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8067U -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8067U
CN214158067U CN202022249448.0U CN202022249448U CN214158067U CN 214158067 U CN214158067 U CN 214158067U CN 202022249448 U CN202022249448 U CN 202022249448U CN 214158067 U CN214158067 U CN 214158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infection
needle
acupuncture
hub
steri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494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亚红
唐艳芬
朱金凤
李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anto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0222494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8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8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8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动力壳、动力部,消毒盒为内部中空的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其开口端上对称的设置有向盒体内部延伸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斜置,使得对称的第一隔板构成倒八字型结构,两板之间形成容纳灸针的空间,同时伸入盒体内部的一端不相接,两端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第一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设有传送部,从第一间隙中通过的灸针能够落到传送部上并跟随传送部运动;在传送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隔板上的消毒板,使得消毒板之间形成消毒槽,消毒槽中能够容置消毒液;动力部设置在消毒盒的外侧壁上,并能够驱动传送部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中药逐步走向世界,针灸独特的疗法和疗效也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由于针灸的灸针在使用时,要将灸针体对准人体穴位以一定的角度刺入,如果针体带有病菌,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令患者罹患其他病症,所以对于针灸的灸针消毒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灸针的消毒通常是将针灸针浸泡在消毒液中,待消毒完毕,用镊子将针灸针取出,用酒精棉擦干,然后将针灸针放入针灸针筒内。
上述灸针的消毒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消毒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同时这样的消毒过程不便处理大量的灸针,在有大量灸针需要进行消毒时,上述传统的消毒方法便显得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所以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设计的,为了解决目前灸针在消毒时过程繁琐且无法高效的处理大量的灸针,造成费时费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很好的解决目前灸针在消毒时过程繁琐且无法高效的处理大量的灸针,造成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动力壳、动力部,消毒盒为内部中空的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其开口端上对称的设置有向盒体内部延伸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斜置,使得对称的第一隔板构成倒八字型结构,两板之间形成容纳灸针的空间,同时伸入盒体内部的一端不相接,两端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第一隔板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之间设有传送部,从第一间隙中通过的灸针能够落到传送部上并跟随传送部运动;在传送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隔板上的消毒板,使得消毒板之间形成消毒槽,消毒槽中能够容置消毒液;动力部设置在消毒盒的外侧壁上,并能够驱动传送部转动;动力壳将动力部包覆起来。
由于针灸的灸针在使用时,要将灸针体对准人体穴位以一定的角度刺入,如果针体带有病菌,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令患者罹患其他病症,所以对于针灸的灸针消毒尤为重要,目前,对于灸针的消毒通常是将针灸针浸泡在消毒液中,待消毒完毕,用镊子将针灸针取出,用酒精棉擦干,然后将针灸针放入针灸针筒内。