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02170U -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02170U
CN214102170U CN202120029970.XU CN202120029970U CN214102170U CN 214102170 U CN214102170 U CN 214102170U CN 202120029970 U CN202120029970 U CN 202120029970U CN 214102170 U CN214102170 U CN 214102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cing chamber
station
box
battery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299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添
赫英龙
徐兴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Shengl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Shengl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Shengl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Shengl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299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02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02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021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垃圾箱本体、可回收垃圾盒、废电池回收盒和不可回收垃圾盒;垃圾箱本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放置室、第二放置室和第三放置室,第一放置室和第三放置室分别位于第二放置室横向两侧,垃圾箱本体内设置有基站放置室,基站放置室位于第二放置室下方,垃圾箱本体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投放口和第二垃圾投放口,第一垃圾投放口与第一放置室连通,第二垃圾投放口与第三放置室连通,垃圾箱本体纵向两侧均设置有电池回收口,电池回收口与第二放置室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基站放置室内发生火灾时自动监控并进行灭火,大大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背景技术
随着4G通信网络逐步普及,5G通信网络建设陆续展开,通信基站传输速度不断提升,以及无线频率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速无线通信需求,就需要更加密集的基站建设,从以往基站建设的“高、大、远”指导思想,逐渐转变为“低、小、密”、“低、小、密”的网络建设就造成了选址困难、施工困难、维护困难、协调困难等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949608U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包含设备箱本体,设备箱本体的上方设有箱盖,箱盖的中间前后对称设有电池投放口;设备箱本体内设有挡板,挡板上方的设备箱本体为垃圾舱,垃圾舱内设有垃圾盒,挡板下方的设备箱本体为设备舱;垃圾舱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旋接固定有一号活门;设备舱的前侧壁左右对称旋接固定有二号活门,设备舱后侧壁上左右对称设有数排一号散热防水孔,设备舱左右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数排二号散热防水孔;可以方便、快捷解决城区室外通信微站的建设难题和维护难题,同时解决市民对基站辐射忧虑的协调难度。
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并没有设置防火装置,由于基站是以“低、小、密”为指导思想,高功率的基站运行时如果散热不及时,很容易发生火灾,进而引燃上方的垃圾箱内的垃圾,可能还会导致废电池盒内的电池发生爆炸,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能够在基站放置室内发生火灾时自动监控并进行灭火,大大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包括垃圾箱本体、可回收垃圾盒、废电池回收盒和不可回收垃圾盒;
垃圾箱本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放置室、第二放置室和第三放置室,第一放置室和第三放置室分别位于第二放置室横向两侧,垃圾箱本体内设置有基站放置室,基站放置室位于第二放置室下方,垃圾箱本体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投放口和第二垃圾投放口,第一垃圾投放口与第一放置室连通,第二垃圾投放口与第三放置室连通,垃圾箱本体纵向两侧均设置有电池回收口,电池回收口与第二放置室连通;
垃圾箱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基站放置室的室门;可回收垃圾盒设置在第一放置室内;废电池回收盒设置在第二放置室内;不可回收垃圾盒设置在第三放置室内;基站放置室顶部内壁上设置有自动监控灭火组件。
优选的,自动监控灭火组件包括安装筒、侧门、安装座、转轴、底板、磁铁、电磁铁、灭火剂、蓄电池、处理器和火焰传感器;安装筒设置在基站放置室顶部内壁上,安装筒下端开口;侧门设置在安装筒侧门;安装座设置在安装筒横向一端底部;转轴设置在安装座上;底板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磁铁设置在安装筒横向另一端底部;电磁铁设置在底板远离转轴的端部,电磁铁位于底板靠近磁铁的一侧,初始状态,电磁铁与磁铁电性连接;灭火剂设置在安装筒内;处理器设置在安装筒上,处理器与电磁铁控制连接;火焰传感器设置在安装筒上,火焰传感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蓄电池设置在基站放置室内,蓄电池与电磁铁、处理器和火焰传感器均电性连接。
优选的,安装筒内设置有用于对灭火剂进行分流的分流组件,分流组件包括隔板、堵锥、翼板和复位弹簧;隔板设置在安装筒内壁上,隔板上设置有贯穿隔板的通孔,灭火剂位于隔板上方;复位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复位弹簧均设置在隔板底部,两个复位弹簧分别位于通孔横向两侧;翼板设置有两个,两个翼板分别设置在堵锥横向两侧;翼板设置在复位弹簧底端,初始状态,堵锥贯穿通孔,堵锥底端与底板上表面贴合,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电池保护盒;电池保护盒设置在基站放置室内,蓄电池设置在电池保护盒内。
