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0734U -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0734U
CN214170734U CN202022907202.8U CN202022907202U CN214170734U CN 214170734 U CN214170734 U CN 214170734U CN 202022907202 U CN202022907202 U CN 202022907202U CN 214170734 U CN214170734 U CN 214170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peripheral
flabellum
wind
power generation
insert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72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明星
员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fa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fa Electric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fa Electric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fa Electric Power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72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0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0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0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包括扇叶和设置有太阳能板的立柱,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盒,固定盒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远离螺纹孔的端面开设有插槽,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插块与插槽插接,插块可拆卸连接有伸出杆,伸出杆贯通安装柱后凸出转盘外设置,若干伸出杆可拆卸连接有同一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具有能够解决长时间扶住扇叶进行连接,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劳力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扇叶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风光互补,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现有的光电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蓄电池组的立杆,立杆的顶部转动设置有风力扇,风力扇通过线路与蓄电池组连接,风力扇在风力作用下转动后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内;立杆的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组板,太阳能组板通过线路与蓄电池组连接,太阳能板接收阳光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内。
而现有的风力扇的扇叶通常较为庞大,重量较重,在安装扇叶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吊车将扇叶悬吊至立杆的顶端,然后通过螺纹连接或扣合连接的方式将扇叶安装在立杆顶部,在螺纹连接和扣合连接扇叶的过程中还需要扶住扇叶进行操作,减少由于扇叶自身重力过大,而使螺纹连接位置出现卡死或扣合件压死,而无法连接或增加连接的难度。然后,虽然扶住扇叶能够提高连接的有效性,但是扇叶重量较大,长时间扶住扇叶进行连接同样会增加操作的工作难度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具有能够解决长时间扶住扇叶进行连接,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劳力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包括扇叶和设置有太阳能板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螺纹孔的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插接,所述插块可拆卸连接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贯通所述安装柱后凸出所述转盘外设置,若干所述伸出杆可拆卸连接有同一固定件。
进一步得,所述插块的外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伸出杆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伸出杆凸出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固定盒的一侧设置,所述伸出杆远离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若干所述弧形块的同心设置,所述弧形块远离其圆弧开口的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相邻所述弧形块之间的外螺纹相互连续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若干所述弧形块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同一端盖。
进一步得,所述安装柱的外周面开设有供所述伸出杆穿过的第一腰型孔,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固定盒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伸出杆穿过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腰型孔长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得,所述端盖远离所述转盘的端面呈球面设置。
进一步得,所述插槽贯通所述安装柱设置,所述螺纹孔的内底面设置有弹簧,当所述安装柱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时,所述弹簧远离所述螺纹孔内底面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和插块抵接。
