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1595U -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1595U
CN214061595U CN202022740337.XU CN202022740337U CN214061595U CN 214061595 U CN214061595 U CN 214061595U CN 202022740337 U CN202022740337 U CN 202022740337U CN 214061595 U CN214061595 U CN 214061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lit body
connecting plate
sleeve
pile
lower sp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03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宜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7403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1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1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1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包括上分体和下分体,所述下分体位于上分体的下方位置,所述下分体的底端位置设置有桩尖,所述下分体的外表面位置设置有封套,所述封套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可借助内置的定位机构提高该建筑组合桩对土壤的抓力,提升该建筑组合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同时,通过上下调整调节螺母的高度,可以起到起到对上分体的高度进行调整的作用,进而实现对该建筑组合桩的高度调节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操作便捷,实用价值明显。

Description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强,在原有建筑的周围涌现出大量的高层和地下建筑,深基坑的开挖既要保证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又要满足工程的正常施工,一般在深基坑中进行建筑组合桩施工。建筑桩是一种建筑用具,主要用于打入泥土中进行其上部建筑物支撑 的基础装置,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建筑桩是否可以在泥土深处保持稳定严重影响这建筑物的安全,而且建筑桩的稳定性还影响着城市后期的发展,如修建地铁等,若建筑桩发生松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现有的建筑桩由于采用整体式设计,在遇到需要调整水平面情况时,不能进行调节,而且不具有加固机构,牢固性较差,使用时较为不便,功能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包括上分体和下分体,所述下分体位于上分体的下方位置,所述下分体的底端位置设置有桩尖,所述下分体的外表面位置设置有封套,所述封套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桩尖与下分体是一体式设计制造的,所述上分体与下分体是独立的结构设计,所述上分体的下端位置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下分体的顶端位置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尺寸是一致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有利于单独对上分体的高度进行调节,上分体与下分体相互独立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顶端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数量有两个,并且分别螺接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位置和第一连接板的下方位置,所述紧固件的下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紧固件是一体式设计制造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在上分体升高高度或者下降高度后,调节螺母能够起到紧固的作用,防止第一连接板发生坠落。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位于下分体外壁靠近桩尖的位置,所述封套套接于下分体外壁上对应定位机构的位置,所述封套是由塑料材料制造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能够对定位机构提供保护,防止定位机构被尘土侵入而磨损,而且在桩尖插入地底后,能够自定脱离下分体外壁。
优选的,所述下分体外壁对应定位机构的位置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数量有若干个,并且以下分体的内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于下分体的外壁,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套管、锥刺、压缩弹簧和限位环,所述套管内嵌于槽孔中,所述套管的顶端口径小于底端口径,所述锥刺滑动连接于套管中,所述锥刺的正下方位置弹性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锥刺的下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套管顶端的内口径,所述锥刺、压缩弹簧、套管和限位环的数量与槽孔的数量是相同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对整个建筑组合桩进行加固,防止该建筑组合桩在地底发生移位,提高组合桩的承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通过设置有上分体、下分体和紧固件,可以实现上分体与下分体进行独立运动,利用紧固件将二者相互固定在一起,有助于实现高度可调的功能。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紧固件、固定套和调节螺母,在需要调节上分体的高度时,可以拧松调节螺母,将调节螺母的高度上调,进而对第一连接板的高度进行上调,之后,拧紧调节螺母即可,有助于调节上分体的高度,同时将上分体固定于紧固件上的任意位置。通过设置有封套、锥刺、压缩弹簧、限位环,当桩尖插入地底后,封套会被土壤挤压摩擦而自动脱离下分体,位于槽孔内的压缩弹簧便能将锥刺从固定套中弹出,进而插入周边土壤中,起到对该建筑组合桩的加固作用,防止该建筑组合桩在地底因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倾斜或者移位,提高该建筑组合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的下分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分体;2、下分体;3、桩尖;4、封套;5、定位机构;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紧固件;9、调节螺母;10、固定套;11、槽孔;12、套管;13、锥刺;14、压缩弹簧;15、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包括上分体1和下分体2,下分体2位于上分体1的下方位置,下分体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桩尖3,下分体2的外表面位置设置有封套4,封套4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5。
桩尖3与下分体2是一体式设计制造的,上分体1与下分体2是独立的结构设计,上分体1的下端位置焊接有第一连接板6,下分体2的顶端位置焊接有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的尺寸是一致的。