优选的,通孔为倒立圆台孔状结构,堵锥为圆锥结构或圆台结构。
优选的,侧门上设置有拉环,拉环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
优选的,室门上设置有把手,把手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外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道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够降低基站失火时的损失,同时防止火焰引燃垃圾箱本体内的垃圾或引爆废电池,大大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第一种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第二种视角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垃圾箱本体;101、第一放置室;102、第二放置室;103、第三放置室;104、第一垃圾投放口;105、电池回收口;106、第二垃圾投放口;107、基站放置室;2、室门;201、把手;3、可回收垃圾盒;4、废电池回收盒;5、不可回收垃圾盒;6、安装筒;7、侧门;701、拉环;8、安装座;9、转轴;10、底板;11、磁铁;12、电磁铁;13、隔板;1301、通孔;14、堵锥;15、翼板;16、复位弹簧;17、灭火剂;18、电池保护盒;19、蓄电池;20、处理器;21、火焰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包括垃圾箱本体1、可回收垃圾盒3、废电池回收盒4和不可回收垃圾盒5;
垃圾箱本体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放置室101、第二放置室102和第三放置室103,第一放置室101和第三放置室103分别位于第二放置室102横向两侧,垃圾箱本体1内设置有基站放置室107,基站放置室107位于第二放置室102下方,垃圾箱本体1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投放口104和第二垃圾投放口106,第一垃圾投放口104与第一放置室101连通,第二垃圾投放口106与第三放置室103连通,垃圾箱本体1纵向两侧均设置有电池回收口105,电池回收口105与第二放置室102连通;
垃圾箱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基站放置室107的室门2;可回收垃圾盒3设置在第一放置室101内;废电池回收盒4设置在第二放置室102内;不可回收垃圾盒5设置在第三放置室103内;基站放置室107顶部内壁上设置有自动监控灭火组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自动监控灭火组件包括安装筒6、侧门7、安装座8、转轴9、底板10、磁铁11、电磁铁12、灭火剂17、蓄电池19、处理器20和火焰传感器21;安装筒6设置在基站放置室107顶部内壁上,安装筒6下端开口;侧门7设置在安装筒6侧门;安装座8设置在安装筒6横向一端底部;转轴9设置在安装座8上;底板10转动设置在转轴9上;磁铁11设置在安装筒6横向另一端底部;电磁铁12设置在底板10远离转轴9的端部,电磁铁12位于底板10靠近磁铁11的一侧,初始状态,电磁铁12与磁铁11电性连接;灭火剂17设置在安装筒6内;处理器20设置在安装筒6上,处理器20与电磁铁12控制连接;火焰传感器21设置在安装筒6上,火焰传感器21与处理器20通信连接;蓄电池19设置在基站放置室107内,蓄电池19与电磁铁12、处理器20和火焰传感器21均电性连接,能够自动监控是否发生火灾,并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及时的救火,同时便于向安装筒6内加入灭火剂1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筒6内设置有用于对灭火剂17进行分流的分流组件,分流组件包括隔板13、堵锥14、翼板15和复位弹簧16;隔板13设置在安装筒6内壁上,隔板13上设置有贯穿隔板13的通孔1301,灭火剂17位于隔板13上方;复位弹簧16设置有两个,两个复位弹簧16均设置在隔板13底部,两个复位弹簧16分别位于通孔1301横向两侧;翼板15设置有两个,两个翼板15分别设置在堵锥14横向两侧;翼板15设置在复位弹簧16底端,初始状态,堵锥14贯穿通孔1301,堵锥底端与底板10上表面贴合,复位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能够对安装筒6内的灭火剂17进行分流,保证灭火剂17能够覆盖的范围达到最大,使得灭火剂17的灭火效果更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池保护盒18;电池保护盒18设置在基站放置室107内,蓄电池19设置在电池保护盒18内,能够更好的保护蓄电池19。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通孔1301为倒立圆台孔状结构,堵锥14为圆锥结构或圆台结构,能够更好的起到分流灭火剂17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侧门7上设置有拉环701,拉环701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便于打开侧门7。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室门2上设置有把手201,把手201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把手201上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外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道防滑纹,便于打开室门2。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果基站放置室107内失火,此时火焰传感器21检测到火焰,将相关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20,处理器20控制电磁铁12断电,此时电磁铁12不具有磁性,在重力的作用下,底板10右端下落,由于初始状态复位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当底板10右端下落时,在重力和复位弹簧16弹力的作用下堵锥14下降一端距离,打开通孔1301,此时干粉等灭火剂17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经过堵锥14的分流作用四散在基站放置室107内进行灭火,能够降低基站失火时的损失,同时防止火焰引燃垃圾箱本体1内的垃圾或引爆废电池,大大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7)

1.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本体(1)、可回收垃圾盒(3)、废电池回收盒(4)和不可回收垃圾盒(5);
