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2462U - 一种无尘恒温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尘恒温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2462U
CN214062462U CN202022647970.4U CN202022647970U CN214062462U CN 214062462 U CN214062462 U CN 214062462U CN 202022647970 U CN202022647970 U CN 202022647970U CN 214062462 U CN214062462 U CN 214062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storage barrel
plate
baffl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479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Jun Ho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Jun H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Jun Ho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Jun H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479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2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2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2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尘恒温房,包括无尘房、储水机构、顶板、过滤板、水管、储水桶、顶盖、过滤机构、分流板、通槽、导杆、第一弹簧、挡板、过滤网和卡合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无尘房顶部安装的顶板进行雨水收集存放,在顶板的内部顶侧安装有过滤板起到了阻隔外部树叶和杂物的作用,雨水在顶板内部收集后会通过水管进入储水桶的内部,在储水桶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分流板,雨水通过分流板开设的通槽能够均匀的流入过滤网的顶部进行充分过滤,同时分流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沿导杆滑动,起到了减震和抗压的作用,雨水通过过滤网过滤后使干净的水分掉落至储水桶内部存放,使储水桶内部的水在使用时不会堵塞无尘房内部的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无尘恒温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尘房,具体为一种无尘恒温房,属于无尘温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尘室,亦称为无尘室或清净室,它是污染控制的基础,控制空气悬浮微粒浓度,从而达到适当的微粒洁净度级别,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
传统的,无尘房的顶部是矩形结构,当雨水天气时,一方面容易造成积水,浪费了资源,同时会使雨水和灰尘粘黏在无尘房的顶部,不容易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尘恒温房,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同时可过滤沙石,方便清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包括无尘房和安装于所述无尘房顶部的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包括顶板、过滤板、水管、储水桶和顶盖,所述无尘房的顶侧安装有所述顶板,且所述顶板为“U”形结构;所述过滤板设于所述顶板的内部,且所述过滤板的外侧均与所述顶板的内部连接;所述储水桶设于所述无尘房的一侧外部,且所述顶盖的底部与所述储水桶的顶部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顶板的一侧并与所述顶板的内部连通,且所述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顶盖并与所述储水桶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水桶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分流板、通槽、导杆、第一弹簧、挡板和过滤网,所述分流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储水桶的内部,且所述分流板的内部等距设于多个所述通槽;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桶的内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分流板的底侧两端抵触;两个所述导杆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桶的内部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均通过所述分流板和所述第一弹簧的内部并与所述储水桶的内部连接,且所述导杆均与所述分流板和所述第一弹簧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挡板安装于所述分流板的底侧,且所述挡板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挡板与所述储水桶的侧壁卡合,且所述挡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储水桶的一侧外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挡板的底部内侧壁连接,且所述挡板的端内部安装有卡合机构。
优选的,为了方便拉动所述挡板,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与所述挡板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所述把手的另一侧为圆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对所述过滤网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四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均与所述储水桶的内侧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均与所述过滤网的底侧抵触。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所述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槽和卡销,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储水桶的一侧内部,所述卡销设于所述挡板的一侧内部,且所述卡销为“L”形结构;所述卡销的顶部与所述卡槽卡销,且所述卡销的一端通过所述挡板的一侧并与所述把手的一侧连接。
优选的,为了方便滑动所述卡销,所述卡合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储水桶的一侧内部,且所述卡销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储水桶的一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所述顶盖起到限位的作用,所述顶盖的内部安装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储水桶的两侧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顶盖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顶盖的顶侧外部,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卡合。
