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7976U - 一种吸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7976U
CN214127976U CN202022912062.3U CN202022912062U CN214127976U CN 214127976 U CN214127976 U CN 214127976U CN 202022912062 U CN202022912062 U CN 202022912062U CN 214127976 U CN214127976 U CN 214127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straw body
right sides
long limit
rect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20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建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dai Fengf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dai Fengf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dai Fengf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dai Fengfa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20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7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7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7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管,包括吸管本体,该吸管本体为矩形弹性材料,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外设置有密封条,该密封条,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分别设置有磁铁,所述吸管本体弯折并通过其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相互吸引构成封闭管体。快速构成吸管,本案提出的配合结构无需考虑配合的方向,可由吸管本体正反弯曲构成吸管,且本案吸管本体两侧的配合结构采用磁吸式,吸管本体构成吸管的速度更快。本案的吸管本体在非使用状态时为平板状,便于清洁。便于携带其他所需的餐具,利于于给人养成自带餐具的环保行为习惯。本案设计的吸附块与吸管本体相互吸引,在移动时不发生噪音,利用磁吸本身进行收纳,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吸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管。
背景技术
吸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餐饮工具。
与本案接近的现有技术是:
申请号CN201810776034.8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了一体成型的环保吸管杯。其在杯子上设置凹槽供弧形体安装,使用弧形体与杯壁构成吸管。
申请号CN201811524114.0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了吸管。其使用的可卷收的吸管。
申请号CN201810654476.5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了一种具有环状体结合的环保吸管,其使用的是由两片弧形材料构成的吸管,两片弧形材料之间通过嵌合结构进行组合。
申请号CN201822042505.0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了具有吸管的饮品容器及其盖体。其是使用吸管壁部分附着于管壁的方式,构成吸管的整体。
申请号CN201821990585.6的中国专利,其提出了一种吸管。其使用一片材料,在弯曲后两边相互嵌合。
上述的案例,使用附着方式的吸管附着效率低、只能与专用杯子配合;使用嵌合结构的吸管,嵌合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重复使用后吸管的密封性。
并且上述案例不易与其他餐具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克服上述缺陷,吸管密封性高、便于与其他餐具配合。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吸管,包括吸管本体,该吸管本体为矩形弹性材料,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外设置有密封条,该密封条,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分别设置有磁铁,所述吸管本体弯折并通过其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相互吸引构成封闭管体。
优选的,还包括两条吸附块,吸附块由磁性金属构成,在使用时,两所述吸附块设置在杯壁外,所述吸管本体弯折并设置在杯壁外内,吸附块与吸管本体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吸引,吸管本体与杯壁构成封闭管体。
优选的,所述吸管本体上还设置有短管,所述短管设置在吸管本体矩形上侧短边中部,所述短管下部向外延伸出弹性密封部,所述弹性密封部用于封闭短管和吸管本体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吸管本体矩形下部设置为钝角。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快速构成吸管,本案提出的配合结构无需考虑配合的方向,可由吸管本体正反弯曲构成吸管,且本案吸管本体两侧的配合结构采用磁吸式,吸管本体构成吸管的速度更快。
2.便于清洁,本案的吸管本体在非使用状态时为平板状,便于清洁。
3.便于携带其他所需的餐具,利于于给人养成自带餐具的环保行为习惯。本案设计的吸附块与吸管本体相互吸引,在移动时不发生噪音,利用磁吸本身进行收纳,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非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非使用状态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四。
标号说明:
吸管本体(1)、密封条(2)、磁铁(3)、吸附块(4)、短管(5)、弹性密封部(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管,包括吸管本体1,该吸管本体1为矩形弹性材料,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外设置有密封条2,该密封条2,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分别设置有磁铁3,所述吸管本体1弯折并通过其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3相互吸引构成封闭管体。在本案中,吸管本体1为矩形弹性材料,在非使用状态时(也可称为展开状态),为平板状,便于清洁。且从非使用状态转换为使用状态,是吸管本体1通过弯折构成吸管,且吸管本体1正反弯折均可构成吸管,使用更加方便快速。本案采用的磁吸式设计可大大方便使用者将吸管本体1非使用状态(展开状态)变成使用状态。本案所涉及的密封条2是为了提升吸管的密封性。
还可以通过设置两条吸附块4,吸附块4由磁性金属构成,在使用时,两所述吸附块4设置在杯壁外,所述吸管本体1弯折并设置在杯壁外内,吸附块4与吸管本体1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3吸引,吸管本体1与杯壁构成封闭管体。在实际使用中,吸附块4可以是内部含有磁性金属的筷子、勺子、叉子、小刀、饰品链等等。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选择适当的吸附块4与吸管本体1构成一套餐具。这种设计可以便于使用者餐具盒的收纳,使得多个餐具紧密排列在餐具盒中,减小了餐具盒的体积,降低了使用者在自带餐具时的空间困扰(餐具盒占用太多背包的空间、餐具盒太大不便于携带)和收纳困扰(一般的餐具盒里使用凹槽对各个餐具进行收纳,餐具盒在携带时会因为晃动产生噪音、脱离收纳位置)。本案在吸附块4与吸管本体1配合组成一套餐具使用时,吸附块4与吸管本体1相互吸引,在移动时不发生噪音,利用磁吸本身进行收纳,方便快捷。使用该设计可大大降低自带餐具的人在自带餐具时的困扰,利于于给人养成自带餐具的环保行为习惯。
并且本案的吸管本体1在非使用状态时便于清洁的特点也可以打消人们对于自带餐具的卫生顾虑(觉得自带的餐具不便清理、吸管不容易清理干净等)。
吸管本体1上还设置有短管5,所述短管5设置在吸管本体1矩形上侧短边中部,所述短管5下部向外延伸出弹性密封部6,所述弹性密封部6用于封闭短管5和吸管本体1的连接处。使用该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吸管本体1与杯壁构成吸管时,使用者无需贴在杯沿才能喝到饮品。
为了提升吸管的刺穿能力,可以将所述吸管本体1矩形下部设置为钝角,这样在吸管本体1弯折构成吸管时,吸管下部则弯曲成了一带有斜口的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管本体(1),该吸管本体(1)为矩形弹性材料,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外设置有密封条(2),所述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分别设置有磁铁(3),所述吸管本体(1)弯折并通过其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3)相互吸引构成封闭管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吸附块(4),吸附块(4)由磁性金属构成,在使用时,两所述吸附块(4)设置在杯壁外,所述吸管本体(1)弯折并设置在杯壁外内,吸附块(4)与吸管本体(1)矩形左右两侧长边内的磁铁(3)吸引,吸管本体(1)与杯壁构成封闭管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本体(1)上还设置有短管(5),所述短管(5)设置在吸管本体(1)矩形上侧短边中部,所述短管(5)下部向外延伸出弹性密封部(6),所述弹性密封部(6)用于封闭短管(5)和吸管本体(1)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一项所述一种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本体(1)矩形下部设置为钝角。
CN202022912062.3U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吸管 Active CN214127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2062.3U CN21412797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吸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2062.3U CN21412797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吸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7976U true CN214127976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84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2062.3U Active CN214127976U (zh) 2020-12-02 2020-12-02 一种吸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7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27976U (zh) 一种吸管
CN201332914Y (zh) 多功能杯子
CN209788840U (zh) 一种可存放固定筷子的外卖盒
CN201987174U (zh) 保温杯杯盖
CN201683590U (zh) 一种茶杯座
CN202104455U (zh) 一种旅行伸缩茶杯
CN211911221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日用陶瓷
CN201822455U (zh) 一种饭碗
CN205144861U (zh) 一种护耳掏耳勺
CN201683633U (zh) 封盖卫生吸管
CN210673800U (zh) 密封式便携微型痰盂
CN218870103U (zh) 一种杯盖便于携带的保温瓶
CN203388617U (zh) 一种软包餐具袋
CN210672928U (zh) 一种便捷式餐具杯
CN201213659Y (zh) 一种便携式软杯盖
CN201238918Y (zh) 过滤吸管水杯
CN218086920U (zh) 一种方便放置吸管的口服液瓶
CN217695928U (zh) 一种便携式磁吸提绳
CN201026081Y (zh) 一种吸管
CN201364692Y (zh) 杯贴
CN201920302U (zh) 一种碗
CN112244596A (zh) 一种无吸管式便利饮料杯
CN104545264A (zh) 一种残疾人专用杯子
CN2762623Y (zh) 带茶叶盒的水杯
CN203106586U (zh) 一次性饮水杯单执手把托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