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55301U -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55301U
CN214055301U CN202023334383.6U CN202023334383U CN214055301U CN 214055301 U CN214055301 U CN 214055301U CN 202023334383 U CN202023334383 U CN 202023334383U CN 214055301 U CN214055301 U CN 214055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keleton
case
robot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4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龙锋
支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4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55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55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55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该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用于外壳与骨架的连接,该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榫,卡榫与限位槽配合将外壳挂装于骨架,且卡榫在限位槽内无法通过直线移动脱离限位槽;上述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采用卡榫与限位槽配合的挂装结构,在装配时只需要将卡榫与限位槽的开口对齐,然后将外壳向骨架推入即可,操作方便,且装配效率高,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行李机器人的外壳与骨架之间大多采用螺钉固定,装配时需要多次操作,效率低,安装精度底,一致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以便于外壳与骨架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行李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用于外壳与骨架的连接,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榫,所述卡榫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将所述外壳挂装于所述骨架,且所述卡榫在所述限位槽内无法通过直线移动脱离所述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向外壳中心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外壳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卡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的表面,或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槽,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多个与各个所述限位槽适配的卡榫。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为L形槽。
优选地,所述L形槽内的拐角均为圆角。
优选地,所述卡榫包括柱状主体以及限位帽,所述柱状主体用于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配合,所述柱状主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所述柱状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帽连接,所述限位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柱状主体的直径,所述限位帽用于在沿所述柱状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上对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进行相对限位。
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所述卡榫,两侧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卡榫的两个所述限位帽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以对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进行相对定位。
一种行李机器人,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该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用于外壳与骨架的连接,该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榫,卡榫与限位槽配合将外壳挂装于骨架,且卡榫在限位槽内无法通过直线移动脱离限位槽;上述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采用卡榫与限位槽配合的挂装结构,在装配时只需要将卡榫与限位槽的开口对齐,然后将外壳向骨架推入即可,操作方便,且装配效率高,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工作负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行李机器人,因此该行李机器人的有益效果与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向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1为外壳;2为骨架;3为卡榫;4为第一连接板;5为第二连接板;6为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以达到便于外壳与骨架装配,提高装配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行李机器人。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的A向剖视图;图4为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的C向剖视图;图7为图6中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该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用于外壳与骨架的连接,该固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6以及设置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榫3,卡榫3与限位槽6配合将外壳1挂装于骨架2,且卡榫3在限位槽6内无法通过直线移动脱离限位槽6。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采用卡榫3与限位槽6配合的挂装结构,在装配时只需要将卡榫3与限位槽6的开口对齐,然后将外壳1向骨架2推入即可,操作方便,且装配效率高,降低了装配人员的工作负担。
现有螺钉固定结构除了装配不便之外,还存在螺钉外露,影响行李机器人外观美观度的问题,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壳1两侧设置有向外壳1中心延伸的第一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4远离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向外壳1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5,卡榫3设置于两个第二连接板5相对的表面,或者限位槽6设置于第二连接板5,通过上述结构,外壳1可以将外壳与骨架之间的固定结构罩设其中。
作为优选地,上述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多个限位槽6,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多个与各个限位槽6适配的卡榫3,多组卡榫3与限位槽6的配合结构能够使外壳与骨架之间的连接固定更稳定。
作为优选地,上述限位槽6为L形槽,当然也可以为形状,比如S槽、U形槽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L形槽内的拐角均为圆角,以提升装配时的顺滑度,起到便于装配的作用。
作为优选地,上述卡榫3包括柱状主体以及限位帽,柱状主体用于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6配合,柱状主体的一端连接于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柱状主体的另一端与限位帽连接,限位帽的直径大于柱状主体的直径,限位帽用于在沿柱状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上对外壳与骨架进行相对限位,以使外壳与骨架的固定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外壳与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卡榫3,两侧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卡榫3的两个限位帽相对设置,从而在两个方向上实现对外壳与骨架的限位。
作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与骨架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以对外壳与骨架进行相对定位,以便于外壳与骨架在装配时卡榫3能够更准确地对准限位槽6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送货机器人,该送货机器人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由于该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采用该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的行李机器人的技术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用于外壳与骨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上的卡榫,所述卡榫与所述限位槽配合将所述外壳挂装于所述骨架,且所述卡榫在所述限位槽内无法通过直线移动脱离所述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两侧设置有向外壳中心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外壳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卡榫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的表面,或者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槽,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两侧对称地设置有多个与各个所述限位槽适配的卡榫。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L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槽内的拐角均为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2及5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榫包括柱状主体以及限位帽,所述柱状主体用于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一个上的限位槽配合,所述柱状主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所述柱状主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帽连接,所述限位帽的直径大于所述柱状主体的直径,所述限位帽用于在沿所述柱状主体的轴向的方向上对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进行相对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两者中的另一个的两侧对称地设置有所述卡榫,两侧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所述卡榫的两个所述限位帽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5及7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之间设置有凹凸配合结构以对所述外壳与所述骨架进行相对定位。
9.一种行李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行李机器人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CN202023334383.6U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Active CN214055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4383.6U CN214055301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4383.6U CN214055301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55301U true CN214055301U (zh) 2021-08-27

Family

ID=77368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4383.6U Active CN214055301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55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68064B (zh) 电源插座
US20140308121A1 (en) Fan having power connector
CN207338730U (zh) 连接器
CN214055301U (zh) 一种行李机器人及其外壳与骨架固定结构
US20210028610A1 (en) Busway and corresponding electrical component
TWM266600U (en) An improved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030008552A1 (en) Connector having a conduction effect from metal plate
US8403691B1 (en) Fan connector
US20140170872A1 (en) Data cable with connector
CN203631861U (zh) 一种防脱插头连接器结构及其组合
CN212085285U (zh) 紧固型Type-C连接器
CN216750625U (zh) 一种数据线组装结构
CN211007956U (zh) 一种把手头结构
CN208461115U (zh) 一种连接器位置保持机构及其连接器
CN208655986U (zh) 耐用型数据线及其插头连接器
CN215378621U (zh) 电机壳体成型连接结构
CN212433417U (zh) Gps罗经分段式结构
CN210636929U (zh) 可变作用长度的标准锁芯
CN210897384U (zh) 一种具有装配功能的燕尾结构
CN214027947U (zh) 弹性卡扣结构以及笔
CN210722728U (zh) 一种互感器的卡扣式罩壳
CN217374398U (zh) 高压电源变换箱
CN207977506U (zh) 防水插座连接器
CN207977526U (zh) 防水插头连接器
CN208539217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的大线缆尾盖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2, 7th floor, NO.67, Beisihuan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YUNJI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