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6664U - 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46664U CN214046664U CN202023038084.8U CN202023038084U CN214046664U CN 214046664 U CN214046664 U CN 214046664U CN 202023038084 U CN202023038084 U CN 202023038084U CN 214046664 U CN214046664 U CN 2140466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tilizer
- barrel
- mixing
- bucket
- working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包括滚轮、车体、混料桶、工作箱、进料器和浇水施肥器,所述车体设于滚轮上,所述混料桶设于车体上,所述工作箱设于车体上且靠近混料桶,所述进料器设于工作箱和混料桶上,所述浇水施肥器设于车体上且位于远离工作箱一侧,所述混料桶包括桶本体、混料电机、主轴、底部搅拌叶、混合搅拌叶和过滤网,所述桶本体设于车体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混料电机设于桶本体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桶本体顶壁,所述主轴设于混料电机输出轴上且旋转位于桶本体内,所述底部搅拌叶设于主轴底部,所述混合搅拌叶设于主轴上。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肥一体机设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肥一体机设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这项技术的优点是灌溉施肥的肥效快,养分利用率提高;可以避免肥料施在较干的表土层易引起的挥发损失、溶解慢,最终肥效发挥慢的问题;尤其避免了铵态和尿素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损失的问题,既节约氮肥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现有的水肥一体机多数为固定机,如果是施肥浇灌大面积土地则需要多次操作,且往往会出现肥料未完全溶解到水中就被水泵抽出的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可移动的具有均匀混料功能且可调节浇水高度的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的具有均匀混料功能且可调节浇水高度的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包括滚轮、车体、混料桶、工作箱、进料器和浇水施肥器,所述车体设于滚轮上,所述混料桶设于车体上,所述工作箱设于车体上且靠近混料桶,所述进料器设于工作箱和混料桶上,所述浇水施肥器设于车体上且位于远离工作箱一侧,所述混料桶包括桶本体、混料电机、主轴、底部搅拌叶、混合搅拌叶和过滤网,所述桶本体设于车体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混料电机设于桶本体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桶本体顶壁,所述主轴设于混料电机输出轴上且旋转位于桶本体内,所述底部搅拌叶设于主轴底部,所述混合搅拌叶设于主轴上,所述混合搅拌叶对称设有多组,所述过滤网设于桶本体内壁上且位于底部搅拌叶下方,所述浇水施肥器包括出料泵、出料管、上料软管、电动推杆和洒水管,所述出料泵设于车体上且靠近桶本体,所述出料管贯穿设于桶本体下部且与出料泵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料管位于过滤网下部,所述上料软管连通设于出料泵出水口上,所述电动推杆设于车体上且靠近出料泵,所述洒水管设于电动推杆输出杆上且与上料软管连通,启动混料电机,混料电机工作带动主轴旋转,设于主轴上的混合搅拌叶会将水和肥料混合搅拌,加速肥料溶于水的速度,同时底部搅拌叶也会将桶本体下部的水和肥料螺旋上移,实现混合原料在横向混料的同时也可纵向混料,加快了混料的速度和效果,同时过滤网会将未完全溶解的肥料拦截在过滤网上,同时底部搅拌叶也会将这部分肥料继续上移混合,直到肥料充分和水分混合为止,随后启动出料泵,出料泵通过出料管将混合好的水肥吸出通过上料软管送到洒水管中喷出。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箱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缠绕盘,所述缠绕盘旋转设于工作箱内壁上,所述缠绕盘上缠绕设有皮管,所述皮管末端贯穿工作箱上壁和桶本体上壁,皮管另一端连通设于水源上的抽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器包括支架、进料桶、进料漏斗、进料电机、螺旋进料叶和肥料进料管,所述支架设于工作箱和桶本体上,所述进料桶设于支架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进料漏斗设于进料桶上且细口处贯穿进料桶顶壁,所述进料电机设于进料桶侧壁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进料桶侧壁,所述螺旋进料叶旋转设于进料桶内壁上且与进料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肥料进料管贯穿设于进料桶底壁和桶本体顶壁上,启动进料电机将肥料通过进料漏斗逐步加入到进料桶中,螺旋进料叶旋转逐步将肥料通过肥料进料管投入到桶本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桶本体侧壁上设有视窗,观察水量和混料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箱侧壁上设有推把,方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洒水管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设有多组。