垃圾箱本体(1)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放置室(101)、第二放置室(102)和第三放置室(103),第一放置室(101)和第三放置室(103)分别位于第二放置室(102)横向两侧,垃圾箱本体(1)内设置有基站放置室(107),基站放置室(107)位于第二放置室(102)下方,垃圾箱本体(1)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垃圾投放口(104)和第二垃圾投放口(106),第一垃圾投放口(104)与第一放置室(101)连通,第二垃圾投放口(106)与第三放置室(103)连通,垃圾箱本体(1)纵向两侧均设置有电池回收口(105),电池回收口(105)与第二放置室(102)连通;
垃圾箱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基站放置室(107)的室门(2);可回收垃圾盒(3)设置在第一放置室(101)内;废电池回收盒(4)设置在第二放置室(102)内;不可回收垃圾盒(5)设置在第三放置室(103)内;基站放置室(107)顶部内壁上设置有自动监控灭火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自动监控灭火组件包括安装筒(6)、侧门(7)、安装座(8)、转轴(9)、底板(10)、磁铁(11)、电磁铁(12)、灭火剂(17)、蓄电池(19)、处理器(20)和火焰传感器(21);安装筒(6)设置在基站放置室(107)顶部内壁上,安装筒(6)下端开口;侧门(7)设置在安装筒(6)侧门;安装座(8)设置在安装筒(6)横向一端底部;转轴(9)设置在安装座(8)上;底板(10)转动设置在转轴(9)上;磁铁(11)设置在安装筒(6)横向另一端底部;电磁铁(12)设置在底板(10)远离转轴(9)的端部,电磁铁(12)位于底板(10)靠近磁铁(11)的一侧,初始状态,电磁铁(12)与磁铁(11)电性连接;灭火剂(17)设置在安装筒(6)内;处理器(20)设置在安装筒(6)上,处理器(20)与电磁铁(12)控制连接;火焰传感器(21)设置在安装筒(6)上,火焰传感器(21)与处理器(20)通信连接;蓄电池(19)设置在基站放置室(107)内,蓄电池(19)与电磁铁(12)、处理器(20)和火焰传感器(21)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安装筒(6)内设置有用于对灭火剂(17)进行分流的分流组件,分流组件包括隔板(13)、堵锥(14)、翼板(15)和复位弹簧(16);隔板(13)设置在安装筒(6)内壁上,隔板(13)上设置有贯穿隔板(13)的通孔(1301),灭火剂(17)位于隔板(13)上方;复位弹簧(16)设置有两个,两个复位弹簧(16)均设置在隔板(13)底部,两个复位弹簧(16)分别位于通孔(1301)横向两侧;翼板(15)设置有两个,两个翼板(15)分别设置在堵锥(14)横向两侧;翼板(15)设置在复位弹簧(16)底端,初始状态,堵锥(14)贯穿通孔(1301),堵锥底端与底板(10)上表面贴合,复位弹簧(16)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保护盒(18);电池保护盒(18)设置在基站放置室(107)内,蓄电池(19)设置在电池保护盒(18)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通孔(1301)为倒立圆台孔状结构,堵锥(14)为圆锥结构或圆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侧门(7)上设置有拉环(701),拉环(701)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其特征在于,室门(2)上设置有把手(201),把手(201)为方形环状结构或圆形环状结构,把手(201)上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外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道防滑纹。
CN202120029970.X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02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9970.XU CN214102170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29970.XU CN214102170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02170U true CN214102170U (zh) 2021-08-31

Family

ID=77437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2997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02170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02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50353U (zh) 一种具有自动灭火结构的充电站
CN108134319A (zh) 一种带有预警功能的安全电力配电柜
CN214102170U (zh) 一种室外通信微站伪装设备箱
CN111862516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森林防火系统
CN205511790U (zh) 一种智能灭蚊设备
CN109285312A (zh)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CN207068197U (zh) 一种带无线报警装置的灭火器箱
CN102521943A (zh) 一种便携式逃生器材存放箱和小区智能消防预警集成装置
CN211443672U (zh)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垃圾箱
CN207504359U (zh) 一种安全且防火的低压配电柜
CN204001923U (zh) 多功能防恐避险舱
CN209510166U (zh) 一种智能逃生防盗窗系统
CN105288875A (zh) 一种用于高楼防火应急系统的逃生柜
CN214018986U (zh) 一种可远程监控的厨房自动灭火装置
CN206233654U (zh) 一种用于电力仪器仪表的防火库房
CN112185048B (zh) 一种森林火灾监控杆
CN213201017U (zh) 一种基于bim的楼宇消防系统
CN205073576U (zh) 智慧城市消防供水压力实时监控系统
CN211686659U (zh) 一种智能垃圾箱的阻燃装置
CN101241631A (zh)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CN107085907A (zh) 一种消防预警装置
CN218076066U (zh) 一种充电桩消防机构
CN206950467U (zh) 多功能高楼户外升降救人装置
CN215267278U (zh) 一种配电箱故障自动处理装置
CN207052053U (zh) 一种消防预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