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9938U -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 Google Patents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9938U
CN214119938U CN202120355174.5U CN202120355174U CN214119938U CN 214119938 U CN214119938 U CN 214119938U CN 202120355174 U CN202120355174 U CN 202120355174U CN 214119938 U CN214119938 U CN 214119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light
proof
cavity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51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林
周凯
阮桢
李睿堃
赵轶惠
洪嬴政
柳素燕
孙春辉
谢春龙
姜一桐
王俊军
钱秀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nzhi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nzhi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nzhi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MEM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n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51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9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9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9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其中,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包括隔爆腔及第一透光腔,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一透光口,所述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之间设有透明防爆件,通过透明防爆件将隔爆腔与第一透光腔隔开,包括该防爆灯壳体的防爆灯将电源模块及第一发光模块均置于隔爆腔中,避免了隔爆腔中的各个电器元件产生电弧或发热等情况时,引起外部环境中的易燃气体、粉尘产生爆炸。采用该种结构的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有效满足聚光等照明要求,且该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安全等级更高,更便于携带,有效满足特殊作业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背景技术
在一些具有可燃性气体、粉尘或者其它易燃的危险环境中进行照明时,若照明灯具产生电弧、火花或高温等问题时,非常容易引燃周围环境里的可燃性气体、粉尘等危险物质造成爆炸,带来危险。
故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了防爆灯作为在这些环境下作业的照明灯具,现有技术中的防爆灯通常包括壳体11及覆盖于壳体开口处的灯罩12,在壳体11及灯罩12形成的腔体内设置电路控制部13及照明部14,其具体结构可参阅图1所示。这种结构虽然能够实线照明需求,但由于防爆灯应用的环境通常对照明的光线亮度要求较高,故光源的功率要求较高,热量较大,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防爆灯,由于直接将电气部件置于壳体11与灯罩12构成的腔体内,故其隔热性及密封性较差,无法很好地满足防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性好、安全等级高的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如下:
该防爆灯壳体,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包括隔爆腔及第一透光腔;
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一透光口,所述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之间设有透明防爆件。
较佳地,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把手,所述的把手设于所述的隔爆腔的外侧。
更佳地,所述的把手内设有中空的把手腔体及第一通孔,所述的隔爆腔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把手腔体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与所述的隔爆腔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且所述的第三通孔中位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的一端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较佳地,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第二透光腔,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二透光口。
较佳地,所述的隔爆腔由一体成型的金属材料构成。
该防爆灯,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防爆灯包括电源模块、第一发光模块及上述的防爆灯壳体,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均设于所述的隔爆腔的内部,并且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位于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相邻的一侧。
较佳地,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的隔爆腔外侧的把手中,且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控制信号输入单元及信息提示单元;所述的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信息提示单元、电源模块及第一发光模块相连接;
所述的主控单元设于所述的把手中的把手腔体中,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及所述的信息提示单元分别嵌于所述的把手上对应的嵌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第二发光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与所述的隔爆腔中的隔爆腔第二透光口相邻;
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与所述的主控单元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灯包括信号线,所述的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的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的信号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的把手中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的隔爆腔中的第二通孔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实现所述的主控单元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的有线连接,且所述的第一通孔及所述的第二通孔内设有密封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灯包括电源线及充电端口,所述的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的充电端口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的把手中的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的充电端口嵌于所述的第三通孔中位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的一端中,并且所述的第三通孔内设有密封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透镜模块;
