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0039U -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60039U
CN214060039U CN202022104280.4U CN202022104280U CN214060039U CN 214060039 U CN214060039 U CN 214060039U CN 202022104280 U CN202022104280 U CN 202022104280U CN 214060039 U CN214060039 U CN 214060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micro
nano bubble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042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逄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d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d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d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do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042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60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60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60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可拆卸过滤装置,可拆卸过滤装置一侧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出水侧还设有转轴,转轴内部设有臭氧通气管,臭氧通气管与转轴之间设有若干臭氧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转轴内部设置了臭氧通气管和臭氧出气口,转轴一边旋转一边释放臭氧,臭氧与雾化喷头处喷射的水雾接触融合,改变传统的将高压臭氧气体注入水中的耦合方式,当水注满微纳米气泡发生室后,旋转翼继续旋转对气液进行搅拌,有利于增加臭氧的溶解性,提高了臭氧和微纳米气泡的耦合效果,增加了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净化、消毒和保健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泡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进行污水处理可利用滤材吸附或阻隔杂质,也可将臭氧通入污水内,进行臭氧净化处理;还可将臭氧混入微纳米气泡装置,使其生成含有臭氧的微纳米气泡装置,利用微纳米气泡较强的渗透性,将强氧化性的臭氧气以及OH离子带入污水中进行较强的深层净化,该装置还可用于果蔬消毒、美容沐浴、理疗保健以及农业和养殖。在使用过程中,臭氧和水分别进入气泡发生室,臭氧与大剂量的水混合,臭氧溶解性较低,臭氧和微纳米气泡耦合效果较差。所以,人们需要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解决臭氧和微纳米气泡耦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与第一水泵相连的入水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可拆卸过滤装置,可拆卸过滤装置与入水口相通并过滤水中杂质,所述可拆卸过滤装置一侧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室,可拆卸过滤装置一侧连接有至少一个供过滤后水流排放的过滤出水口,所述过滤出水口另一侧连接有集合管,集合管上设有若干雾化喷头,过滤后水流经过滤出水口进入集合管后,由雾化喷头雾化排出;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室内的雾化喷头出水侧还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旋转翼若干,所述转轴外部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上的连接管相连,连接管穿过转轴一侧管壁并与转轴内部的臭氧通气管相连,臭氧通气管与转轴之间设有若干臭氧出气口,臭氧通过连接管进入臭氧通气管并从臭氧出气口排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室,在壳体上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旋转翼旋转,臭氧和水雾充分接触并从壳体外侧的出水口释放。
为了将水引入壳体内,设置了第一水泵。可拆卸过滤装置有利于过滤水中杂质,且可拆下清洗或更换内部过滤片。为了产生微纳米臭氧气泡,设置了微纳米气泡发生室。过滤水出口、集水管有利于将经过可拆卸过滤装置的水流排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室。为了使得水流更好的与臭氧接触,设置了雾化喷头,有利于将水流雾化后喷出。为了转轴旋转的同时可向转轴内部注入臭氧,设置了固定套,转轴在固定套内旋转。连接管有利于连接臭氧发生器和固定套。臭氧通气管和臭氧出气口有利于臭氧与水雾充分接触,使得臭氧与水雾持续接触,增加臭氧的溶解性,提高臭氧和水雾的耦合效率,从而生产微纳米臭氧气泡,避免大量的高压臭氧直接通入水中导致生产微纳米臭氧气泡的效率低、直径大;转轴旋转也可带动旋转翼旋转,有利于带动臭氧和水流动,使其混合更加充分。动力装置有利于为转轴旋转提供动能。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减速齿轮,第一减速齿轮与转轴上方连接,带动转轴旋转。电机有利于带动齿轮旋转,第一减速齿轮有利于降低电机和齿轮的转速。
优选的,所述齿轮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第二减速齿轮与搅拌室相连,带动搅拌室旋转,所述搅拌室位于壳体内部,搅拌室外围设有套管,套管上端固定在壳体外部,搅拌室位于套管内部且与套管铰接。
第二减速齿轮有利于降低齿轮的转速,同时第二减速齿轮与搅拌室相连,带动搅拌室旋转,有利于臭氧的二次溶解,进一步提高臭氧和水雾之间的耦合效率。为了支撑搅拌室,设置了套管。为了使得搅拌室在套管内可旋转,搅拌室和套管两者铰接。
优选的,所述套管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室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和套管之间设有第二水泵,混合后的臭氧和水雾通过第二水泵进入搅拌室。
隔板有利于隔开搅拌室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室。为了使得微纳米气泡发生室内的微纳米臭氧气泡流入搅拌室,设置了第二水泵。
