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7939U - 一种茶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7939U
CN214127939U CN202023262782.6U CN202023262782U CN214127939U CN 214127939 U CN214127939 U CN 214127939U CN 202023262782 U CN202023262782 U CN 202023262782U CN 214127939 U CN214127939 U CN 214127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up
water outlet
water
outlet channel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27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 Haihua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unxing Br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unxing Br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unxing Br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27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7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7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7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固定架、茶杯本体、出水通道、过滤网;在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小于茶杯本体外径的通孔,在通孔的内缘上设置有橡胶圈,茶杯与橡胶圈卡接连接;出水通道设置在茶杯本体的底部,且出水通道与茶杯本体连通,在出水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在出水孔内设置有堵水球,堵水球的材质为不锈钢;堵水球的外径大于出水孔的孔径,且堵水球的外径小于出水通道的内径;过滤网设置在出水通道的进水口。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杯,当茶水泡好后,用户无需手持茶杯本体,即可将茶杯中的茶水经由出水管道承接至喝水的茶杯中,全程无需用户的手接触茶杯,减小了用户的手被烫伤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茶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茶杯。
背景技术
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目前,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其习惯冲泡茶包来喝茶,使用时,将茶包先放置在茶杯中,再冲入热水后浸泡即可得到茶水,这样既省时,又方便。
然而,现有的茶杯通常泡好茶之后,需要从茶杯开口处倒出,而倒出茶水,需要使用者手持茶杯并倾倒,才能将茶水从茶杯中倒出;容易烫伤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固定架、茶杯本体、出水通道、过滤网;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小于所述茶杯本体外径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内缘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茶杯与所述橡胶圈卡接连接;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茶杯本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茶杯本体连通,在所述出水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内设置有堵水球,所述堵水球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堵水球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且所述堵水球的外径小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内径;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尺寸,所述过滤网搭接在所述茶杯本体的底部,且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茶杯本体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出水通道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茶杯本体与所述出水通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固定架、茶杯本体、出水通道、过滤网;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小于所述茶杯本体外径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内缘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茶杯与所述橡胶圈卡接连接;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茶杯本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茶杯本体连通,在所述出水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内设置有堵水球,所述堵水球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堵水球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且所述堵水球的外径小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内径;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在静置状态时,位于储水通道中的堵水球在其自重作用下,将位于储水通道底部的出水孔堵住,此时,用户可以将茶叶放置在茶杯本体中,加入开水进行泡茶,当茶水泡好后,用户便可以进行饮用;由于用于固定茶杯的材质为橡胶圈,其具有一定的弹性,用户可以用喝茶被子推动储水管道,使得出水管道倾斜,因此,堵水球与储水管道的侧壁接触,而此时,堵水球不对出水孔进行封堵,位于茶杯本体内的茶水便可以经由出水管道流出,用户采用喝水茶杯的内沿挤压上述出水管道,因此,出水管道流出的水便流入至喝水茶杯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杯,当茶水泡好后,用户无需手持茶杯本体,即可将茶杯中的茶水经由出水管道承接至喝水的茶杯中,全程无需用户的手接触茶杯,减小了用户的手被烫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茶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架、2茶杯本体、3出水通道、4过滤网、5支撑板、6通孔、7橡胶圈、8出水孔、9堵水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固定架1、茶杯本体2、出水通道3、过滤网4;在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5,在所述支撑板5的中部开设有小于所述茶杯本体2外径的通孔6,在所述通孔6的内缘上设置有橡胶圈7,所述茶杯与所述橡胶圈7卡接连接;所述出水通道3设置在所述茶杯本体2的底部,且所述出水通道3与所述茶杯本体2连通,在所述出水通道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8,在所述出水孔8内设置有堵水球9,所述堵水球9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堵水球9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8的孔径,且所述堵水球9的外径小于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径;所述过滤网4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3的进水口。