优选的,为了方便拉动所述顶盖,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第三弹簧和拉手,两组所述第三弹簧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顶盖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杆均通过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顶盖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相对的一侧顶部均安装有所述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无尘房顶部安装的顶板进行雨水收集存放,在顶板的内部顶侧安装有过滤板起到了阻隔外部树叶和杂物的作用,雨水在顶板内部收集后会通过水管进入储水桶的内部,在储水桶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分流板,雨水通过分流板开设的通槽能够均匀的流入过滤网的顶部进行充分过滤,同时分流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能够沿导杆滑动,起到了减震和抗压的作用,雨水通过过滤网过滤后使干净的水分掉落至储水桶内部存放,使储水桶内部的水在使用时不会堵塞无尘房内部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无尘房与储水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无尘房,2、储水机构,21、顶板,22、过滤板,23、水管, 24、储水桶,25、顶盖,3、过滤机构,31、分流板,32、通槽,33、导杆, 34、第一弹簧,35、挡板,36、过滤网,37、把手,38、支撑板,4、卡合机构,41、卡槽,42、卡销,43、第二弹簧,5、限位机构,51、限位槽, 52、限位杆,53、第三弹簧,54、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无尘恒温房,包括无尘房1和安装于所述无尘房1顶部的储水机构2,所述储水机构2包括顶板21、过滤板22、水管 23、储水桶24和顶盖25,所述无尘房1的顶侧安装有所述顶板21,且所述顶板21为“U”形结构;所述过滤板22设于所述顶板21的内部,且所述过滤板22的外侧均与所述顶板21的内部连接;所述储水桶24设于所述无尘房1的一侧外部,且所述顶盖25的底部与所述储水桶24的顶部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水管23的一端通过所述顶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顶板21的内部连通,且所述水管2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顶盖25并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分流板31、通槽32、导杆33、第一弹簧34、挡板35和过滤网36,所述分流板31滑动安装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且所述分流板31的内部等距设于多个所述通槽32;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分流板31的底侧两端抵触;两个所述导杆33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接,所述导杆 33的另一端均通过所述分流板31和所述第一弹簧34的内部并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接,且所述导杆33均与所述分流板31和所述第一弹簧34 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挡板35安装于所述分流板31的底侧,且所述挡板 35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挡板35与所述储水桶24的侧壁卡合,且所述挡板 35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外部;所述过滤网36与所述挡板35的底部内侧壁连接,且所述挡板35的端内部安装有卡合机构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把手37,所述把手37的一侧与所述挡板35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所述把手37的另一侧为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 38,四个所述支撑板38的一侧均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侧连接,且所述支撑板38的顶侧均与所述过滤网36的底侧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合机构4包括卡槽41和卡销42,所述卡槽41设于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内部,所述卡销42设于所述挡板35的一侧内部,且所述卡销42为“L”形结构;所述卡销42的顶部与所述卡槽41卡销42,且所述卡销42的一端通过所述挡板35的一侧并与所述把手37的一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卡合机构4还包括第二弹簧43,所述第二弹簧43安装于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内部,且所述卡销42 通过所述第二弹簧43与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顶盖25的内部安装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槽51和限位杆52,两个所述限位槽51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储水桶24的两侧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52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顶盖25的内部;所述限位杆52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顶盖25的顶侧外部,且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51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限位机构5还包括第三弹簧53和拉手54,两组所述第三弹簧53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顶盖25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杆52均通过所述第三弹簧53与所述顶盖25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52相对的一侧顶部均安装有所述拉手5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雨季时雨水通过无尘房1顶部安装的顶板21进行收集存放,在顶板21的内部顶侧安装有过滤板22起到了阻隔外部树叶和杂物的作用,雨水在顶板21内部收集后会通过水管23进入储水桶24的内部,在储水桶24的顶部内侧安装有分流板31,雨水通过分流板 31开设的通槽32能够均匀的流入过滤网36的顶部进行充分过滤,同时分流板31在第一弹簧34的作用下能够沿导杆33滑动,起到了减震和抗压的作用,雨水通过过滤网36过滤后使干净的水分掉落至储水桶24内部存放,使储水桶24内部的水在使用时不会堵塞无尘房1内部的设备,当需要对过滤网36清理时,通过按压把手37,使把手37带动卡销42与卡槽41内部分离,从而拉动把手37使挡板35带动过滤网36滑出储水桶24的内部,方便对过滤网36进行清洗,最后再拆入过滤网36和挡板35,从而方便后续的过滤使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在储水桶24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5,有利于后续的方便维护,通过同时推动两个拉手54,使拉手54带动限位杆 52摆脱第三弹簧53的作用下与限位槽51分离,最后拉动两个拉手54使顶盖25与储水桶24顶部分离,方便工作人员对内部进行进一步清理和维护,使储水桶24内部更加的清洁,同时使用寿命增加。