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6656U -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16656U
CN214116656U CN202022785552.1U CN202022785552U CN214116656U CN 214116656 U CN214116656 U CN 214116656U CN 202022785552 U CN202022785552 U CN 202022785552U CN 214116656 U CN214116656 U CN 214116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mmunication
protection device
domatic
rainwat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55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新
敬文茂
刘贤德
马雪娥
马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QILIANSHAN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QILIANSHAN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QILIANSHAN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ANSU QILIANSHAN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227855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16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16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16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植被保护领域,尤其为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包括坡面本体,当雨水冲刷下来的石头通过挡板的阻挡可向挡板的左右两侧掉落,避免对植被造成损伤,同时雨水通过导流槽流向支流槽内,另一侧的导流槽内的雨水流向溢流槽内,支流槽内的雨水流入集水箱内收集,溢流槽内的雨水通过出水孔流入坡面本体内的植被表面进行浇灌,通过土工布,可缓冲出水孔流出的水,避免水的冲击力太大造成土壤流失,进而避免了不会因为水量较大而发生水土流失,通过外接管与外部灭火罐连通,使主管道将灭火泡沫抽取至主支管道,再由主支管道输送至分支管道内,通过轴承可带动分支管道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喷嘴转动喷出,进而可实现及时灭火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植被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生物圈中重要的生产者,同时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在维持全球碳循环,保持水土及其营养,调节水资源以及地区及全球气候,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防止、消除或减轻水灾、早灾、火灾、虫害、暴风雨、土壤侵蚀、沙漠化以及污染等自然或人为灾害的损害,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现有的森林植被坡面在下雨水量较大时,坡面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具有不会因为水量较大而发生水土流失,且在较大的水量下也能保证坡面植被的存活以及很好的保护坡面植被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包括坡面本体,所述坡面本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位于右侧导流槽的一侧连通有支流槽,所述挡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右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支流槽连通,所述坡面本体内部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位于左侧的导流槽连通,所述溢流槽和连接管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出水孔。
为了实现及时灭火的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坡面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的内部安装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上端面连通有主支管道,所述主支管道的上端面贯穿基坑并延伸至基坑的外部,所述主支管道的上端面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上端面连通有四个分支管道。
为了避免水的冲击力太大造成土壤流失,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溢流槽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出水口,两个所述出水口的另一端分别依次贯穿连接管和坡面本体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坡面本体的外部,所述连接管的下端面安装有土工布。
为了实现控火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基坑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砂石颗粒层,两个所述砂石颗粒层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封紧网。
为了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后收集,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优选的,所述集水箱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主支管道连通,所述集水箱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网。
为了当发生火灾时及时灭火,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优选的,四个所述分支管道远离轴承的一端均连通有喷嘴,所述主管道的右侧连通有外接管,所述外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坡面本体并延伸至坡面本体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当雨水冲刷下来的石头通过挡板的阻挡可向挡板的左右两侧掉落,避免对植被造成损伤,同时雨水通过导流槽流向支流槽内,另一侧的导流槽内的雨水流向溢流槽内,支流槽内的雨水流入集水箱内收集,溢流槽内的雨水通过出水孔流入坡面本体内的植被表面进行浇灌,进而避免了不会因为水量较大而发生水土流失。
2、该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通过外接管与外部灭火罐连通,使主管道将灭火泡沫抽取至主支管道,再由主支管道输送至分支管道内,通过轴承可带动分支管道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喷嘴转动喷出,进而可实现及时灭火的情况。
综上所述,该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实现了不会因为水量较大而发生水土流失,且在较大的水量下也能保证坡面植被的存活以及很好的保护坡面植被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和集水箱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分支管道俯视图。
图中,1、坡面本体;2、基坑;3、主管道;301、主支管道;302、轴承;303、分支管道;304、喷嘴;305、外接管;4、挡板;401、导流槽;402、支流槽;5、集水箱;501、开口;502、过滤网;503、出水管;6、连接管;601、溢流槽;602、出水孔;603、出水口;7、土工布;8、砂石颗粒层;801、封紧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包括坡面本体1,坡面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401,位于右侧导流槽401的一侧连通有支流槽402,挡板4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箱5,集水箱5的右侧开设有开口501,开口501与支流槽402连通,坡面本体1内部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601,溢流槽601与位于左侧的导流槽401连通,溢流槽601和连接管6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出水孔602。
