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25699U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25699U
CN214125699U CN202023141675.8U CN202023141675U CN214125699U CN 214125699 U CN214125699 U CN 214125699U CN 202023141675 U CN202023141675 U CN 202023141675U CN 214125699 U CN214125699 U CN 214125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quid
light guide
proof
hous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16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陈熙
吴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16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25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25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25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该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导光件和防液件;壳体设有开窗;导光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体,导光体的出光端置于壳体的开窗中;防液件与导光体的入光端相抵接,并与开窗四周的壳体密封连接;防液件为透光结构,以使光源光线能够穿透防液件进入导光体的入光端中。该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能够防止液体或者固体经开窗到达防液件远离开窗的一侧,从而保护位于防液件远离开窗一侧的电子元器件,提高了壳体组件的防液性能。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通常设有指示灯和与指示灯对应设置的指示窗口,用于指示电池的使用状态。传统的电子设备,防水性能差,水或者液体会经指示窗口到达移动电源的电路板而腐蚀电路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具有导光功能,同时可提高壳体组件的防液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壳体,设有开窗;
导光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体,所述导光体的出光端置于所述壳体的开窗中;
防液件,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相抵接,并与所述开窗四周的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防液件为透光结构,以使光源光线能够穿透所述防液件进入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导光件还包括:
连接块,多个所述导光体呈环形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块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连接块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体的出光端,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光体为一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防液件密封连接的围挡部,所述围挡部与所述防液件配合形成与所述开窗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导光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防液件设有防液槽,所述防液槽的槽壁与所述围挡部远离所述开窗的一端密封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架,所述防液件通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壳体锁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安装架包括:
承载部,所述防液件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承载部设有用于供光源的光线穿过的通槽;
固定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防液件包括:
连接部,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凹槽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穿设于所述通槽,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容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按压件,设于所述导光件和所述防液件之间,所述按压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窗中,另一端与所述防液件相接触,按压所述按压件能够带动所述防液件沿按压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上述任一项的壳体组件;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光源,所述光源的位置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的位置一一对应,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传导至对应的所述导光体的出光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穿透防液件进入导光体的入光端,再由导光体的入光端传导致对应的导光体的出光端,从而指示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此外,防液件与开窗四周的壳体密封连接,因而能够防止液体或者固体经开窗到达防液件远离开窗的一侧,从而保护位于防液件远离开窗一侧的电子元器件,提高了壳体组件的防液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壳体组件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壳体组件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电子设备;
100、壳体组件;
10、壳体;11、开窗;12、第一壳部;121、盖合子部;122、遮挡子部;123、连接筋;13、第二壳部;14、围挡部;141、第一环形凸起;142、第二环形凸起;
20、导光件;21、导光体;211、出光端;212、入光端;22、连接块;23、台阶;
30、防液件;31、防液槽;311、第一防液槽;312、第二防液槽;32、连接部;33、凹槽部;34、凸台;
40、容纳腔;50、安装架;51、承载部;511、通槽;52、固定部;
60、按压件;61、接触部;71、卡槽;72、卡凸;
20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0,该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移动电源、手机、拍摄设备、电子玩具、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等中的至少一种。拍摄设备可以包括相机、录像机、摄录机等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1000为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能够为手机等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外部供电设备也可以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
