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70690U - 一种egr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egr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70690U
CN214170690U CN202022953425.8U CN202022953425U CN214170690U CN 214170690 U CN214170690 U CN 214170690U CN 202022953425 U CN202022953425 U CN 202022953425U CN 214170690 U CN214170690 U CN 214170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backup pad
shell
casing
egr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534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建周
尹从娟
付纪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nan Meiyite Engine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nan Meilianqiao Automobile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nan Meilianqiao Automobile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nan Meilianqiao Automobile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534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70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70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70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EGR冷却器,包括壳体、换热芯体、支撑板以及折流板,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个平行布置在壳体内部的换热单元,所述支撑板固定于壳体内,并在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一装配孔,以所述支撑板于壳体内对换热芯体构成径向支撑,折流板平行支撑板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冷却器的壳体内布置多个换热单元,以构成整体式的换热结构,并在换热芯体上设有支撑板和折流板,通过支撑板连接形成刚性体,用于消除热胀冷缩应力,对于换热芯体较长、受热胀冷缩应力有很大影响的结构有着很好的应力消除作用,能够保证冷却器的可靠性,同时支撑板以及折流板结构简单,可降低冷却器制造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EGR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GR冷却器。
背景技术
EGR技术在中、重型发动机上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相对与轻型发动机,中、重型发动机废气流量大,要求EGR冷却器有更高的换热量,使冷却器体积大幅度增加,内部换热单元较长,冷却器工作时,壳体与换热芯体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形成轴向应力,极易造成两端主板与换热单元端部的焊接缝处开裂或者换热单元弯曲断裂等问题,严重影响EGR冷却器的可靠性。
目前较多的解决方案为两种,一种是在EGR冷却器的进气端增加波纹管,通过波纹管对换热单元的热膨胀进行补偿;另一种是在冷却器管壳上增加波纹结构,来通过管壳上波纹结构来消除冷却器工作中因热变形量不同而产生的热应力;这两种方式的缺点:增加波纹结构,占用换热单元的空间,影响到EGR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增加波纹管就是增加一个零件,且需要根据产品结构尺寸来配套不同管径和不同波纹参数的波纹管,零件的通用性差,造成产品的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EGR冷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冷却器工作中因热变形而导致换热单元易弯曲断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EGR冷却器,包括壳体、换热芯体以及支撑板,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个平行布置在壳体内部的换热单元,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且支撑板的外侧边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在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一装配孔,以所述支撑板于壳体内对换热芯体构成径向支撑,其中,在换热芯体的两端分别布置一个支撑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方体结构,包括四个壁板围设形成,在壳体的壁板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支撑板为配合设置在壳体内的方形板,并在支撑板的侧边上一体形成有嵌装于第二装配孔内的凸缘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四个壁板上均开设有第二装配孔,并在支撑板的四条侧边上均形成有凸缘部,以所述支撑板上的凸缘部与壳体上的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上并排设置有两排第一装配孔,且每排的多个第一装配孔沿纵向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EGR冷却器包括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平行支撑板设置,且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多个折流板,其中,分别于壳体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布置多个折流板,且壳体内部上方的多个折流板个和壳体内部下方的多个折流板呈交错设置,以构成连续的S型流向。
进一步地,所述折流板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三装配孔,且第三装配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以所述折流板插装于换热芯体上,其中,所述折流板上的多个第三装配孔沿纵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冷却器的壳体内布置多个换热单元,以构成整体式的换热结构,并在换热芯体上设有支撑板,将支撑板的外侧边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在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一装配孔,以使支撑板于壳体内对换热芯体构成径向支撑,同时还能够消除热胀冷缩作用对换热芯体的轴向热应力,从而对于换热芯体较长、受热胀冷缩应力有很大影响的结构有着很好的应力消除作用,能够保证冷却器的可靠性,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冷却器制造工艺难度,并降低了冷却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的支撑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GR冷却器的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换热芯体;3、支撑板;31、凸缘部;32、第一装配孔;4、折流板;41、第三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GR冷却器,包括壳体1、换热芯体2以及支撑板3。壳体1为方体结构,包括四个壁板围设形成,换热芯体2包括多个平行布置在壳体1内部的换热单元,支撑板3为配合设置在壳体1内的方形板,且支撑板3的外侧边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在壳体1的壁板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并在支撑板3的侧边上一体形成有嵌装于第二装配孔内的凸缘部31,其中,壳体1的四个壁板上均开设有第二装配孔,并在支撑板3的四条侧边上均形成有凸缘部31,以使支撑板3上的凸缘部31与壳体1上的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以便于将支撑板3上的凸缘部31与壳体1装配焊接。在支撑板3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一装配孔32,以使支撑板3于壳体1内对换热芯体2构成径向支撑,且壳体1内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支撑板3,即起到对换热芯体2的支撑作用,同时还能够消除热胀冷缩作用对换热芯体2的轴向热应力。优选的,支撑板3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且支撑板3上并排设置有两排第一装配孔32,且每排的多个第一装配孔32沿纵向分布。