本实施例中:当雨水冲刷下来的石头通过挡板4的阻挡可向挡板4的左右两侧掉落,避免对植被造成损伤,同时雨水通过导流槽401流向支流槽402内,另一侧的导流槽401内的雨水流向溢流槽601内,支流槽402内的雨水流入集水箱5内收集,溢流槽601内的雨水通过出水孔602流入坡面本体1内的植被表面进行浇灌,进而避免了不会因为水量较大而发生水土流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坡面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基坑2,基坑2的内部安装有主管道3,主管道3的上端面连通有主支管道301,主支管道301的上端面贯穿基坑2并延伸至基坑2的外部,主支管道301的上端面安装有轴承302,轴承302的上端面连通有四个分支管道303。
本实施例中:通过外接管305与外部灭火罐连通,使主管道3将灭火泡沫抽取至主支管道301,再由主支管道301输送至分支管道303内,通过轴承302可带动分支管道303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喷嘴304转动喷出,进而可实现及时灭火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溢流槽601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出水口603,两个出水口603的另一端分别依次贯穿连接管6和坡面本体1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坡面本体1的外部,连接管6的下端面安装有土工布7。
本实施例中:当部分雨水通过出水孔602流入坡面本体1内的植被表面,部分来不及吸收的雨水便通过出水口603流出坡面本体1的外部,避免植被出现涝死的情况,通过土工布7,可缓冲出水孔602流出的水,避免水的冲击力太大造成土壤流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基坑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砂石颗粒层8,两个砂石颗粒层8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封紧网801。
本实施例中:通过砂石颗粒层8和封紧网801的相互配合可将地面的植被进行隔离,阻止地面的植被燃烧时进一步扩大燃烧范围,进而实现了控火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集水箱5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水管503,出水管503的另一端与主支管道301连通,集水箱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网502。
本实施例中:通过水泵将集水箱5内的水抽取至出水管503内,再进入主支管道301内由喷嘴304喷出便可对植被进行浇水,通过过滤网502可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后收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四个分支管道303远离轴承302的一端均连通有喷嘴304,主管道3的右侧连通有外接管305,外接管305的另一端贯穿坡面本体1并延伸至坡面本体1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外接管305与外部的灭火罐连接,可通过喷嘴304将灭火泡沫喷出以便于灭火,通使喷嘴304也可进行喷水,进而可当发生火灾时及时灭火同时可通过喷嘴304进行浇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雨水冲刷下来的石头通过挡板4的阻挡可向挡板4的左右两侧掉落,同时雨水通过导流槽401流向支流槽402内,另一侧的导流槽401内的雨水流向溢流槽601内,支流槽402内的雨水流入集水箱5内收集,溢流槽601内的雨水通过出水孔602流入坡面本体1内的植被表面进行浇灌,通过外接管305与外部灭火罐连通,使主管道3将灭火泡沫抽取至主支管道301,再由主支管道301输送至分支管道303内,通过轴承302可带动分支管道303在旋转的同时带动喷嘴304转动喷出,通过水泵将集水箱5内的水抽取至出水管503内,再进入主支管道301内由喷嘴304喷出便可对植被进行浇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包括坡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本体(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流槽(401),位于右侧导流槽(401)的一侧连通有支流槽(402),所述挡板(4)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集水箱(5),所述集水箱(5)的右侧开设有开口(501),所述开口(501)与支流槽(402)连通,所述坡面本体(1)内部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内部开设有溢流槽(601),所述溢流槽(601)与位于左侧的导流槽(401)连通,所述溢流槽(601)和连接管(6)的下端面贯穿开设有出水孔(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基坑(2),所述基坑(2)的内部安装有主管道(3),所述主管道(3)的上端面连通有主支管道(301),所述主支管道(301)的上端面贯穿基坑(2)并延伸至基坑(2)的外部,所述主支管道(301)的上端面安装有轴承(302),所述轴承(302)的上端面连通有四个分支管道(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601)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出水口(603),两个所述出水口(603)的另一端分别依次贯穿连接管(6)和坡面本体(1)的左右两侧并延伸至坡面本体(1)的外部,所述连接管(6)的下端面安装有土工布(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2)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砂石颗粒层(8),两个所述砂石颗粒层(8)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封紧网(8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5)的下端面连通有出水管(503),所述出水管(503)的另一端与主支管道(301)连通,所述集水箱(5)内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过滤网(5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分支管道(303)远离轴承(302)的一端均连通有喷嘴(304),所述主管道(3)的右侧连通有外接管(305),所述外接管(305)的另一端贯穿坡面本体(1)并延伸至坡面本体(1)的外部。
CN202022785552.1U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Active CN214116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5552.1U CN21411665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5552.1U CN21411665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16656U true CN214116656U (zh) 2021-09-03

Family

ID=7750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5552.1U Active CN214116656U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16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9017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墙
CN206646467U (zh) 坡地径渗流生态集蓄灌溉系统
CN108193737A (zh) 一种绿色节能雨水收集装置
CN213306415U (zh) 一种盐碱地绿化结构
CN212103898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
CN106305352A (zh) 一种农业水土改良灌溉排水系统
CN219840099U (zh) 一种防水土流失护坡结构
CN214116656U (zh) 一种森林植被坡面保护装置
CN214993540U (zh) 拦沙式水土保持生态护岸
CN207854694U (zh) 一种能够对农田充分灌溉的装置
CN215648571U (zh) 一种用于灌溉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10247822U (zh) 一种绿地灌溉或道路绿地灌溉系统
CN212677977U (zh) 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装置
CN205902554U (zh) 一种能够收集雨水的园林灌溉装置
CN212801417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2358883U (zh) 一种绿色屋顶
CN210470548U (zh) 一种石漠化地区储水灌溉装置
CN220068451U (zh) 一种用于绿化景观的雨水收集喷淋浇灌装置
CN216948349U (zh) 一种矿山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20202902U (zh) 一种雨水花园结构
CN219410732U (zh) 一种护坡结构
CN214763907U (zh) 一种绿地水循环系统
CN216586653U (zh) 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
CN109944295A (zh) 一种城市绿化雨水及浇灌水环保循环利用装置
CN215872786U (zh) 一种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