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44138U -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44138U
CN214044138U CN202120144765.8U CN202120144765U CN214044138U CN 214044138 U CN214044138 U CN 214044138U CN 202120144765 U CN202120144765 U CN 202120144765U CN 214044138 U CN214044138 U CN 214044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female
main body
middle shell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476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永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476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44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44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44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涉及接线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线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包括公针主体、母针主体以及中壳,中壳套设在公针主体与母针主体上,且中壳的两端分别与公针主体和母针主体卡扣连接;在母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移动轨道,在移动轨道的结尾处设置有卡槽,在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当卡块沿移动轨道移动至卡槽位置处,卡块与卡槽卡扣连接;在卡槽的两侧还设置有解锁轨道,转动中壳使卡块处于解锁轨道上,卡块能够沿着解锁轨道移动,直至母针主体与中壳分离。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解锁更简单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有侧轨式,带弹簧侧轨式,按钮式等多种方式。但是,现有的带弹簧侧轨式接线器,插入时是用弹簧弹力将中壳旋转转入卡位的,弹簧安装不方便;另外,中壳内有安装一根弹簧,拔出时需用一只手旋扭中壳到解锁状态后还需不松手保持中壳在解锁位置,再拔开插头,操作时费力,而且很不方便。现有的侧轨式接线器,解锁时只能在某一固定方向解锁,操作不便利。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接线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线器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包括公针主体、母针主体以及中壳,所述母针主体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上与所述公针主体形成密封连接,所述中壳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与所述母针主体上,且所述中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和所述母针主体卡扣连接;
在所述母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移动轨道,在所述移动轨道的结尾处设置有卡槽,在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当所述卡块沿所述移动轨道移动至所述卡槽位置处,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
在所述卡槽的两侧还设置有解锁轨道,转动所述中壳使所述卡块处于所述解锁轨道上,所述卡块能够沿着所述解锁轨道移动,直至所述母针主体与所述中壳分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公针主体插入所述母针主体后,所述母针主体的内壁与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防水圈,在所述防水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多股弧形凸筋。
进一步地,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在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环形槽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卡爪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口,所述限位柱能从所述限位口穿过,使所述卡爪与所述环形槽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轨道包括相连通的弧形段和斜面段,所述弧形段为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结构,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弧形段的最小开口处相连接,所述卡块依次经过所述弧形段和斜面段进入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公针主体上设置有公铜针,在所述母针主体上设置有母铜针,在所述公铜针和所述母铜针外壁上均设置有倒刺,所述公铜针和所述母铜针外壁上的所述倒刺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和所述母针主体的内壁形成硬干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公铜针与所述公针主体、所述母铜针与所述母针主体均可以通过注胶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将所述中壳两端端部分为多个以所述开口相互分隔的分壳。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位于所述中壳开口端的一侧为半圆形结构,远离所述中壳开口端的一侧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卡槽的两端设置有倒V形的凸台,在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后,所述凸台能够限制所述卡块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公针主体和母针主体密封连接,使接线处于密封状态,在公针主体和母针主体外套设置有中壳,中壳分别与公针母体和母针主体卡扣连接,其中,中壳与母针主体之间通过移动轨道、卡槽和卡块卡扣连接,并且,在移动轨道的两侧设置有解锁轨道,在需要将母针主体与中壳分离时,只需要朝向任一一侧旋转所述中壳,拔开母针主体,卡块沿解锁轨道滑出,使所述卡块处于解锁轨道中,即可完成母针主体与中壳的分离,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1、公铜针;2、公针主体;3、中壳;4、母针主体;5、母铜针;11、第一倒刺;21、凹槽;22、防水圈;23、弧形凸筋;24、环形槽;25、限位口;31、卡块;32、卡爪;33、限位柱;34、开口;35、分壳;41、移动轨道;42、弧形段;43、斜面段;44、卡槽;45、凸台;46、解锁轨道;51、第二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4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以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可以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新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更方便,解锁更简单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包括公针主体、母针主体以及中壳,所述母针主体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上与所述公针主体形成密封连接,所述中壳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与所述母针主体上,且所述中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和所述母针主体卡扣连接;
