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35096U -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 Google Patents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35096U
CN214035096U CN202021396287.1U CN202021396287U CN214035096U CN 214035096 U CN214035096 U CN 214035096U CN 202021396287 U CN202021396287 U CN 202021396287U CN 214035096 U CN214035096 U CN 214035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handle
drainage
trigger
disinfe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6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96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35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35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350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其目的是为了取代人手对原有把手的抓握,从而避免了病原体污染把手所导致的接触性传播。上述目标是通过一种自消毒把手装置实现的:它包括抓握部和位于其上方的导液容器,导液容器上有导液口,消毒液经导液口可流至抓握面,从而实现了仅需少量消毒液就能对抓握面进行完全消毒;进一步地,再辅以触发式供液设备,为所述自消毒把手装置定时、定量供应消毒液,从而确保了所述抓握面每次被人手接触后的洁净与安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利于普及,可在疫情期间广泛用于各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也可在非疫情时期的流感季中继续护卫人们的生命健康。

Description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病原体通过把手进行接触性传播的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染病的传播中,接触性传播尤其难以防范,因为其具有高度隐蔽性和污染源指数级扩散两大特性。在所有可能导致接触性传播的物品中,门把手的风险系数无疑最高。
现有的门把手消毒装置技术在公开号为CN201563796U和公开号为CN111214677A的国内专利中有叙述,区别在于前者为采用“机械联动触发消毒液出液消毒”是一个机械设备,后者采用“电子感应触发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是一个电器设备,而共同点在于都采用了“对原有门把手”进行消毒的方式——这也是绝大部分类似装置都采用的方案。
采用这种方案,虽然也可以达到为门把手消毒之目的,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有效性问题。一些机械装置需要开门者自己用手去接消毒液,然后再由开门者自己来对门把手进行涂抹消毒,但如果开门者出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涂抹,则无消毒效果;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则有照射时间上的限制,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因此短时间内的多次接触,则难以达到消毒要求。
2、节约性问题。“原有门把手”的抓握面面积太大,每个单次消毒程序所消耗的消毒液太多,不利于资源的节约。
3、兼容性问题。市面上的“原有门把手”种类、款式繁多,必然会出现无法兼容安装或安装后无法配合使用的根本性缺陷。
最后两条缺陷,只要所针对的消毒对象是“原有把手”,那么不管采用何种方案都难以避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消毒的代把手装置,而本装置中的核心部件为“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它具有抓握功能和自消毒功能,用于取代对原有把手的抓握,再辅以可自动供应消毒液的相关设备,从而解决了上述的所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最终目标主要是通过“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这项技术创新而实现的,它是一个仅需少量消毒液就能将抓握面完全覆盖浸润的抓握装置。下面介绍该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形状的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上有抓握面,所述抓握面位于所述抓握部的侧面;所述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还包括导液容器,所述导液容器位于所述抓握部的上方;所述导液容器的下部设置有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所述抓握面作液路连通,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接触式连通、导液管连通、无接触浸润式连通中的至少一种,使液体经所述导液口可流至所述抓握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部由至少两根的引流件所构成,所述引流件为细长棍状,全部顶部朝上底部朝下,每两根之间的间距不超过人手可抓握的尺寸,当所述引流件的数量大于两根时,绕轴线呈环绕状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抓握面上设置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为引流凹槽和/或引流凸条,所述引流部为细长条状,在所述抓握面上由上至下纵向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液容器包括环形导液槽,环形导液槽为圆环状,所述导液口在所述环形导液槽底部均匀间隔布置。
