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5046U -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5046U
CN214045046U CN202023260601.6U CN202023260601U CN214045046U CN 214045046 U CN214045046 U CN 214045046U CN 202023260601 U CN202023260601 U CN 202023260601U CN 214045046 U CN214045046 U CN 214045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excitation
magnetic
main shaft
heat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06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家平
倪运学
罗昌碧
过光筌
夏静静
过孝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kun New Energy Hai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kun New Energy Hai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kun New Energy Hai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kun New Energy Hai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06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5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5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5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涉及磁力制热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包括外部系统输入轴、增速器、磁热系统主轴、蓄能池以及励磁控制器,外部系统输入轴与增速器连接,增速器的输出轴与磁热系统主轴连接,所述的磁热系统主轴上安装有永磁发电机以及励磁单元,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热能转换效率以及使用效率的积极效果。

Description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制热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各种能量制热的方法越来越多,最常规的制热方法是将各种类型的燃料进行燃烧,通过燃料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是我们最传统,也是应用最广的制热方式。这种制热方式需要将燃料进行充分的燃烧来获得能量,然而,化学燃料作为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如此巨量的消耗已造成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此外,化学染料在燃烧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每年我们对于各类火电厂燃烧排放的污染治理成本也是逐年递增。
人们在不断探索新能源对于传统能源的替代方法,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降低人们对于传统化学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危害。
以风力发电系统为例,传统的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之后再转化为电能。在这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中,除去最前一级中风机对自然界风能的捕获效率。从风机叶轮的输出轴开始,到最终并联入网的输出端结束。整个风力发电系统效率视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同,大体约为60%~85%左右。此外,由于自然界风能的产生并不稳定,风力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在短时间范围内常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往往不能满足并网要求。因此,大量的风力发电设备投运后不能有效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以达到提高热能转化效率以及使用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系统输入轴、增速器、磁热系统主轴、蓄能池以及励磁控制器,外部系统输入轴与增速器连接,增速器的输出轴与磁热系统主轴连接,所述的磁热系统主轴上安装有永磁发电机以及励磁单元,励磁单元包括固定于磁热系统主轴上的电励磁盘以及对称布置在电励磁盘两侧的磁热盘组件,所述的磁热盘组件安装在系统支架上,电励磁盘上的励磁线圈与磁热系统主轴上的电刷相连接,其中,电励磁盘与磁热盘组件之间具有有效距离间隙;所述的永磁发电机、电刷分别与励磁控制器相连接,磁热盘组件通过循环水管路与蓄能池连接。
进一步的,电励磁盘与磁热盘组件之间具有4-6毫米间隙。
进一步的,磁热盘组件包括导体盘和导流盘,导流盘内设有导流片,所述的导体盘与导流盘采用不同材料过盈配合连接或采用同一材料加工成型,其中,励磁单元中两对称设置的导流盘的进、出口,分别通过进口集流器、出口集流器相连通,且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经循环水管路与蓄能池连接。
进一步的,在磁热系统主轴上还设置有测速传感器,测速传感器与励磁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循环水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进一步的,蓄能池及循环水管路的外表面均包裹有隔热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能够通过外部系统输入轴,将系统外部输入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增速器增速后以高转速形式输入给永磁发电机和磁热系统主轴。永磁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之后,通过励磁控制器将电能通过电刷输入给电励磁盘,使电励磁盘通电产生励磁磁场,励磁单元在磁热系统主轴的驱动下随之一起旋转,使电励磁盘与其对应的磁热盘组件发生相对运动,进而在磁热盘组件内的导体盘上产生电涡流,从而产生热量,流经导流盘内的冷却液将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并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通过循环水管路存储在蓄能池中。相较于传统的风力发电设备、水利发电设备或太阳能发电设备,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所必须的整流逆变环节;在热能转化效率上,整个系统相比传统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后再转化为热能的方式高出约15%~30%的效率;相比电能的高昂存储成本,本系统可以将热能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大量的储存,避免了譬如风力发电过程中因电能不具备并网要求而导致的大量能量浪费,提高了使用效率。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热能转换效率以及使用效率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励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主要由外部系统输入轴1.1、增速器1、磁热系统主轴2、电励磁盘3、磁热盘组件4、永磁发电机5、励磁控制器6,电刷7、集流器8、联轴器9、循环水泵11、循环水管路12和蓄能池13组成。
在磁热系统主轴上设置有励磁单元。励磁单元是由固定在主轴上的电励磁盘以及对称布置在电励磁盘两侧且安装在系统支架上的磁热盘组件构成的。具体地,电励磁盘固定在磁热系统主轴上,电励磁盘上设置有若干励磁线圈3.1,并与磁热系统主轴上的电刷连接,从而通过电刷与励磁控制器连接,励磁控制器输出电能,为电励磁盘上的励磁线圈供电,在励磁线圈上产生励磁磁场。电励磁盘与磁热盘组件同轴布置,在电励磁盘的轴向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磁热盘组件4-1和第二磁热盘组件4-2。磁热盘组件又包括导体盘4.2和导流盘4.1,导流盘内设有导流片,用于降低冷却液在导流盘内的流动阻力,导体盘与导流盘可以采用不同材料过盈配合连接,也可以采用同一材料加工成型。其中,磁热盘组件与电励磁盘之间留有4-6毫米的间隙,以保障电励磁盘产生的磁场能有效作用在导体盘上。此外,第一磁热盘组件和第二磁热盘组件内部的冷却液通过集流器相连通,具体为,第一磁热盘组件和第二磁热盘组件的进口端与进口集流器8-1相连接,第一磁热盘组件和第二磁热盘组件的出口端与出口集流器8-2相连接。
系统外部的机械能通过与增速器相连接的外部系统输入轴,输入本系统中。具体地,外部系统输入轴与增速器连接,增速器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磁热系统主轴连接,永磁发电机安装在主轴上,进而驱动电励磁盘和永磁发电机旋转。本实施例中,永磁发电机固定在磁热系统主轴的末端,且发电机中的转子与磁热系统主轴通过键连接,随磁热系统主轴同角速度旋转,永磁发电机壳体与磁热系统支架固定,不随磁热系统主轴旋转。
外部系统输入轴可以使用风机系统或水力系统作为系统外部机械能的输入来源,也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形式的外部能量所转化的机械能作为能量输入来源。永磁发电机发电,将产生的电能传递给励磁控制器。励磁控制器内设有整理逆变及功率控制等模块,可将永磁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转变为功率可控且稳定的直流或交流电。励磁控制器输出电能,为电励磁盘上的励磁线圈供电,在励磁线圈上产生励磁磁场。电励磁盘产生励磁磁场后,在磁热系统主轴的驱动下,与磁热盘组件发生相对运动,并在磁热盘组件的导体盘上产生电涡流,生成热量,导体盘上产生的热量,会直接传递给导流盘内的冷却液,并通过循环水管路带走,最终存储在蓄能池中。这样,第一磁热盘组件和第二磁热盘组件的进口端通过进口集流器、第一磁热盘组件和第二磁热盘组件的出口端通过出口集流器接入循环水管路中,并与蓄能池连接,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就实现了冷却液的循环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在循环水管路上还设有节流阀14,通过控制不同管路内的流量,并配合励磁控制器对电励磁盘所产生的电磁场控制,调整系统内循环水量的大小,进而实现精确的冷却液温度控制,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匹配外部系统输入轴输入的扭矩。
另外,在磁热系统主轴上还设置有测速传感器,测速传感器与励磁控制器相连接。励磁控制器在得到永磁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后,根据测速传感器测得的磁热系统主轴转速,按照预先设计的控制程序对电励磁盘单独供电,提供对应条件下的设定电流值给励磁线圈,精确控制制热系统负载大小,匹配外部能量输入,以确保系统可以始终在最佳能效曲线附近工作,优选地,上述测速传感器可以采用编码器或霍尔传感器。
在蓄能池及循环水管路的外表面,均包裹有隔热材料,有利于降低整个系统在冷却液循环和热能存储过程中的热量损耗,从而提高系统的集能效率。
除此之外,在需要采用锅炉燃烧制热的系统中,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作为锅炉供水的前端,提高锅炉系统的供水温度。从而降低锅炉对燃料的需求,节约了使用成本,降低了锅炉排放,保护了环境。

