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9368U -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19368U CN214119368U CN202022342824.0U CN202022342824U CN214119368U CN 214119368 U CN214119368 U CN 214119368U CN 202022342824 U CN202022342824 U CN 202022342824U CN 214119368 U CN214119368 U CN 2141193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ctv
- sonar
- main body
- robot
- robot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船、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CCTV系统、声呐系统、自主电源、转换接头、集成控制器、接收天线、接收单元以及调速模块;机器人主体船的尾部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的头部与集成控制器连接;集成控制器的头部与CCTV系统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尾部与转换接头连接;机器人主体船底部与声呐系统连接;机器人主体船的内壁与自主电源连接;自主电源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CCTV系统、声呐系统、集成控制器、调速模块、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单元电连接;接收天线与接收单元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与调速模块电连接;节省了操作前的繁琐工作,操作步骤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暗涵检测摸排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尤其是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多数城市每逢大雨便内涝为患,城市内涝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城市排水管因常年排放的废水和废物越来越多,而这些物质还具有腐蚀性,进而造成城市排水管道的堵塞、泄露等各种功能性及结构性损坏。
因此必须对排水管道进行及时检测,才能将管网中的各种隐患提前预知,为管道疏通、修复及市政规划、工程量测算、应急措施提供准确地实施依据。
城市暗涵作为各排水管道的汇流管网,几乎内部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雨污水,故若采用传统潜望镜方式进行检测,只能检测到近距离的内部状况,且会因受到水体的扰动导致拍摄效果较差。
若采用传统的管道CCTV爬行机器人,则需要对暗涵进行堵水、围堰,将暗涵内部的雨污水抽干或抽至低水位以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检测作业,前期操作过程繁琐,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机器人使用前,需要对暗涵进行堵水、围堰,将暗涵内部的雨污水抽干或抽至低水位以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检测作业,前期操作过程繁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船、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CCTV系统、声呐系统、自主电源、转换接头、集成控制器、接收天线、接收单元、调速模块、气压报警装置和雷达装置;
所述机器人主体船的尾部甲板上表面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的头部与集成控制器连接;
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头部与CCTV系统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的尾部与转换接头连接;
所述机器人主体船底部与声呐系统连接;
所述机器人主体船的内壁与自主电源连接;
所述自主电源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CCTV系统、声呐系统、集成控制器、调速模块、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单元电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与接收单元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与调速模块电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位于机器人主体船的内部,且与机器人主体船内壁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和调速模块分别位于主体船内部;
所述集成控制器上部固定设置有气压报警装置,所述气压报警装置的前端设置有雷达装置。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为双体船,所述双体船包括左单片体和右单片体,所述左单片体和右单片体通过固定支架连接;
所述左单片体和右单片体的尾部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顶部与集成控制器连接;
所述声呐系统位于左单片体和右单片体之间的底部,所述声呐系统连接在左单片体和右单片体之间;
所述右单片体内壁与自主电源连接;
所述自主电源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CCTV系统、声呐系统、集成控制器、调速模块、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单元电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与接收单元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与调速模块电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位于右单片体的内部,且与右单片体内壁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和调速模块分别位于右单片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支架、发动机、螺旋桨、导流帽以及锁紧装置;