这种传统的灸针消毒过程不仅繁琐,而且消毒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引发交叉感染;同时这样的消毒过程不便处理大量的灸针,在有大量灸针需要进行消毒时,传统的消毒方法便显得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所以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设计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部中空的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的消毒盒,然后在消毒盒的开口端对称的设置从开口端顶部延伸至消毒盒内部的第一隔板,并使第一隔板延伸入消毒盒内部的一端相互靠近,使两个第一隔板在消毒盒内部呈现倒八字形的结构,同时该端并不抵接,而是使该端之间留有仅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这样就在对称设置的第一隔板之间形成了类三棱柱的能够容纳待消毒的灸针的空间,同时仅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使得待消毒的灸针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有序的自动的一根一根的从第一间隙往下掉落,进入下一步工序;通过在第一隔板的下方设置第二隔板,将第一隔板以下的空间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至此,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存在,将整个消毒盒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隔为上、中、下三个空间,最上层的空间为类三棱柱形的空间,用于存放待消毒灸针,中间的空间用于将从最上层空间掉落的灸针消毒,最下层的空间为废液腔,用于将中间的空间中进行过消毒的消毒废液储存;通过在中间的空间中设置传送部和消毒槽,使得从上层空间中的第一间隙掉落下来的灸针能够落在传送部上,并且灸针随着传送部一起运动,同时将消毒槽设置为能够将传送部包含在内的形式,使得传送部在运转起来后,能够使传送部的下部分浸没在消毒槽内的消毒液中,这样便完成了灸针在随着传送部不断的运转情况下,灸针不断的浸没于消毒液中,完成了灸针的消毒;通过在消毒盒的外侧壁上设置动力部,使得传送部的动力来源于动力部,使得在动力部的带动下完成传送部的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传送部为辊轮和传送带组成的传送系统,并且是能够完成一周完整运动的传送系统,同时传送带为具有一定磁性的传送带。在灸针由上层空间中掉落下来时,掉落在传送带上,并由于传送带的磁性作用,使得灸针被吸附于传送带上,然后灸针随着传送带一起运动,完成一个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槽的高度不高于传送带的高度,即消毒槽中的消毒液始终将传送部的下部分浸没,并不将整个传送部浸没,所以灸针在随传送部运转的过程中,运转到传送部的下部分时,浸没于消毒液中,完成消毒,灸针随着传送部运转,周而复始的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传送部包括压板、辊轮和传送带,辊轮设置若干个,其水平的转动的设置于设有动力部的侧壁的内侧壁上,传送带套设在辊轮上;压板对称的设置在辊轮与第一隔板之间,两个压板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位于第一间隙的正下方,压板到传送带的距离为一根灸针的直径。
通过在传送带的上方设置对称的压板,且对称的压板之间留有仅能够使得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二间隙,同时传送带与压板之间的间距也仅为一根灸针的直径,使得自第一间隙掉落的灸针能够通过第二间隙然后掉落到传送带上,并且压板与传送带之间仅为一根灸针直径的间距使得源源不断掉落下来的灸针不会产生堆叠,且在传送带磁性吸引的作用下,灸针吸附在传送带上,并跟随传送带运动,由于压板的存在,使得灸针仅能够铺满传送带而不会产生堆叠,在浸没于消毒液中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消毒。
进一步的,动力部包括电机、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皮带,第一轮毂转动的设置于消毒盒的外侧壁上,并与辊轮的一个最外侧的辊轮连接,第二轮毂转动的设置于消毒盒的外侧壁上,并与辊轮的另一个最外侧的辊轮连接;电机固定于动力壳上,其输出端设有第三轮毂,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第三轮毂呈三角形分布;皮带依次将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和第三轮毂连接,使得电机转动,能够带动第三轮毂转动,第三轮毂转动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转动,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再分别带动辊轮转动,辊轮转动再带动传送带运动。
进一步的,消毒盒与设有动力部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对应于消毒槽的位置处,开设有取针口,并在取针口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封闭门,封闭门上对应于消毒槽的位置处设有密封圈。第二隔板上阵列分布着贯穿板壁的第一通孔,且其内部滑动的设置有夹板,夹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夹板上还设有推钮,推钮穿设出设有进液管的侧壁,通过推动推钮能够使夹板在所述第二隔板内滑动,使得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槽内的消毒液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入废液腔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液不能进入废液腔。
通过设置夹板于第二隔板内,并分别在夹板和第二隔板上设置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推动推钮能够使夹板在所述第二隔板内滑动,使得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槽内的消毒液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入废液腔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液不能进入废液腔。通过设置封闭门,能够打开或关闭取针口,在灸针完成消毒后,先推动推钮将消毒液全部排放进废液腔内,然后打开封闭门,将消毒完毕的灸针取出使用即可。
进一步的,消毒盒的与设有动力部的侧壁垂直的侧壁上穿设有进液管,同时其内侧壁上还对称的设有红外烤灯,进液管的排液口处于消毒槽的上方,红外烤灯位于消毒槽的上方同时位于进液管的下方。第二隔板与其下方的消毒盒构成废液腔。传送带为具有磁性的传送带。还包括顶盖,顶盖设置在消毒盒的开口端,其能够打开或封闭消毒盒的开口端。
