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54906U -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54906U
CN214154906U CN202023349648.XU CN202023349648U CN214154906U CN 214154906 U CN214154906 U CN 214154906U CN 202023349648 U CN202023349648 U CN 202023349648U CN 214154906 U CN214154906 U CN 214154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light emitting
diod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96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ght Feel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ght Feel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ght Feel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ght Feel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96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54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54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54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交流电从所述输入端输入,所述整流管D2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电流输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管Q1和所述开关管Q2,以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连接方式,通过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来放大电路中电压变化的差值,将差值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及时变化输入电压,以保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亮度,通过所述整流管D2和所述控制单元,将交流电转化为可控制的直流电,并根据输入电压进行切换连接状态,以保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目前大部分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受电源电压影响,在不同的电压环境下,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起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部分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受电源电压影响,在不同的电压环境下,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起伏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包括输入端、单通二极管D1、整流管D2、变压器T1、控制单元、防反接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源、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容C1、电容C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所述整流管D2、所述变压器T1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通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误差放大器、开关管Q1和电阻R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 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闸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误差放大器、开关管Q2和电阻R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所述开关管Q2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Q2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闸极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防反接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1和瞬态二极管VD1,所述热敏电阻RT1和瞬态二极管VD1依次电性连接在输入端的两端。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控制器。
其中,所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均为晶闸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上述所述的二极管切换电路,还包括安装座、连接架和旋转灯,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所述旋转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所述旋转灯包括转轴、固定板、发光芯片和罩体,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侧面,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罩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钮分别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交流电从所述输入端输入,所述整流管D2 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电流输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单独打开所述开关管Q1或所述开关管Q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为串联状态,同时打开所述开关管 Q1或所述开关管Q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为并联状态,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管Q1和所述开关管Q2,以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 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连接方式,通过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来放大电路中电压变化的差值,将差值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及时变化输入电压,以保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 LED2的亮度,通过所述整流管D2和所述控制单元,将交流电转化为可控制的直流电,并根据输入电压进行切换连接状态,以保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1-输入端、2-第一误差放大器、3-第二误差放大器、4-控制单元、5-安装座、 6-连接架、7-旋转灯、8-转轴、9-固定板、10-发光芯片、11-罩体、12-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包括输入端1、单通二极管D1、整流管D2、变压器T1、控制单元4、防反接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源、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容C1、电容C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所述整流管D2、所述变压器T1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1的两端,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4电性连接,所述单通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1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误差放大器1、开关管Q1和电阻R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1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 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1 的闸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误差放大器2、开关管Q2和电阻 R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2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所述开关管Q2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Q2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2的闸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为单片控制器,所述开关管Q1 和开关管Q2均为晶闸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交流电从所述输入端1输入,所述整流管D2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入所述控制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4将电流输入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单独打开所述开关管Q1或所述开关管Q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为串联状态,同时打开所述开关管Q1或所述开关管Q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为并联状态,通过控制所述开关管Q1和所述开关管Q2,以切换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连接方式,通过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和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来放大电路中电压变化的差值,将差值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4,所述控制单元 4及时变化输入电压,以保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亮度,通过所述整流管D2和所述控制单元4,将交流电转化为可控制的直流电,并根据输入电压进行切换连接状态,以保持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防反接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1和瞬态二极管VD1,所述热敏电阻RT1和瞬态二极管VD1依次电性连接在输入端1的两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端1反接时,由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后端与所述瞬态二极管VD1连接,输入电压超过所述瞬态二极管VD1的钳位电压,所述瞬态二极管VD1导通,使得通过所述热敏电阻RT1的电流增大,且大于所述热敏电阻RT1的不动作电流,所述热敏电阻RT1在短时间发热,使得自身的阻值上升,整个回路处于断路状态,保护了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上述所述的二极管切换电路,还包括安装座5、连接架6和旋转灯7,所述连接架6与所述安装座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5的下方,所述旋转灯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灯7分别与所述连接架6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架6的两侧,所述旋转灯7包括转轴8、固定板9、发光芯片10和罩体11,所述转轴8 与所述连接架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架6的侧面,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转轴8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轴8的外侧壁,所述发光芯片10与所述固定板 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9的侧面,所述罩体11与所述固定板9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9的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安装座5安装在电源的下方,通过所述安装座5 与所述灯体电性连接,需要所述旋转灯7照明时,将所述固定板9绕所述转轴8 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灯体位于合适的角度;需要关闭照明时,将所述固定板9 绕所述转轴8向上旋转,直至所述固定板9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架6的上表面接触,通过上述结构,利用两个所述旋转灯7可以减少照明死角。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按钮12,所述按钮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钮12分别与所述连接架6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架6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按钮12作为所述灯体的开关,位于所述连接架6的上表面,当所述固定板9的下表面与所述连接架6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按钮 12受到压力被按下,即切断所述发光芯片10连接的电路,关闭照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端、单通二极管D1、整流管D2、变压器T1、控制单元、防反接单元、第一供电单元、第二供电单元、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电容C1、电容C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所述整流管D2、所述变压器T1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的两端,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单通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的正极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之间,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包括第一误差放大器、开关管Q1和电阻R1,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管Q1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Q1与所述第一误差放大器的闸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供电单元包括第二误差放大器、开关管Q2和电阻R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所述开关管Q2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管Q2与所述第二误差放大器的闸极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单元包括热敏电阻RT1和瞬态二极管VD1,所述热敏电阻RT1和瞬态二极管VD1依次电性连接在所述输入端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均为晶闸管。
5.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连接架和旋转灯,所述连接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所述旋转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活动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所述旋转灯包括转轴、固定板、发光芯片和罩体,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侧面,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罩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钮分别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两侧。
CN202023349648.X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Active CN214154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9648.XU CN21415490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9648.XU CN21415490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54906U true CN214154906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9648.XU Active CN214154906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549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6504B (zh) Variable power dimming control circuit
JP4791794B2 (ja) Led照明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CN102821518B (zh) Led驱动电路、led照明器件、led照明设备和led照明系统
KR101121302B1 (ko) 조광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조명 장치
KR20170117372A (ko) Led 조명 시스템을 위한 전류 스플리터
CN201937885U (zh) 一种三线调光器
TWI587737B (zh) 調光模組以及固態光源裝置
US20200305254A1 (en) Single-input and single-output touch phase-cut dimming controller
CN109769321B (zh) 一种带延时熄灯功能的led灯电路
CN102404907B (zh) 一种三线调光器
US8698416B2 (en) Continuous dimming AC LED device
US20130106305A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201550315U (zh) Led驱动电路
CN214154906U (zh) 一种二极管切换电路及发光二极管
KR20130030712A (ko) 엘이디 절전 조명등.
KR20140139364A (ko) 광원 구동장치 및 광원시스템
US8390202B2 (en) External electrical-control lamp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US10791598B1 (en) Electronic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ment circuit
CN212163763U (zh) 可控硅调光控制电路
CN111491417B (zh) 微波控制调光电路及灯具
US10455673B1 (en) Light string with a non-extinguishing function and an independent LED blinking function
CN209399164U (zh) 一种照明灯
CN214046063U (zh) 可串接的led发光模块和led灯
CN214205889U (zh) 一种可改善led调光效果的可控硅数字电路装置
CN214256681U (zh) 用于可调光led灯具的干扰消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