“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技术方案介绍完毕,下面介绍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终目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即“自动消毒的代把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消毒代把手,用于取代对原有把手的抓握。所述自动消毒代把手包括触发式供液设备和把手件,触发式供液设备用于为把手件的消毒环节提供自动且定量的消毒液供液;所述触发式供液设备包括供液容器和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安装在供液容器上,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电子触发开关装置或机械触发开关装置;所述触发式出液设备上设有消毒液出液口,所述把手件上设置有进液部,所述消毒液出液口与所述进液部作液路连通。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连接连通或通过输液管连通;所述把手件包括单根引流件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所述单根引流体为细长棍状,所述进液部位于所述单根引流体或所述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上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触发开关装置为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所述消毒液出液口位于所述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上,所述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包括探头、电子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出液口处,所述电子控制模块分别与探头和电磁阀连接,所述电子控制模块通过接收探头的感应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以及开启后的定时关闭,从而实现了消毒液的定时、定量供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触发开关装置为按压泵头,所述按压泵头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头,所述消毒液出液口位于所述按压头上,所述按压头与所述把手件连接;所述把手件的下部还设置有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滑杆套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械触发开关装置为重力触发开关机构,它包括重力球触发式开关机构、杠杆触发式开关机构、滑块触发式开关机构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供液容器还包括,主储液室和临时储液室,主储液室的底部设置有灌液口,灌液口处设置有所述重力触发开关机构,所述临时储液室位于灌液口的下方并与其连通,所述消毒液出液口设置在所述临时储液室的下部,所述消毒液出液口处同样设置有所述重力触发开关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消毒代把手还包括旋转体连接件,所述旋转体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供液容器的底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消毒代把手还包括支撑连接部,所述支撑连接部包括基础架、固定连接装置和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和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都安装在基础架上;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联动复位装置和活动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体连接件或面连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为转轴件,所述联动复位装置为弹力复位件,所述把手件的顶部和所述供液容器的底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接件为转轴件或滑杆套件,所述联动复位装置为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撑杆和触发连杆,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凸柱,它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架的上方固定连接,它的顶部与所述供液容器的底部铰接;触发连杆为条状,所述触发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供液容器的下部铰接,它的下端与所述把手件的顶部铰接,所述触发连杆中部设置有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开口与所述凸柱作插入式连接;所述触发连杆的上部还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基础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可直接加装在门、窗类设备的表面以及绝大多数把手上,兼容性极强。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可安装在门、窗、抽屉等类似设备上独立使用,有传统把手所不具备的方便消毒之优势。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普及和推广,可在疫情期间广泛用于各企事业单位及公共场所,也可在非疫情时期的流感季中继续护卫人们的生命健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新特征明确地体现在后述权利要求项中。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特征和有益效果,可结合参考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及相对应的附图。
图1是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引流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导液容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7是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导液容器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电子触发开关装置的电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1是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和图13所示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重力触发式出液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因此,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还应当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