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1007U -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 Google Patents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1007U
CN214181007U CN202022796777.7U CN202022796777U CN214181007U CN 214181007 U CN214181007 U CN 214181007U CN 202022796777 U CN202022796777 U CN 202022796777U CN 214181007 U CN214181007 U CN 214181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vent pipe
pressure injury
communicated
cotton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67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新明
黄颖
王韶莉
刘燕
刘宁
饶一珍
韩淑谨
于春晓
黄庆旺
刘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 BEI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白新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白新明 filed Critical 白新明
Priority to CN2020227967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1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1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1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气囊一和气囊二为独立分体设计,气囊一和气囊二分别套入棉布套中,所述气囊一与分支通气管一连通,所述气囊二与分支通气管二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和所述分支通气管二通过三通接头与总通气管连通,所述总通气管与充气泵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直接托起患者骶尾部,或左右交替抬高患者臀部。使用过程中不影响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不干扰医生的手术操作。具有安全可靠,便于清洁消毒的优点,能有效的预防患者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做到废物利用,节能环保,成本低廉,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及医院开支,有效避免医源性损伤。

Description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背景技术
压力性损伤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坏死。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骨、脚踝、足跟、臀部等。
手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达4.7%-66%,最好发部位于骶尾部。在术中对骶尾部压力性损伤进行预防时,若引用病房常规的侧身垫枕头法、气垫床法,将影响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且对医生的手术操作存在极大的干扰,均不适用。手术室业内现行常规预防方法:局部应用优洁敷料、赛肤润、啫喱垫,但存在价格昂贵,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的问题,且均未解除压力性损伤风险区受压之根本,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具有可左右气囊同时充气直接托起骶尾部,或可左右气囊交替充气,依次抬高左右臀部的功能,不影响手术操作,安全可靠,便于清洁消毒的优点,能有效的预防手术中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并利用医院用完且未污染的3L盐水空袋做气囊,体外循环管道之余料作为通气管。做到了废物利用,节能环保,成本低,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及医院耗材支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包括气囊一和气囊二,其特征在于:气囊一和气囊二为独立分体设计,气囊一和气囊二分别套入棉布套中,所述气囊一与分支通气管一连通,所述气囊二与分支通气管二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和所述分支通气管二通过三通接头与总通气管连通,所述总通气管与充气泵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设有控制夹一,分支通气管二设有控制夹二,所述总通气管设有控制夹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棉布套设有与气囊一和气囊二相配套的棉布套一和棉布套二,棉布套一与棉布套二两侧边相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棉布套一和棉布套二大小相等,为三边密封,一边设有用于拿取气囊的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绳带,所述三边密封的侧边厚度为1-1.5厘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棉布套采用制作手术床单之边角料,缝制成隔层,隔层内填充棉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一和气囊二为长方形袋,与人体臀部大小相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一和气囊二采用用弃且未污染3L盐水空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接头、控制夹采用体外循环管路之余料,材料清洁、易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制作简单,使用便捷效果极佳,成本低,质量安全可靠,便于清洁消毒;
其二,不影响手术区域无菌环境、不干扰医生手术操作;
其三,实用新型气囊为独立分体设计,可交替充气,模拟病房给患者侧身垫枕头,亦可同时充气,直接托起保护部位;
其四,充气泵可用医院内科室现有自动气压止血带主机(无需另购),该主机可设定充气压力与时间,布袋为制作手术床单之边角料,利用医院用弃但没有被污染的3L盐水空袋做气囊,采用体外循环管路之余料作为通气管,材料易得,做到废物利用,节能环保,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及医院的设备耗材支出。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预计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的患者,体型消瘦长期卧床的患者,手术前已出现不同程度压力性损伤且必须进行手术的患者,体外循环手术的所有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布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囊一,2-气囊二,3-分支通气管一、4-分支通气管二、5-三通接头、6-总通气管、7-充气泵、8-棉布套一、9-棉布套二、10-固定绳带、 11-控制夹一、12-控制夹二、13-控制夹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包括气囊一1和气囊二2,其特征在于:气囊一1和气囊二2为独立分体设计,气囊一1和气囊二2分别套入棉布套中,所述气囊一1与分支通气管一3连通,所述气囊二2与分支通气管二4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3和所述分支通气管二4通过三通接头5与总通气管6连通,所述总通气管6与充气泵7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3设有控制夹一11,分支通气管二4设有控制夹二12,所述总通气管6设有控制夹三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为独立分体设计,使用时可交替充气,模拟病房给患者侧身垫枕头,亦可两气囊同时充气,直接托起保护部位,能有效的预防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控制夹一11可控制分支气管一3的充气和放气,控制夹二12可控制分支通气管二4的充气和放气,控制夹三13可控制总气管6的充气和放气,当需要升高对应气囊一1时,夹紧控制夹二12,松开控制夹三13和控制夹一11,对气囊一1进行充气。当需要升高对应气囊二时,夹紧控制夹一11,松开控制夹三13和控制夹二12,对气囊二2进行充气。当气囊一1、气囊二2同时需要升高时,松开控制夹一11、控制夹二12和控制夹三13,对两上气囊同时进行充气,直接托起骶尾部。
