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971U -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971U
CN214045971U CN202120232425.0U CN202120232425U CN214045971U CN 214045971 U CN214045971 U CN 214045971U CN 202120232425 U CN202120232425 U CN 202120232425U CN 214045971 U CN214045971 U CN 214045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arphone
inner cavity
annular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24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单
毛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 Fa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24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包括充电仓主体和翻转上盖,所述充电仓主体包括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一侧与所述翻转上盖的一侧翻转连接;灯饰控制板,所述灯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灯饰控制板上设有多个装饰灯;环状透光板,所述环状透光板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环状透光板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底部与所述底壳的顶部抵接;耳机安置壳,所述耳机安置壳的侧边压设于所述透光部并封设所述内腔。本实用新型提升了灯光装饰效果,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背景技术
耳机充电仓,主要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收纳一个是可以充电;由于小巧的设计,其内置的电池容量小,可以通过充电仓内置的电源进行补电,或者是通过数据线给蓝牙耳机充电。对于蓝牙耳机来说,因去掉了线材设计,真无线蓝牙耳机比较小巧,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收纳盒方便收纳使用;同样由于小巧机身,在使用的续航上面较短,在不使用的使用可以将耳机放入充电仓内充电;没电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充电仓的充电接口帮放入的耳机补充电能。
但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对于耳机充电仓的功能需求亦逐渐增强,如灯光需求,目前市面上的耳机充电仓大多为只具备一LED灯,灯光效果不佳,导致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导致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耳机充电仓的LED灯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需求,导致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包括充电仓主体和翻转上盖,所述充电仓主体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一侧与所述翻转上盖的一侧翻转连接;
灯饰控制板,所述灯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灯饰控制板上设有多个装饰灯;
环状透光板,所述环状透光板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环状透光板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底部与所述底壳的顶部抵接;
耳机安置壳,所述耳机安置壳的侧边压设于所述透光部并封设所述内腔。
可选地,所述环状透光板的主体设有多个避空槽,所述内腔的侧壁设有多个承托安装块,所述承托安装块与所述避空槽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安装块与所述避空槽的槽底抵接。
可选地,所述耳机安置壳包括安置壳主体,所述安置壳主体的顶部侧边向外延伸形成抵接部,所述安置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内腔后,所述抵接部的底部与所述透光部的上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安置壳主体的侧壁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承托安装块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安置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内腔后,所述承托安装块卡入所述卡接槽。
可选地,各所述装饰灯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灯饰控制板的边缘,且各所述装饰灯位于所述环状透光板的正下方。
可选地,所述内腔的内壁一侧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翻转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
可选地,所述底壳的侧边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灯饰控制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安置壳主体的中部设有耳机安置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翻转所述翻转上盖,从而打开所述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方便快捷,另通过设置所述环状透光板,并在所述环状透光板的顶部设置所述透光部,从而使所述灯饰控制板的装饰灯在发光时,装饰灯发出的光能够透过所述透光部,进而实现在所述翻转上盖打开后,所述环状透光板的周缘均能发光,提升灯光装饰效果,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安置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仓主体、灯饰控制版和环状透光板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状透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用灯饰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灯发光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口扩展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饰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供电管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喇叭蓝牙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喇叭蓝牙耳机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充电仓主体;110、底壳;111、内腔;112、承托安装块;113、第一枢接部;
120、灯饰控制板;121、装饰灯;122、避空槽;
130、环状透光板;131、透光部;
140、耳机安置壳;141、安置壳主体;142、抵接部;143、卡接槽;144、耳机安置槽;
150、充电接口;