请参阅图1和图2,电子设备1000包括壳体组件100和电路板200。电路板200上设有多个光源。
示例性地,电路板200设于壳体组件100内。
请参阅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0包括壳体10、导光件20和防液件30。壳体10设有开窗11。导光件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体21。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置于壳体10的开窗11中。防液件30与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相抵接。防液件30与开窗11四周的壳体10密封连接。防液件30为透光结构,以使光源光线能够穿透防液件30进入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中。
上述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穿透防液件30进入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再由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传导至对应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从而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工作状态。由于导光件2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体21,因而壳体组件100能够根据各个导光体21的导光情况,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不同工作状态,实现导光件20的分段导光。
此外,防液件30与开窗11四周的壳体10密封连接,因而壳体组件100能够防止液体或者固体经开窗11到达防液件30远离开窗11的一侧,从而保护位于防液件30远离开窗11一侧的电子元器件,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防液性能,延长了壳体组件100的使用寿命。综上,本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具有指示功能和防液功能,功能多样化,实用性强。
示例性地,电路板200设于防液件30远离开窗11的一侧。防液件30与开窗11四周的壳体10密封连接能够防止液体或者固体经开窗11到达电路板200,防止电路板200被腐蚀,从而保护电路板200,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防液性能。
壳体10内设有电池。电池与电路板200电连接。
示例性地,壳体组件100能够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工作状态。比如,壳体组件100能够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电池的电量、充电状态、供电状态、可用时长或者已用时长等中的至少一者。
示例性地,开窗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每个开窗11可以对应设置至少一个光源。
示例性地,导光体21的数量可以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者更多。导光体21的数量和位置可以与开窗11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当然,导光体21的数量和位置也可以与开窗11的数量和位置非一一对应设置,比如,多个导光体21对应设置有一个开窗11等。
示例性地,当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均亮光时,此时表示电池的电量为百分之百。当各导光体21中百分之六十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亮光、剩余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不亮光时,此时表示电池的电量为百分之六十。
示例性地,导光体21、光源、开窗11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各光源均开启时,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全亮,此时表示电池的电量为百分之百。各光源中百分之六十的光源开启时、剩余部分光源熄灭时,开启的光源对应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发亮,此时表示电池的电量为百分之六十。
请参阅图5,示例性地,光源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光源间隔设置形成环状。导光体2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导光体21间隔设置形成环状。
示例性地,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和出光端211为一体结构,从而提高导光体21的导光效果。
示例性地,光源的位置与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的位置一一对应,使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传导至对应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从而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工作状态。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第一壳部12和第二壳部13。开窗11设于第一壳部12上。第一壳部12与第二壳部13连接。第一壳部12与第二壳部13配合形成用于收纳电路板200的收纳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窗11为贯穿第一壳部12的孔结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开窗11包括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以保证从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出射的光线能够穿透该开窗11,从而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地,开窗11为贯穿第一壳部12的孔结构,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能够卡合于开窗11中,从而实现导光体21与壳体10的相对固定。
示例性地,第一壳部12与第二壳部13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比如,第一壳部12通过卡扣结构、螺丝等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壳部13可拆卸连接。
示例性地,导光体21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比如,导光体21采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硬塑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导光体21呈环形设置。示例性地,多个导光体21间隔设置形成环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导光体21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其他任意合适的排布,比如多个导光体21呈阵列设置等。
请参阅图4至图6,导光件20还包括连接块22。相邻的两个导光体21之间通过连接块22相连。示例性地,相邻的两个导光体21分别连接在连接块22的相对两端。
示例性地,连接块22与导光体21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如此能够减少壳体组件100的组装步骤,提高加工效率。
