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8136U -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8136U
CN214158136U CN202022357548.5U CN202022357548U CN214158136U CN 214158136 U CN214158136 U CN 214158136U CN 202022357548 U CN202022357548 U CN 202022357548U CN 214158136 U CN214158136 U CN 214158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tte
pipe
water absorption
liquid
indwe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575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碧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575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8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8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8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包括留置吸液管;所述留置吸液管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吸液管前段、贮液管中段和密封连接管下段;还包括吸液收集器,所述吸液收集器包括贮液瓶、抽气筒;所述贮液瓶的上部设有进液长管,所述抽气筒结合在所述进液长管的一侧;所述抽气筒的单向进气口与所述进液长管连通;所述吸液收集器通过所述进液长管与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吸附积液干净、吸附效果好、手术后置管结合稳固、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针对积液比如胸腔积液等都需要进行手术吸液,以防止进一步感染,提高治疗效果。但针对积液量少且为持续性缓慢渗出液的症状采用当前的吸液管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因为,当前的吸液管主要是针对积液量多而通过一根粗管沉入积液液面底下将其吸引出,但如果量少则无法对积液顺利吸出;或者只能将吸液管切口通过手术开在器官的最底部再接管,但通过采用这种手术方式会出现吸液管接头插入部分必须很浅,这对容易导致吸液管容易脱落,同时,手术切口开在器官最底端,容易出现自切口处渗液现象,十分容易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包括留置吸液管;所述留置吸液管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吸液管前段、贮液管中段和密封连接管下段;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内腔上端和下端各结合有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和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和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吸水纤维穿孔;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内腔还分布有若干条吸水纤维,所述吸水纤维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的吸水纤维穿孔分布,其上部穿出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上端,其下部自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下端穿出并进入所述贮液管中段的内腔分布;所述贮液管中段的内腔还填充有若干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填充在所述吸水纤维四周;所述贮液管中段的内腔下端还分布有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将所述吸水纤维的下端结合固定,防止所述吸水纤维团聚卷曲,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上还开设有若干出液口;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内腔分布有弹簧塞。
进一步的,还包括吸液收集器,所述吸液收集器包括贮液瓶、抽气筒;所述贮液瓶的上部设有进液长管,所述抽气筒结合在所述进液长管的一侧;所述抽气筒的单向进气口与所述进液长管连通;所述吸液收集器通过所述进液长管与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长管的上端还结合有顶针支座,所述顶针支座的中部上侧结合有顶针,其外周还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气囊密封圈,所述气囊密封圈设有两个,且其分布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下端外壁;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上还结合有一圈橡胶绳固定圈,所述橡胶绳固定圈设在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之间;还包括弹性橡胶绳,所述弹性橡胶绳穿过所述橡胶绳固定圈分布,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的内侧结合,并对其呈回拉状态;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之间通过小气管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气囊密封圈还设有加气管,所述加气管的外端还结合有气管塞帽;所述气囊密封圈剖切面呈环状,其直接套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上,并由所述弹性橡胶绳限位防脱。