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9842U -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9842U
CN214169842U CN201821923985.5U CN201821923985U CN214169842U CN 214169842 U CN214169842 U CN 214169842U CN 201821923985 U CN201821923985 U CN 201821923985U CN 214169842 U CN214169842 U CN 214169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rod
fixedly connected
working platform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39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璨
陈梓鑫
王晓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19239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9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9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9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包括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智能交换终端,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有BIM平台系统;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在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根据施工的需求移动工作平台,过在工作平台上使用设置有BIM平台系统的智能交换终端,现场进行施工指导。本实用新型可满足施工现场实时快捷指导施工的需求,便于提升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管理的机动能力,具有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功能丰富实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建设施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三维建筑信息模型(BIM)及相关数据信息具有直观、精确、智能化高、可视性强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运维等工作中,便于工程设计、施工等人员提升工程建设的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随着施工质量和技术的要求日益提升,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比例与日俱增,对工程施工和安装现场的技术人员、建筑工人的工作效率、技术精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依赖于二维设计图纸开展工程施工、安装的工作方式,效率和准确性都较低,实时管理和指导不便;而采用了BIM信息模型的工程项目,可以更直观方便地对设计进行交底说明、对施工工序方法进行演示修改,但是,上述工作多只能局限于工程项目部的办公室或会议室等场合,仍不便于工程人员在施工现场伴随着施工的进程,实时查看调阅、检查对照相关的信息及数据模型,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程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本实用新型可满足施工现场实时快捷指导施工的需求,便于提升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管理的机动能力,具有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功能丰富实用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包括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交换终端,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在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根据施工的需求移动工作平台,过在工作平台上使用智能交换终端,现场进行施工指导。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有BIM平台系统。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包括4个带有万向轮的支脚、4个支撑竖杆、4个横杆和网状格栅,其中,
所述的每个带有万向轮的支脚设置有1个支撑竖杆,所述的支撑竖杆具有伸缩功能,带有万向轮的支脚和支撑竖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相邻的2个支撑竖杆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的横杆的一端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4个支撑竖杆和4个横杆组成长方体的框架结构;
所述的网状格栅的形状是长方形,网状格栅的4个顶点分别与4个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网状格栅的4条边分别与4个横杆固定连接;网状格栅设置于长方体的框架结构的顶面上。
本优选方案中,万向轮可以实现任意方向的旋转,网状格栅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站立层面给施工人员。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每根支撑竖杆上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用于固定支撑竖杆的伸缩长度,实现移动式工作平台高度的调节。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终端固定支架和铰链部件,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用于放置智能交换终端;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通过铰链部件与横杆活动链接,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通过铰链部件位于长方体的框架结构的侧面或者顶面。
本优选方案中,通过铰链部件,能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将智能交换终端放置在不同的平面上,更加方便快捷。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还包括金属杆,所述的金属杆设置在终端固定支架的垂直方向的中轴线上;所述的金属杆沿周向旋转;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在金属杆上,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与金属杆固定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通过金属杆可实现智能交换终端绕垂直中轴线旋转,具有更高的适用性,更有利于现场施工人眼观看。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太阳能板、电源转换电路和蓄电池,其中,
所述的太阳能板与网状格栅平行放置,且太阳能板位于网状格栅的下方;
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将太阳能产生的电源传输至蓄电池;
所述的蓄电池具有通过太阳能充电和市电充电的功能,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通过太阳能板能实现对智能交换终端的充电,延长智能交换终端的续航能力。其次,由于在太阳能板位于网状格栅的下方。因此施工人员站在网状格栅上,不会踩坏太阳能板,也不影响太阳能板的充电。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灯具,所述的灯具的电源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的灯具设置在支撑竖杆上,灯具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灯具提供照明功能。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还包括4个传感器,分别是温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环境噪声传感器、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所述的4个传感器分别设置在4个支撑竖杆上,所述的4个传感器分别与4 个支撑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粉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环境噪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四输入端电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4个传感器采集的参数竟会传输到智能交换终端中,使得 BIM系统可以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进行双向通信。
本优选方案中,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远方系统的控制信号或者信息,并将施工现场的请况传回至远方系统。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的定位模块用于提供位置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还包括斜杆,所述的斜杆的一端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斜杆的另一端与支撑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本优选方案中,斜杆的作用在于使得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更加坚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满足施工现场实时快捷指导施工的需求,便于提升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管理的机动能力,具有设计新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功能丰富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电源侧视图。