200、翻转上盖;210、第二枢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提供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包括充电仓主体100和翻转上盖200。
其中,所述充电仓主体100包括底壳110、灯饰控制板120、环状透光板130和耳机安置壳140。
具体地,所述底壳110设有内腔111,所述内腔111的内壁一侧与所述翻转上盖200的一侧翻转连接。
所述灯饰控制板120安装于所述内腔111,所述灯饰控制板120上设有多个装饰灯121。
所述环状透光板130安装于所述内腔111,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透光部131,所述透光部131的底部与所述底壳110的顶部抵接。
所述耳机安置壳140的侧边压设于所述透光部131并封设所述内腔111。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在使用时,可以通过翻转所述翻转上盖200,从而打开所述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方便快捷,另通过设置所述环状透光板130,并在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顶部设置所述透光部131,从而使所述灯饰控制板120的装饰灯121在发光时,装饰灯121发出的光能够透过所述透光部131,进而实现在所述翻转上盖200打开后,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周缘均能发光,提升灯光装饰效果,极大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主体设有多个避空槽122,所述内腔111的侧壁设有多个承托安装块112,所述承托安装块112与所述避空槽122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安装块112与所述避空槽122的槽底抵接。具体地,各所述避空槽122与所述承托安装块112相匹配设置,实现对所述灯饰控制板120的快速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耳机安置壳140包括安置壳主体141,所述安置壳主体141的顶部侧边向外延伸形成抵接部142,所述安置壳主体141安装于所述内腔111后,所述抵接部142的底部与所述透光部131的上端面抵接。具体地,所述抵接部142与所述透光部131抵接后,用于实现所述耳机安置壳140与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稳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安置壳主体141的侧壁设有卡接槽143,所述卡接槽143与所述承托安装块112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安置壳主体141安装于所述内腔111后,所述承托安装块112卡入所述卡接槽143。具体地,通过所述卡接槽143与所述承托安装块112的相匹配设置,使所述承托安装块112能巧妙的卡入所述卡接槽143,进而实现对所述安置壳主体141的稳固固定,且无需如螺丝之类的连接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各所述装饰灯121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灯饰控制板120的边缘,且各所述装饰灯121位于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正下方。具体地,各所述装饰灯121位于所述环状透光板130的正下方时,各所述装饰灯121的灯光能够无损地发射至所述环状透光板130,进而发散至外部,从而实现灯光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内腔111的内壁一侧设有第一枢接部113,所述翻转上盖200的一侧设有第二枢接部210,所述第一枢接部113与所述第二枢接部210枢接。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枢接部113和所述第二枢接部210,实现了所述底壳110与所述翻转上盖200的翻转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底壳110的侧边还设有充电接口150,所述充电接口150与所述灯饰控制板120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150用于连接外部充电线,通过外部充电线连接外部电源,进而通过所述充电接口150给所述灯饰控制版供电,进而驱动各所述装饰灯121发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安置壳主体141的中部设有耳机安置槽144。具体地,耳机安置槽144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多喇叭蓝牙耳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所述灯饰控制板上设置有电源供电管理电路310,还包括灯饰主控电路320、端口扩展电路330和多灯发光电路340。
其中,所述灯饰主控电路320与所述电源供电管理电路310连接;
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与所述灯饰主控电路320和所述电源供电管理电路310均连接;
所述多灯发光电路340与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电源供电电路给所述灯饰主控电路320和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供电,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与所述灯饰主控电路320连接,通过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扩展多个端口,并与所述多灯发光电路340配合使用,使所述灯饰主控电路320控制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进而使得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控制所述多灯发光电路340工作,实现多个发光灯的控制与发光,避免现有技术中单独LED灯实现的灯饰效果满足不了用户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极大提升灯饰效果,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多灯发光电路340包括第一发光电路341和第二发光电路342,所述第一发光电路341和所述第二发光电路342均与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连接。具体地,通过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使可以扩展连接所述第一发光电路341和第二发光电路342,进而连接更多的灯,从而实现增强装饰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发光电路341和所述第二发光电路342均包括多个发光LED灯,各所述发光LED灯均与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光电路341的各所述发光LED灯的数量为6个,标号分别为D5、D6、D7、D8、D9和D10。各所述发光LED灯均与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发光电路342的各所述发光LED灯的数量为6个,标号分别为D11、D12、D13、D14、D15和D16。各所述发光LED灯均与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发光LED灯均为RGB彩灯。具体地,通过设置RGB彩灯,使能够通过变成实现更绚丽的效果,较之现有技术中的LED灯,实现更强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所述端口扩展电路330包括端口扩展芯片U4、第四三极管Q4和第三三极管Q3。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与所述电源供电管理电路310均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与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还与所述第一发光电路341的各所述发光LED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与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第十三引脚和所述第四三极管Q4均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还与所述第二发光电路342的各所述发光LED灯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标号为D5、D6、D7、D8、D9和D10的发光LED灯的正极连接。
