上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使用时,由于第一斜齿头11与第二斜齿头21呈啮合布置,驱动第一支撑臂1展开,则第二支撑臂2随其展开,或者,驱动第二支撑臂2展开,则第一支撑臂1随其展开,使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形成支撑面,将电子产品放置在支撑面,解放双手,便于电子产品的使用;收纳时,驱动第一支撑臂1或驱动第二支撑臂2折叠,使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呈折叠布置,便于收纳;这样,用户只需驱动第一支撑臂1或驱动第二支撑臂2,实现联动,简化支撑架的展开和折叠,便于支撑架的使用。
另外,由于第一斜齿头11与第二斜齿头21呈啮合布置,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呈配合布置,增强配合效果,提高支撑架的支撑稳固性。
电子产品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测绘设备等。
第一斜齿头11为斜面齿轮。
第二斜齿头21为斜面齿轮。
第一支撑臂1设有第一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6的内端与第一支撑臂1呈铰接布置,第一支撑板6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二支撑臂2设有第二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7的内端与第二支撑臂2呈铰接布置,第二支撑板7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这样,使用时,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呈展开布置,再摆动第一支撑板6,和摆动第二支撑板7,实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电子产品放置在支撑面时,呈倾斜布置,电子产品朝向用户呈倾斜布置,便于用户观看和使用电子产品。
再者,第一支撑臂1具有第一收纳槽,第一支撑板6收纳时,摆动收纳至第一收纳槽;第二支撑臂2具有第二收纳槽,第二支撑板7收纳时,摆动收纳至第二收纳槽;这样,不使用时,实现第一支撑板6的收纳,和实现第二支撑板7的收纳,降低支撑架的占用空间,便于支撑架的收纳和放置。
第一支撑板6的外端形成第一抵接面,第一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第一抵接面呈倾斜布置,第二支撑板7的外端形成第二抵接面,第二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第二抵接面呈倾斜布置;当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分别展开支撑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时,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呈平齐布置;便于电子产品的放置,且增大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的支撑效果。
第一支撑板6包括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第一内板与第一外板呈铰接布置,第一内板具有调节槽,第一内板与第一支撑臂1呈铰接布置;这样,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板6的长度,可以选择仅使用第一内板,第一外板收纳在调节槽中,实现对第一支撑臂1进行支撑,也可选择将第一外板展开,使第一内板与第一外板呈直线布置,实现对第一支撑臂1进行支撑。
第二支撑板7包括第二内板和第二外板,第二内板与第二外板呈铰接布置,第二内板具有调节槽,第二内板与第二支撑臂2呈铰接布置;这样,通过调节第二支撑板7的长度,可以选择仅使用第二内板,第二外板收纳在调节槽中,实现对第二支撑臂2进行支撑,也可选择将第二外板展开,使第二内板与第二外板呈直线布置,实现对第二支撑臂2进行支撑。
支撑台3设有限制板31,限制板31沿背离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布置,限制板31用于承载电子产品;在限制板31的作用下,避免电子产品误脱离支撑面,提高电子产品的放置稳固性。
限制板31具有承载面,承载面用于支撑承载电子产品,承载面具有缓冲层,缓冲层呈软质布置,且缓冲层形成多个凸粒,各个凸粒平铺缓冲层呈间隔对应布置;降低限制板31对电子产品的损伤,且增强限制板31与电子产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电子产品的放置稳固性。
限制板31呈活动布置,支撑台3具有限制槽,限制板31通过弹起延伸至限制槽的外部,也可以通过压缩处于限制槽的内部;这样,针对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选择使用或不使用限制板31,满足不同的支撑需求。
限制板31的弹起,可以通过按键实现限制板31的弹起,在通过按压实现限制板31的收缩至限制槽中。
或者,限制板31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上;实现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为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时,通过支撑台3、第一支撑臂1和第二支撑臂2形成的支撑面,实现手机、平板的放置。
本实施例中,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三支撑臂8,第三支撑臂8的内端形成第三斜齿头且安设支撑台3,第三支撑臂8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三斜齿头分别与第一斜齿头11和第二斜齿头21呈啮合布置;展开时,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和第三支撑臂8呈三角布置同步支撑支撑台3,支撑台3用于安设电子产品。
这样,电子产品为重量较大时,如摄像机、测绘设备等,通过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和第三支撑臂8呈三角布置,共同对支撑台3进行支撑,再将摄像机或测绘设备安设在支撑台3上,极大提高支撑架的支撑承受力,满足较重电子设备的支撑需求。
第三斜齿头为斜面齿轮。
同时,只需启动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和第三支撑臂8中的其中一个,其他的随其展开和折叠,简化展开和折叠布置,便于支撑架的使用。
再者,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调节杆9,调节杆9的内端形成螺纹头,调节杆9的外端呈活动布置,螺纹头至少与第一斜齿头11、第二斜齿头21和第三斜齿头中的其一呈啮合布置;调节杆9控制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和第三支撑臂8的展开角度;这样,旋拧调节杆9,实现支撑架的展开角度进行调节和固定,实现支撑架具有不同的支撑高度。
并且,调节杆9的外端具有伸缩段和加固板,伸缩段与加固板呈连接布置,伸缩段呈伸出或收缩布置;展开时,伸缩段控制加固板与第一支撑臂1的外端、第二支撑臂2的外端和第三支撑臂8的外端呈平齐布置;加固板具有多个固定槽,收纳时,第一支撑臂1的外端、第二支撑臂2的外端和第三支撑臂8的外端分别嵌入各个固定槽;在调节杆9的作用下,增强支撑架的支撑承受力,提高支撑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一辅助臂4和第二辅助臂5,第一辅助臂4的内端形成第四斜齿头且安设支撑台3,第一辅助臂4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二辅助臂5的内端形成第五斜齿头且安设支撑台3,第二辅助臂5的外端呈活动布置,第四斜齿头、第五斜齿头、第一斜齿头11和第二斜齿头21呈依序啮合布置;展开时,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一辅助臂4和第二辅助臂5沿支撑台3的圆周方向呈间隔对应布置且形成支撑面。
这样,针对横截面积较大的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扩展屏幕等,展开时,在第一支撑臂1、第二支撑臂2、第一辅助臂4和第二辅助臂5,极大增大支撑架的支撑范围,满足横截面积较大的电子产品的支撑需求。
第四斜齿头为斜面齿轮。
第一辅助臂4设有第一限位头,第一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一限位部,第二辅助臂5设有第二限位头,第二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展开使用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呈平齐对应布置,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抵触承载电子产品。
这样,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作用下,实现对电子产品的支撑,避免电子产品脱离支撑面。