或利用本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部”、“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导液容器(103)和可被人手抓握的抓握部(113),所述导液容器(103)位于所述抓握部(113)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握部(113)为单体式抓握部,具体形状为一根细长的圆柱体,其顶部与导液容器(10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抓握部(113)上有抓握面(108),它位于所述圆柱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容器(103)的下部设置有导液口(105),导液口(105)与抓握面(108)无任何接触点,两者间仅留有狭窄缝隙,用于实现液路连通,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无接触浸润式连通,即,利用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所发生的浸润现象,使导液容器(103)内的消毒液经所述导液口(105)可流至所述抓握面(108)上。
进一步地,导液容器(103)的顶部设有进液口(107),用于注入消毒液。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状的导液容器(103)和可被人手抓握的抓握部(113),所述导液容器(103)位于所述抓握部(113)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握部(113)为单体式抓握部,具体形状为一根齿轮状底面的柱体,所述抓握部(113)上有抓握面(108),所述抓握面(108)位于所述柱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容器(103)的上方留有开口进液口(107),用于注入消毒液;导液容器(103)的下部设置有导液口(105),导液口与抓握面作液路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导液管连通,所述导液管(106)的上端连接导液口(105),下端与所述抓握面(108)的顶部边沿相连接,从而使液体经所述导液口(105)可流至所述抓握面(108)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握面上还设置有引流部(110),所述引流部为细长条状,在所述抓握面上由上至下纵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部(110)为引流凹槽。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导液容器(103)和抓握部(113),所述导液容器(103)位于所述抓握部(113)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握部为分体式抓握部,它由相互平行的两根引流件(109)所构成,其间距不超过人手可抓握的尺寸,所述引流件(109)为细长棍状,它们的顶部与导液容器(10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抓握部(113)的两侧为抓握面(108)。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容器(103)的下部设置有导液口(105),导液口与抓握面作液路连通,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接触式连通,使液体经所述导液口(105)可流至所述抓握面(108)上。
进一步地,导液容器(103)的顶部设有进液口(107),用于注入消毒液。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导液容器(103)和抓握部(113),导液容器(103)位于抓握部(113)的上方。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导液容器为圆环形状的环形导液槽(104),环形导液槽(104)的底部设置有导液口(105),导液口(105)在环形导液槽(104)底部绕圆环的圆心作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环形导液槽(104)的中心处设置有芯柱(116),该芯柱凸起的顶部和底部可为其它相关配套设备提供连接点,方便后期组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抓握部(113)为分体式抓握部,它由数量大于两根的引流件(109)所构成,引流件为细长棍状,全部顶部朝上底部朝下,以每两根之间的间距不超过人手可抓握的尺寸绕轴线呈环绕状竖直排列,所述轴线穿过环形导液槽(104)的圆环圆心;每根引流件(109)背对轴线的侧面为抓握面(108),用于被抓握时与手部接触。
进一步地,每根引流件(109)的顶部与环形导液槽(104)的底部相连接,且每根引流件的位于抓握面(108)一侧的顶部边沿与导液口(105)相连接;使液体经导液口(105)可流至所述抓握面(108)上,即,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接触式连通。
进一步地,引流件(109)的抓握面上还设置有细长条状的引流部(110),所述引流部在抓握面(108)上由上至下纵向布置,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引流部为引流凸条(112)。
进一步地,导液容器(103)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107),用于注入消毒液。
进一步地,引流件(109)的底部连接有废液槽(117),用于储存使用后的消毒液废液;废液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放液口(118),用于将消毒液废液排出。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导液容器(103)和抓握部(113),导液容器(103)位于抓握部(113)的上方。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导液容器(103)包括圆环形状的环形导液槽(104),环形导液槽(104)的底部设置有导液口(105),导液口(105)在环形导液槽(104)底部绕圆环的圆心作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环形导液槽(104)的圆心处设置有芯柱(116),该芯柱凸起的顶部和底部可为其它相关配套设备提供连接点,方便后期组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抓握部(113)为分体式抓握部,它由数量大于两根的引流件(109)所构成,所述引流件为细长条状,全部顶部朝上底部朝下,以每两根之间的间距不超过人手可抓握的尺寸绕轴线呈环绕状竖直排列,所述轴线穿过环形导液槽(104)的圆环圆心;每根引流件的面朝轴线一侧与芯柱(116)的侧面相连接,每根引流件(109)背对轴线的侧面为抓握面(108),用于被抓握时与手部接触。