Claims (6)

1.一种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系统输入轴、增速器、磁热系统主轴、蓄能池以及励磁控制器,外部系统输入轴与增速器连接,增速器的输出轴与磁热系统主轴连接,所述的磁热系统主轴上安装有永磁发电机以及励磁单元,励磁单元包括固定于磁热系统主轴上的电励磁盘以及对称布置在电励磁盘两侧的磁热盘组件,所述的磁热盘组件安装在系统支架上,电励磁盘上的励磁线圈与磁热系统主轴上的电刷相连接,其中,电励磁盘与磁热盘组件之间具有有效距离间隙;所述的永磁发电机、电刷分别与励磁控制器相连接,磁热盘组件通过循环水管路与蓄能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还在于,电励磁盘与磁热盘组件之间具有4-6毫米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还在于,磁热盘组件包括导体盘和导流盘,导流盘内设有导流片,所述的导体盘与导流盘采用不同材料过盈配合连接或采用同一材料加工成型,其中,励磁单元中两对称设置的导流盘的进、出口,分别通过进口集流器、出口集流器相连通,且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经循环水管路与蓄能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在磁热系统主轴上还设置有测速传感器,测速传感器与励磁控制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在循环水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其特征还在于,蓄能池及循环水管路的外表面均包裹有隔热材料。
CN202023260601.6U 2020-12-29 2020-12-29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Active CN214045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0601.6U CN21404504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0601.6U CN21404504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5046U true CN214045046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0601.6U Active CN214045046U (zh) 2020-12-29 2020-12-29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50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45046U (zh)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CN214045048U (zh) 串联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CN214045047U (zh) 串联筒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
CN112713602A (zh) 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215571323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装置
CN201348301Y (zh) 集热系统
CN112701704A (zh) 串联盘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214280953U (zh) 串联盘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
CN112736940A (zh) 串联筒式励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214280950U (zh) 盘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
CN209042494U (zh) 一种基于免费动力源的多能互补蓄能供能系统
CN214280952U (zh) 串联筒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
CN208718853U (zh) 一种废弃冷却塔光热风电综合利用系统
CN203605494U (zh)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与热水供应综合利用系统
CN208237954U (zh) 利用清洁能源供热的装置
CN214280951U (zh) 筒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
CN112803448A (zh) 串联盘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112821430A (zh) 盘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112787341A (zh) 串联筒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112821429A (zh) 筒式永磁磁力制热系统及其制热方法
CN220151572U (zh) 节能风机系统及具有节能风机系统的冷却塔
CN103808038A (zh) 太阳能热能应用控制系统
CN208461550U (zh) 一种带风道的发电机扭斜槽定子
CN213521552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调速器
CN219913193U (zh) 一种风电双驱动的永磁涡流制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