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搅拌叶上设有多组弧形凹槽,增加与水的摩擦面积,达到螺旋上移的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进料器可将肥料逐步送入桶本体中,同时在送料过程中也可将肥料进行前期搅拌和粉碎,避免有结块的肥料进入桶本体中,影响水肥混料的效果,利用混料桶将水肥充分混料搅拌,同时利用过滤网将未充分溶解到水中的肥料拦截,利用底部搅拌叶可将底部肥料再次螺旋上移和水分混合,利用电动推杆可调节洒水管的洒水肥的高度,增加了实用性,各个部件配合完成了本设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在行进途中混料和施肥,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混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滚轮,2、车体,3、混料桶,4、工作箱,5、进料器,6、浇水施肥器,7、桶本体,8、混料电机,9、主轴,10、底部搅拌叶,11、混合搅拌叶,12、过滤网,13、出料泵,14、出料管,15、上料软管,16、电动推杆,17、洒水管,18、缠绕盘,19、皮管,20、支架,21、进料桶,22、进料漏斗,23、进料电机,24、螺旋进料叶,25、肥料进料管,26、视窗,27、推把,28、出水孔,29、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包括滚轮1、车体2、混料桶3、工作箱4、进料器5和浇水施肥器6,所述车体2设于滚轮1上,所述混料桶3设于车体2上,所述工作箱4设于车体2上且靠近混料桶3,所述进料器5设于工作箱4和混料桶3上,所述浇水施肥器6设于车体2上且位于远离工作箱4一侧,所述混料桶3包括桶本体7、混料电机8、主轴9、底部搅拌叶10、混合搅拌叶11和过滤网12,所述桶本体7设于车体2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混料电机8设于桶本体7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桶本体7顶壁,所述主轴9设于混料电机8输出轴上且旋转位于桶本体7内,所述底部搅拌叶10设于主轴9底部,所述混合搅拌叶11设于主轴9上,所述混合搅拌叶11对称设有多组,所述过滤网12设于桶本体7内壁上且位于底部搅拌叶10下方,所述浇水施肥器6包括出料泵13、出料管14、上料软管15、电动推杆16和洒水管17,所述出料泵13设于车体2上且靠近桶本体7,所述出料管14贯穿设于桶本体7下部且与出料泵13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料管14位于过滤网12下部,所述上料软管15连通设于出料泵13出水口上,所述电动推杆16设于车体2上且靠近出料泵13,所述洒水管17设于电动推杆16输出杆上且与上料软管15连通。
所述工作箱4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工作箱4内设有缠绕盘18,所述缠绕盘18旋转设于工作箱4内壁上,所述缠绕盘18上缠绕设有皮管19,所述皮管19末端贯穿工作箱4上壁和桶本体7上壁;所述进料器5包括支架20、进料桶21、进料漏斗22、进料电机23、螺旋进料叶24和肥料进料管25,所述支架20设于工作箱4和桶本体7上,所述进料桶21设于支架20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进料漏斗22设于进料桶21上且细口处贯穿进料桶21顶壁,所述进料电机23设于进料桶21侧壁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进料桶21侧壁,所述螺旋进料叶24旋转设于进料桶21内壁上且与进料电机23输出轴连接,所述肥料进料管25贯穿设于进料桶21底壁和桶本体7顶壁上;所述桶本体7侧壁上设有视窗26;所述工作箱4侧壁上设有推把27;所述洒水管17上设有出水孔28,所述出水孔28设有多组;所述底部搅拌叶10上设有多组弧形凹槽29。
具体使用时:启动进料电机23将肥料通过进料漏斗22逐步加入到进料桶21中,同时启动设于水源处的抽水泵,水通过皮管19进入桶本体7中,螺旋进料叶24旋转逐步将肥料通过肥料进料管25投入到桶本体7中,启动混料电机8,混料电机8工作带动主轴9旋转,设于主轴9上的混合搅拌叶11会将水和肥料混合搅拌,加速肥料溶于水的速度,同时底部搅拌叶10也会将桶本体7下部的水和肥料螺旋上移,实现混合原料在横向混料的同时也可纵向混料,加快了混料的速度和效果,同时过滤网12会将未完全溶解的肥料拦截在过滤网12上,同时底部搅拌叶10也会将这部分肥料继续上移混合,直到肥料充分和水分混合为止,通过视窗26也可观察水量和混料情况,随后启动出料泵13,出料泵13通过出料管14将混合好的水肥吸出通过上料软管15送到洒水管17中并通过出水孔28喷出,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电动推杆16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车体、混料桶、工作箱、进料器和浇水施肥器,所述车体设于滚轮上,所述混料桶设于车体上,所述工作箱设于车体上且靠近混料桶,所述进料器设于工作箱和混料桶上,所述浇水施肥器设于车体上且位于远离工作箱一侧,所述混料桶包括桶本体、混料电机、主轴、底部搅拌叶、混合搅拌叶和过滤网,所述桶本体设于车体