所述发动机支架的底部与机器人主体船上表面连接,所述发动机支架的顶部与发动机通过锁紧装置连接;
所述螺旋桨与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导流帽连接。
进一步:所述CCTV系统包括CCTV镜头、LED泛光光源以及航插卡套;
所述CCTV镜头通过航插卡套与集成控制器旋转连接;
所述LED泛光光源位于CCTV镜头一侧且与集成控制器连接;
所述CCTV镜头和LED泛光光源分别与自主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声呐系统包括声呐探头、固定抱箍、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固定抱箍、声呐探头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固定板与机器人主体船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上设置有失控报警装置,所述失控报警装置与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上设置有气压报警装置,所述气压报警装置与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内部设置有就地开关,所述就地开关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CCTV系统、声呐系统、集成控制器、调速模块、接收天线以及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换接头为三通转换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主要通过独有的双体船形式作为机器人及配置设备的搭载主体,通过空气负压式动力及系统实现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向等功能,通过搭载于检测机器人甲板面的CCTV系统对暗涵水面以上进行全面的检测作业,通过搭载于检测机器人中间底部的声呐系统对暗涵水面以下进行全面的检测作业,通过搭载于机器人主体的CCTV及声呐组合系统对暗涵整体内部实现360度全方位全面的检测作业;
该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在工作前不需要对暗涵进行堵水、围堰,不需要将暗涵内部的雨污水抽干或抽至低水位以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检测作业,节省了操作前的繁琐工作,只需要,将岸上线缆收放车线缆端头与转换接头可靠连接,该检测机器人通过市政井口下放至暗涵内部即可工作,操作步骤简单;
进一步:通过机器人主体采用双体船,使得船体在航行过程中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整个检测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左单片体去掉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申请图1的底部示意图。
其中:1、机器人主体船;11、左单片体;12、右单片体;13、固定支架;14、检修孔座板;15、检修孔密封;16、检修孔盖板;2、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1、发动机支架;22、发动机;23、锁紧装置;24、螺旋桨;25、导流帽;3、CCTV系统;31、CCTV镜头;32、LED泛光光源;33、航插卡套;4、声呐系统;41、声呐探头;42、固定抱箍;43、固定板;44、声呐保护罩;5、自主电源;6、转换接头;7、集成控制器;8、接收天线;9、接收单元;10、调速模块;17、失控报警装置;18、气压报警装置;19、就地开关;20、空气涵道、26、雷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船1、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自主电源5、转换接头6、集成控制器7、接收天线8、接收单元9、调速模块10、气压报警装置18和雷达装置26;
机器人主体船1的尾部甲板上表面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连接,机器人主体船1的头部与集成控制器7连接;
集成控制器7的头部与CCTV系统3连接,集成控制器7的尾部与转换接头6连接;
机器人主体船1底部与声呐系统4连接;
机器人主体船1的内壁与自主电源5连接;
自主电源5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集成控制器7、调速模块10、接收天线8以及接收单元9电连接;
接收天线8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接收单元9与调速模块10电连接;
接收天线8位于机器人主体船1的内部,且与机器人主体船1内壁连接;
接收单元9和调速模块10分别位于主体船内部;
集成控制器7上部固定设置有气压报警装置18,气压报警装置18的前端设置有雷达装置26。
进一步,机器人主体船1为双体船,双体船包括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通过固定支架13连接;
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的尾部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连接;
固定支架13顶部与集成控制器7连接;
声呐系统4位于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之间的底部,声呐系统4连接在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之间;
右单片体12内壁与自主电源5连接;
自主电源5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集成控制器7、调速模块10、接收天线8以及接收单元9电连接;
接收天线8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接收单元9与调速模块10电连接;
接收天线8位于右单片体12的内部,且与右单片体12内壁连接;
接收单元9和调速模块10分别位于右单片体12内部。
进一步,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包括发动机支架21、发动机22、螺旋桨24、导流帽25以及锁紧装置23;
发动机支架21的底部与机器人主体船1上表面连接,发动机支架21的顶部与发动机22通过锁紧装置23连接;
螺旋桨24与发动机22的输出轴通过导流帽25连接。
进一步,CCTV系统3包括CCTV镜头31、LED泛光光源32以及航插卡套33;
CCTV镜头31通过航插卡套33与集成控制器7旋转连接;