优选的,所述搅拌室内设有涡轮叶片,涡轮叶片在搅拌室的转动下转动,臭氧和水雾进一步混合,形成直径更小的臭氧微纳米气泡。
优选的,所述可拆卸过滤装置内设有第一过滤片,所述第一过滤片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下方设有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源,第一水泵、电机、第二水泵和电源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1)本装置在转轴内部设置了臭氧通气管和臭氧出气口,转轴一边旋转一边释放臭氧,臭氧与雾化喷头处喷射的水雾接触融合,改变传统的将高压臭氧气体注入水中的耦合方式,当水注满微纳米气泡发生室后,旋转翼继续旋转对气液进行搅拌,有利于增加臭氧的溶解性,提高了臭氧和微纳米气泡的耦合效果,增加了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净化、消毒和保健的效果。
(2)本装置设置了搅拌室,对臭氧和水雾进行二次搅拌,使得他们进一步混合,涡轮叶片有利于形成直径更小的臭氧微纳米气泡。
(3)本装置将臭氧气体纳米化,臭氧停留时间较短,生成氧气后无任何的污染,环保清洁,可应用于果蔬消毒、美容沐浴、理疗保健以及农业和养殖业等,市场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的旋转翼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的涡轮叶片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壳体;2、第一水泵;3、支撑架;4、入水口;5、可拆卸过滤装置; 6、第一过滤片;7、第二过滤片;8、过滤出水口;9、集合管;10、雾化喷头;11、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2、电机;13、齿轮;14、第一减速齿轮;15、转轴;16、固定套; 17、臭氧通气管;18、臭氧出气口;19、旋转翼;20、臭氧发生器;21、隔板;22、第二水泵;23、第二减速齿轮;24、套管;25、搅拌室;26、涡轮叶片;2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与第一水泵2相连的入水口4,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可拆卸过滤装置5,用于过滤水中杂质,且可拆下清洗或更换内部过滤片。可拆卸过滤装置5与入水口4相通并过滤水中杂质,所述可拆卸过滤装置5一侧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可产生微纳米臭氧气泡,生成的气泡粒径在100纳米到100微米之间。可拆卸过滤装置5一侧连接有6个供过滤后水流排放的过滤出水口8,所述过滤出水口8另一侧连接有集合管9,集合管9上设有17个雾化喷头10,使得水流更好的与臭氧接触。过滤后水流经过滤出水口8进入集合管9后,由雾化喷头10雾化排出;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内的雾化喷头10出水侧还设有转轴15,转轴15上设有旋转翼19八个,所述转轴15外部设有固定套16,使得转轴15旋转的同时可向转轴15内部注入臭氧。固定套16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20上的连接管相连,连接管穿过转轴15一侧管壁并与转轴内部的臭氧通气管17相连,臭氧通气管17与转轴15之间设有若干臭氧出气口18,臭氧通过连接管进入臭氧通气管17并从臭氧出气口18排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臭氧通气管17和臭氧出气口18有利于臭氧与水雾充分接触,使得臭氧与水雾持续接触,增加臭氧的溶解性,提高臭氧和水雾的耦合效率,从而生产微纳米臭氧气泡,避免大量的高压臭氧直接通入水中导致生产微纳米臭氧气泡的效率低、直径大;在壳体1 上动力装置的作用下旋转翼19旋转,带动臭氧和水流动,使其混合更加充分,最终形成的微纳米臭氧气泡从壳体1外侧的出水口27释放,可用于净化被污染的水体,也可用于果蔬消毒、美容沐浴、理疗保健以及农业和养殖业。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2,所述电机12通过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减速齿轮14,第一减速齿轮14与转轴15上方连接,带动转轴 15旋转。电机12有利于带动齿轮13旋转,第一减速齿轮14降低电机12和齿轮13的转速。
所述齿轮13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减速齿轮23,降低齿轮13的转速,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3与搅拌室25相连,带动搅拌室25旋转,使得臭氧的二次溶解,进一步提高臭氧和水雾之间的耦合效率。所述搅拌室25位于壳体1内部,搅拌室25外围设有套管24,套管24上端固定在壳体1外部,搅拌室25位于套管24内部且与套管24铰接,便于搅拌室25旋转。
所述套管24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之间设有隔板21,隔开搅拌室25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隔板21和套管24之间设有第二水泵22,混合后的臭氧和水雾通过第二水泵22进入搅拌室25。
所述搅拌室25内设有涡轮叶片26,涡轮叶片26在搅拌室25的转动下转动,臭氧和水雾进一步混合,形成直径更小的臭氧微纳米气泡。
所述可拆卸过滤装置5内设有第一过滤片6,所述第一过滤片6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片7,用于过滤水中杂质。
所述第一水泵2下方设有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架3。
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电源,第一水泵2、电机12、第二水泵22和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打开第二水泵2,将需要净化或需要耦合臭氧的水输入可拆卸过滤装置5内,经过第一过滤片6和第二过滤片7过滤后,水体进入集合管9,再通过集合管9进入雾化喷头10,雾化碰头10将雾化后的水雾喷出。与此同时,电机12带动齿轮13和第一减速齿轮14运动,从而带动转轴15和旋转翼19转动,转动过程中,臭氧进过连接管进入转轴15中间的臭氧通气管17,并从臭氧出气口18 排出,排出的臭氧与水雾相接触,在水体充满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后,转轴15继续旋转,使得臭氧与水雾混合,增加臭氧的溶解性,提高了臭氧和微纳米气泡的耦合效果。随后,打开第二水泵22,已经形成的微纳米臭氧泡沫进入搅拌室25,搅拌室25在电机 12和第二减速齿轮23的作用下旋转,涡轮叶片26使得微纳米臭氧泡沫直径更小,提高了臭氧和气泡的耦合效果。微纳米臭氧气泡最后从出水口27排出,净化水体或消毒杀菌。