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628U -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628U
CN214045628U CN202023206522.7U CN202023206522U CN214045628U CN 214045628 U CN214045628 U CN 214045628U CN 202023206522 U CN202023206522 U CN 202023206522U CN 214045628 U CN214045628 U CN 214045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asing
solar
housing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65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哲彬
谢志伟
蔡龙辉
蔡凤福
武学举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che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che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che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cheng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65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主板、电源转换器、天线模组、太阳能组件、温度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和电池。主板连接倾斜角传感器,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任意一个挡板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挡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与壳体协作配合,温度传感器自动监测天线模组的温度,高温时自动打开散热板进行散热,增长天线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倾斜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天线模组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自由调整信号覆盖区域和信号覆盖质量,而且太阳能组件可以为壳体内的元器件供电,降低整体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衰落严重影响了传输的质量,并极大限制了系统的容量.多天线分集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对抗衰落的方法,然而由于体积,功耗以及硬件复杂性等方面的限制,一些通信系统的移动终端很难配置多个天线.在这种背景下,协作分集技术被提出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目前,市面上的MIMO协作式移动终端装置结构单一,壳体内的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发热而得不到处理,热量使壳体内的元器件损坏减少使用年限;另一方面,市面上的MIMO协作式移动终端装置安装难度大,天线模组的倾斜角度和工作时自身温度需要人工测量,而且测量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能够使壳体内的元器件得到有效的散热,增长使用年限,而且能自动测量并且调节天线模组的倾斜角度和工作时自身温度,提升信号覆盖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主板连接天线模组,主板连接电池,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任意一个挡板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挡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主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散热件包括第一散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任意一个挡板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磁铁,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限位凹槽,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凸块,限位凹槽与固定凸块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基板,任意一个基板均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基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二散热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散热件包括第二散热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基板设置有第三磁铁,第二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主板与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性连接,主板与角度倾斜传感器通过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壳体外部连接有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组件包括主太阳能板、副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壳体,太阳能壳体内上部安装有主太阳能板,太阳能壳体内下部滑动安装有副太阳能板,太阳能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副太阳能板滑动的出入通口,太阳能壳体远离出入通口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贯穿太阳能壳体且与太阳能壳体转动连接,转动杆位于太阳能壳体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套环,转动杆与套环螺纹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主板连接天线模组,主板连接电池,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任意一个挡板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挡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主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
上述实施方式中,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均设置在壳体内,其中,天线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第三天线组和第四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为GPS/WIFI天线,第二天线工作于4G频段的分集天线且第二天线同时工作于5G频段;第二天线组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均为工作于5G频段的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第五天线,第五天线为工作于4G频段的主天线且同时工作于5G频段;第四天线组包括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均工作于5G频段的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第五天线、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形成5G频段的MIMO天线组;进一步的,壳体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体,壳体两侧的侧壁为挡板,其中挡板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任意一个挡板均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其中多个通气孔用于壳体内部的散热,防止壳体内部热量堆积太多而导致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任意一个挡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件进行散热工作;主板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太阳能组件和天线的温度,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