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80646U -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80646U
CN214180646U CN202022506469.6U CN202022506469U CN214180646U CN 214180646 U CN214180646 U CN 214180646U CN 202022506469 U CN202022506469 U CN 202022506469U CN 214180646 U CN214180646 U CN 214180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body
transfer rod
section
gum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64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5064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80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80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80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该牙龈袖口成型器包括:转移杆,所述转移杆的下部螺纹段插入种植体内,并与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冠体,所述冠体内竖直方向设有供所述转移杆穿过的孔道,所述冠体套设于转移杆的外围,所述孔道的孔径较所述转移杆的外径大,使得所述冠体可相对所述转移杆的倾斜;顶紧机构,所述冠体通过顶紧机构相对所述转移杆固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冠体可相对转移杆倾斜,并由顶紧机构将冠体相对转移杆定位,由此调整冠体底面压迫牙龈形成的袖口形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品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穿龈形态统一,塑造成的圆形袖口与天然牙颈部形态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牙齿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背景技术
种植牙手术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植入种植体、安装愈合基台、取模型制作种植义齿、佩戴种植牙冠。牙龈袖口成型器主要用于取模型制作种植义齿阶段,具体为:待种植体牙龈组织愈合6-8周后,卸除愈合基台(卸除后形成原愈合基台空间),装上袖口成型器,取印模,制作牙冠。即,该袖口成型器在牙龈的原愈合基台空间的偏上位置形成牙龈袖口,之后根据该牙龈袖口的形状制作印模,并制作牙冠。
现有技术中,牙龈袖口成型器一般包括冠体和位于冠体底部的棱台,该冠体的中部设有供转移杆通过的中央螺纹通道,使用时将转移杆与冠体的中央螺纹通道螺纹连接,待转移杆穿过牙冠及棱台后与位于牙槽骨内的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棱台进入原愈合基台空间内,冠体下部压迫原愈合基台空间偏上部分的牙龈形成牙龈袖口。
由于成品袖口成型器的冠体和转移杆规格形状统一,只是会有直径、长度的选择,因此,成品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穿龈形态统一,均是由成品冠体下部在竖直方向压迫牙龈塑造成的圆形袖口,该圆形袖口与天然牙颈部形态不匹配,后期做出的牙冠形态与天然牙颈部形态差别很大,由此导致种植牙与相邻牙齿间形成明显缝隙,或与相邻牙齿挨的太近以至于相邻牙齿对该种植牙冠有压迫力,或种植牙相对相邻牙齿向外突出或向内突出,引起患者术后的诸多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品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穿龈形态统一,塑造成的圆形袖口与天然牙颈部形态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包括:
转移杆,所述转移杆的下部螺纹段插入种植体内,并与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
冠体,所述冠体内竖直方向设有供所述转移杆穿过的孔道,所述冠体套设于转移杆的外围,所述孔道的孔径较所述转移杆的外径大,使得所述冠体可相对所述转移杆的倾斜;
顶紧机构,所述冠体通过顶紧机构相对所述转移杆固定。
进一步,所述冠体可相对所述转移杆的倾斜角度为0-25°。
进一步,所述顶紧机构为顶丝,所述顶丝设有至少两个。
进一步,所述顶丝垂直于孔道轴线方向设置于孔道边缘,并使得当所述牙龈袖口成型器与口腔内的种植体组装配合后,顶丝与相邻牙齿错位设置。
进一步,所述转移杆包括螺纹杆、套筒及棱台;
所述棱台位于所述套筒的底部,并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纹杆外围,所述螺纹杆包括上下设置的光杆段、中部螺纹段和所述下部螺纹段,所述中部螺纹段与所述套筒内表面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所述棱台为正多边形结构,其外接圆直径与套筒底面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孔道为无尖倒锥形结构、圆柱形结构或沙漏形结构中的一种,所述无尖倒锥形结构及所述沙漏形结构的横截面均为腰型孔形或圆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套筒包括上下一体连接的竖直段和弧面段,所述弧面段的底部与所述棱台一体连接;所述弧面段为一由上至下半径渐小的无尖倒锥形结构,所述棱台的外接圆直径与弧面段的底面的直径相同。