LED泛光光源32位于CCTV镜头31一侧且与集成控制器7连接;
CCTV镜头31和LED泛光光源32分别与自主电源5电连接。
进一步,声呐系统4包括声呐探头41、固定抱箍42、固定板43;
固定板43、固定抱箍42、声呐探头4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固定板43与机器人主体船1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机器人主体船1上设置有失控报警装置17,失控报警装置17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
进一步,机器人主体船1上设置有气压报警装置18,气压报警装置18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
进一步,机器人主体船1内部设置有就地开关19,就地开关19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集成控制器7、调速模块10、接收天线8以及接收单元9电连接。
进一步,转换接头6为三通转换接头。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作业开始前,将岸上线缆收放车线缆端头与转换接头6可靠连接;
该检测机器人通过市政井口下方至暗涵内部;
岸上的控制站给自主电源5通电,启动声呐探测系统、启动CCTV系统3,此时该检测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
岸上的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站操纵命令进行航行动作指令,航行动作指令发射至接收天线8,接收天线8将信号反馈至接收单元9,接收单元9将信号反馈至调节模块10,调速模块10直接控制发动机22进行动作,发动机22带动螺旋桨24进行功率输出带动该检测机器人航行检测。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船1、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自主电源5、转换接头6、集成控制器7、接收天线8、接收单元9以及调速模块10。
机器人主体船1为双体船,双体船包括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
每个单片体通过铝合金钣金加工成型,艏艉正视方向分别呈艏翘、艉翘弧形状,艏艉俯视方向分别呈内弧形过度,底部中间端呈平直状,在提高主体浮力的同时降低航行时水流的阻力。
每个单片体顶部甲板面分别在片体艉舯部设有检修孔以及检修孔座板14、检修孔密封15、检修孔盖板16。
检修孔座板14为铝合金机加工成型,一圈均布内丝丝牙,上接触面用铣刀加工若干密封线,其与机器人主体双体船通过焊接固定。
检修孔密封15为丁晴橡胶密封垫,厚度3mm,与检修孔座板14密封面及检修孔盖板16密封面压紧接触以实现密封。
检修孔盖板16为铝合金机加工成型,一圈均布光孔用于锁紧螺母进行固定,与检修孔密封15接触端,由机加工凸台密封线,检修孔盖板16通过锁紧螺母与检修孔座板14进行连接固定。
参照图1和图4,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的尾部甲板上表面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连接,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包括发动机支架21、发动机22、螺旋桨24、导流帽25以及锁紧装置23,发动机支架21与发动机22通过锁紧装置23固定。
发动机支架21共有左右对称的两只,整体由3D打印成型,其结构由上面方形电机固定座及下方线缆通过方管组成,上面方形电机座与发动机22通过锁紧装置23进行固定,下方管与机器人主体双体船焊接固定。
发动机22为无刷电机,为机器人行走输出动力,共两只,左右对称,发动机22与螺旋桨24通过导流帽25固定。
螺旋桨24为碳纤复合材质,桨直径八英寸,螺距4mm,共两只,左右对称,螺旋桨24与发动机22的输出轴通过导流帽25固定。
导流帽25为铝合金材质,外呈弧形帽状,内部为内丝牙结构,通过与发动机22输出轴连接将螺旋桨24进行压紧固定。
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尾部上表面上焊接有空气涵道20,空气涵道20由铝合金钣金加工成型,由两只内中孔的圆弧并成一定厚度的一体结构组成,外围两侧顶部宽底部窄呈弧形。
空气涵道20作为空气动力输出的通道,并与双空气负压动力系统配套,中间底部成锥弧形收起,以使转换接头6连接线缆通过。
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通过固定支架13焊接固定,固定支架13为铝合金钣金加工件,两侧与集成控制器7的底座对应的位置各攻有八只内丝螺纹孔,集成控制器7与固定支架13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集成控制器7内置姿态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为机器人控制系统保驾护航;集成控制器7首部与CCTV系统3连接,尾部与转换接头6连接,转换接头6优选为三通转换接头6。
三通转换接头6作为CCTV系统3与声呐系统4的数据处理及中转中心,前端通过卡套接头连接集成控制器7,底端通过带线缆的卡套接头与声呐系统4连接,尾端通过带线缆的卡套接头与岸上电动收放车连接,实现岸上电源、控制信号、数据传输的相互反馈及传输。
CCTV系统3包括CCTV镜头31、LED泛光光源32以及航插卡套33。
CCTV镜头31通过航插卡套33与集成控制器7旋转连接,镜头可360°旋转,上下翻转220°。
LED泛光光源32位于CCTV镜头31的两侧设置两只且与集成控制器7通过螺栓固定,可适应10米宽以下的所有暗涵内部照明,以确保视频质量的清晰可靠。
CCTV镜头31和LED泛光光源32分别与自主电源5电连接。
参照图5,声呐系统4包括声呐探头41,固定抱箍42、固定板43。
声呐探头41,声呐探头41布置位置为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中间的底部,以便开始探测时全部浸入水下。
声呐探头41上方套设有声呐保护罩44,声呐保护罩44为铝合金钣金加工件,前部为圆开头挡圈,为声呐前段探头发射位置起到保护防撞作用。
声呐探头41通过发射超声波对水面以下部分进行探测反馈,将水面以下的各种功能缺陷、淤泥分布等进行采集,并通过三通转换接头6反馈至岸上控制可视端。
固定板43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位于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之间的尾部,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左单片体11侧壁焊接,第一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右单片体12侧壁焊接。