优选的,结合图3所示,EGR冷却器还包括折流板4,在两个支撑板3之间设置多个折流板4,使折流板4平行支撑板3设置,并分别于壳体1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布置多个折流板4,且壳体1内部上方的多个折流板4个和壳体1内部下方的多个折流板4呈交错设置,以构成连续的S型流向。其中,在折流板4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三装配孔41,且第三装配孔41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以使折流板4插装于换热芯体2上。优选的,折流板4上的多个第三装配孔41沿纵向分布。通过在换热芯体2上布置相应数量的折流板4,起到对换热单元的支撑作用,还能达到扰流的效果,提高换热效率。
如上所述,支撑板3和折流板4的尺寸、板厚,布置的数量、间距可根据产品需求设计成不同形状和尺寸,以满足不同冷却器的产品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冷却器的壳体1内布置多个换热单元,以构成整体式的换热结构,并在换热芯体2上设有支撑板3和折流板4,通过支撑板3连接形成刚性体,用于消除热胀冷缩应力,且支撑板3以及折流板4适用于整体式换热结构,对于换热芯体2较长、受热胀冷缩应力有很大影响的结构有着很好的应力消除作用,能够保证冷却器的可靠性,同时支撑板3以及折流板4结构简单可制造,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冷却器制造工艺难度,降低了冷却器的生产成本。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冷却器包括壳体、换热芯体以及支撑板,所述换热芯体包括多个平行布置在壳体内部的换热单元,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内,且支撑板的外侧边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并在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一装配孔,以所述支撑板于壳体内对换热芯体构成径向支撑,其中,所述壳体内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多个支撑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方体结构,包括四个壁板围设形成,在壳体的壁板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支撑板为配合设置在壳体内的方形板,并在支撑板的侧边上一体形成有嵌装于第二装配孔内的凸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四个壁板上均开设有第二装配孔,并在支撑板的四条侧边上均形成有凸缘部,以所述支撑板上的凸缘部与壳体上的第二装配孔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并排设置有两排第一装配孔,且每排的多个第一装配孔沿纵向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GR冷却器包括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平行支撑板设置,且在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多个折流板,其中,分别于壳体内部的上方和下方布置多个折流板,且壳体内部上方的多个折流板和壳体内部下方的多个折流板呈交错设置,以构成连续的S型流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EGR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上开设有供换热单元穿过的多个第三装配孔,且第三装配孔的一端呈开口设置,以所述折流板插装于换热芯体上,其中,所述折流板上的多个第三装配孔沿纵向分布。
CN202022953425.8U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egr冷却器 Active CN214170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3425.8U CN21417069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egr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53425.8U CN21417069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egr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70690U true CN214170690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605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53425.8U Active CN214170690U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egr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706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033A (zh) * 2021-11-12 2022-01-11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尼结构的重型egr冷却器
CN113931766A (zh) * 2021-10-25 2022-01-14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egr冷却器抗热疲劳的支撑结构
CN114017211A (zh) * 2021-11-16 2022-02-08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gr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766A (zh) * 2021-10-25 2022-01-14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提高egr冷却器抗热疲劳的支撑结构
CN113915033A (zh) * 2021-11-12 2022-01-11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阻尼结构的重型egr冷却器
CN114017211A (zh) * 2021-11-16 2022-02-08 北京美联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egr冷却器壳体与换热芯体的连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70690U (zh) 一种egr冷却器
EP1996891B1 (en) Heat exchanger for egr-gas
US9372011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gas-fired furnac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01184761Y (zh) 同心套管换热器
CN101726195B (zh) 一种余热回收用不锈钢翅片管换热器
CN216554145U (zh) 一种用于提高egr冷却器抗热疲劳的支撑结构
CN211695982U (zh) 小型列管式换热器
CN208920911U (zh) 一种贫甲醇用高效节能绕管式换热器
CN216011897U (zh) 一种多层热转换器
CN213574307U (zh) 一种排气管组件
CN211781967U (zh) 一种翅片换热式模温机
CN211575939U (zh) 列管式换热器
CN109506498B (zh) 一种管式超高温气体冷却器
CN113375141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蒸汽锅炉
CN113931766A (zh) 一种用于提高egr冷却器抗热疲劳的支撑结构
CN112146477A (zh) 一种高效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CN219390642U (zh) 一种折流式三周期极小曲面换热器
CN215261301U (zh) 一种异形管板结构
CN2800091Y (zh) 辐射管蓄热和间壁换热复合结构
CN218627926U (zh) 一种固定支撑结构
CN110160028B (zh) 高效节能环保蒸汽发生器
CN219160603U (zh) 一种流体电加热器
CN214892799U (zh) 一种复合波纹板式换热塔
CN213513844U (zh) 一种卧式锅炉的心形回燃室
CN2498159Y (zh) 线性急冷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8

Address after: 714000 West Section of Huashan Street, Weina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89

Patentee after: Weinan Meiyite Engine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4000 West Section of Huashan Street, Weinan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89

Patentee before: Weinan meilianqiao Automobile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