标号说明:1、万向滑轮支脚;2、升降活扣;3、支撑竖杆;4、斜杆;5、横杆; 6、脚手架其他固件;7、顶板框架;8、可调节螺栓;11、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 12、智能平板;13、翻转轴杆;14、平板固定架;15、框架铰链;21、温湿度传感器;22、粉尘监测传感器;23、环境噪声监测传感器;24、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31、铝合金承载格栅;32、太阳能光伏板;33、光感灯;34;太阳能及直流电两用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包括四个万向滑轮支脚1,每个万向滑轮支脚1上各设置一个支撑竖杆3,每个支撑竖杆3的中下部设置升降活扣2,其中两根支撑竖杆3之间分别设置斜杆4、横杆5及脚手架其他固件6;每根支撑竖杆3的上顶端设置可调节螺栓8,四根支撑竖杆3顶部水平面设置顶板框架7;各根支撑竖杆3的中上部分别装配温湿度传感器21、粉尘监测传感器22、环境噪声监测传感器23、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24;顶板框架7中设置铝合金承载格栅31,铝合金承载格栅31间隔处设置太阳能光伏板32,太阳能光伏板32下表面设置太阳能及直流电两用蓄电池34 及2个光感灯33。其中两根支撑竖杆3之间设置可翻转收纳于顶板框架7下方的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上框通过三个框架铰链15 与顶板框架7相连接,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的中部设置翻转轴杆13,翻转轴杆13的中段安装平板固定架14,平板固定架14上安装固定智能平板12,智能平板12设置有BIM平台系统;智能平板12中设置GPRS模块。温湿度传感器 21、粉尘监测传感器22、环境噪声监测传感器23、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24分别与智能平板12电连接,并且连接线路经过支撑竖杆3和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可通过框架铰链15翻转并固定收纳于顶板框架7下表面;智能平板12可通过翻转轴杆13沿中轴线自由转动;太阳能及直流电两用蓄电池 34可通过太阳能光伏板31或外接直流电储蓄电能,太阳能及直流电两用蓄电池 34与智能平板12电连接,并向智能平板12输送电能。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
通过万向滑轮支脚1移动并固定本实施例的位置,并通过升降活扣2调节支撑竖杆3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的场地环境和高差条件;工程人员可利用顶板框架 7及铝合金承载格栅31进行正常的施工作业;铝合金承载格栅31中间隔设置太阳能光伏板31,日常可为太阳能及直流电两用蓄电池34储蓄电能。智能平板12 通过翻转轴杆13、平板固定架14固定于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并可通过框架铰链15翻转收纳于顶板框架7下表面,工程人员在施工现场需使用智能平板12 查看、调阅、检核工程建设相关模型信息、施工方案及技术流程时,可将活动收纳式平板框架11连同智能平板12翻转至竖直平面。智能平板12与温湿度传感器21、粉尘监测传感器22、环境噪声监测传感器23、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24 电连接,可实时采集施工场地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气粉尘含量、噪声及空间定位位置等数据信息,并显示在智能平板12中;工程人员可通过智能平板12中无线通讯模块实时接收来自项目设计及管理部门的模型、信息、数据和指令等,并将工程现场信息实时传送至项目设计及管理部门。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例如实施例中通过GPRS模块进行通信,还可以通过蓝牙模块或者WIFI模块进行通信,也是可行,且满足实际需求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包括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交换终端,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在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上;其中,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包括4个带有万向轮的支脚、4个支撑竖杆、4个横杆和网状格栅,其中,
所述的每个带有万向轮的支脚设置有1个支撑竖杆,所述的支撑竖杆具有伸缩功能,带有万向轮的支脚和支撑竖杆固定连接;
所述的相邻的2个支撑竖杆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的横杆的一端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4个支撑竖杆和4个横杆组成长方体的框架结构;
所述的网状格栅的形状是长方形,网状格栅的4个顶点分别与4个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网状格栅的4条边分别与4个横杆固定连接;网状格栅设置于长方体的框架结构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终端固定支架和铰链部件,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用于放置智能交换终端;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通过铰链部件与横杆活动链接,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通过铰链部件位于长方体的框架结构的侧面或者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固定支架还包括金属杆,所述的金属杆设置在终端固定支架的垂直方向的中轴线上;所述的金属杆沿周向旋转;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设置在金属杆上,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与金属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太阳能板、电源转换电路和蓄电池,其中,
所述的太阳能板与网状格栅平行放置,且太阳能板位于网状格栅的下方;
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将太阳能产生的电源传输至蓄电池;
所述的蓄电池具有通过太阳能充电和市电充电的功能,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工作平台主体还包括灯具,所述的灯具的电源输入端与,蓄电池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的灯具设置在支撑竖杆上,灯具与支撑竖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还包括4个传感器,分别是温湿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环境噪声传感器、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所述的4个传感器分别设置在4个支撑竖杆上,所述的4个传感器分别与4个支撑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粉尘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环境噪声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三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三维空间定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智能交换终端的第四输入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进行双向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2、3、5或7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交换终端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的定位模块用于提供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还包括斜杆,所述的斜杆的一端与支撑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斜杆的另一端与支撑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CN201821923985.5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Active CN214169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3985.5U CN214169842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3985.5U CN214169842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9842U true CN214169842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89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3985.5U Active CN214169842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98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6187A (zh) * 2018-11-21 2019-02-01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6187A (zh) * 2018-11-21 2019-02-01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82055A1 (en) Solar panel cleaning robot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thod thereof
CN214169842U (zh)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CN111271109A (zh) 一种矿用液压支架支护质量监测装置
CN20716667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控系统
CN202948488U (zh) 一种电力设备无线手持终端系统
CN109296187A (zh) 一种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的移动式多功能智能交互工作平台
CN205453060U (zh) 一种井道探测装置
CN210982388U (zh) 一种物联网环境测控装置
CN211741612U (zh) 一种物联网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
CN11067206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沉降变形监测系统
CN208952905U (zh) 一种脚手架及梁式支架的变形监测装置
CN106948700A (zh) 温控自供给智能窗
CN209069271U (zh) 一种检测云台及机器人
CN208296889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太阳能温湿度检测装置
CN207268619U (zh) 一种通信铁塔安全监测系统
CN105825694A (zh) 一种感光式太阳能移动信号灯
CN112441231B (zh) 一种用于电网影像信息获取的无人机
CN217653620U (zh) 一种智慧社区人脸识别健康码装置
CN201489126U (zh) 便携式雨量自动监测系统
CN203982193U (zh) 一种智能移动机器人通用开发平台
CN215173843U (zh) 一种道桥bim专业用信息展示装置
CN209978904U (zh) 一种城市违法建筑物动态监测系统
CN218159236U (zh) 一种基于室外热成像的危险热源识别报警装置
CN104238385A (zh) 用于手持检测设备的多功能控制装置
CN21726868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