进一步地,每根引流件的抓握面(108)的顶部边沿与导液口(105)的边沿相连接,使液体经导液口(105)可流至所述抓握面(108)上,即,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接触式连通。
进一步地,引流件(109)的抓握面上还设置有细长条状的引流部(110),所述引流部在抓握面(108)上由上至下纵向布置,本实施例中的引流部为引流凹槽(111)。
进一步地,导液容器(103)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107),用于注入消毒液。
进一步地,引流件(109)的底部连接有废液槽(117),用于储存使用后的消毒液废液;废液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放液口(118),用于将消毒液废液排出。
下面介绍图2、图4、图7所示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的引流部(110)的工作原理:所述引流部在消毒环节中利用了“液体表面张力原理”,以引流凹槽(111)为例,引流凹槽的口部宽度约5毫米左右,狭窄的口部将导致凹槽内的液体的会形成较大的液体表面张力,因此槽内液体不会滴落,反而会像露珠那样附着在引流凹槽槽口,并在槽口边沿形成一定厚度的液面,这意味着当消毒液从引流凹槽的起点流到止点的过程中,引流凹槽的槽口边沿也会被消毒液所浸润消毒。如前所述,引流凹槽的槽口边沿正是人手抓握时与手掌接触的抓握面,故而确保了抓握面被抓握后的洁净与安全。引流凸条(112)的原理与之类似,也是利用了液体表面张力原理,因为引流凸条的凸起面的表面面积较大,因此可使液体在其表面获取更多的附着力,从而确保液体会始终沿着引流凸条的延伸方向下流动。如前所述,引流凸条延伸的覆盖区域正是人手抓握时与手掌接触的抓握面,故而可确保抓握面被抓握后的洁净与安全。此处需特别说明的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相关,所以引流凹槽和引流凸条的宽度的具体尺寸可以不限,只要所使用的消毒液在所述抓握面上能形成上述浸润与引流效果即可。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为办公场所中的公用的文件柜门所设计的一种自动消毒代把手。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包括触发式供液设备(200)和把手件(100),触发式供液设备(200)包括供液容器(201)和触发装置(210),本实施例中的触发装置为电子触发开关装置(211),它安装在供液容器(201)的右侧,电子触发开关装置底部设有出液管道(216),出液管道(216)的左端与供液容器(201)的下部相连通,出液管道(216)的右端为消毒液出液口(20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把手件(100)为单根引流件(101),其形状为一根圆珠笔笔芯尺寸的细棍,单根引流件的上部有进液部(119),进液部(119)与消毒液出液口(202)相连接,从而使消毒液出液口(202)与进液部(119)实现了液路连通,确保了消毒液经消毒液出液口(202)可流至单根引流件(101)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触发开关装置(211)为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它包括探头(213)、电子控制模块(214)和电磁阀(215),电磁阀安装在出液管道(216)内的靠近消毒液出液口处(202);所述探头(213)为红外线感应探头,它设置在出液管道(216)的下方,所述电子控制模块(214)则安装在电子触发开关装置(211)的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控制模块(214)分别与探头(213)和电磁阀(215)连接,所述电子控制模块(214)通过接收探头(213)的感应信号来控制电磁阀(215)的开启以及开启后的定时关闭,从而实现了消毒液的定时、定量供应。例如,当人手这个障碍物置于探头(213)的感应区域内后离开,离开1秒后电磁阀(215)开启,消毒液出液口(202)开始出液,出液2秒后电磁阀关闭,消毒液出液口(202)停止出液,而这2秒的出液量刚好可使消毒液将单根引流件(101)整体全部润湿。
进一步地,电子触发开关装置(211)的上部还设置有电池(217),用于为电子触发装置提供电力。
进一步地,供液容器(201)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液口(209),用于对损耗的消毒液进行补足。
进一步地,供液容器(201)的左侧设置的面连接件(305)为强力胶,用于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整体固定在橱窗门、文件柜门等尺寸较小的门窗类物体的表面,即可在开、关门时取代对原有把手的抓握,从而确保了手部的洁净与安全,消除了病原体接触性传播的风险。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为无锁推开式门设计的一种自动消毒代把手。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包括触发式供液设备(200)和把手件(100),触发式供液设备(200)包括供液容器(201)和触发装置,本实施例中的触发装置为机械触发开关装置(220),该机械触发开关装置(220)具体为按压泵头(221);按压泵头包括按压头(222)、泵体(223)和连接部(224),连接部(224)与供液容器(201)的下部相连接,泵体(223)连接在连接部(224)左侧,且泵体(223)需置于供液容器(201)的内部,按压头(222)在供液容器(201)的右侧外部与连接部(224)相连接;按压头(222)为细长的管状造型,其顶部设有消毒液出液口(202)。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压泵头(221)的详细技术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并且还可通过阿里巴巴等平台采购成品,再进行组装即可实现,故而按压泵头(221)的具体技术手段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介绍。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把手件(10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102),它的上方设有进液部(119),所述进液部为进液口(107),该进液口(107)位于所述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102)的上方左侧;所述进液口(107)的直径大于按压头(222)的管口直径,可将按压头(222)的管状前端插入进液口(107)内进行连接,从而使消毒液出液口(202)与所述进液口(107)实现了液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件(100)的底部还连接有活动连接件(307),该活动连接件为滑杆套件(309),它由滑杆(318)和与之配套的滑槽(319)所构成,所述滑杆(318)可整体插入滑槽(319)并在其内部作左右往复运动,用于增加把手件(100)对按压泵头(221)进行按压操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滑杆套件(309)的左侧面和供液容器(201)的左侧面都设置有面连接件(305),所述面连接件(305)为强力胶,用于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整体固定在门、窗等类似物体的表面,从而实现了人们在开、关门时取代了对原有把手的抓握。