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纤维为超高吸水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所述贮液瓶和所述进液长管采用硬质耐压塑料制成;所述吸液管前段和所述贮液管中段采用柔性塑料制成;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所述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管中段为柔性薄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瓶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上端还对应所述吸水纤维设有圆锥状的止气密封瓣,所述止气密封瓣分别对应套在所述吸水纤维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下部呈圆锥体状,所述弹簧塞包括弹簧塞弹簧和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部中间开设有弹簧槽,其上部外周设有4片限位叶片,其下部对应设有圆锥体状塞块,设有的限位叶片主要是为了起到对密封塞的类似引导滑动的作用,同时,叶片结构能够确保液体自叶片间顺利往下流动;所述弹簧塞弹簧分布在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弹簧塞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尤其在针对积液较少的病症,在进行手术时将手术切口开在器官(如胸腔等)距最底端以上1~5cm高度,通过设有吸液管前段(柔性管将近1~6cm左右),通过其前端的超高吸水纤维实现对少量积液的及时快速吸附且器官底端少量积液也能被吸附得更完全,无需将切口开在最下端。
(2)设有贮液管中段,除了超高吸水纤维还填充有吸水棉,提高积液的吸附和储藏能力,同时,通过采用抽气筒抽负压,促使柔性薄壁结构(只需比其它段薄一点,为了更利于在负压下收缩,同时,恢复常压后能够在自身以及吸水棉作用下恢复管状结构)的贮液管中段,在负压下实现收缩,对吸水棉等内腔贮液挤压,而促使液体向下流出。通过结合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上端设有圆锥状的止气密封瓣,确保在贮液管中段被负压作用时,防止自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上端快速吸气,有利于贮液管中段收缩(类似被气压压扁)。
(3)设有的弹簧塞以及配合所述进液长管上设有的顶针,能够在需要进行排液操作时,只需将所述进液长管对应插入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下部,促使所述顶针顶到圆锥体状塞块,促使弹簧塞被上顶,实现阀门打开,然后,进行抽气筒抽负压(抽负压操作时,一手握住所述进液长管,稍微向一侧倾斜,防止积液流入抽气筒内),确保液体顺利快速流入贮液瓶内,在拔开进液长管时,先拔松,促使贮液管中段自该处回气,看到贮液管中段恢复后即可直接拔掉进液长管,而弹簧塞被其弹簧塞弹簧下压,进行密封,防止后续继续吸附的液体滴漏。 (4)采用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将所述留置吸液管留置在人体上即可,无需要携带贮液管,具有轻量化又能防止积液漏出也能实现分次排液操作等优点。
(5)本实用新型设有的密封塞匹配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下部的圆锥体状,采用锥状的密封塞,提高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漏液,致密性更好。
(6)本实用新型设有的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一个置于人体内侧一个置于人体外侧,用于密封手术切口),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密封圈有别于目前常规使用的气囊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密封圈是直接套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上,并通过设有弹性橡胶绳进行回拉方式分布的,这种设计构造相比目前常规的构造,具有能够在所述气囊密封圈充气后胀起来越多,则弹性橡胶绳回拉越明显,密封更致密,密封性能更好的优点,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术后置管结合牢固、不易脱落、携带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液管前段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留置吸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囊密封圈处的剖切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液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包括留置吸液管;所述留置吸液管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吸液管前段1、贮液管中段7和密封连接管下段16;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内腔上端和下端各结合有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4和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5;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4和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5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吸水纤维穿孔,如图1中所示的吸水纤维穿孔4-1;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内腔还分布有若干条吸水纤维2,本实施例的所述吸水纤维2采用超高吸水纤维,当然肯定是无菌医用级的,这个主要是起到快速吸附并传导液体的作用。所述吸水纤维2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4和所述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5 的吸水纤维穿孔分布,其上部穿出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上端,其下部自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下端穿出并进入所述贮液管中段7的内腔分布;所述贮液管中段7的内腔还填充有若干吸水棉15,所述吸水棉15填充在所述吸水纤维5四周;所述贮液管中段7的内腔下端还分布有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8;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8将所述吸水纤维2的下端结合固定,防止所述吸水纤维2团聚卷曲,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8上还开设有若干出液口8-1,以确保吸水纤维2和吸水棉15受挤压出水后,液体能够顺利流出;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16 的内腔分布有弹簧塞17。