在静置状态时,位于储水通道中的堵水球9在其自重作用下,将位于储水通道底部的出水孔8堵住,此时,用户可以将茶叶放置在茶杯本体2中,加入开水进行泡茶,当茶水泡好后,用户便可以进行饮用;由于用于固定茶杯的材质为橡胶圈7,其具有一定的弹性,用户可以用喝茶被子推动储水管道,使得出水管道倾斜,因此,堵水球9与储水管道的侧壁接触,而此时,堵水球9不对出水孔8进行封堵,位于茶杯本体2内的茶水便可以经由出水管道流出,用户采用喝水茶杯的内沿挤压上述出水管道,因此,出水管道流出的水便流入至喝水茶杯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杯,当茶水泡好后,用户无需手持茶杯本体2,即可将茶杯中的茶水经由出水管道承接至喝水的茶杯中,全程无需用户的手接触茶杯,减小了用户的手被烫伤的可能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4的材质为不锈钢。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网4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通道3的尺寸,所述过滤网4搭接在所述茶杯本体2的底部,且所述过滤网4覆盖所述出水通道3的进水口。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1与所述支撑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杯本体2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出水通道3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茶杯本体2与所述出水通道3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固定架1、茶杯本体2、出水通道3、过滤网4;在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5,在所述支撑板5的中部开设有小于所述茶杯本体2外径的通孔6,在所述通孔6的内缘上设置有橡胶圈7,所述茶杯与所述橡胶圈7卡接连接;所述出水通道3设置在所述茶杯本体2的底部,且所述出水通道3与所述茶杯本体2连通,在所述出水通道3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8,在所述出水孔8内设置有堵水球9,所述堵水球9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堵水球9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8的孔径,且所述堵水球9的外径小于所述出水通道3的内径;所述过滤网4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3的进水口。在静置状态时,位于储水通道中的堵水球9在其自重作用下,将位于储水通道底部的出水孔8堵住,此时,用户可以将茶叶放置在茶杯本体2中,加入开水进行泡茶,当茶水泡好后,用户便可以进行饮用;由于用于固定茶杯的材质为橡胶圈7,其具有一定的弹性,用户可以用喝茶被子推动储水管道,使得出水管道倾斜,因此,堵水球9与储水管道的侧壁接触,而此时,堵水球9不对出水孔8进行封堵,位于茶杯本体2内的茶水便可以经由出水管道流出,用户采用喝水茶杯的内沿挤压上述出水管道,因此,出水管道流出的水便流入至喝水茶杯内。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杯,当茶水泡好后,用户无需手持茶杯本体2,即可将茶杯中的茶水经由出水管道承接至喝水的茶杯中,全程无需用户的手接触茶杯,减小了用户的手被烫伤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茶杯本体、出水通道、过滤网;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小于所述茶杯本体外径的通孔,在所述通孔的内缘上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茶杯与所述橡胶圈卡接连接;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茶杯本体的底部,且所述出水通道与所述茶杯本体连通,在所述出水通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内设置有堵水球,所述堵水球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堵水球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且所述堵水球的外径小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内径;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材质为不锈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尺寸,所述过滤网搭接在所述茶杯本体的底部,且所述过滤网覆盖所述出水通道的进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本体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出水通道的材质为钢化玻璃,所述茶杯本体与所述出水通道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023262782.6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茶杯 Active CN214127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2782.6U CN21412793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茶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2782.6U CN21412793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茶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7939U true CN214127939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2782.6U Active CN214127939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茶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7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27939U (zh) 一种茶杯
CN207461873U (zh) 一种具有过滤茶叶功能的茶杯
CN214104047U (zh) 一种茶杯
CN204764789U (zh) 可折叠水杯
CN209846786U (zh) 一种便携式密封直饮咖啡杯
CN213096806U (zh) 一种防茶水阻塞的茶桌
CN205251245U (zh) 袋装水饮水机转换器及饮水机
CN209983945U (zh) 一种便于更换内胆的水杯
CN208182628U (zh) 一种净水瓶
CN210204327U (zh) 多功能茶包杯
CN203000405U (zh) 雨伞挂架
CN216534265U (zh) 一种防摔结构的运动水杯
CN219048087U (zh) 一种支撑性好的防漏料茶隔
CN212346127U (zh) 具有加热功能的便携式塑料水杯
CN2746854Y (zh) 一种方便茶杯
CN204483695U (zh) 一种防烫手的泡茶器具
CN201005407Y (zh) 新一代茶叶杯
CN209826122U (zh) 一种高实用性组合冲泡器
CN205180991U (zh) 茶杯
CN204950579U (zh) 一种滤茶器
CN212489454U (zh) 一种便捷冲泡的一次性水杯
CN2262386Y (zh) 一次性卫生茶杯
CN204483694U (zh) 一种半自动泡茶器具
CN211722647U (zh) 一种组合茶具
CN203483209U (zh) 一种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6

Address after: No. 42 Liudou, Chishui Village, Xiping Town, Anxi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362400

Patentee after: Zheng Haihua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32, unit 1, building 5, No.76 Jinye Road, Zhangba Street office,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75

Patentee before: Xi'an Yunxing Brand Desig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