第二固定板位于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之间的首部,第二固定板的一端与左单片体11侧壁焊接,第二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右单片体12侧壁焊接。
固定抱箍42包括前固定抱箍和后固定抱箍。
后固定抱箍套在声呐探头41的尾部,通过锁紧螺母与第一固定板固定。
前固定抱箍套在声呐探头41的首部,通过锁紧螺母与第二固定板固定。
右单片体12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自主电源5、调速模块10、接收单元9的空腔。
自主电源5分别与电机、CCTV镜头31、声呐镜头、集成控制器7、调速模块10、接收天线8以及接收单元9电连接。
自主电源5为直插式卡槽结构,与开设在右单片体12内部的母卡槽直接插入固定,正常作业时机器人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由三通转换接头6连接至岸上野外电源进行供电及数据传输。
调速模块10包括调速单元,调速单元直接控制连接发动机22,岸上动作指令通过接收天线8将信号反馈至接收单元9,接收单元9将动作指令反馈至调速单元,调速单元控制发动机22正转、反转时,机器人实现前进、后退功能。
调速单元通过预设的速差逻辑编程,左发动机逐渐快速正转,右发动机同步逐渐快速反转时,机器人实现左转功能;反之,实现右转功能。
机器人主体船1上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失控报警装置17,失控报警装置17包括失控传感器,失控传感器位于右单片体12内部,失控传感器与接收单元9连接,当动作指令因内部遮蔽信号较强或动作指令反馈调速模块10失败时,自动将故障报警反馈至岸上控制端,以便起到及时预警的作用。
机器人主体船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失控报警装置17,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上分别设置一个气压传感器,当机器人在暗涵内部碰撞、搁浅而导致进水或损坏时,气压传感器预设正常工作的气压区间,此时气压低于正常气压值,便将报警信号通过接收单元9反馈至岸上控制站,以便及时预警。
机器人主体船1内部设置有就地开关19,机器人主体内部配备有锂电电池,当应急使用时通过就地开关19接通自主应急电源,可为机器人继续几桶航行动力。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一下步骤:
S1:作业开始前,将岸上线缆收放车线缆端头与三通转换接头6连接。
S2:机器人通过市政井口下放至暗涵内部。
S3:在岸上控制站启动电源、启动声呐探测、启动CCTV系统3,此时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
S4:当岸上操作人员通过控制站操纵命令进行航行动作指令时,进行航行动作指令发射至接收天线8,接收天线8反馈至接收单元9,接收单元9反馈调速模块10,调速模块10直接控制两台发动机22进行动作,发动机22带动螺旋桨24进行功率输出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各项航行功能。
S5:同时,岸上控制站可视端通过三通转换接头6的连接,实时获取CCTV镜头31监控画面和状态,声呐探头41的探测数据及状态,并通过集成控制器7实施获取机器人航行姿态、气压、温度及CCTV系统3与声呐探头41转换后的各项数据,以便对机器人整个操纵性能、作业性能进行实时的保障和反馈。
S6:现场检测作业中岸上电源电压低或因机器人在暗涵内部作业遇故障时,可将电源切断并切换至就地端,此时接通就地开关19,岸上操纵人员进行航行动作指令,机器人相应实现上述功能,确保机器人能够可靠的航行作业。
本实施例通过独有的双体船形式作为机器人及配置设备的搭载主体,通过空气负压式动力及系统实现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向等功能,通过搭载于机器人甲板面的CCTV系统3对暗涵水面以上进行全面的检测作业,通过搭载于机器人中间底部的声呐系统4对暗涵水面以下进行全面的检测作业,通过搭载于机器人主体的CCTV及声呐组合系统对暗涵整体内部实现360度全方位全面的检测作业。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船(1)、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自主电源(5)、转换接头(6)、集成控制器(7)、接收天线(8)、接收单元(9)、调速模块(10)、气压报警装置(18)和雷达装置(26);
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的尾部甲板上表面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连接,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的头部与集成控制器(7)连接;
所述集成控制器(7)的头部与CCTV系统(3)连接,所述集成控制器(7)的尾部与转换接头(6)连接;
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底部与声呐系统(4)连接;
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的内壁与自主电源(5)连接;
所述自主电源(5)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集成控制器(7)、调速模块(10)、接收天线(8)以及接收单元(9)电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8)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9)与调速模块(10)电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8)位于机器人主体船(1)的内部,且与机器人主体船(1)内壁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9)和调速模块(10)分别位于主体船内部;
所述集成控制器(7)上部固定设置有气压报警装置(18),所述气压报警装置(18)的前端设置有雷达装置(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为双体船,所述双体船包括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所述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通过固定支架(13)连接;
所述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的尾部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13)顶部与集成控制器(7)连接;