还包括气囊密封圈6,所述气囊密封圈6设有内外两个,且其分布在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下端外壁;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外壁上还结合有一圈橡胶绳固定圈7-1,所述橡胶绳固定圈 7-1设在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之间;还包括弹性橡胶绳7-2,所述弹性橡胶绳7-2穿过所述橡胶绳固定圈分布(即所述橡胶绳固定圈上预留有孔让弹性橡胶绳7-2穿过即可),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的内侧结合,并对其呈回拉状态;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之间通过小气管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气囊密封圈还设有加气管6-1,所述加气管的外端还结合有气管塞帽6-2;所述气囊密封圈6剖切面呈环状,其直接套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上(即与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可活动连接,非粘连),并由所述弹性橡胶绳限位防脱。在未充气前两个气囊密封圈6受所述弹性橡胶绳回拉状态,手术置管时为便于操作,可以先通一点气,然后拉开气囊密封圈6,促使其中一个在人体内一个贴合在人体外部,然后继续充气,内外两个气囊密封圈6充气后各自内侧会胀起,进而弹性橡胶绳回拉更紧,则两个气囊密封圈6 对皮肤贴合度更好。
还包括吸液收集器,所述吸液收集器包括贮液瓶14、抽气筒13;所述贮液瓶14的上部设有进液长管12,所述抽气筒13结合在所述进液长管12的一侧;所述抽气筒13的单向进气口20(设有单向阀门)与所述进液长管12连通,当然,所述抽气筒13的活塞上肯定开设有单向排气孔及阀门;使用时,通过按压活塞杆23即可抽负压;所述吸液收集器通过所述进液长管与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的所述进液长管12的上端还结合有顶针支座19,所述顶针支座19的中部上侧结合有顶针11,其外周还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19-1。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所述贮液瓶和所述进液长管采用硬质耐压塑料制成;所述吸液管前段和所述贮液管中段采用柔性塑料制成;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所述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管中段7为柔性薄壁结构,当然了不一定是薄壁结构,也可以是常规吸液管的厚度(比如厚度为0.3mm左右也可以的,不过在操作时需要提供的负压稍大一点而已),或者也可以设成长条纹路状结构,主要是为了便于在进行负压抽气后所述贮液管中段 7能够快速被大气压挤压收缩,进而对其内部的吸水纤维2和吸水棉 15进行挤压出水。为便于记录积液量所述贮液瓶14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刻度14-2。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前段1的上端还对应所述吸水纤维2设有圆锥状的止气密封瓣3,所述止气密封瓣3分别对应套在所述吸水纤维2 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4的上端连接。设有的所述止气密封瓣3主要是为了防止在进行负压抽气时,从该处漏气,即所述止气密封瓣3的呈薄膜圆锥状的,比如吸液管前段1前段设有5根所述吸水纤维2那么也就对应在每根所述吸水纤维2的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4一端结合套有一个所述止气密封瓣3,这样只要所述吸液管前段1内呈负压,则所述止气密封瓣3就会收缩贴近吸水纤维2,防止大量漏气,当然,吸水纤维2与吸水纤维穿孔4-1是配合的,其不会有大口子,增加设有的止气密封瓣3是可选的更优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16的下部16-1呈圆锥体状,所述弹簧塞17包括弹簧塞弹簧18和密封塞17-2;所述密封塞的上部中间开设有弹簧槽17-1,其上部外周设有4片限位叶片17-3(也可以是三片),其下部对应设有圆锥体状塞块17-2,设有的限位叶片17-3主要是为了起到对密封塞的类似引导滑动的作用,防止弹簧塞17在来回活动过程变歪;同时,叶片结构能够确保液体自叶片间的空隙顺利往下流动;所述弹簧塞弹簧分布在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弹簧塞之间。
使用时,在人体积液的器官的积液腔的底部上来1~5cm高度左右开手术切口,然后使用本留置吸液管,将吸液管前段1插入,吸液管前段1为柔性段,其前端的吸水纤维2可以置于积液腔的底部对积液进行吸附,然后使用气囊密封圈6在刀口处进行密封,而贮液管中段7和密封连接管下段16则分布在人体外部,吸水纤维2可以采用超吸水纤维,(超吸水纤维在15秒内就能吸收自身重量70~100倍水能力的95%,吸附效果更好)将积液吸附到贮液管中段7,然后在一定时间后,使用吸液收集器,将所述进液长管对应插入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下部,促使所述顶针顶到圆锥体状塞块,促使弹簧塞被上顶,实现阀门打开,然后,进行抽气筒抽负压(抽负压操作时,一手握住所述进液长管,稍微向一侧倾斜,防止积液流入抽气筒内),确保液体依靠重力顺利快速流入贮液瓶内,(当然也可以通过设计使用所述贮液瓶然后通过开设有一个负压接口用于连接一个电动抽气泵方式)。在拔开进液长管时,先拔松,促使贮液管中段自该处回气,看到贮液管中段恢复后即可直接拔掉进液长管,而弹簧塞被其弹簧塞弹簧下压,进行密封,防止后续继续吸附的液体滴漏。最后通过观察贮液瓶上的刻度查看积液量,并进行记录。

Claims (10)

1.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吸液管;所述留置吸液管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吸液管前段、贮液管中段和密封连接管下段;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内腔上端和下端各结合有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和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和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上对应开设有若干吸水纤维穿孔;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内腔还分布有若干条吸水纤维,所述吸水纤维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的吸水纤维穿孔分布,其上部穿出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