进一步得,安装柱远离所述螺纹孔末端的外周面向外凸起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得,所述立柱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钩,所述立柱的外周面设置有助力杆,所述助力杆两端外周面均开设有供所述固定钩插接的插孔,两个所述插孔的间距等于两个所述固定钩的间距,所述端盖的外周面贯通有供所述助力杆插入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通过在固定盒转动设置转盘,通过将安装柱与转盘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在吊车的辅助作用下,将扇叶搬运至立柱靠近固定盒的位置,将扇叶的插块与插槽插接,然后将伸出杆穿过转盘和安装柱后,与插块连接,使得扇叶与转盘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扇叶安装的稳固性,在若干扇叶的若干伸出杆上连接同一个固定件,从而使若干扇叶与转盘保持相对固定状态,以完成扇叶的安装操作。由于安装柱整体较小,便于直接将安装柱与转盘的螺纹孔,具有操作简便的功能。由于扇叶是直接通过插块与插槽插接的,可以减少现有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持续扶住扇叶的情况,然后通过将伸出杆与插块螺纹连接,从而使扇叶与转盘保持初步相对固定的状态,最后利用固定件与若干伸出杆同时连接,从而使若干扇叶的连接安装操作简便,减少长时间扶住重量较大的扇叶,具有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劳力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爆炸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状态的局部爆炸剖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立柱;11、太阳能板;12、固定盒;13、固定钩;2、转盘;21、螺纹孔;22、弹簧;23、第二腰型孔;3、安装柱;31、插槽;32、固定环;33、防滑纹;34、第一腰型孔;4、扇叶;41、插块;42、安装孔;5、端盖;51、连接孔;6、助力杆;61、插孔;7、伸出杆;71、弧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4连接结构,包括扇叶4和中部安装有太阳能板11的立柱1,太阳能板11平面成角度倾斜设置,立柱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盒12,固定盒12内用于安装蓄电池组,从而达到存储电能的作用,固定盒12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2,转盘2的转轴同轴转动有发电组件(图中未示出),发电组件与蓄电池组连接,发电组件将扇叶4转动产生的风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将产生的电能通过线路传输至蓄电池组内,转盘2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螺纹孔21,若干螺纹孔21绕转盘2的轴线等角度分布,螺纹孔21螺纹连接有安装柱3,安装柱3远离螺纹孔21的端面开设有插槽31,扇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41,插块41与插槽31插接,插块41可拆卸连接有伸出杆7,伸出杆7贯通安装柱3后凸出转盘2外设置,若干伸出杆7可拆卸连接有同一固定件。
具体的,通过在固定盒12转动设置转盘2,通过将安装柱3与转盘2的螺纹孔21螺纹连接,在吊车的辅助作用下,将扇叶4搬运至立柱1靠近固定盒12的位置,将扇叶4的插块41与插槽31插接,然后将伸出杆7穿过转盘2和安装柱3后,与插块41连接,使得扇叶4与转盘2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扇叶4安装的稳固性,在若干扇叶4的若干伸出杆7上连接同一个固定件,从而使若干扇叶4与转盘2保持相对固定状态,以完成扇叶4的安装操作。由于安装柱3整体较小,便于直接将安装柱3与转盘2的螺纹孔21,具有操作简便的功能。由于扇叶4是直接通过插块41与插槽31插接的,可以减少现有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持续扶住扇叶4的情况,然后通过将伸出杆7与插块41螺纹连接,从而使扇叶4与转盘2保持初步相对固定的状态,最后利用固定件与若干伸出杆7同时连接,从而使若干扇叶4的连接安装操作简便,减少长时间扶住重量较大的扇叶4,具有降低操作难度,节省劳力的有益效果。
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为了实现伸出杆7与插块41可拆卸连接的功能。插块41呈圆柱体状设置,插块41的轴线与安装柱3的轴线同轴设置,插块41的外周面开设有安装孔42,伸出杆7与安装孔42螺纹连接,伸出杆7凸出转盘2远离固定盒12的一侧设置,伸出杆7远离插块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71,弧形块71的圆心与转盘2的轴线同轴设置,若干弧形块71的同心设置,弧形块71远离其圆弧开口的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相邻弧形块71之间的外螺纹相互连续设置,固定件包括若干弧形块7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同一端盖5。
为了提高端盖5与若干弧形块71的外螺纹同步螺纹连接的有效性。安装柱3的外周面开设有供伸出杆7穿过的第一腰型孔34,转盘2远离固定盒12的端面开设有供伸出杆7穿过的第二腰型孔23,第二腰型孔23长度方向与第一腰型孔34长度方向一致。因此,通过设置第一腰型孔34和第二腰型孔23,在将伸出杆7穿过第一腰型孔34和第二腰型孔23后,与安装孔42螺纹连接,从而便于调节扇叶4的插块41插入插槽31内的深度,致使端盖5能够同时与若干弧形块71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从而达到提高安装有效性的功能。
根据扇叶4转动原理,是由于扇叶4平面倾斜设置的状态,在强度较大的风力作用下,从而产生沿同一径向的径向力,在风力方向一致的状态下,会驱动扇叶4转动,为了使吹向扇叶4的风力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端盖5远离转盘2的端面呈球面设置,能够有效的降低风在转盘2位置产生的阻力,从而使运动更加顺畅。
参照图1至图7所示,由于风力的大小往往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若干扇叶4在高度时,每一扇叶4上的风力大小也是不完全相同,因此在风力受力不均的情况,同时会造成扇叶4对转盘2沿轴向方向的轴向力大小不一致,扇叶4的使用寿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为了能够是转盘2与若干扇叶4之间的产生的轴向力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插槽31贯通安装柱3设置,螺纹孔21的内底面设置有弹簧22,当安装柱3与螺纹孔21螺纹连接时,弹簧22远离螺纹孔21内底面的一端与安装柱3和插块41抵接。通过在螺纹孔21内设置弹簧22,由于插槽31贯通安装柱3,使得弹簧22与安装组和插块41相互抵紧,利用弹簧22的复位作用,从而使的扇叶4与转盘2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
为了便于转动安装柱3,从而使转动安装安装柱3的操作简便。安装柱3远离螺纹孔21末端的外周面向外凸起有固定环32,固定环32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33,以增强固定环32外周面的摩擦力。
为了便于转动端盖5,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立柱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钩13,立柱1的外周面设置有助力杆6,助力杆6两端外周面均开设有供固定钩13插接的插孔61,两个插孔61的间距等于两个固定钩13的间距,端盖5的外周面贯通有供助力杆6插入的连接孔51。故而在转动端盖5时,可以将助力杆6的插孔61与固定钩13分离,然后将助力杆6插入端盖5的连接孔51内,故而可以在转盘2外通过转动助力杆6,从而达到连接安装端盖5的作用。