棉布套设有与气囊一1和气囊二2相配套的棉布套一8和棉布套二9,棉布套一8与棉布套二9两侧边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布套一8和棉布套二9可保护气囊一1和气囊二2,使得每个气囊即可独立分体,又相互排列构成一个体位垫整体。
棉布套一8和棉布套二9大小相等,棉布套为三边密封,一边设有用于拿取气囊的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绳带10,所述三边密封的侧边厚度为1-1.5 厘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气囊方便拿取,气囊放进棉布套内,把固定绳带10捆绑好,就能很好的把气囊固定在棉布套内,棉布套侧边的厚度能更好的适应气囊充气以后的膨胀厚度。
棉布套采用制作手术床单之边角料,缝制成隔层,隔层内填充棉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体位垫垫起来比较舒适,提高舒适度。
气囊一(1)和气囊二(2)为长方形袋,与人体臀部大小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充气袋与人体臀部相配合,提高舒适度。
气囊一1和气囊二2采用用弃3L盐水空袋。
气管、接头、夹子采用体外循环管路之余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医院用弃但没有被污染的3L盐水空袋做气囊,采用体外循环管路之余料作为通气管,材料易得,做到废物利用,节能环保,降低成本,节省患者医疗费用,及医院的设备耗材支出。
使用方法:本体位垫垫于患者臀部,把气囊一1连接分支通气管一3,气囊二2连接分支通气管二4,分支通气管一3和分支通气管二4通过三通接头5与总气管6连接,总气管6与充气泵7连接,设置所需压力与时间,开始工作,当需要升高对应气囊一1时,夹紧控制夹二12,松开控制夹三13 和控制夹一11,对气囊一1进行充气。当需要升高对应气囊二时,夹紧控制夹一11,松开控制夹三13和控制夹二12,对气囊二2进行充气。当气囊一 1、气囊二2同时需要升高时,松开控制夹一11、控制夹二12和控制夹三13,对两上气囊同时进行充气,直接托起骶尾,使骶尾部与床存在一定的空间,可有效防止褥疮发生,有效的预防骶尾部压力性损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拆分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包括气囊一(1)和气囊二(2),其特征在于:气囊一(1)和气囊二(2)为独立分体设计,气囊一(1)和气囊二(2)分别套入棉布套中,所述气囊一(1)与分支通气管一(3)连通,所述气囊二(2)与分支通气管二(4)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3)和所述分支通气管二(4)通过三通接头(5)与总通气管(6)连通,所述总通气管(6)与充气泵(7)连通,所述分支通气管一(3)设有控制夹一(11),分支通气管二(4)设有控制夹二(12),所述总通气管(6)设有控制夹三(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套设有与气囊一(1)和气囊二(2)相配套的棉布套一(8)和棉布套二(9),所述棉布套一(8)与所述棉布套二(9)两侧边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套一(8)和所述棉布套二(9)大小相等,为三边密封,一边设有用于拿取气囊的开口,开口处设有固定绳带(10),三边密封的侧边厚度为1-1.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布套由纯棉布缝制成隔层,隔层内填充棉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一(1)和气囊二(2)为长方形袋,与人体臀部大小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一(1)和气囊二(2)采用用弃无污染的3L盐水空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通气管一(3)、分支通气管二(4)、总通气管可采用体外循环管路之余料。
CN202022796777.7U 2020-11-27 2020-11-27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Active CN214181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6777.7U CN214181007U (zh) 2020-11-27 2020-11-27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6777.7U CN214181007U (zh) 2020-11-27 2020-11-27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1007U true CN214181007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6777.7U Active CN214181007U (zh) 2020-11-27 2020-11-27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1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4800B1 (en) Support surface overlay with selectively inflatable cells
US20110185508A1 (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Sores Using a Sheet with an Integrated Inflatable Component
JP2010503444A (ja) 失禁者のための下着及び下着に接続された処理装置
EP3189818A1 (en) Defecation cleaner cup cover structure and defecation cleaner
CN214181007U (zh) 预防手术中压力性损伤体位垫
TWM602409U (zh) 供一褥瘡患者使用之內褲
CN209933221U (zh) 平车上使用的压力性损伤防治床垫
CN105411775A (zh) 多功能医用床垫床单组合装置
CN206063343U (zh) 能解大小便的防褥疮气床垫
CN21047246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医用垫
CN210158602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智能静脉采血垫
CN213697579U (zh) 一种防压疮用便于收纳的气垫床
CN201782910U (zh) 多功能体位摆放垫
CN205994671U (zh) 一种防褥疮减压复合气垫
CN211750650U (zh) 一种患者用俯卧位通气头枕
CN214805755U (zh) 一种用于预防骶尾部压力性损伤的改进型护理用具
CN209951575U (zh) 一种妇产科用护理垫
CN205234859U (zh) 一种肿瘤化疗床
CN216653015U (zh) 一种防脏污的高效压疮冲洗装置
CN214596290U (zh) 简易翻身设备
CN213250806U (zh) 一种骨伤紧急处理用躺卧装置
CN214908918U (zh) 一种医用固定束缚带
CN215021029U (zh) 一种重症监护护理垫
CN209751459U (zh) 一种尾骶部压疮护理减压垫
CN213489636U (zh) 一种充气介入式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8

Address after: 512026 Yuebei people's Hospital, 133 Huimin South Road, Wujiang District,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E BEI PEOPLE'S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North Guangdong People's Hospital, 133 Huimin South Road, Wujiang District, Shao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2000

Patentee before: Bai Xin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