示例性地,连接块22可以连接在导光体21的任意合适位置,比如连接块22与导光体21的中部固定连接。又如,连接块22与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固定连接。再如,连接块22与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22连接相邻的两个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连接块22与导光体21为一体结构,如此能够减少壳体组件100的组装步骤,提高加工效率。
请参阅图6,示例性地,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设有台阶23。台阶23卡合于开窗11。示例性地,台阶23的高度与第一壳部12的厚度相同或者大致相同,以使得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与第一壳部12的表面平齐,从而保持壳体组件100的美观。此外,台阶23的设置也能够防止导光体21经开窗11脱出。
请参阅图4,壳体10设有与防液件30密封连接的围挡部14。围挡部14与防液件30配合形成与开窗11连通的容纳腔40。导光件20设于容纳腔40内。
示例性地,围挡部14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任意合适的形状,比如方形、圆形、椭圆形、环形等。
请参阅图1和图3,示例性地,第一壳部12包括盖合子部121、遮挡子部122和连接筋123。连接筋123连接于盖合子部121和遮挡子部122。连接筋1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盖合子部121和遮挡子部122。盖合子部121、遮挡子部122和连接筋123配合形成开窗11。连接筋1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筋123沿遮挡子部122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多个开窗11。
示例性地,围挡部14凸设于盖合子部121。示例性地,围挡部14凸设于盖合子部121和遮挡子部122。
示例性地,围挡部14与第一壳部12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地,防液件30密封连接于围挡部14远离开窗11的一端。
请参阅图3至图6,防液件30设有防液槽31。防液槽31的槽壁与围挡部14远离开窗11的一端密封连接,从而防止液体或者固体经开窗11到达防液件30远离开窗11的一侧,从而保护位于防液件30远离开窗11一侧的电子元器件,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防液性能。
请参阅图3至图6,防液槽31包括第一防液槽311。围挡部14包括与第一防液槽311密封配合的第一环形凸起141。第一环形凸起141设于盖合子部121朝向防液件30的一侧。第一环形凸起141与第一防液槽311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围挡部14与防液件30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密封性能和防液性能,防止液体经开窗11到达壳体10内的电子元器件上。
请参阅图3至图6,防液槽31包括第二防液槽312。围挡部14包括与第二防液槽312密封配合的第二环形凸起142。第二环形凸起142设于遮挡子部122朝向防液件30的一侧。第二环形凸起142与第二防液槽312密封配合,从而实现围挡部14与防液件30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壳体组件100的密封性能和防液性能,防止液体经开窗11到达壳体10内的电子元器件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液槽3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更多,只要防液槽31与围挡部14能够密封连接,只要能够防止液体经开窗11到达壳体10内的电子元器件上即可。比如,防液槽31的数量为一个,围挡部14仅包括一个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防液槽31密封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4,壳体组件100还包括安装架50。防液件30通过安装架50与壳体10锁固连接。安装架50能够使得防液件30和/或导光件20更加可靠地固定于壳体10上。
请参阅图4至图6,安装架50包括承载部51和固定部52。防液件30承载于承载部51上。承载部51设有用于供光源的光线穿过的通槽511。固定部52与承载部51连接。固定部52与壳体10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穿设通槽511并穿透防液件30,从而进入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进而指示电子设备1000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地,通槽511的数量和位置,与光源的数量和位置对应设置。示例性地,通槽5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槽511间隔设置。示例性地,通槽511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通槽511间隔设置形成环状。
示例性地,承载部51为与防液件30配合的槽体结构。通槽511贯穿槽体结构的底壁。
示例性地,固定部52通过锁固件与第一壳部12可拆卸连接。比如,固定部52为固定凸耳,锁固件穿设固定凸耳和第一壳部12,以将防液件30锁固在第一壳部12上。锁固件可以是螺丝等。
示例性地,固定部52与承载部51为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5和图6,防液件30包括连接部32和凹槽部33。连接部32承载于承载部51。连接部32与壳体10密封连接。凹槽部33与连接部32连接。凹槽部33穿设于通槽511。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容置于凹槽部33内。
示例性地,防液槽31设于连接部32上。
组装时,将导光体21的出光端211卡设于第一壳部12的开窗11,并将防液件30的凹槽部33与导光体21的入光端212卡合,形成第一组合体。将第一组合体中防液件30的凹槽部33卡设于安装架50的通槽511,并使得防液件30的防液槽31与围挡部14密封连接,形成第二组合体。将第二组合体中防液件30的固定部52通过螺丝与第一壳部12锁固连接,从而完成壳体组件100的组装。
请参阅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100,该壳体组件100可以参照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100。
请参阅图7至图9,壳体组件100还包括按压件60。按压件60设于导光件20和防液件30之间。按压件60的一端穿设于开窗11中。按压件60的另一端与防液件30相接触。防液件30采用具有弹性的透光材料制成,如防液件30可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硅胶材料制成。由于防液件30具有弹性,按压按压件60能够带动防液件30与按压件60接触的部分沿按压方向移动,松开按压件60时防液件30将带动按压件60回弹至初始位置。
示例性地,按压件60设于防液件30远离安装架50的一侧。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光件20和按压件60的其中一者上设有卡槽71。导光件20和按压件60的另一者设有与卡槽71配合的卡凸72。按压件60通过卡槽71与卡凸72配合实现与导光件20的相对定位。
示例性地,电路板200包括开关部。按压件60的中部形成有接触部61。防液件30的中部形成有凸台34。接触部61能够接触凸台34。且接触部61能够带动凸台34穿设安装架50。接触部61能够带动凸台34沿按压件60的按压方向运动以对开关部进行操作,从而控制电子设备1000工作。
示例性地,凸台34具有弹性。按压按压件60,按压件60能够带动防液件30的凸台34沿按压方向移动,使得凸台34与电路板200的开关部接触,实现对开关部进行操作。凸台34的设置能够避免按压件60直接与开关部接触,防止多次按压后开关部损坏,提高开关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按压件60的按压质感。