可以监测天线的倾角角度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壳体内的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进行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长时间的热量堆积会导致壳体内的元器件损坏,其中壳体的两侧设置有挡板,任意一个挡板均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任意一个挡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第一散热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首先将挡板拆卸下来,将第一散热件与挡板拆卸或者安装然后再将挡板与壳体进行安装,其中第一散热件可以吸收壳体内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产生的热量,其中任意一个挡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件进行散热工作,防止壳体内部的元器件损坏;另一方面,主板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当天线模组工作时自身热度过高温度传感器将上述信号进行传输,工作人员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降温处理,也可以与散热件3配合工作。合理安装散热件3个数,避免了天线模组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同理,主板与角度倾斜传感器连接,角度倾斜传感器实时监测天线模组的倾斜角度,并将上述信息传输至显示屏,工作人员根据天线模组角度的倾斜信息可以及时对天线模组进行角度调整;通过对天线模组温度和角度的调整可以提升天线模组信号覆盖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与壳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板与第一散热件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板与第二散热件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太阳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动杆与连接件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角度倾斜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壳体,2-挡板,3-第一散热件,4-基板,5-第二散热件,6-第三磁铁,7-卡接凹槽,8-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第四磁铁11-太阳能壳体,12-主太阳能板,13-副太阳能板,14-套环,15-转动杆,16-滑动件,17-角度倾斜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主板连接天线模组,主板连接电池,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2,任意一个挡板2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挡板2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主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8,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17。
上述实施方式中,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均设置在壳体1内,其中,天线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第三天线组和第四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为GPS/WIFI天线,第二天线工作于4G频段的分集天线且第二天线同时工作于5G频段;第二天线组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均为工作于5G频段的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第五天线,第五天线为工作于4G频段的主天线且同时工作于5G频段;第四天线组包括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均工作于5G频段的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第五天线、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形成5G频段的MIMO天线组;进一步的,壳体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体,壳体1两侧的侧壁为挡板2,其中挡板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任意一个挡板2均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其中多个通气孔用于壳体1内部的散热,防止壳体1内部热量堆积太多而导致壳体1内部的元器件损坏,任意一个挡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件3进行散热工作,主板连接温度传感器18可以实时监测太阳能组件和天线的温度,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17可以监测天线的倾角角度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的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进行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长时间的热量堆积会导致壳体1内的元器件损坏,其中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任意一个挡板2均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任意一个挡板2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第一散热件3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首先将挡板2拆卸下来,将第一散热件3与挡板2拆卸或者安装然后再将挡板2与壳体1进行安装,其中第一散热件3可以吸收壳体1内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产生的热量,其中任意一个挡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件3进行散热工作,防止壳体1内部的元器件损坏,而且太阳能组件可以为壳体1内的元器件供电和降低功耗。另一方面,主板与温度传感器18连接,当天线模组工作时自身热度过高温度传感器18将上述信号进行传输,工作人员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降温处理,也可以与散热件3配合工作。合理安装散热件3个数,避免了天线模组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同理,主板与角度倾斜传感器17连接,角度倾斜传感器17实时监测天线模组的倾斜角度,并将上述信息传输至显示屏,工作人员根据天线模组角度的倾斜信息可以及时对天线模组进行角度调整;通过对天线模组温度和角度的调整可以提升天线模组信号覆盖的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3包括第一散热片。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片吸收壳体1内的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产生的热量,并将上述热量通过通气孔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个挡板2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第一散热件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第一连接件8与第二连接件9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两侧的挡板2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8,第一散热件3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9,壳体1与第一散热件3通过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3和挡板2通过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9连接,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况设置第一散热件3的个数,通过对应的第一散热件3的个数对壳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