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混料电机设于桶本体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桶本体顶壁,所述主轴设于混料电机输出轴上且旋转位于桶本体内,所述底部搅拌叶设于主轴底部,所述混合搅拌叶设于主轴上,所述混合搅拌叶对称设有多组,所述过滤网设于桶本体内壁上且位于底部搅拌叶下方,所述浇水施肥器包括出料泵、出料管、上料软管、电动推杆和洒水管,所述出料泵设于车体上且靠近桶本体,所述出料管贯穿设于桶本体下部且与出料泵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料管位于过滤网下部,所述上料软管连通设于出料泵出水口上,所述电动推杆设于车体上且靠近出料泵,所述洒水管设于电动推杆输出杆上且与上料软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工作箱内设有缠绕盘,所述缠绕盘旋转设于工作箱内壁上,所述缠绕盘上缠绕设有皮管,所述皮管末端贯穿工作箱上壁和桶本体上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包括支架、进料桶、进料漏斗、进料电机、螺旋进料叶和肥料进料管,所述支架设于工作箱和桶本体上,所述进料桶设于支架上且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进料漏斗设于进料桶上且细口处贯穿进料桶顶壁,所述进料电机设于进料桶侧壁上且输出轴旋转贯穿进料桶侧壁,所述螺旋进料叶旋转设于进料桶内壁上且与进料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肥料进料管贯穿设于进料桶底壁和桶本体顶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本体侧壁上设有视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侧壁上设有推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水管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设有多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搅拌叶上设有多组弧形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38084.8U CN214046664U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038084.8U CN214046664U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46664U true CN214046664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408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038084.8U Active CN214046664U (zh) | 2020-12-16 | 2020-12-16 | 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46664U (zh) |
-
2020
- 2020-12-16 CN CN202023038084.8U patent/CN2140466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90747U (zh) | 一种挂接于旋耕机的自动化施肥装置 | |
CN117461426B (zh) | 一种国土整治规划的生态修复方法 | |
CN111010964A (zh) | 一种深度可调型农业机械用施肥装置 | |
CN214046664U (zh) | 一种水肥一体灌溉装置 | |
CN21135309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 | |
CN113068468A (zh) | 一种石灰投放机的自动精量送料机构 | |
CN218499560U (zh) | 一种园林绿化用生态修复喷播装置 | |
CN108566805B (zh) | 一种高效防堵塞的颗粒肥料播撒装置 | |
CN214852798U (zh) | 一种休闲农业采摘园设施育苗施肥装置 | |
CN210042779U (zh) | 一种园林施肥装置 | |
CN210782061U (zh) | 一种带有自动搅拌功能的滴灌施肥桶 | |
CN112586151B (zh) | 一种果园肥料混施整平机 | |
CN211128969U (zh) | 一种枸杞全自动施肥装置 | |
CN106612765A (zh) | 半自动化控释肥料施肥设备 | |
CN217825955U (zh) | 一种农作物种植用施肥装置 | |
CN219586018U (zh) | 一种有机肥翻堆装置 | |
CN218851312U (zh) | 一种农家肥均匀抛洒装置 | |
CN221768720U (zh) | 一种具有定量施肥功能的烤烟底肥施肥机构 | |
CN218473760U (zh) |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设备 | |
CN214708730U (zh) | 一种农业种植施肥机 | |
CN219421529U (zh) | 一种带松土结构的花卉施肥机 | |
CN213662476U (zh) | 一种草莓种植用水肥一体化装置 | |
CN218337082U (zh) | 一种农业机械用的新型施肥装置 | |
CN220023584U (zh) | 一种用于滴灌喷灌施肥的液体肥料施肥机 | |
CN221553839U (zh) | 一种农田施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