进一步地,供液容器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液口(209),用于对损耗的消毒液进行补足。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为旋转开锁式把手(如球形把手或横式把手)设计的一种自动消毒代把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触发式供液设备(200)为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还包括把手件(100)和旋转体连接件(302),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底部与旋转体连接件(302)的顶部连接,把手件(100)的顶部与旋转体连接件(302)的底部连接,所述旋转体连接件(302)为中空结构,且中空部分呈圆形,可将球状或圆柱状物体套入其中,用于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整体固定在球形把手的把手球头上或横式把手的转轴上。
进一步地,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包括供液容器(201)和触发装置(210),本实施例中的触发装置为机械触发开关装置,具体为重力触发开关机构。
进一步地,供液容器包括主储液室(204)和临时储液室(207),主储液室(204)包括灌液口(206)和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灌液口(206)设置在主储液室(204)的底部,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设置在灌液口(206)上,可对灌液口(206)实施开关状态的切换管理;临时储液室(207)位于灌液口(206)的下方,用于储存每次量的消毒液。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临时储液室(207)的容积约等于把手件(100)在消毒环节中每次所需消毒液的容积,换言之,临时储液室(207)的容积大小是由把手件(100)每次对消毒液的实际需求量而决定的,由此可见,在对临时储液室(207)作设计之前,应先对所配套的把手件(100)做消毒液的消耗量实验,以消毒液刚好可将所配套的把手件的抓握面完全覆盖润湿为准,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消毒液的消耗数值便可作为临时储液室(207)的设计容积数值。
进一步地,临时储液室(207)的右侧下部设置有消毒液出液口(202),临时储液室(20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它具体位于消毒液出液口(202)处,可对消毒液出液口(202)实施开关状态的切换管理。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和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都是重力球触发式开关装置,所述重力球触发式开关装置由重力球(227)、导轨(228)和止点挡板(229)所构成,其中,位于灌液口(206)处的重力球(227)的直径大于灌液口(206)的口部直径,位于消毒液出液口(202)处的重力球(227)的直径大于消毒液出液口(202)的口部直径,导轨(228)的物理尺寸和与其相对应的重力球相配套,导轨(228)的一端靠拢与其相对应的开口,另一端则设有止点挡板(229),用于阻挡重力球(227)的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把手件(10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102),它的顶部设有进液部(119),所述进液部为进液口(107),进液口上连有输液管(203),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消毒液出液口(202)相连接,从而使消毒液出液口(202)与进液口(107)实现了液路连通。
进一步地,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液口(209),用于将消毒液补充至主储液室(204)。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推拉门(拉开式)所设计的一种自动消毒代把手。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触发式供液设备(200)为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还包括把手件(100)和支撑连接部(300),把手件(100)的底部与支撑连接部(300)相连接,把手件(100)的顶部与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底部相连接,用于同步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和把手件(100)的运动状态,即:两者要么同步向右倾斜,要么同步回到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支撑连接部(300)包括基础架(301)和固定连接装置(303),固定连接装置(303)安装在基础架(30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装置(303)为体连接件(304),具体为固定夹,体连接件(304)安装在基础架(301)的左侧,用于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整体固定在门、窗等设备上的原有把手上或该设备上的具有凸起形状的任意实体上。
进一步地,基础架上还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它包括联动复位装置(310)和活动连接件(307),本实施例中的活动连接件(307)为转轴件(308),联动复位装置(310)为弹力复位件(311)。转轴件(308)安装在基础架(301)的右侧底部,它的顶部与把手件(100)的底部连接,用于为把手件提供位移功能,确保其只能以转轴件(308)为圆心进行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的往复运动;弹力复位件(311)为拉伸弹簧,它的左端与基础架(301)的下部连接,它的右端与把手件(100)的下部连接,用于对因受外力而向右位移的把手件(100)进行复位,确保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消毒功能可重复循环提供,还可为使用者拉动把手件时提供阻尼手感,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基础架的右上方还设置有弧形导轨(320),用于确保将把手件(100)顶部的往复弧线运动限定在弧形导轨(320)区域内,弧形导轨上还设置有缓冲件(321),用于为缓冲把手件(100)运动时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包括供液容器(201)和触发装置(210),本实施例中的触发装置为机械触发开关装置,具体为重力触发开关机构。