通过设置进液管,能够将消毒液从进液管排入消毒槽中;同时在内侧壁上对称的设置红外烤灯,在完成灸针的消毒液消毒后,开启红外烤灯对灸针进行烘烤,既能够加速灸针快速干燥,又能够利用红外烤灯的杀毒作用,对灸针进行二次杀毒,使得灸针的消毒更加彻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如下的一种或几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消毒盒,并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整个消毒盒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隔为上、中、下三个空间,最上层的空间用于存放待消毒灸针,中间的空间用于将从最上层空间掉落的灸针消毒,最下层的空间为废液腔,用于将中间的空间中进行过消毒的消毒废液储存,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大量灸针的消毒工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中间的空间中设置传送部和消毒槽,使得从上层空间中的第一间隙掉落下来的灸针能够落在传送部上,并且灸针随着传送部一起运动,同时将消毒槽设置为能够将传送部包含在内的形式,使得传送部在运转起来后,能够使传送部的下部分浸没在消毒槽内的消毒液中,实现了灸针在随着传送部不断的运转情况下,灸针不断的浸没于消毒液中,完成了灸针的消毒;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侧壁上对称的设置红外烤灯,在完成灸针的消毒液消毒后,开启红外烤灯对灸针进行烘烤,既能够加速灸针快速干燥,又能够利用红外烤灯的杀毒作用,对灸针进行二次杀毒,使得灸针的消毒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沿长度方向的竖向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沿宽度方向的竖向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传送部和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传送部的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顶盖、2-消毒盒、21-第一隔板、211-第一间隙、22-传送部、221-压板、222-辊轮、223-传送带、23-消毒板、24-第二隔板、25-废液腔、26-夹板、261-推钮、3-进液管、4-封闭门、5-红外烤灯、6-动力壳、7-动力部、71-电机、711-第三轮毂、72-第一轮毂、73-第二轮毂、74-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盒2、动力壳6、动力部7,消毒盒2为内部中空的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其开口端上对称的设置有向盒体内部延伸的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斜置,使得对称的第一隔板21构成倒八字型结构,两板之间形成容纳灸针的空间,同时伸入盒体内部的一端不相接,两端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211;第一隔板21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24,第二隔板24与第一隔板21之间设有传送部22,从第一间隙211中通过的灸针能够落到传送部22上并跟随传送部22运动;在传送部2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隔板24上的消毒板23,使得消毒板23之间形成消毒槽,消毒槽中能够容置消毒液;动力部7设置在消毒盒2的外侧壁上,并能够驱动传送部22转动;动力壳6将动力部7包覆起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部中空的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的消毒盒,然后在消毒盒的开口端对称的设置从开口端顶部延伸至消毒盒内部的第一隔板,并使第一隔板延伸入消毒盒内部的一端相互靠近,使两个第一隔板在消毒盒内部呈现倒八字形的结构,同时该端并不抵接,而是使该端之间留有仅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这样就在对称设置的第一隔板之间形成了类三棱柱的能够容纳待消毒的灸针的空间,同时仅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使得待消毒的灸针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有序的自动的一根一根的从第一间隙往下掉落,进入下一步工序;通过在第一隔板的下方设置第二隔板,将第一隔板以下的空间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至此,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存在,将整个消毒盒的内部空间自上而下分隔为上、中、下三个空间,最上层的空间为类三棱柱形的空间,用于存放待消毒灸针,中间的空间用于将从最上层空间掉落的灸针消毒,最下层的空间为废液腔,用于将中间的空间中进行过消毒的消毒废液储存;通过在中间的空间中设置传送部和消毒槽,使得从上层空间中的第一间隙掉落下来的灸针能够落在传送部上,并且灸针随着传送部一起运动,同时将消毒槽设置为能够将传送部包含在内的形式,使得传送部在运转起来后,能够使传送部的下部分浸没在消毒槽内的消毒液中,这样便完成了灸针在随着传送部不断的运转情况下,灸针不断的浸没于消毒液中,完成了灸针的消毒;通过在消毒盒的外侧壁上设置动力部,使得传送部的动力来源于动力部,使得在动力部的带动下完成传送部的运转。需要说明的是,传送部为辊轮和传送带组成的传送系统,并且是能够完成一周完整运动的传送系统,同时传送带为具有一定磁性的传送带。在灸针由上层空间中掉落下来时,掉落在传送带上,并由于传送带的磁性作用,使得灸针被吸附于传送带上,然后灸针随着传送带一起运动,完成一个个完整的运动周期;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槽的高度不高于传送带的高度,即消毒槽中的消毒液始终将传送部的下部分浸没,并不将整个传送部浸没,所以灸针在随传送部运转的过程中,运转到传送部的下部分时,浸没于消毒液中,完成消毒,灸针随着传送部运转,周而复始的进行消毒。