防止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8包括第一磁铁,第二连接件9包括第二磁铁,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两侧的挡板2均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一散热件3均设置有第二磁铁,壳体1与第一散热件3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3和挡板2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连接,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况设置第一散热件3的个数,通过对应的第一散热件3的个数对壳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防止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8包括限位凹槽,第二连接件9包括固定凸块,限位凹槽与固定凸块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两侧的挡板2均设置有限位凹槽,第一散热件3均设置有固定凸块,壳体1与第一散热件3通过限位凹槽和固定凸块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3和挡板2通过限位凹槽和固定凸块连接,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况设置第一散热件3的个数,通过对应的第一散热件3的个数对壳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防止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基板4,任意一个基板4均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基板4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二散热件5。
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1与基板4可拆卸连接,其中基本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气孔,其中基板4可拆卸连接有第二散热件5。
本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况选择设置基板4,其中基板4上设置有第二散热件5,第二散热件5吸收壳体1内元器件散发的热量,热量通过通气孔排出,防止壳体1内的元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散热件5包括第二散热片。
本实施例中,基板4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片可以吸收壳体1内的热量,防止壳体1内的元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基板4设置有第三磁铁6,第二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10,第三磁铁6与第四磁铁10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基板4设置有第三磁铁6,第二散热片设置有第四磁铁10,基板4与第二散热片通过第三磁铁6和第四磁铁10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基板4和第二散热片通过第三磁铁6和第四磁铁10连接,可以通过不同的工况设置第二散热片的个数,通过对应的第二散热片的个数对壳体1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防止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基板4配合的卡接凹槽7。
本实施例中,基板4与壳体1通过凹槽配合,壳体1可以通过设置带有第二散热片的基板4去除壳体1内的热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板与温度传感器18通过电性连接,主板与角度倾斜传感器17通过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盖体,盖体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盖体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盖体的连接可以防止灰尘等进入壳体1内造成壳体1内的元器件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外部连接有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组件包括主太阳能板12、副太阳能板13和太阳能壳体11,太阳能壳体11内上部安装有主太阳能板12,太阳能壳体11内下部滑动安装有副太阳能板13,太阳能壳体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副太阳能板13滑动的出入通口,太阳能壳体11远离出入通口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贯穿太阳能壳体11且与太阳能壳体11转动连接,转动杆15位于太阳能壳体11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套环14,转动杆15与套环14螺纹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组件用于给壳体内的天线提供电源,太阳能组件由主太阳能板12、副太阳能板13和太阳能壳体11组成,太阳能壳体11的一端为开口即为上述出入通口,主太阳能板12固定设置于太阳能壳体11内的上部,副太阳能板13滑动连接于太阳能壳体11内的下部,太阳能壳体11内下部的两侧设置有导轨与上述副太阳能板13滑动配合,副太阳能板13可以相对于主太阳能板12朝向出入通口滑动,太阳能壳体11远离出入通口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15,其中转动杆15可以是螺杆,上述螺杆贯穿太阳能壳体11的侧壁,且螺杆与太阳能壳体11转动连接,即太阳能壳体11与螺杆连接处安装有轴承,螺杆位于太阳能壳体11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可以包括两个滑动件16和套环14,套环14的两端安装上述滑动件16且套环14套设于螺杆。工作过程中,螺杆转动套环14沿出入通口的方向移动(螺杆与套环14螺纹配合,滑动件16的卡接作用使螺杆转动不会带动套环14转动所以使套环14与螺杆螺纹配合),套环14与副太阳能板13连接,套环14的移动带动副太阳能板13移动。
本实施例中,转动螺杆可以使副太阳能板13沿出入通口往复移动,进而调节太阳能板的整体面积,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调节太阳能板的面积大小从而使工作效率更高。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可以使副太阳能板13完全移动至太阳能壳体11内,减小总体面积方便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组件和壳体内的天线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8,用于实时监测太阳能组件和天线的温度,可以与散热件3配合工作,并且可以防止天线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另一方面,天线安装有数显倾角传感器,用于监测天线的倾角角度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可以实时对天线的状态进行控制,避免了人工测量造成的误差。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主板连接天线模组,主板连接电池,壳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2,任意一个挡板2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挡板2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主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8,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17。