所述的透镜模块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
所述的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其中,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连接的一端;
所述的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之间;
所述的第三透镜位于与所述的隔爆腔第二透光口相连接的第二透光腔中,且所述的第三透镜位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其中,所述的第二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连接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位于所述的隔爆腔内部的第二透镜安装架及固定座;
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位于所述的固定座上;
所述的第二透镜设置于所述的第二透镜安装架上,所述的第二透镜安装架与所述的固定座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中与所述的隔爆腔贴合的面上设有滑槽,所述的隔爆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的滑槽对应的滑轨,所述的固定座中的滑槽置于所述的隔爆腔中的滑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由导热材料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透光腔包括距离调节部,所述的距离调节部与所述的第一透镜相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的距离调节部改变所述的第一透镜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之间的相对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包括隔爆腔及第一透光腔,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一透光口,所述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之间设有透明防爆件,通过透明防爆件将隔爆腔与第一透光腔隔开,包括该防爆灯壳体的防爆灯将电源模块及第一发光模块均置于隔爆腔中,避免了隔爆腔中的各个电器元件产生电弧或发热等情况时,引起外部环境中的易燃气体、粉尘产生爆炸,而第一发光模块产生的光源可透过透明防爆件传到第一透光腔后对外部环境进行照明,由于第一透光腔中没有电器元件的设置,故可选用普通光学透镜置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上,有效满足聚光等照明要求,且该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安全等级更高,更便于携带,有效满足特殊作业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防爆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的爆炸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中的隔爆腔的立体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的立体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的剖面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的后视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的俯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中的固定块的主视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中的固定块、第一发光模块、第二透镜及第二透镜安装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中的第一透光腔及第一透光腔中各个部件的爆炸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中的电器部件原理图。
附图标记
11 壳体
12 灯罩
13 电路控制部
14 照明部
2 隔爆腔
21 第二通孔
22 滑轨
23 把手连接部
3 透明防爆件
4 第一透光腔
41 第一发光模块
42 第一透光筒
421 导向槽
431 定位销
432 定位销固定环
44 透光筒后固定环
45 透光筒前固定环
46 距离调节环
5 把手
51 第一通孔
52 第三通孔
6 第二透光腔
61 第二发光模块
71 电池
72 电池盒
73 充电端口
81 主控单元
82 控制信号输入单元
821 按钮
83 信息提示单元
9 密封塞
101 第一透镜
102 第二透镜
103 第三透镜
111 第二透镜安装架
112 防爆玻璃固定环
113 第一透镜前固定环
114 第一透镜后固定环
120 固定座
121 滑槽
130 密封塞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
参阅图2到图1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防爆灯壳体包括隔爆腔2及第一透光腔4;
所述的隔爆腔2中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一透光口,所述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之间设有透明防爆件3。
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爆腔2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之间采用防爆螺纹连接,由透明的平面防爆玻璃构成所述的透明防爆件3,并将该平面防爆玻璃先固定于一防爆玻璃固定环112 上,然后设置于所述的隔爆腔2与第一透光腔4之间,对隔爆腔2与第一透光腔4隔断,由于采用了透明防爆件3置于隔爆腔2与第一透光腔4之间,故包括该防爆灯壳体的防爆灯可将光源也设置于隔爆腔2中,在避免了光源发热导致外部易燃物质发生爆炸的同时,不对照明产生影响。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把手5,所述的把手5设于所述的隔爆腔2的外侧。如图2至图4所示,该实施例中把手5设于隔爆腔2的上侧壁上,且隔爆腔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把手5相连接的把手连接部23,所述的把手5通过把手连接部23与隔爆腔2 相连接。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5内设有中空的把手腔体及第一通孔51,所述的隔爆腔2上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的把手腔体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一通孔51及第二通孔21 与所述的隔爆腔2的内部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5上还设有第三通孔52,所述的第三通孔52连通所述的第二通孔21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且所述的第三通孔52中位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的一端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9。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密封塞连接扣130,所述的密封塞连接扣130的第一端与所述的把手5连接,所述的密封塞连接扣130的第二端与所述的密封塞9 连接,由于密封塞连接扣13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把手5及所述的密封塞9,故当将密封塞9从所述的把手上拆下时,密封塞9也可通过密封塞连接扣130挂于所述的把手上,即通过密封塞连接扣130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因密封塞9较小,用户将密封塞9从第三通孔52取下后,不易寻找、容易丢失的问题。