优选的,传送部22包括压板221、辊轮222和传送带223,辊轮222设置若干个,其水平的转动的设置于设有动力部7的侧壁的内侧壁上,传送带223套设在辊轮222上;压板221对称的设置在辊轮222与第一隔板21之间,两个压板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位于第一间隙211的正下方,压板221到传送带223的距离为一根灸针的直径。通过在传送带的上方设置对称的压板,且对称的压板之间留有仅能够使得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二间隙,同时传送带与压板之间的间距也仅为一根灸针的直径,使得自第一间隙掉落的灸针能够通过第二间隙然后掉落到传送带上,并且压板与传送带之间仅为一根灸针直径的间距使得源源不断掉落下来的灸针不会产生堆叠,且在传送带磁性吸引的作用下,灸针吸附在传送带上,并跟随传送带运动,由于压板的存在,使得灸针仅能够铺满传送带而不会产生堆叠,在浸没于消毒液中时能够更好的进行消毒。
优选的,动力部7包括电机71、第一轮毂72、第二轮毂73和皮带74,第一轮毂72转动的设置于消毒盒2的外侧壁上,并与辊轮222的一个最外侧的辊轮连接,第二轮毂73转动的设置于消毒盒2的外侧壁上,并与辊轮222的另一个最外侧的辊轮连接;电机71固定于动力壳6上,其输出端设有第三轮毂711,第一轮毂72、第二轮毂73和第三轮毂711呈三角形分布;皮带74依次将第一轮毂72、第二轮毂73和第三轮毂711连接,使得电机转动,能够带动第三轮毂711转动,第三轮毂711转动再通过皮带74带动第一轮毂72和第二轮毂73转动,第一轮毂72和第二轮毂73再分别带动辊轮222转动,辊轮222转动再带动传送带223运动。
优选的,消毒盒2与设有动力部7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对应于消毒槽的位置处,开设有取针口,并在取针口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封闭门4,封闭门4上对应于消毒槽的位置处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消毒盒2的与设有动力部7的侧壁垂直的侧壁上穿设有进液管3,同时其内侧壁上还对称的设有红外烤灯5,进液管3的排液口处于消毒槽的上方,红外烤灯5位于消毒槽的上方同时位于进液管3的下方。通过设置进液管,能够将消毒液从进液管排入消毒槽中;同时在内侧壁上对称的设置红外烤灯,在完成灸针的消毒液消毒后,开启红外烤灯对灸针进行烘烤,既能够加速灸针快速干燥,又能够利用红外烤灯的杀毒作用,对灸针进行二次杀毒,使得灸针的消毒更加彻底。
优选的,第二隔板24与其下方的消毒盒2构成废液腔25。
优选的,传送带223为具有磁性的传送带。
优选的,还包括顶盖1,顶盖1设置在消毒盒2的开口端,其能够打开或封闭消毒盒2的开口端。
优选的,第二隔板24上阵列分布着贯穿板壁的第一通孔,且其内部滑动的设置有夹板26,夹板26上设有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夹板26上还设有推钮261,推钮261穿设出设有进液管3的侧壁,通过推动推钮261能够使夹板26在第二隔板24内滑动,使得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槽内的消毒液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入废液腔25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液不能进入废液腔25。
通过设置夹板于第二隔板内,并分别在夹板和第二隔板上设置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推动推钮能够使夹板在所述第二隔板内滑动,使得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槽内的消毒液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入废液腔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液不能进入废液腔。通过设置封闭门,能够打开或关闭取针口,在灸针完成消毒后,先推动推钮将消毒液全部排放进废液腔内,然后打开封闭门,将消毒完毕的灸针取出使用即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盒(2)、动力壳(6)、动力部(7),所述消毒盒(2)为内部中空的上部开口的长方体形结构,其开口端上对称的设置有向盒体内部延伸的第一隔板(21),所述第一隔板(21)斜置,使得对称的第一隔板(21)构成倒八字型结构,两板之间形成容纳灸针的空间,同时伸入盒体内部的一端不相接,两端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一间隙(211);所述第一隔板(21)的下方设有第二隔板(24),所述第二隔板(24)与第一隔板(21)之间设有传送部(22),从第一间隙(211)中通过的灸针能够落到传送部(22)上并跟随传送部(22)运动;在传送部(2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垂直的固定在第二隔板(24)上的消毒板(23),使得消毒板(23)之间形成消毒槽,所述消毒槽中能够容置消毒液;所述动力部(7)设置在消毒盒(2)的外侧壁上,并能够驱动传送部(22)转动;所述动力壳(6)将动力部(7)包覆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22)包括压板(221)、辊轮(222)和传送带(223),所述辊轮(222)设置若干个,其水平的转动的设置于设有动力部(7)的侧壁的内侧壁上,所述传送带(223)套设在辊轮(222)上;所述压板(221)对称的设置在辊轮(222)与第一隔板(21)之间,两个压板之间留有能够使一根灸针通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位于所述第一间隙(211)的正下方,压板(221)到传送带(223)的距离为一根灸针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7)包括电机(71)、第一轮毂(72)、第二轮毂(73)和皮带(74),所述第一轮毂(72)转动的设置于消毒盒(2)的外侧壁上,并与辊轮(222)的一个最外侧的辊轮连接,所述第二轮毂(73)转动的设置于消毒盒(2)的外侧壁上,并与辊轮(222)的另一个最外侧的辊轮连接;所述电机(71)固定于动力壳(6)上,其输出端设有第三轮毂(711),所述第一轮毂(72)、第二轮毂(73)和第三轮毂(711)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