示例性地,凸台34为实心凸台,该实心凸台能够增加防液件30中与开关部对应的按压位置的厚度,防止多次按压后防液件30损坏或者破裂的问题,提高了防液件30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提高按压件60的按压质感。
请参阅图7和图8,导光件20的导光体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光体21间隔设置形成环状。光源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光源间隔设置形成环状。通槽51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通槽511间隔设置形成环状。
请参阅图7至图9,示例性地,围挡部14为一个环形凸起。防液槽31与该一个环形凸起密封连接。
示例性地,防液件30上未设有贯穿孔,从而防液液体经贯穿孔到达位于防液件30远离开窗11一侧的电子元器件上。
可以理解地,壳体组件100上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导光件20。导光件20和防液件30的数量对应设置。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壳体组件100包括两个导光件20。比如,图4至图6中的导光件20和防液件30;以及图7至图9中的导光件20和防液件30同时设置在同一个第一壳部12上。每个导光件20对应设有光源。其中一个导光件20用于指示电池的电量,另一个导光件20用于指示电池的使用时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步骤、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方法步骤、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开窗;
导光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光体,所述导光体的出光端置于所述壳体的开窗中;
防液件,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相抵接,并与所述开窗四周的所述壳体密封连接;所述防液件为透光结构,以使光源光线能够穿透所述防液件进入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包括:
连接块,多个所述导光体呈环形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体的出光端,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光体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防液件密封连接的围挡部,所述围挡部与所述防液件配合形成与所述开窗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导光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件设有防液槽,所述防液槽的槽壁与所述围挡部远离所述开窗的一端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安装架,所述防液件通过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壳体锁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
承载部,所述防液件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承载部设有用于供光源的光线穿过的通槽;
固定部,与所述承载部连接,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液件包括:
连接部,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凹槽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穿设于所述通槽,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容置于所述凹槽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按压件,设于所述导光件和所述防液件之间,所述按压件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开窗中,另一端与所述防液件相接触,按压所述按压件能够带动所述防液件沿按压方向移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光源,所述光源的位置与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的位置一一对应,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通过所述导光体的入光端传导至对应的所述导光体的出光端。
CN202023141675.8U 2020-12-23 2020-12-23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125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1675.8U CN214125699U (zh) 2020-12-23 2020-12-23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1675.8U CN214125699U (zh) 2020-12-23 2020-12-23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25699U true CN214125699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13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1675.8U Active CN214125699U (zh) 2020-12-23 2020-12-23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256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4406B2 (ja) 電源コネクタを備える携帯式電源
US8248767B2 (en) Protective cover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6586527B2 (ja) 端末及び電子装置
CN104235623A (zh) 防爆手电筒
JP4985123B2 (ja) 電子機器
CN214125699U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418199B (zh) 一种防护壳结构、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US8426049B2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9909513U (zh) 一种防护壳结构、手持云台及拍摄设备
JP2021158124A (ja) 照明器具
CN211187190U (zh) 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
CN110798639B (zh) 执法记录仪
JP4725286B2 (ja) 電子機器
CN211376471U (zh) 电子设备
JP2011066951A (ja) パイロットランプ付き充電器
JP2018137182A (ja) 照明器具
JP2022010377A (ja) 非常用照明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KR100562131B1 (ko) 장착 안내용 조명을 구비하는 배터리팩
KR100833265B1 (ko) 휴대용 미니 플래시장치
CN217444263U (zh) 按钮及电气装置
CN214254471U (zh) 发电装置
CN217881254U (zh) 电子设备
CN216564535U (zh) 照明设备及其充电口保护器
CN211187187U (zh) 监护仪及其壳体组件
CN211210096U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