图2、图5、图6及图7中的防爆灯壳体上即设有密封塞连接扣130,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中的密封塞9的形状,为了更清楚地表现出密封塞连接扣的形状,图中仅绘制了密封塞连接扣130与把手的连接,而将密封塞连接扣130中与密封塞9连接的一端悬空,结合图2及图7可以看出,该实施例中的密封塞连接扣130的第一端为一个环形孔,并设于靠近第三通孔52的位置,该实施例中的密封塞上具有一个小的凸起点,密封塞连接扣130的第二端为一个尺寸与密封塞9上的小的凸起点相匹配的环形孔,实际应用中可将该环形孔套设于密封塞9上的小的凸起点上,实现密封塞连接扣130与密封塞9的连接,当前图片中并未绘制出该环形孔套设于密封塞9上的小的凸起点的状态,同时,由于该实施例中采用了具有一定回弹性的材料构成了该密封塞连接扣130,故从图中看该密封塞连接扣130呈竖直的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结构的密封塞连接扣实现把手 5及密封塞9的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第二透光腔6,所述的隔爆腔2中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6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二透光口。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透光腔6套设于所述的隔爆腔2的外侧,第二透光腔6与隔爆腔2是止口对接,第二透光腔6与隔爆腔2的对接面是隔爆面接触,然后采用隔爆螺钉对第二透光腔6与隔爆腔2进行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爆腔2由一体成型的金属材料构成;第二透光腔也采用防爆材料(如金属材料)构成。
参阅图6及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的防爆灯包括电源模块、第一发光模块41及上述的防爆灯壳体,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相连接,且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均设于所述的隔爆腔2的内部,并且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位于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3相邻的一侧。
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组及电池盒72,所述的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71放置于电池盒72后,置于隔爆腔2中。
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发光模块41可由激光发射器构成发光源,包括激光发射器的第一放光模块可有效实现远距离的照明,同时虽然激光发射器工作后会产生热量,但由于该第一发光模块41置于隔爆腔2中,故其产生的热量不会影响隔爆腔2外部的环境温度,使用十分安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的隔爆腔2外侧的把手5中,且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81、控制信号输入单元82及信息提示单元83;所述的主控单元81分别与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82、信息提示单元83、电源模块及第一发光模块41相连接;
所述的主控单元81设于所述的把手5中的把手腔体中,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82及所述的信息提示单元83分别嵌于所述的把手5上对应的嵌槽中。
该实施例中,可由苯胺电路制成所述的主控单元81,由于主控单元8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较小,不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置于把手5中也不会带来危险,通过将主控单元81设置于把手腔体中,将控制信号输入单元82及所述的信息提示单元83分别嵌于所述的把手5上对应的嵌槽中,可以便于使用者对防爆灯进行操作。如图5及图8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82包括了4个按钮821,使用者可通过按钮821对该防爆灯中的第一发光模块41及第二发光模块61进行控制,同时,可采用显示屏构成所述的信息提示单元83,用户可通过显示屏得知该防爆灯当前的工作状态及相关信息,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断码屏构成该信息提示单元83。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第二发光模块61,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61与所述的隔爆腔2中的隔爆腔第二透光口相邻;
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61与所述的主控单元81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该实施例中的第二发光模块61置于第二透光腔6中。
该实施例中,第二发光模块61可由LED光源板构成,该第二发光模块61形成的光源相对较为柔和,适合在近距离照明时使用,由图6可以看出,第二发光模块61生产的光源通过第三透镜103进行照射,由于第三透镜103为凹凸型的凸透镜,故形成的光为泛光照明,照射范围较大。
通过两种发光模块的设置,可使得该防爆灯在更多应用场景下进行适用。
如图5至8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一发光模块41及第二发光模块61分别设于防爆灯的前后两侧,使用者照明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光源的区分及使用,且这样的结构布置,使得防爆灯的重量更均衡,使用者拿灯时更为舒适,避免了一头轻一头重的问题。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包括信号线,所述的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的主控单元81相连接,所述的信号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的把手5中的第一通孔51、位于所述的隔爆腔2中的第二通孔21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61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实现所述的主控单元81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61 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的有线连接,且所述的第一通孔51及所述的第二通孔21内设有密封胶,即通过在第一通孔51及第二通孔21内注胶实现密封。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包括电源线及充电端口73,所述的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的充电端口73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的把手5中的第三通孔52、所述的第二通孔21后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的充电端口73嵌于所述的第三通孔 52中位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的一端中,并且所述的第三通孔52内设有密封胶,即通过在第三通孔52内注胶实现密封。需注意的是,由于不影响理解,当前图6中并未绘制电源线及信号线,防爆灯实际制造时,需要在防爆灯中进行排线。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21及第三通孔52内注胶,实现了隔爆腔的密封及各个导线的固定。
由图6可以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透镜模块;
所述的透镜模块包括第一透镜101、第二透镜102及第三透镜103;
所述的第一透镜101位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其中,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2连接的一端;
所述的第二透镜102位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3之间;