标号为D5、D6、D11、D12的发光LED灯的红色连接端R1、绿连接端G1、蓝连接端B1分别与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第九引脚、第十引脚和第一引脚连接。
标号为D7、D8、D13和D14的发光LED灯的红色连接端R1、绿连接端G1、蓝连接端B1分别与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第五引脚、第三引脚和第二引脚连接。
标号为D9、D10、D15和D16的发光LED灯的红色连接端R1、绿连接端G1、蓝连接端B1分别与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第八引脚、第十二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
具体地,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发送驱动信号至各所述发光LED灯,进而控制所述发光LED灯发光。
更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作软件编程,实现对所述各所述发光LED灯的控制,进而实现如跑马灯的效果,从而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型号优选为HEX170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10所示,所述灯饰主控电路320包括灯饰主控芯片U3,所述灯饰主控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与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灯饰主控芯片U3还与所述电源供电管理电路310连接。具体地,所述灯饰主控芯片U3通过其第十四引脚发送信号至所述端口扩展芯片U4,进而实现对端口扩展芯片U4的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灯饰主控芯片U3的型号优选为HEX17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所述电源供电管理电路310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1和第一供电连接端BAT+和第二供电连接端LED_VCC,第一供电连接端BAT+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端BAT+还与所述灯饰主控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连接端LED_VCC与所述第一供电连接端BAT+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连接端LED_VCC还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均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1的型号优选为IP55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三极管Q4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均为PNP型三极管。当然,所述第四三极管Q4和所述第三三极管Q3亦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实际需求,选择如NPN型三极管。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图中发光LED灯即为实体结构中所述装饰灯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15所示,所述多喇叭蓝牙耳机包括包括耳机主体。
具体地,所述耳机主体包括上部主体400、底部主体500和多个发声喇叭600。
其中,所述底部主体500的顶端与所述上部主体400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底部主体500内部设有喇叭安装腔510,所述底部主体500的底部设有导音孔520。具体地,所述底部主体500与所述上部主体40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且成型的结构实现二者的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快速拆装。
各所述发声喇叭600均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腔510,且各所述发声喇叭600的出音孔均朝向所述导音孔520。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底部主体500和所述上部主体400可拆卸连接,使得方便拆装,提升生产效率,还通过在所述底部主体500内设有喇叭安装腔510,并将各所述发生喇叭均安装于所述喇叭安装腔510内,使多个所述发声喇叭600同时发声,兼顾高、中和低频,提升音质和使用体验,且使各所述发声喇叭600的出音孔均朝向所述导音孔520设置,使各所述发声喇叭600的声音直接通过所述导音孔520传出,提升声音传导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14所示,所述喇叭安装腔510包括第一安装腔511、第二安装腔512和第三安装腔513,所述第一安装腔511、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相连通;所述发生喇叭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发声喇叭600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511、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内。具体地,三个所述发声喇叭600分别为高频喇叭、中频喇叭和低频喇叭,通过将高频喇叭、中频喇叭和低频喇叭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511、第二安装腔512和第三安装腔513,实现了高频、中频和低频的需求,提升音质,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均包括主体安装部514和倾斜导音部515,所述倾斜导音部515呈倾斜设置,所述倾斜导音部515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安装部514连通,所述倾斜导音部515的另一端与所述导音孔520连通。具体地,通过设置所述倾斜导音部515,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的喇叭发出的声音沿所述倾斜导音部515直接传至所述导音孔520,实现高效传音,提升音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腔511、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的中心的连线呈三角形设置。