所述声呐系统(4)位于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之间的底部,所述声呐系统(4)连接在左单片体(11)和右单片体(12)之间;
所述右单片体(12)内壁与自主电源(5)连接;
所述接收天线(8)位于右单片体(12)的内部,且与右单片体(12)内壁连接;
所述接收单元(9)和调速模块(10)分别位于右单片体(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包括发动机支架(21)、发动机(22)、螺旋桨(24)、导流帽(25)以及锁紧装置(23);
所述发动机支架(21)的底部与机器人主体船(1)上表面连接,所述发动机支架(21)的顶部与发动机(22)通过锁紧装置(23)连接;
所述螺旋桨(24)与发动机(22)的输出轴通过导流帽(2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CCTV系统(3)包括CCTV镜头(31)、LED泛光光源(32)以及航插卡套(33);
所述CCTV镜头(31)通过航插卡套(33)与集成控制器(7)旋转连接;
所述LED泛光光源(32)位于CCTV镜头(31)一侧且与集成控制器(7)连接;
所述CCTV镜头(31)和LED泛光光源(32)分别与自主电源(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呐系统(4)包括声呐探头(41)、固定抱箍(42)、固定板(43);
所述固定板(43)、固定抱箍(42)、声呐探头(4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固定板(43)与机器人主体船(1)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上设置有失控报警装置(17),所述失控报警装置(17)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上设置有气压报警装置(18),所述气压报警装置(18)与接收单元(9)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船(1)内部设置有就地开关(19),所述就地开关(19)分别与空气负压式动力系统(2)、CCTV系统(3)、声呐系统(4)、集成控制器(7)、调速模块(10)、接收天线(8)以及接收单元(9)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6)为三通转换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42824.0U CN214119368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42824.0U CN214119368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19368U true CN214119368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501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42824.0U Active CN214119368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19368U (zh) |
-
2020
- 2020-10-20 CN CN202022342824.0U patent/CN2141193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18399U (zh) | 一种长续航无人智能巡航监测双体船 | |
CN112462020A (zh) | 风光互补型双体式无人水质监测船 | |
CN112519969B (zh) | 一种自供电的无人船自动停泊充电装置 | |
CN207141334U (zh) | 海上污油自动清理折叠翼式无人滑潜器 | |
CN109436255B (zh) | 一种水下长距离隧洞检测机器人 | |
CN210882533U (zh) | 一种巡航式水质监测船 | |
CN221234020U (zh) | 一种海上风电运维巡检无人艇 | |
CN208007217U (zh) | 一种远距离遥控海水采样的太阳能三体无人船 | |
CN214119368U (zh) |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 | |
CN109250052A (zh) | 多鳍扭波水下机器人 | |
CN214119367U (zh) | 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箱涵检测机器人定位辅助装置 | |
CN112339904A (zh) | 一种基于自航型检测机器人的船体结构 | |
CN112361122B (zh) | 一种基于惯性导航的箱涵检测机器人定位辅助装置 | |
CN112431996A (zh) | 一种基于矢量风力推进行走的箱涵cctv检测机器人 | |
CN214112808U (zh) | 一种暗涵声呐检测机器人 | |
CN112393054A (zh) | 一种自航型暗涵cctv声呐检测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0371269A (zh) | 一种用于海洋结构物除锈的装置 | |
CN213862563U (zh) | 一种基于自航型检测机器人的船体结构 | |
Yan et al. | Multi-functional tugboat for monitoring and cleaning bottom fouling | |
CN214119371U (zh) | 一种基于矢量风力推进行走的箱涵cctv检测机器人 | |
CN214119369U (zh) | 一种暗涵cctv检测机器人 | |
CN116176779B (zh) | 一种海洋装备用无人船 | |
CN206141757U (zh) | 一种无人测量艇及其控制系统 | |
CN205801471U (zh) | 一种四旋翼潜水无人机 | |
CN219029697U (zh) | 一种智慧水务测控用水质浮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No.18 Zhangba East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Xi'an) Ganghang Ship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18 Zhangba East Road, Yanta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Gansu Zhongdian construction port and Shipping Engineering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