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紧固件8,紧固件8的顶端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9,调节螺母9的数量有两个,并且分别螺接于第一连接板6的上方位置和第一连接板6的下方位置,紧固件8的下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套10,固定套10与紧固件8是一体式设计制造的。
定位机构5位于下分体2外壁靠近桩尖3的位置,封套4套接于下分体2外壁上对应定位机构5的位置,封套4是由塑料材料制造的。
下分体2外壁对应定位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槽孔11,槽孔11的数量有若干个,并且以下分体2的内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于下分体2的外壁,定位机构5包括套管12、锥刺13、压缩弹簧14和限位环15,套管12内嵌于槽孔11中,套管12的顶端口径小于底端口径,锥刺13滑动连接于套管12中,锥刺13的正下方位置弹性连接有压缩弹簧14,锥刺13的下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限位环15的外径大于套管12顶端的内口径,锥刺13、压缩弹簧14、套管12和限位环15的数量与槽孔11的数量是相同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在使用时,施工人员首先将该建筑组合桩的桩尖3朝下,然后将桩尖3插入地底,在此过程中,位于下分体2外壁的封套4收到土壤的挤压力和摩擦力,会从下分体2上自行脱离,之后,在压缩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位于套管12内的锥刺13会被弹出,进而插进土壤里,有助于对该建筑组合桩进行加固,提高该建筑组合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防止该建筑组合桩在土壤里因外力而发生移位。当需要调节该建筑组合桩的高度时,施工人员可以拧松第一连接板6上的调节螺母9,然后将第一连接板6的高度抬高,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将第一连接板6底部的调节螺母9向上拧到第一连接板6的底面位置,之后,最上部的调节螺母9拧到紧固件8上,直至拧紧,固定第一连接板6的位置,在需要降低上分体1的高度时,操作与上述操作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包括上分体(1)和下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体(2)位于上分体(1)的下方位置,所述下分体(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桩尖(3),所述下分体(2)的外表面位置设置有封套(4),所述封套(4)的正下方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尖(3)与下分体(2)是一体式设计制造的,所述上分体(1)与下分体(2)是独立的结构设计,所述上分体(1)的下端位置焊接有第一连接板(6),所述下分体(2)的顶端位置焊接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的尺寸是一致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紧固件(8),所述紧固件(8)的顶端位置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9),所述调节螺母(9)的数量有两个,并且分别螺接于第一连接板(6)的上方位置和第一连接板(6)的下方位置,所述紧固件(8)的下端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套(10),所述固定套(10)与紧固件(8)是一体式设计制造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位于下分体(2)外壁靠近桩尖(3)的位置,所述封套(4)套接于下分体(2)外壁上对应定位机构(5)的位置,所述封套(4)是由塑料材料制造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体(2)外壁对应定位机构(5)的位置开设有槽孔(11),所述槽孔(11)的数量有若干个,并且以下分体(2)的内心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匀分布于下分体(2)的外壁,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套管(12)、锥刺(13)、压缩弹簧(14)和限位环(15),所述套管(12)内嵌于槽孔(11)中,所述套管(12)的顶端口径小于底端口径,所述锥刺(13)滑动连接于套管(12) 中,所述锥刺(13)的正下方位置弹性连接有压缩弹簧(14),所述锥刺(13)的下端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所述限位环(15)的外径大于套管(12)顶端的内口径,所述锥刺(13)、压缩弹簧(14)、套管(12)和限位环(15)的数量与槽孔(11)的数量是相同的。
CN202022740337.XU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Active CN214061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0337.XU CN21406159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0337.XU CN21406159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1595U true CN214061595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40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0337.XU Active CN214061595U (zh) 2020-11-24 2020-11-24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1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9492U (zh) 用于软土基坑的复合支护结构
CN214061595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CN207278276U (zh) 过地裂缝破碎带的浅埋暗挖隧道支护结构
CN111350530A (zh) 一种隧道锚锚碇
CN202187287U (zh) 软弱地质条件下中小跨径悬索桥锚碇构造
CN201236338Y (zh) 锥型金属地桩
CN205777813U (zh) 适于陡峭地形的输电铁塔
CN101289856A (zh) 锥型金属地桩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02194127U (zh) 变径高压旋喷刚性桩
CN215211130U (zh) 一种用于浅覆盖层海床的预张桩锚组合基础
CN101769086B (zh) 抗震低碳的建筑结构
CN204080774U (zh) 能够调节水平度、高度的垫墩
CN21283686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组合式支撑桩
CN212835475U (zh) 一种光伏支架桩基调平结构
CN220468829U (zh) 适用于冻土地区的工程桩
CN217710681U (zh) 一种基于uhpc高性能混凝土的桩基
CN210427080U (zh) 一种一字定位转齿
CN220468830U (zh) 适用于冻土地区的钢桩
CN214783868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
CN21056436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锚固钻机
CN208395815U (zh) 一种自旋式可回收土层锚杆结构
CN211973471U (zh) 一种预制桩组合及桩基础
CN219690554U (zh) 一种装配式柔性面层可回收复合土钉墙
CN108798545A (zh) 便于钻筒出渣的施工结构
CN219222262U (zh) 一种户外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