上述实施方式中,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均设置在壳体1内,其中,天线模组包括第一天线组、第二天线组、第三天线组和第四天线组,其中第一天线组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为GPS/WIFI天线,第二天线工作于4G频段的分集天线且第二天线同时工作于5G频段;第二天线组包括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均为工作于5G频段的天线;第三天线组包括第五天线,第五天线为工作于4G频段的主天线且同时工作于5G频段;第四天线组包括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均工作于5G频段的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第五天线、第六天线和第七天线形成5G频段的MIMO天线组;进一步的,壳体1的形状可以是矩形体,壳体1两侧的侧壁为挡板2,其中挡板2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任意一个挡板2均设置有多个通气孔,其中多个通气孔用于壳体1内部的散热,防止壳体1内部热量堆积太多而导致壳体1内部的元器件损坏,任意一个挡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件3进行散热工作,主板连接温度传感器18可以实时监测太阳能组件和天线的温度,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17可以监测天线的倾角角度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的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进行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长时间的热量堆积会导致壳体1内的元器件损坏,其中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任意一个挡板2均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任意一个挡板2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第一散热件3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首先将挡板2拆卸下来,将第一散热件3与挡板2拆卸或者安装然后再将挡板2与壳体1进行安装,其中第一散热件3可以吸收壳体1内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产生的热量,其中任意一个挡板2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3,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一散热件3进行散热工作,防止壳体1内部的元器件损坏,而且太阳能组件可以为壳体1内的元器件供电和降低功耗。另一方面,主板与温度传感器18连接,当天线模组工作时自身热度过高温度传感器18将上述信号进行传输,工作人员可以对该装置进行降温处理,也可以与散热件3配合工作。合理安装散热件3个数,避免了天线模组由于温度过高而损坏;同理,主板与角度倾斜传感器17连接,角度倾斜传感器17实时监测天线模组的倾斜角度,并将上述信息传输至显示屏,工作人员根据天线模组角度的倾斜信息可以及时对天线模组进行角度调整;通过对天线模组温度和角度的调整可以提升天线模组信号覆盖的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主板、天线模组和电池,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天线模组,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电池,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任意一个所述挡板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所述挡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一散热件,所述主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板连接有角度倾斜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第一散热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挡板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散热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磁铁,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凸块,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固定凸块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有基板,任意一个所述基板均设置有通气孔,任意一个所述基板均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二散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第二散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设置有第三磁铁,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一侧设置有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与所述第四磁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与温度传感器通过电性连接,所述主板与角度倾斜传感器通过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连接有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主太阳能板、副太阳能板和太阳能壳体,所述太阳能壳体内上部安装有主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壳体内下部滑动安装有副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副太阳能板滑动的出入通口,所述太阳能壳体远离所述出入通口的一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太阳能壳体且与所述太阳能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太阳能壳体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环,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套环螺纹配合。
CN202023206522.7U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Active CN214045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522.7U CN214045628U (zh)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522.7U CN214045628U (zh)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628U true CN214045628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2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6522.7U Active CN214045628U (zh) 2020-12-27 2020-12-27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6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45628U (zh) 一种智能化mimo协作式天线终端装置
CN210641004U (zh) 一种安防交换机的支撑结构
CN207573023U (zh) 一种智能充电器
CN215010731U (zh) 一种无线通讯模块可更换的网关
CN214756935U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及嵌入式应用技术的5g基站智控节电终端
CN215009730U (zh) 一种防护效果好的ups不间断电源
CN210042027U (zh) 一种光缆智能在线监测系统
CN209496568U (zh) 小间距led显示屏
CN210274230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电的电路监控摄像头
CN211182268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的盒体
CN213125824U (zh) 一种模块电源的安装结构
CN215117433U (zh) 电脑cpu散热风扇
CN212160554U (zh) 一种基于多网站同步管理的分类信息管理服务器
CN219893629U (zh) 一种基于电热融雪的能耗设备
CN217324377U (zh) 一种pcb板电镀厚度控制装置
CN216290876U (zh) Wifi发射装置
CN215188116U (zh) 一种数据采集终端屏蔽装置
CN217904987U (zh) 一种用于wqar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12423504B (zh) 一种用于智慧社区物联网系统的智能网关
CN210725602U (zh) 显示屏箱体及显示装置
CN218569195U (zh) 一种相控阵雷达天线
CN220210882U (zh) 数据中心机柜降温装置
CN218851178U (zh) 一种通信基站用智能散热设备
CN219220639U (zh) 一种风电机组振动监测仪用收纳装置
CN213240293U (zh) 一种三相四线有功电子式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