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无尘恒温房,包括无尘房(1)和安装于所述无尘房(1)顶部的储水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机构(2)包括顶板(21)、过滤板(22)、水管(23)、储水桶(24)和顶盖(25),所述无尘房(1)的顶侧安装有所述顶板(21),且所述顶板(21)为“U”形结构;所述过滤板(22)设于所述顶板(21)的内部,且所述过滤板(22)的外侧均与所述顶板(21)的内部连接;所述储水桶(24)设于所述无尘房(1)的一侧外部,且所述顶盖(25)的底部与所述储水桶(24)的顶部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水管(23)的一端通过所述顶板(21)的一侧并与所述顶板(21)的内部连通,且所述水管(2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顶盖(25)并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机构(3),所述过滤机构(3)包括分流板(31)、通槽(32)、导杆(33)、第一弹簧(34)、挡板(35)和过滤网(36),所述分流板(31)滑动安装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且所述分流板(31)的内部等距设于多个所述通槽(32);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分流板(31)的底侧两端抵触;两个所述导杆(33)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接,所述导杆(33)的另一端均通过所述分流板(31)和所述第一弹簧(34)的内部并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部连接,且所述导杆(33)均与所述分流板(31)和所述第一弹簧(34)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挡板(35)安装于所述分流板(31)的底侧,且所述挡板(35)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挡板(35)与所述储水桶(24)的侧壁卡合,且所述挡板(35)的一侧延伸至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外部;所述过滤网(36)与所述挡板(35)的底部内侧壁连接,且所述挡板(35)的端内部安装有卡合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把手(37),所述把手(37)的一侧与所述挡板(35)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所述把手(37)的另一侧为圆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38),四个所述支撑板(38)的一侧均与所述储水桶(24)的内侧连接,且所述支撑板(38)的顶侧均与所述过滤网(36)的底侧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4)包括卡槽(41)和卡销(42),所述卡槽(41)设于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内部,所述卡销(42)设于所述挡板(35)的一侧内部,且所述卡销(42)为“L”形结构;所述卡销(42)的顶部与所述卡槽(41)卡销(42),且所述卡销(42)的一端通过所述挡板(35)的一侧并与所述把手(37)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4)还包括第二弹簧(43),所述第二弹簧(43)安装于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内部,且所述卡销(42)通过所述第二弹簧(43)与所述储水桶(24)的一侧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5)的内部安装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槽(51)和限位杆(52),两个所述限位槽(51)分别对称设于所述储水桶(24)的两侧顶部,且两个所述限位杆(52)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顶盖(25)的内部;所述限位杆(52)的顶部延伸至所述顶盖(25)的顶侧外部,且所述限位杆(5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槽(51)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尘恒温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还包括第三弹簧(53)和拉手(54),两组所述第三弹簧(53)分别对称设于所述顶盖(25)的内部,且所述限位杆(52)均通过所述第三弹簧(53)与所述顶盖(25)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52)相对的一侧顶部均安装有所述拉手(54)。
CN202022647970.4U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尘恒温房 Active CN214062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7970.4U CN214062462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尘恒温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47970.4U CN214062462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尘恒温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2462U true CN214062462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47970.4U Active CN214062462U (zh) 2020-11-16 2020-11-16 一种无尘恒温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24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1074U (zh) 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CN204717865U (zh) 一种风动式户外空气净化器
CN212457306U (zh) 一种便于拆卸滤芯的空气净化器
CN201318728Y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4062462U (zh) 一种无尘恒温房
CN214634801U (zh) 一种工业除尘设备
CN204421261U (zh) 一种简易高效过滤新风机
CN205867900U (zh) 一种粉末除尘收集装置
CN205269262U (zh) 空气过滤器
CN205425216U (zh) 一种新型空气净化装置
CN213610309U (zh) 一种工业布袋除尘器
CN211273932U (zh) 引风排气口装置
CN106139805A (zh) 一种扫吸式清扫车的高效除尘滤尘装置
CN201643881U (zh) 防沙过滤器
CN220931303U (zh) 一种基于hepa过滤实现高效除尘的新风系统
CN220633487U (zh) 一种多功能hepa过滤器
CN210645595U (zh) 楼宇风沙过滤装置
CN218047146U (zh) 一种改进型湿法电除尘装置
CN212810876U (zh) 一种单相六表位电能计量箱
CN107366982A (zh) 一种进气量可调节的智能空气净化器
CN215692553U (zh) 通风口除尘装置
CN208553419U (zh) 除沙尘装置
CN214715082U (zh) 一种便于替换滤芯的空气净化机组
CN215260335U (zh) 一种具预过滤组件的空气净化器
CN215916745U (zh) 一种袋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ust-free constant temperature roo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Zhe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sub branch

Pledgor: Jiaxing Jun Hong Auto Par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