上端,其下部自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下端穿出并进入所述贮液管中段的内腔分布;所述贮液管中段的内腔还填充有若干吸水棉,所述吸水棉填充在所述吸水纤维四周;所述贮液管中段的内腔下端还分布有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将所述吸水纤维的下端结合固定,防止所述吸水纤维团聚卷曲,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上还开设有若干出液口;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内腔分布有弹簧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液收集器,所述吸液收集器包括贮液瓶、抽气筒;所述贮液瓶的上部设有进液长管,所述抽气筒结合在所述进液长管的一侧;所述抽气筒的单向进气口与所述进液长管连通;所述吸液收集器通过所述进液长管与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长管的上端还结合有顶针支座,所述顶针支座的中部上侧结合有顶针,其外周还开设有若干通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密封圈,所述气囊密封圈设有两个,且其分布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下端外壁;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上还结合有一圈橡胶绳固定圈,所述橡胶绳固定圈设在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之间;还包括弹性橡胶绳,所述弹性橡胶绳穿过所述橡胶绳固定圈分布,且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的内侧结合,并对其呈回拉状态;两个所述气囊密封圈之间通过小气管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气囊密封圈还设有加气管,所述加气管的外端还结合有气管塞帽;所述气囊密封圈剖切面呈环状,其直接套在所述吸液管前段的外壁上,并由所述弹性橡胶绳限位防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纤维为超高吸水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所述贮液瓶和所述进液长管采用硬质耐压塑料制成;所述吸液管前段和所述贮液管中段采用柔性塑料制成;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所述第二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管中段为柔性薄壁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瓶的外壁上还分布有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前段的上端还对应所述吸水纤维设有圆锥状的止气密封瓣,所述止气密封瓣分别对应套在所述吸水纤维上,其下端与所述第一吸水纤维固定盘的上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管下段的下部呈圆锥体状,所述弹簧塞包括弹簧塞弹簧和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上部中间开设有弹簧槽,其上部外周设有4片限位叶片,其下部对应设有圆锥体状塞块;所述弹簧塞弹簧分布在所述第三吸水纤维固定盘和所述弹簧塞之间。
CN202022357548.5U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Active CN214158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7548.5U CN214158136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57548.5U CN214158136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8136U true CN214158136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7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57548.5U Active CN214158136U (zh) 2020-10-21 2020-10-21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8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56615A1 (en) Medical fluid collectio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CN207286367U (zh) 一种心内科负压吸引装置
CN209032530U (zh) 一种腔静脉血栓取出装置
CN116099069B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组件
CN214158136U (zh) 一种术后留置吸液组件
CN209107531U (zh) 一种新型产科用破膜器
CN201591899U (zh) 可抽血的留置针座
CN209500363U (zh) 一种乳腺外科防回流引流装置
CN211934067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血液采集器
CN209236970U (zh) 一种可撕开负压吸引导管鞘套件
CN209091463U (zh) 一种新型内镜手术取物器
CN209204232U (zh) 一种乳腺外科手术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693246Y (zh) 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
CN207613844U (zh) 体内积液外排穿刺装置
CN211188457U (zh) 简易肝胆引流装置
CN215460559U (zh) 一种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
CN215536151U (zh) 回收装置
CN209464391U (zh) 妇科盆腹腔囊肿吸引装置
CN212753967U (zh) 一种脐带血干细胞用存储回收装置
CN215274777U (zh) 一种宫内血液快速采集组件
CN210750464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16365045U (zh) 一种真空采血管取样结构
CN215308907U (zh) 一种便携式初乳收集器
CN219814704U (zh) 一种脐带血采集袋
CN212166230U (zh) 一种经血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