安装扇叶4时,首先将弹簧22放置在螺纹孔21内,然后通过握持安装柱3的固定环32位置,转动安装柱3,使安装柱3与转盘2的螺纹孔21螺纹连接,致使安装柱3与弹簧22相互抵紧,然后在吊车的辅助作用下,将若干扇叶4吊至立柱1靠近固定盒12的顶端,接着,将扇叶4的插块41与安装柱3的插槽31插接,同时将伸出杆7穿过第一腰型槽和第二腰型槽后,与插块41的安装孔42螺纹连接,进而使扇叶4与转盘2保持初步稳定状态。接着通过调节伸出杆7与安装孔42螺纹连接的深度,使得若干弧形块71的圆心重合设置,并且弧形块71的外螺纹沿圆周方向相互连接,最后将端盖5与若干弧形块71的外螺纹同步螺纹连接,从而使若干伸出块和扇叶4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此安装操作,能够减少长时间扶住扇叶4的情况,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扇叶和设置有太阳能板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螺纹孔的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扇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插接,所述插块可拆卸连接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贯通所述安装柱后凸出所述转盘外设置,若干所述伸出杆可拆卸连接有同一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块的外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伸出杆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伸出杆凸出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固定盒的一侧设置,所述伸出杆远离所述插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若干所述弧形块的同心设置,所述弧形块远离其圆弧开口的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相邻所述弧形块之间的外螺纹相互连续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若干所述弧形块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同一端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柱的外周面开设有供所述伸出杆穿过的第一腰型孔,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固定盒的端面开设有供所述伸出杆穿过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腰型孔长度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端盖远离所述转盘的端面呈球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槽贯通所述安装柱设置,所述螺纹孔的内底面设置有弹簧,当所述安装柱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时,所述弹簧远离所述螺纹孔内底面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柱和插块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安装柱远离所述螺纹孔末端的外周面向外凸起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立柱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钩,所述立柱的外周面设置有助力杆,所述助力杆两端外周面均开设有供所述固定钩插接的插孔,两个所述插孔的间距等于两个所述固定钩的间距,所述端盖的外周面贯通有供所述助力杆插入的连接孔。
CN202022907202.8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Active CN214170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7202.8U CN214170734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7202.8U CN214170734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0734U true CN214170734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7202.8U Active CN214170734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0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7271B (zh) 便携式风光互补独立电源装置
CN105309373A (zh) 一种水产养殖风力叶轮增氧机
CN209992176U (zh)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轴承实验台
CN214170734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装置的扇叶连接结构
CN211046836U (zh) 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3836497A (zh) 一种带太阳跟踪装置的led路灯
CN109037894B (zh) 一种无源波束赋形天线
CN207568773U (zh) 一种稳固性好的风能发电桩
CN208158528U (zh) 一种伞形伸展式太阳能组件
CN214241063U (zh) 一种具有自发电功能的户外探险自行车
CN101929440A (zh) 具有多个风力发电机的组合发电装置
CN214999109U (zh) 一种倾角可调的可变惯性盘及风力发电系统
CN201786567U (zh) 具有多个风力发电机的组合发电装置
CN218934637U (zh) 具有手摇发电功能的电源装置
CN21676763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16960111U (zh) 一种小区通讯扬声器用定位装置
CN216381704U (zh) 一种限位可调的风力发电机
CN210218164U (zh) 手动快拆式电扇
CN218124615U (zh) 一种带旋转支撑梁的光伏支架结构
CN219220628U (zh) 一种自动化风电发电机的防侧倾装配支架杆
CN218882429U (zh) 一种新能源风力发电用风机塔桶与塔基底座安装结构
CN220395900U (zh) 防雷击风力发电机的支撑架
CN219529190U (zh) 一种便于拼装的模块化组合式发电装置
CN211777824U (zh) 一种4mw风电机组塔筒用风阻片
CN214823808U (zh) 一种自行车风力发电多功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302, TIYU Xiyuan, 148 tianhezhi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efa Energy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 302, TIYU Xiyuan, 148 tianhezhi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EFA ELECTRIC POWER INSTALL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