在所述母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移动轨道,在所述移动轨道的结尾处设置有卡槽,在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当所述卡块沿所述移动轨道移动至所述卡槽位置处,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
在所述卡槽的两侧还设置有解锁轨道,转动所述中壳使所述卡块处于所述解锁轨道上,所述卡块能够沿着所述解锁轨道移动,直至所述母针主体与所述中壳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公针主体和母针主体密封连接,使接线处于密封状态,在公针主体和母针主体外套设置有中壳,中壳分别与公针母体和母针主体卡扣连接,其中,中壳与母针主体之间通过移动轨道、卡槽和卡块卡扣连接,并且,在移动轨道的两侧设置有解锁轨道,在需要将母针主体与中壳分离时,只需要朝向任一一侧旋转所述中壳,使所述卡块处于解锁轨道中,拔开母针主体,卡块沿解锁轨道滑出,即可完成母针主体与中壳的分离,操作非常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公针主体插入所述母针主体后,所述母针主体的内壁与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
公针本体与母针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固定在公针主体上的凹槽和母针主体的内壁之间,使公针主体和母针主体内处于密封状态,达到防水的目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密封件为防水圈,在所述防水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多股弧形凸筋。
防水圈外侧设置有多股弧形凸筋,弧形凸筋与母针主体的内壁相互挤压,形成多道防水屏障,防水效果会更好,另外,防水圈的防水面不会出现合模线,使防水效果更好,更稳定可靠。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在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环形槽卡扣连接。
通过卡爪与环形槽相配合,将中壳与公针主体卡扣连接,使中壳与公针主体稳定牢固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卡爪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口,所述限位柱能从所述限位口穿过,使所述卡爪与所述环形槽卡扣连接。
通过设置限位柱和限位口,限位柱只能从公针主体的限位口处装入,能够起到防呆和限位的作用,将中壳的限位柱对准公针主体缺口,套进去再按压,使卡爪卡入公针主体的环形槽,即完成中壳与公针主体的装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移动轨道包括相连通的弧形段和斜面段,所述弧形段为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结构,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弧形段的最小开口处相连接,所述卡块依次经过所述弧形段和斜面段进入所述卡槽中。
所述移动轨道包含弧形段和斜面段,弧形段为喇叭口状,在母针主体与中壳对接过程中,卡块依次经过弧形段、斜面段,喇叭口状的弧形段方便卡块的对接,更利于中壳上的卡块滑入弧形段中,卡块允许活动空间更大,对母针主体与中壳的对接精准度要求较低,且不会出现卡顿现象;弧形段尺寸与卡块位置相配合,使卡块在弧形段中移动时阻力较小,斜面段的高度逐渐增加,卡块通过所述斜面段进入卡槽中,与卡槽卡扣连接,完成母针主体与中壳的对插自锁过程。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公针主体上设置有公铜针,在所述母针主体上设置有母铜针,在所述公铜针和所述母铜针外壁上均设置有倒刺,所述公铜针和所述母铜针外壁上的所述倒刺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和所述母针主体的内壁形成硬干涉连接。
公铜针与公针主体、母铜针与母针主体之间也可以通过注胶方式封闭连接,也可以通过倒刺与环形凹陷的方式硬干涉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中壳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将所述中壳两端端部分为多个以所述开口相互分隔的分壳。
通过在中壳的两端设置开口,开口的设置,让卡块和卡爪能够具有更好的弹性,方便对插,另外可以将卡块和卡爪设置的更高,锁扣能够更加牢固,插拔时,卡块越过斜面段时,力度更小,插拔更轻松。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卡块位于所述中壳开口端的一侧为半圆形结构,远离所述中壳开口端的一侧为矩形结构。
卡块的端部做成半圆形结构,在卡块与移动轨道配合时,阻力很小,对插时更轻松,不会卡顿。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卡块并不局限于将卡块的端部做成半圆形结构,也可以是弧形结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在所述卡槽的两端设置有倒V形的凸台,在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后,所述凸台能够限制所述卡块旋转。
倒V形的凸台能够限制卡块自动左右旋转与卡槽脱离,起到限位的作用;而在需要解锁时,只需将中壳往两边任意一边方向旋扭,使卡块旋转且越过两边的倒V形凸台,离开卡扣位置,旋到解锁位置,再继续向外拔开母针主体,卡块顺着解锁轨道滑出轨道,即可完成解锁拔开过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包括公铜针1、公针主体2、中壳3、母针主体4以及母铜针5,所述公铜针1通过注胶装在所述公针主体2内,所述母铜针5通过注胶装在所述母针主体4内,所述母针主体4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2上,在所述公针主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21,在所述凹槽21内设置有防水圈22,在所述防水圈2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股弧形凸筋23,所述公针主体2插入所述母针主体4后,所述母针主体4的内壁与所述防水圈22过盈配合,使所述公针主体2与所述母针主体4形成密封连接。防水圈22挤压在所述公针主体2上的凹槽21和母针主体4的内壁之间,防水圈2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股弧形凸筋23,多股弧形凸筋23与所述母针主体4的内壁形成多道防水屏障,以达到稳定可靠的防水性能。
所述中壳3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2与所述母针主体4上,且所述中壳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2和所述母针主体4卡扣连接。
具体地,在所述母针主体4的外壁上设置有四条移动轨道41,所述移动轨道41包括相连通的弧形段42和斜面段43,所述弧形段42为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结构,所述斜面段43与所述弧形段42的最小开口处相连接,在所述斜面段43的结尾处设置有卡槽44,在所述中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卡块31,所述卡块31位于所述中壳3开口端的一侧为半圆形结构,远离所述中壳3开口端的一侧为矩形结构,所述卡块31依次经过所述弧形段42和斜面段43进入所述卡槽44中,所述卡块31与所述卡槽44卡扣连接;