展开时,第一支撑臂1与第一辅助臂4呈直线对应布置,第二支撑臂2与第二辅助臂5呈直线对应布置,且第一支撑臂1和第一辅助臂4沿支撑台3与第二支撑臂2和第二辅助臂5呈十字交错布置,提高支撑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第一支撑臂以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一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二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斜齿头与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形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用于放置电子产品,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支撑臂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呈铰接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呈展开布置时,使所述支撑面呈倾斜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具有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臂具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板收纳时,摆动收纳至所述第二收纳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一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一抵接面呈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端形成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抵接面用于与外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倾斜布置;当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展开支撑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时,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呈平齐布置。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设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布置,所述限制板用于承载电子产品;所述限制板具有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支撑承载电子产品,所述承载面具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呈软质布置,且所述缓冲层形成多个凸粒,各个凸粒平铺所述缓冲层呈间隔对应布置。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内端形成第三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三斜齿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齿头和所述第二斜齿头呈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呈三角布置同步支撑所述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用于安设电子产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内端形成螺纹头,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螺纹头至少与所述第一斜齿头、所述第二斜齿头和所述第三斜齿头中的其一呈啮合布置;所述调节杆控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展开角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的外端具有伸缩段和加固板,所述伸缩段与所述加固板呈连接布置,所述伸缩段呈伸出或收缩布置;展开时,所述伸缩段控制所述加固板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呈平齐布置;所述加固板具有多个固定槽,收纳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外端、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外端和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外端分别嵌入各个所述固定槽。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包括第一辅助臂和第二辅助臂,所述第一辅助臂的内端形成第四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一辅助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二辅助臂的内端形成第五斜齿头且安设所述支撑台,所述第二辅助臂的外端呈活动布置,所述第四斜齿头、所述第五斜齿头、所述第一斜齿头和第二斜齿头呈依序啮合布置;展开时,所述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辅助臂和所述第二辅助臂沿所述支撑台的圆周方向呈间隔对应布置且形成所述支撑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环形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臂设有第一限位头,所述第一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辅助臂设有第二限位头,所述第二限位头具有沿背离所述支撑面方向朝上凸起的第二限位部;展开使用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呈平齐对应布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抵触承载电子产品。
CN202023147943.7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Active CN214198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943.7U CN214198026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7943.7U CN214198026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98026U true CN214198026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5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7943.7U Active CN214198026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980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4446A (zh) * 2020-12-30 2021-03-19 刻意(深圳)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啮合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4446A (zh) * 2020-12-30 2021-03-19 刻意(深圳)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啮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1221B1 (en) Hand strap
US10931803B2 (en) Mobile phone bracket with liftable panel
EP1394659A1 (en) Docking station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US20120074286A1 (en) Foldable support base
JP2006099764A (ja) 携帯用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US694727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host and display modules interconnected by a folding pivot module
CN214198026U (zh) 一种环形啮合装置
CN210624073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支架
CN112524446A (zh) 一种啮合装置
JP2007183917A (ja) 電子機器載置テーブル機能を有する収納ケース
US8474775B2 (en) Foldable and adjustable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portable devices
CN2133993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02353628U (zh) 可扩展屏幕的电子装置
CN212617167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用的支架
CN113586906A (zh) 便携折叠高度可调笔记本支架
CN214337952U (zh) 便携式手机支架
CN220287029U (zh) 一种折叠x型升降支架
CN220957621U (zh) 折叠支架
CN212849894U (zh) 一种可折叠的无线充装置
CN210639505U (zh) 一种带有可收纳支撑结构的平板电脑
CN219994955U (zh) 一种折叠式一体支架
CN201123519Y (zh) 折叠桌装置
CN220891647U (zh) 摄影支架
CN215908678U (zh) 折叠式电脑支架
CN217010915U (zh) 一种简易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