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侧设有与第一水泵(2)相连的入水口(4),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可拆卸过滤装置(5),可拆卸过滤装置(5)与入水口(4)相通并过滤水中杂质,所述可拆卸过滤装置(5)一侧设有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可拆卸过滤装置(5)一侧连接有至少一个供过滤后水流排放的过滤出水口(8),所述过滤出水口(8)另一侧连接有集合管(9),集合管(9)上设有用于排出过滤后水的若干雾化喷头(10);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内的雾化喷头(10)出水侧还设有转轴(15),转轴(15)上设有旋转翼(19)若干,所述转轴(15)外部设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与产生臭氧的臭氧发生器(20)上的连接管相连,连接管穿过转轴(15)一侧管壁并与转轴内部的臭氧通气管(17)相连,臭氧通气管(17)与转轴(15)之间设有若干臭氧出气口(18),臭氧发生器(20)上的连接管依次连通臭氧通气管(17)和若干臭氧出气口(18),形成臭氧流通通路;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12),所述电机(12)通过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齿轮(13),所述齿轮(13)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一减速齿轮(14),第一减速齿轮(14)与转轴(15)上方连接,带动转轴(15)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3)另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减速齿轮(23),所述第二减速齿轮(23)与搅拌室(25)相连,带动搅拌室(25)旋转,所述搅拌室(25)位于壳体(1)内部,搅拌室(25)外围设有套管(24),套管(24)上端固定在壳体(1)外部,搅拌室(25)位于套管(24)内部且与套管(2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4)和微纳米气泡发生室(11)之间设有隔板(21),隔板(21)和套管(24)之间设有第二水泵(22),混合后的臭氧和水雾通过第二水泵(22)进入搅拌室(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室(25)内设有涡轮叶片(26),涡轮叶片(26)在搅拌室(25)的转动下转动,臭氧和水雾进一步混合,形成直径更小的臭氧气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过滤装置(5)内设有第一过滤片(6),所述第一过滤片(6)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片(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2)下方设有起固定作用的支撑架(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电源,第一水泵(2)、电机(12)、第二水泵(22)和电源电性连接。
CN202022104280.4U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Active CN214060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4280.4U CN214060039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04280.4U CN214060039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60039U true CN214060039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94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04280.4U Active CN214060039U (zh) 2020-09-23 2020-09-23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60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7546B (zh) 一种纳米级微小气泡水二级气液混合泵
CN201350395Y (zh) 气液混合装置
CN111924965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机及其处理方法
CN2791033Y (zh) 一种造流曝气灭藻装置
CN214060039U (zh) 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的微纳米气泡耦合臭氧发生装置
CN112957940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药剂添加装置
CN219744406U (zh) 一种垃圾发电厂旋转离心脱硫雾化器
CN2504269Y (zh) 臭氧污水处理中的气水混合装置
CN218047290U (zh) 一种可旋转喷气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05234283U (zh) 一种微纳米气液混合富氧水饮水机
CN211329077U (zh) 一种化工搅拌釜
CN210237377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曝气机
CN113697913A (zh) 一种废水处理的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
CN208055083U (zh) 一种用于造纸生产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16191616U (zh) 一种高效污水除臭装置
CN210237280U (zh) 一种超效微气泡发生器
CN219764992U (zh) 一种橡胶软化烟气净化机构
CN209602292U (zh) 一种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20878332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18869201U (zh) 一种农药喷洒用混药机
CN220125815U (zh) 一种用于废气净化的装置
CN213738997U (zh) 一种微纳米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8435391U (zh) 一种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3897754B (zh) 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熔喷布制造设备
CN220633793U (zh) 一种花洒专用物理混合富氢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