所述的第三透镜103位于与所述的隔爆腔第二透光口相连接的第二透光腔6中,且所述的第三透镜103位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6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其中,所述的第二透光腔6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6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2连接的一端。
该实施例中,采用了防爆玻璃构成了第三透镜103,且该第三透镜103采用点胶的方式固定于第二透光腔6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该第二透光腔6套设于隔爆腔2上,第二透光腔6与隔爆腔2的对接面是隔爆面接触,由于隔爆腔2、第二透光腔6及第三透镜103均采用了防爆材料构成,故这三者形成的密封容腔具备隔爆作用。
该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01为凸透镜、第二透镜102为凹透镜,第一发光模块41射出的光源可依次透过第二透镜102、透明防爆件3及第一透镜101进行照射。第三透镜103为凹凸型的凸透镜,第二发光模块61射出的光源可透过第三透镜103进行照射。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位于所述的隔爆腔2内部的第二透镜安装架111及固定座120;
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41位于所述的固定座120上;
所述的第二透镜102设置于所述的第二透镜安装架111上,所述的第二透镜安装架111 与所述的固定座120连接。
如图4、图9及图10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座120中与所述的隔爆腔2贴合的面上设有滑槽121,所述的隔爆腔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的滑槽121对应的滑轨22,所述的固定座120中的滑槽121置于所述的隔爆腔2中的滑轨22上。
可通过移动固定座120,调节第二透镜102与透明防爆件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座120由导热材料构成。
由于固定座120由导热材料构成,且固定座120与隔爆腔2相连接,故当第一发光模块41置于固定座120上时,可将热量通过固定座120传递至隔爆腔2上,实现热量的分散,避免局部热量过高,完成散热,如图10所示,为了更好地散热,该实施例中的固定块包括基座部及分布于基座部的两侧及底部的散热片部,散热片部中的各个散热片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实现更好地散热,第一发光模块41通过螺钉固定于基座部上,为了更好地将热量传递至隔爆腔2上,该固定块的形状与隔爆腔2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透光腔4包括距离调节部,所述的距离调节部与所述的第一透镜101相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的距离调节部改变所述的第一透镜101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 3之间的相对间距。
参阅图1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透光腔4包括了第一透光筒42、定位销431及定位销固定环432;
其中,所述的第一透光筒42上设有导向槽421,所述的定位销431的一端固定于定位销固定环432上,所述的定位销431的另一端可在所述的导向槽421内滑动,即由定位销431、定位销固定环432及设于所述的第一透光筒42上的导向槽421共同构成所述的距离调节部。该实施例中设置了4个导向槽并配置有4个定位销,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导向槽及定位销的数量以及导向槽的形状。
防爆灯实际安装过程中可先将第一透镜101固定于第一透镜前固定环113与有第一透镜后固定环114之间,然后,将第一透镜后固定环114与定位销固定环432连接,通过所述的有第一透镜后固定环114令所述的第一透镜101与所述的定位销固定环432连接。
第一透光筒42包括圆桶状的隔爆腔连接部及第一透镜安装部,隔爆腔连接部的直径与隔爆腔2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的尺寸相匹配,第一透镜安装部的直径大于隔爆腔连接部的直径。
在第一透镜安装部与所述的隔爆腔连接部连接的位置设有透光筒后固定环44,定位销固定环432套设于第一透镜安装部上设置导向槽421的位置,定位销穿过定位销固定环432置于所述的导向槽421中,定位销固定环432外侧还套设有距离调节环46,距离调节环46的内侧设有定位销固定槽,使得定位销可卡于距离调节环46中的定位销固定槽中;定位销固定环432中不与所述的透光筒后固定环44相邻的一侧与第一透镜101后固定环相连接;同时,该第一透光腔4还包括透光筒前固定环45,该透光筒前固定环45套设于所述的第一透镜安装部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连接部连接的一侧。
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透镜安装部上的导向槽为由隔爆腔连接部延伸至透光筒前固定环45方向的弧线开槽,用户可通过旋转距离调节环46、带动定位销沿导向槽移动,从而带动与定位销固定环432连接的第一透镜101移动,改变该防爆灯的焦距,调节照明距离。
采用该结构的防爆灯,其在5公里距离处的照明光照度可达到0.25勒克斯(lux),有效满足照明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包括隔爆腔及第一透光腔,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一透光口,所述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之间设有透明防爆件,通过透明防爆件将隔爆腔与第一透光腔隔开,包括该防爆灯壳体的防爆灯将电源模块及第一发光模块均置于隔爆腔中,避免了隔爆腔中的各个电器元件产生电弧或发热等情况时,引起外部环境中的易燃气体、粉尘产生爆炸,而第一发光模块产生的光源可透过透明防爆件传到第一透光腔后对外部环境进行照明,由于第一透光腔中没有电器元件的设置,故可选用普通光学透镜置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上,有效满足聚光等照明要求,且该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安全等级更高,更便于携带,有效满足特殊作业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技术方案中,其中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模块单元均能够对应于集成电路结构中的具体硬件电路,因此仅涉及具体硬件电路的改进,硬件部分并非仅仅属于执行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因此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也并未涉及任何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仅仅利用这些模块和单元所涉及的硬件电路结构方面的改进即可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而并不需要辅助以特定的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即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17)

1.一种防爆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包括隔爆腔及第一透光腔;
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一透光口,所述的隔爆腔第一透光口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之间设有透明防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把手,所述的把手设于所述的隔爆腔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内设有中空的把手腔体及第一通孔,所述的隔爆腔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把手腔体依次通过所述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与所述的隔爆腔的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连通所述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且所述的第三通孔中位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的一端上还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还包括第二透光腔,所述的隔爆腔中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隔爆腔第二透光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爆腔由一体成型的金属材料构成。