在所述卡槽44的两端设置有倒V形的凸台45,在所述卡块31与所述卡槽44卡扣连接后,所述凸台45能够限制所述卡块31旋转;通过设置凸台45,防止所述卡块31自动向所述卡槽44两侧转动。
在所述卡槽44的两侧还设置有解锁轨道46,转动所述中壳3使所述卡块31穿过所述凸台45处于所述解锁轨道46上,所述卡块31能够沿着所述解锁轨道46移动,直至所述母针主体4与所述中壳3分离。
在所述公针主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24,在所述中壳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爪32,所述卡爪32与所述环形槽24卡扣连接。在所述卡爪32上还设置有限位柱33,在所述公针主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口25,所述限位柱33能从所述限位口25穿过,使所述卡爪32与所述环形槽24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壳3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多个开口34,多个开口34将所述中壳3两端端部分为多个以所述开口34相互分隔的分壳35。通过设置开口34,使卡块31和卡爪32具有更好的弹性,卡块31和卡爪32可以做得更高,锁扣更牢固;插拔时,卡块31越过凸台45和解锁轨道46时,力度更小,插拔更轻松。
另外,为了各个公铜针1、母铜针5能够标记区分,在母针主体4和公针主体2的尾部型腔内做成多个分隔栏,在母针主体4和公针主体2的端面做字印标记区分,很方便识别区分。针对隔开的各个形腔注胶,更牢固;避免了注胶不到位或注胶内部有空洞的不良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在所述公铜针1和所述母铜针5外壁上均设置有倒刺,分别为第一倒刺11和第二倒刺51,所述公铜针1与所述公针主体2通过第一倒刺11与所述公针主体2的内壁形成硬干涉连接;所述母铜针5与所述母针主体4通过第二倒刺51和所述母针主体4的内壁形成硬干涉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针主体、母针主体以及中壳,所述母针主体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上与所述公针主体形成密封连接,所述中壳套设在所述公针主体与所述母针主体上,且所述中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和所述母针主体卡扣连接;
在所述母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移动轨道,在所述移动轨道的结尾处设置有卡槽,在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块,当所述卡块沿所述移动轨道移动至所述卡槽位置处,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
在所述卡槽的两侧还设置有解锁轨道,转动所述中壳使所述卡块处于所述解锁轨道上,所述卡块能够沿着所述解锁轨道移动,直至所述母针主体与所述中壳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公针主体插入所述母针主体后,所述母针主体的内壁与所述密封件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防水圈,在所述防水圈的外表面设置有多股弧形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在所述中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与所述环形槽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爪上设置有限位柱,在所述公针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口,所述限位柱能从所述限位口穿过,使所述卡爪与所述环形槽卡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轨道包括相连通的弧形段和斜面段,所述弧形段为开口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结构,所述斜面段与所述弧形段的最小开口处相连接,所述卡块依次经过所述弧形段和斜面段进入所述卡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公针主体上设置有公铜针,在所述母针主体上设置有母铜针,在所述公铜针和所述母铜针外壁上均设置有倒刺,所述公铜针和所述母铜针外壁上的所述倒刺分别与所述公针主体和所述母针主体的内壁形成硬干涉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将所述中壳两端端部分为多个以所述开口相互分隔的分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位于所述中壳开口端的一侧为半圆形结构,远离所述中壳开口端的一侧为矩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对插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槽的两端设置有倒V形的凸台,在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扣连接后,所述凸台能够限制所述卡块旋转。
CN202120144765.8U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Active CN214044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4765.8U CN214044138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4765.8U CN214044138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44138U true CN214044138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4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4765.8U Active CN214044138U (zh) 2021-01-19 2021-01-19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44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9779A (zh) 一种换线插排的连接线装置
CN214044138U (zh)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CN208596814U (zh) 一种单芯大电流连接器
CN112701525A (zh) 一种自锁式对插接线器
CN208849108U (zh) 一种高压互锁连接器
CN217589590U (zh) 一种新型四芯电连接器
CN210111109U (zh) 一种高压互锁连接器
CN209217330U (zh) 一种内置锁紧机构的电插接件
CN207677170U (zh) 一种防水线连接器
CN208923473U (zh) 一种集成连接器
CN210543304U (zh) 一种玩具积木公仔
CN113161817A (zh) 可360°旋转的对插式储能连接器及其制成的连接器组
CN208078303U (zh) 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CN209804997U (zh) 一种专用于电池盒的防水插接组件
CN105470681A (zh) 一种插针自锁连接器
CN214369532U (zh) 一种磁吸灯的连接导电导轨插接装置
CN112821125B (zh) 一种带自锁微型防水连接器
CN216773630U (zh) 一种自锁式防水连接器
CN217720146U (zh) 一种带内锁扣贴片连接器
CN221009391U (zh) 一种强锁定插座
CN218677821U (zh) 一种连接器公端
CN220798511U (zh) 一种防误插的可换线tws耳机
CN213980360U (zh) 一种可防止钥匙脱落的汽车锁口结构
CN219373971U (zh) 一种能够防止松动的绳结保险扣
CN220042341U (zh) 一种双接触冠簧、连接端子及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