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种植牙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牙龈袖口成型器的转移杆位于冠体中部的孔道内,且孔道的孔径较转移杆的外径大,冠体可相对转移杆倾斜,并由顶紧机构将冠体相对转移杆定位,即可调整冠体底面压迫牙龈形成的袖口形态,由此调整种植牙与相邻牙齿之间位置,避免出现种植牙与相邻牙齿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以及种植牙相对相邻牙齿向内或向外突出等问题,等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袖口与天然牙颈部形态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冠体相对转移杆没有倾斜)的主视方向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冠体相对转移杆没有倾斜)的俯视方向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冠体相对转移杆没有倾斜)的主视方向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的冠体主视方向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的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冠体相对转移杆倾斜)的主视方向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冠体相对转移杆倾斜)的俯视方向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牙龈袖口成型器(冠体相对转移杆倾斜)的主视方向透视结构示意图。
1、转移杆;11、螺纹杆;111、光杆段;112、中部螺纹段;113、下部螺纹段;12、套筒;121、竖直段;122、弧面段;13、棱台;2、冠体;21、孔道;3、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成品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穿龈形态统一,均是由成品冠体下部在竖直方向压迫牙龈塑造成的圆形袖口,该圆形袖口与天然牙颈部形态不匹配”技术问题,参考图1、图2和图7所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包括:
转移杆1,所述转移杆1的下部螺纹段113插入种植体内,并与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
冠体2,所述冠体2内竖直方向设有供所述转移杆1穿过的孔道21,所述冠体2套设于转移杆1的外围,所述孔道21的孔径较所述转移杆1的外径大,使得所述冠体2可相对所述转移杆1倾斜;
顶紧机构,所述冠体2通过顶紧机构相对所述转移杆1固定。
进一步,所述冠体2可相对所述转移杆1的倾斜角度为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角度可以为0 °、0.1°、0.2°、0.3°、0.4°、0.5°、0.6°、0.7°、0.8°、0.9°、1.0 °、1.2°、1.4°、1.6°、1.8°、2.0°、2.2°、2.4°、2.6°、2.8°、3.0 °、3.2°、3.4°、3.6°、3.8°、4.0°、4.2°、4.4°、4.6°、4.8°、5°、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中的任一角度。
本实施例的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组装及使用过程如下:
(1)将冠体2套设于转移杆1的外围,并由顶紧机构将冠体2相对转移杆1预固定;
(2)将转移杆1的下部螺纹段113插入种植体内,并与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
(3)将冠体2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顶紧机构实时调整冠体2相对转移杆1的倾斜度,直至冠体2底面压迫牙龈,由顶紧机构将冠体2相对转移杆1固定;
(4)冠体2底面压迫牙龈一段时间后,形成牙龈袖口,将转移杆1的下部螺纹段113从种植体内取出;
(5)根据该牙龈袖口的形状制作袖口印模,并制作牙冠。
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转移杆1位于冠体2中部的孔道21内,且孔道 21的孔径较转移杆1的外径大,冠体2可相对转移杆1倾斜,并由顶紧机构将冠体2相对转移杆1定位,即可调整冠体2底面压迫牙龈形成的袖口形态,由此调整种植牙与相邻牙齿之间位置,避免出现种植牙与相邻牙齿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过小,避免出现种植牙相对相邻牙齿向内或向外突出。
另,孔道21的孔径较转移杆1的外径大,使得冠体2相对转移杆1下移过程更方便。
作为一可选地实施例,所述顶紧机构为顶丝3,所述顶丝3设有至少一个,具体地,所述冠体2上部在水平方向设有若干供顶丝3穿过的螺纹孔,顶丝3穿过该螺纹孔后与所述转移杆1外表面抵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为提高冠体2与转移杆1相对位置的稳定性,所述顶丝 3设有至少两个,具体可以为2个、3个或4个。
进一步地,为提高该牙龈袖口成型器的操作空间自由度,该袖口成型器与种植体安装配合后,顶丝与相邻牙齿错位设置,即部分顶丝3朝向口腔以里,另外部分顶丝3朝向口腔以外,即避免顶丝3位于冠体2与相邻牙齿之间。
参考图3、图9所示,冠体上部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顶丝,以使得转移杆在倾斜或非倾斜两种状态下相对冠体位置固定,且该袖口成型器与种植体安装配合后其中一个顶丝朝向口腔以里,另一顶丝朝向口腔以外,以避开相邻牙齿,提高该牙龈袖口成型器的操作空间自由度。
另外,除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外,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因患者的牙床高低不同,遇到冠体下部与牙龈压迫过紧、过松,甚至出现冠体下部无法抵住牙龈的情况,使得形成的牙龈袖口与天然牙颈部的形态不匹配,甚至出现无法形成牙龈袖口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参考图5、图6,所述转移杆1包括螺纹杆11、套筒12及棱台13,所述棱台13位于所述套筒12的底部,并与所述套筒12 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纹杆外围,所述螺纹杆11包括上下设置的光杆段111、中部螺纹段112和所述下部螺纹段113,所述中部螺纹段112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12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所述螺纹杆11的中部螺纹段112 的外螺纹与所述套筒12的内螺纹相适配。