如此设置,使三个所述发声喇叭600安装后亦呈三角形设置,三角形的结构设置使整体结构更稳定,提升产品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1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腔511和所述第二安装腔512之间设有第一分隔部531,所述所述第一安装腔511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之间设有第二分隔部532,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和所述第三安装腔513之间设有第三分隔部533。具体地,所述第一分隔部531和所述第二分隔部532相同,所述第一分隔部531用于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腔511和所述第二安装腔512内的发声喇叭600分隔开来。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分隔部531、所述第二分隔部532和所述第三分隔部533,使各所述发声喇叭600安装后不接触,避免各所述发声喇叭600相互影响的情况发生,间接提升音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发声喇叭600之间具有缝隙,以使各所述发声喇叭600互相不接触。通过将各所述发声喇叭600之间设置具有缝隙,使各个所述发声喇叭600独立工作,保证了各所述发声喇叭600互相不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底部主体500包括上盖551和底壳552,所述上盖551盖设于所述底壳552,所述喇叭安装腔510设置于所述底壳552,所述导音孔520设置于所述喇叭安装腔510的底部。具体地,通过将所述底部主体500分体设置,即设置为所述上盖551和所述底壳552,实现了安装所述发声喇叭600时的方便快捷操作,提升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芯片型号举例仅为了说明本申请各电路所要实现的功能,并非限定具体芯片型号。实际使用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芯片,只要能够达到本申请各电路所需要实现的功能即可,对此,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另,本申请重在保护电路结构,对于程序控制方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应根据本申请所提供的芯片型号作相应编程处理,以实现本申请所要的控制功能,对此,本申请不作具体阐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包括充电仓主体和翻转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仓主体包括:
底壳,所述底壳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一侧与所述翻转上盖的一侧翻转连接;
灯饰控制板,所述灯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灯饰控制板上设有多个装饰灯;
环状透光板,所述环状透光板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环状透光板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底部与所述底壳的顶部抵接;
耳机安置壳,所述耳机安置壳的侧边压设于所述透光部并封设所述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透光板的主体设有多个避空槽,所述内腔的侧壁设有多个承托安装块,所述承托安装块与所述避空槽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承托安装块与所述避空槽的槽底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安置壳包括安置壳主体,所述安置壳主体的顶部侧边向外延伸形成抵接部,所述安置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内腔后,所述抵接部的底部与所述透光部的上端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壳主体的侧壁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承托安装块相匹配设置,以使所述安置壳主体安装于所述内腔后,所述承托安装块卡入所述卡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装饰灯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灯饰控制板的边缘,且各所述装饰灯位于所述环状透光板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内壁一侧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翻转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侧边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灯饰控制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壳主体的中部设有耳机安置槽。
CN202120232425.0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Active CN214045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425.0U CN214045971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2425.0U CN214045971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971U true CN214045971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2425.0U Active CN214045971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7640A (zh) 照明音箱的主动散热结构
CN214045971U (zh) 一种带环状灯饰的耳机充电仓
CN214314638U (zh) 一种耳机用灯饰控制电路及耳机充电仓
CN214045973U (zh) 一种多喇叭蓝牙耳机及耳机充电仓
WO2024032019A1 (zh) 一种积木颗粒式智能led灯
CN210165279U (zh) 一种智能led吸顶灯
CN211982085U (zh) 一种音响
CN212752551U (zh) 一种新型推挽式透光音箱
CN203103607U (zh) 耳机插座及其移动终端
CN213146173U (zh) 一种四叶草蓝牙灯
CN210958685U (zh) 一种带灯光的蓝牙音箱
CN215001250U (zh) 一种吸顶灯的发光导光结构
CN205065315U (zh) Led灯
CN217063976U (zh) 充电结构及无线耳机
CN220043632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头戴式耳机
CN216360009U (zh) 一种电池盒以及电动自行车
CN215001249U (zh) 一种吸顶灯
CN214405859U (zh) 一种新型煤油灯
CN213522241U (zh) 一种新型蓝牙音响
CN21601706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维护的蓝牙智能音响
CN210540667U (zh) 多功能祭祀灯
CN212811951U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音箱
CN216751998U (zh) 一种便于更换发光部件的声控图案发光蓝牙音箱
CN216217412U (zh) 一种台灯麦克风蓝牙和数码播放的多功能话筒式音响
CN215597149U (zh) 一种水晶蓝牙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