皮带(74)依次将第一轮毂(72)、第二轮毂(73)和第三轮毂(711)连接,使得电机转动,能够带动第三轮毂(711)转动,第三轮毂(711)转动再通过皮带(74)带动第一轮毂(72)和第二轮毂(73)转动,第一轮毂(72)和第二轮毂(73)再分别带动辊轮(222)转动,辊轮(222)转动再带动传送带(223)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盒(2)与设有动力部(7)的侧壁相对的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消毒槽的位置处,开设有取针口,并在取针口上设置有可翻转的封闭门(4),所述封闭门(4)上对应于消毒槽的位置处设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盒(2)的与设有动力部(7)的侧壁垂直的侧壁上穿设有进液管(3),同时其内侧壁上还对称的设有红外烤灯(5),所述进液管(3)的排液口处于所述消毒槽的上方,所述红外烤灯(5)位于所述消毒槽的上方同时位于进液管(3)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4)与其下方的消毒盒(2)构成废液腔(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23)为具有磁性的传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1),所述顶盖(1)设置在所述消毒盒(2)的开口端,其能够打开或封闭消毒盒(2)的开口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24)上阵列分布着贯穿板壁的第一通孔,且其内部滑动的设置有夹板(26),所述夹板(2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夹板(26)上还设有推钮(261),所述推钮(261)穿设出设有进液管(3)的侧壁,通过推动推钮(261)能够使夹板(26)在所述第二隔板(24)内滑动,使得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合的情况下,所述消毒槽内的消毒液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流入所述废液腔(25)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不相合的情况下,消毒液不能进入废液腔(25)。
CN202022249448.0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Active CN214158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9448.0U CN21415806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49448.0U CN21415806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8067U true CN214158067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6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49448.0U Active CN214158067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80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4635A (zh) * 2022-07-20 2022-1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液体流动冲洗式妇科护理用具消毒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4635A (zh) * 2022-07-20 2022-10-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液体流动冲洗式妇科护理用具消毒装置
CN115154635B (zh) * 2022-07-20 2023-11-1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液体流动冲洗式妇科护理用具消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69365U (zh) 一种化验室清洁消毒装置
CN211675522U (zh) 一种玻璃火罐消毒器具
CN214158067U (zh) 一种针灸用灸针消毒装置
CN204016932U (zh) 一种用于废弃医用绷带的消毒装置
CN108478827A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的兽医工具清洗设备
CN107137726A (zh) 一种新型肿瘤内科消毒护理装置
CN210812720U (zh) 一种消毒效果好的消毒柜
CN204233399U (zh) 一种气动通络拔罐仪
CN212067240U (zh)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用针体清洗消毒一体化装置
CN210250659U (zh) 一种医疗外科用器具消毒装置
CN109893424B (zh) 一种用于糖尿病病足护理的足浴桶
CN218589407U (zh) 一种消毒装置
CN215780125U (zh) 一种牙科手机灭菌架
CN211934948U (zh) 一种精神科病房用消毒装置
CN215779905U (zh) 一种远红外艾灸理疗装置
CN214435497U (zh) 一种肿瘤科用消毒装置
CN215652823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针灸针消毒装置
CN216168973U (zh) 一种基于中医用针灸消毒装置
CN212973536U (zh) 一种新型针灸用毫针收纳装置
CN201350127Y (zh) 带消毒装置的耳鼻喉综合治疗台
CN220588639U (zh) 一种针灸消毒装置
CN214129540U (zh) 一种中医用针灸针清洗装置
CN214128797U (zh) 一种中医针灸便携箱
CN212457753U (zh) 一种具有清洁杀菌功能的药物烘干设备
US20040039325A1 (en) Treatment of blood with l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