即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对转移杆1本身结构进行了至少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化:
(1)将转移杆1由现有技术的单根螺纹杆11改进为配合使用的螺纹杆 11及套筒12;
(2)将棱台13由现有技术的与冠体2一体连接,改进为与套筒12一体连接;
(3)将冠体2由现有技术的与棱台13一体连接,改进为不再与棱台13 连接,现有技术中冠体2的向下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棱台13进入原愈合基台空间的阶段,即冠体2的下移需要同时克服原愈合基台空间对棱台13的阻力。
上述各个优化方案相辅相成,优化方案(1)主要为使套筒12可相对螺纹杆11上下移动,以使得优化方案(2)中与套筒12一体连接的棱台13可顺利进入原愈合基台空间内;基于优化方案(2)形成的优化方案(3)中,冠体2不再与棱台13连接,即本实施例的冠体2为一个可相对转移杆1上下移动的独立个体,除便于调整冠体2相对转移杆1的倾斜角度外,也便于单独调整冠体2相对牙龈的位置高度,即调整罐提底面压迫牙龈的强度,使得形成的牙龈袖口与天然牙颈部的形态高度匹配。
进一步地,为防止顶丝3顶紧套筒12时打滑,所述套筒12的外表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所述棱台13为正多边形结构,其外接圆直径与套筒12底面的直径相同。
所述正多边形结构可以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的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组装及使用过程如下:
(1)将套筒12螺纹套设于所述螺纹杆11的中部螺纹段112外围;
(2)将冠体2套设于所述套筒12的外围,并通过顶丝3相对套筒12 预固定;
(3)将螺纹杆11的下部螺纹段113插入种植体内,并与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
(4)旋转套筒12,使得棱台13进入原愈合基台空间内;
(5)将冠体2向下移动,向下移动过程中可通过调节顶丝3实时调整冠体2相对转移杆1的倾斜度,直至冠体2底面压迫牙龈,将顶丝3相对套筒 12拧紧固定;
(6)冠体2底面压迫牙龈一段时间后,形成牙龈袖口,将螺纹杆11的下部螺纹段113从种植体内取出;
(7)根据该牙龈袖口的形状制作袖口印模,并制作牙冠。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所述孔道21为无尖倒锥形结构、圆柱形结构或沙漏形结构中的一种,当孔道为无尖倒锥形结构或沙漏型结构中的一种时,其横截面可为腰型孔形、或圆形或其他常规形状。即,冠体2至少可设置腰型孔道冠体和圆形孔道冠体两种型号。
参考图4,该冠体的孔道21为无尖倒锥形结构,参考图2、图8所示,该冠体的孔道的横截面为腰型孔形。
当该无尖倒锥形结构的横截面为腰型孔形时,将腰型孔两个相对的弧边之间的最长距离定义为长轴,将腰型孔两个相对的直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短轴,所述腰型孔形的长轴较所述转移杆1的外径大,所述腰型孔形的短轴与所述转移杆1的外径适配。所述长轴的一端指向口腔内,其另一端指向口腔外。本实施例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在与种植体组装配合后,冠体2可相对转移杆1在口腔内外方向上进行倾斜,避免种植牙相对相邻牙齿向内或向外突出。且为保证冠体2相对转移杆1位置固定,至少要在冠体2孔道21长轴的延长线上设置两个顶丝3,避免冠体2相对转移杆1前后晃动。
当该无尖倒锥形结构的横截面为圆形时,该圆形的直径较转移杆1外径大,本实施例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在与种植体组装配合后,冠体2可相对转移杆1在360°方向上进行倾斜,避免种植牙相对相邻牙齿向内或向外突出,避免种植牙与相邻牙齿挨的太近或离的太远。且为保证冠体2相对转移杆1 位置固定,至少要在冠体2上至少设置三个顶丝3,当设置三个顶丝3时,一个顶丝3朝向口腔内部,两个顶丝3朝向口腔外,或者,一个顶丝3朝向口腔外部,两个顶丝3朝向口腔内部,避免冠体2相对转移杆1前后左右晃动。
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腰型孔道冠体或圆形孔道冠体。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无尖倒锥形结构的横截面为腰型孔形的情形时,若所述长轴的两端均指向相邻牙齿方向,因顶丝3很难在冠体2与相邻牙齿间进行操作,因此,很难使得冠体2相对转移杆1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无尖倒锥形结构的横截面为腰型孔形时的情况因涉及的顶丝3的数量少(可以为两个),更容易使用及操作,但是其只能在相对口腔内外方向上进行倾斜角度的调节,若要进行左右方向或前后左右方向或其他方向的调节,则需要用圆形孔道冠体,但是圆形孔道冠体涉及的顶丝3 的数量至少为三个,给实际种植牙手术过程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所述套筒12包括上下一体连接的竖直段121和弧面段122,所述弧面段122的底部与所述棱台13一体连接;所述弧面段122为一由上至下半径渐小的无尖倒锥形结构,所述棱台13的外接圆直径与弧面段122的底面的直径相同。