7.一种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包括电源模块、第一发光模块及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爆灯壳体,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的电源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均设于所述的隔爆腔的内部,并且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位于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相邻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的隔爆腔外侧的把手中,且所述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单元、控制信号输入单元及信息提示单元;所述的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信息提示单元、电源模块及第一发光模块相连接;
所述的主控单元设于所述的把手中的把手腔体中,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单元及所述的信息提示单元分别嵌于所述的把手上对应的嵌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第二发光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与所述的隔爆腔中的隔爆腔第二透光口相邻;
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与所述的主控单元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包括信号线,所述的信号线的一端与所述的主控单元相连接,所述的信号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的把手中的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的隔爆腔中的第二通孔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实现所述的主控单元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所述的第二发光模块及所述的电源模块的有线连接,且所述的第一通孔及所述的第二通孔内设有密封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包括电源线及充电端口,所述的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的充电端口相连接,所述的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位于所述的把手中的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的电源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的充电端口嵌于所述的第三通孔中位于所述的防爆灯壳体外表面的一端中,并且所述的第三通孔内设有密封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透镜模块;
所述的透镜模块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
所述的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其中,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连接的一端;
所述的第二透镜位于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与所述的透明防爆件之间;
所述的第三透镜位于与所述的隔爆腔第二透光口相连接的第二透光腔中,且所述的第三透镜位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处,其中,所述的第二透光腔中的透光腔第一透光口位于所述的第二透光腔中不与所述的隔爆腔连接的一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爆灯还包括位于所述的隔爆腔内部的第二透镜安装架及固定座;
所述的第一发光模块位于所述的固定座上;
所述的第二透镜设置于所述的第二透镜安装架上,所述的第二透镜安装架与所述的固定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中与所述的隔爆腔贴合的面上设有滑槽,所述的隔爆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的滑槽对应的滑轨,所述的固定座中的滑槽置于所述的隔爆腔中的滑轨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由导热材料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光腔包括距离调节部,所述的距离调节部与所述的第一透镜相连接。
CN202120355174.5U 2021-02-09 2021-02-09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Active CN214119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5174.5U CN214119938U (zh) 2021-02-09 2021-02-09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5174.5U CN214119938U (zh) 2021-02-09 2021-02-09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9938U true CN214119938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49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5174.5U Active CN214119938U (zh) 2021-02-09 2021-02-09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9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8198A (zh) 一种立体烛光灯套及带有该灯套的电子蜡烛
CN214119938U (zh)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CN103016985B (zh) Led防爆泛光灯
CN112709974A (zh) 防爆灯壳体及相应的防爆灯
CN103363298A (zh) 便携式防爆灯
CN107101159B (zh) 台灯
EP3875840B1 (en) Independent and spliceable cabinet lamp
CN201074744Y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条形灯
JP2014186839A (ja) ランプ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12028129A (ja) 携帯電灯
CN108870135B (zh) 一种照明设备
CN201014224Y (zh) 本质安全型矿用照明灯
CN216619656U (zh) 一种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灯具
CN213333863U (zh) 一种防水防尘的壁灯
CN205402316U (zh) 一种新型可充电便携式led防爆折叠直板灯
CN205402315U (zh) 一种新型可充电便携式led防爆头灯
CN217382608U (zh) 一种拼接防爆灯
EP3896333B1 (en) Downlight
CN210511126U (zh) 内置电池手电筒装置
CN220489112U (zh) 底座可发光的镜子灯
CN210165213U (zh) 一种可双面发光的三角灯
CN216814056U (zh) 一种夜灯
CN104515015B (zh) 一种led灯
CN218209339U (zh) 电子仿真蜡烛
CN220981167U (zh) 一种手电、吊灯及台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