因牙龈袖口是在棱台13偏上的牙龈处形成,即冠体2底部需要下降至弧面段122区域方可压迫牙龈形成牙龈袖口,且冠体2在该弧面段122下移的过程中,需要对冠体2进行角度调节的概率较其在竖直段121下移过程中进行角度调节的概率要大很多,且在弧面段122的角度调节范围较竖直段121 的角度调节范围更小,即在弧面段122的角度调节一般为微调,因弧面段122 较竖直段121的直径略小,即弧面段122较冠体2内孔道21下部椭圆的短轴也略小(以选择腰型孔形孔道冠体为例),更方便冠体2相对转移杆1在360 °方向范围内(包括前后左右)的倾斜角度的调节;即,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套筒12的竖直段121与棱台13通过无尖倒锥形弧面段122连接),即可在选择操作方便的腰型孔道冠体情况下,也可以对冠体2相对转移杆1 进行任意方向的角度调节,以制成与天然牙颈部形态高度匹配的牙龈袖口。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例,所述牙龈袖口成型器可作为种植牙设备的一部分进行使用,即包含该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种植牙设备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移杆,所述转移杆的下部螺纹段插入种植体内,并与种植体螺纹固定连接;
冠体,所述冠体内竖直方向设有供所述转移杆穿过的孔道,所述冠体套设于转移杆的外围,所述孔道的孔径较所述转移杆的外径大,使得所述冠体可相对所述转移杆的倾斜;
顶紧机构,所述冠体通过顶紧机构相对所述转移杆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冠体可相对所述转移杆的倾斜角度为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机构为顶丝,所述顶丝设有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丝垂直于孔道轴线方向设置于孔道边缘,并使得当所述牙龈袖口成型器与口腔内的种植体组装配合后,顶丝与相邻牙齿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杆包括螺纹杆、套筒及棱台;
所述棱台位于所述套筒的底部,并与所述套筒一体成型;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螺纹杆外围,所述螺纹杆包括上下设置的光杆段、中部螺纹段和所述下部螺纹段,所述中部螺纹段与所述套筒内表面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为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台为正多边形结构,其外接圆直径与套筒底面的直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为无尖倒锥形结构、圆柱形结构或沙漏形结构中的一种,所述无尖倒锥形结构及所述沙漏形结构的横截面均为腰型孔形或圆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龈袖口成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上下一体连接的竖直段和弧面段,所述弧面段的底部与所述棱台一体连接;所述弧面段为一由上至下半径渐小的无尖倒锥形结构,所述棱台的外接圆直径与弧面段的底面的直径相同。
10.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牙龈袖口成型器的种植牙设备。
CN202022506469.6U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Active CN214180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6469.6U CN214180646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06469.6U CN214180646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80646U true CN214180646U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44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6469.6U Active CN214180646U (zh) 2020-11-03 2020-11-03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80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1386B2 (en) Dental implant
US20060216673A1 (en) Dental implant
US20110033826A1 (en) Implant root for tooth implanting
CN103550005B (zh) 一段式人工牙种植体及其种植方法
CN101621970A (zh) 牙齿植入体、基台结构和用于植入牙齿植入体的方法
CN106377329B (zh) 个性化多牙根磨牙种植体
CN1870947A (zh) 骨内植入体
CN101357080A (zh) 一种螺纹状种植体
EP3453358B1 (en) Improved tissue level implant
US20100316970A1 (en) Implant root for tooth implanting
CN214180646U (zh)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CN112315601A (zh) 一种牙龈袖口成型器及种植牙设备
KR101127880B1 (ko) 임플란트용 픽스쳐
CN104921824A (zh) 具有不对称螺纹结构的口腔种植体
CN205698075U (zh) 一种自锁式假牙
CN210170202U (zh) 一种基于差动螺纹传动的膨胀式牙种植装置
CN215130540U (zh) 一种分体两段式个性化可扫描愈合基台
CN105997278B (zh) 一种自锁式假牙及其自锁方法
CN214382419U (zh) 种植牙系统
CN103284807A (zh) 人工牙种植体
CN205198173U (zh) 单件式牙种植体
CN204521006U (zh) 一种一体式植牙件
CN212066906U (zh) 一种带膨胀块的斜楔式胀紧型牙种植装置
CN210330785U (zh) 一种复合型基台组件
CN111685901A (zh) 功能种植修复螺丝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