进一步地,供液容器包括主储液室(204)和临时储液室(207),主储液室(204)包括灌液口(206)和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灌液口(206)设置在主储液室(204)的底部,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设置在灌液口(206)上,可对灌液口(206)实施开关状态的切换管理;临时储液室(207)位于灌液口(206)的下方,用于储存每次量的消毒液。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临时储液室(207)的容积约等于把手件(100)在消毒环节中每次所需消毒液的容积,换言之,临时储液室(207)的容积大小是由把手件(100)每次对消毒液的实际需求量而决定的,由此可见,在对临时储液室(207)作设计之前,应先对所配套的把手件(100)做消毒液的消耗量实验,以消毒液刚好可将所配套的把手件的抓握面完全覆盖润湿为准,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消毒液的消耗数值便可作为临时储液室(207)的设计容积数值。
进一步地,临时储液室(207)的右侧下部设置有消毒液出液口(202),临时储液室(207)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它具体位于消毒液出液口(202)处,可对消毒液出液口(202)实施开关状态的切换管理。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和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都是重力球触发式开关装置,所述重力球触发式开关装置由重力球(227)、导轨(228)和止点挡板(229)所构成,其中,位于灌液口(206)处的重力球(227)的直径大于灌液口(206)的口部直径,位于消毒液出液口(202)处的重力球(227)的直径大于消毒液出液口(202)的口部直径,导轨(228)的物理尺寸和与其相对应的重力球相配套,导轨(228)的一端靠拢与其相对应的开口,另一端则设有止点挡板(229),用于阻挡重力球(227)的运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把手件(10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102),它的顶部设有进液部(119),所述进液部为进液口(107),进液口上连有输液管(203),输液管的另一端与消毒液出液口(202)相连接,从而使消毒液出液口(202)与进液口(107)实现了液路连通。
进一步地,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液口(209),用于将消毒液补充至主储液室(204)。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为公共场所中常见的推拉门(拉开式)所设计的一种自动消毒代把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触发式供液设备(200)为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还包括把手件(100)和支撑连接部(300),把手件(100)的底部与支撑连接部(300)相连接,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底部与支撑连接部(300)相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连接部(300)包括基础架(301)和固定连接装置(303),固定连接装置(303)安装在基础架(30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装置(303)为体连接件(304),具体为固定夹,体连接件(304)安装在基础架(301)的左侧,用于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整体固定在门、窗等设备上的原有把手上或该设备上的具有凸起形状的任意实体上。
进一步地,基础架上还设置有往复运动机构,它包括联动复位装置(310)和活动连接件(307),本实施例中的活动连接件(307)为转轴件(308),转轴件(308)安装在基础架的右侧底部,它的上部与把手件(100)的底部连接,用于为把手件(100)提供位移功能,确保其只能以转轴件(308)为圆心进行从右至左再从左至右的往复运动;基础架(301)的右上方还设置有缓冲件(321),用于缓冲把手件(100)顶部对基础架(301)的冲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联动复位装置(310)为连杆机构(312),它设置在基础架(301)的上部,所述连杆机构(312)包括支撑杆(313)和触发连杆(315),支撑杆(313)的中部设置有凸柱(314),支撑杆(313)的底部与基础架(301)的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杆(313)的顶部与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底部铰接;
触发连杆(315)为弧形条状,它的上端与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左下部铰接,它的下端与所述把手件(100)的顶部铰接,它中部设置有弧形导槽(316),所述凸柱(314)插入弧形导槽(316)的开口中,用于将触发连杆(315)的往复运动限定在弧形导槽(316)的开口范围内;所述触发连杆(315)的上部还连接有弹性件(317),弹性件(317)的下端与基础架(301)相连接,用于将因受外力而发生位移的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及把手件(100)重新拉回原位,确保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消毒代把手的消毒功能可重复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包括供液容器(201)和触发装置(210),本实施例中的触发装置为机械触发开关装置,具体为重力触发开关机构。
进一步地,供液容器(201)包括主储液室(204)和临时储液室(207),主储液室(204)包括灌液口(206)和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灌液口(206)设置在主储液室(204)的底部,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设置在灌液口(206)上,可对灌液口(206)实施开关状态的切换管理;临时储液室(207)位于灌液口(206)的下方,用于储存每次量的消毒液。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临时储液室(207)的容积约等于把手件(100)在消毒环节中每次所需消毒液的容积,换言之,临时储液室(207)的容积大小是由把手件(100)每次对消毒液的实际需求量而决定的,由此可见,在对临时储液室(207)作设计之前,应先对所配套的把手件(100)做消毒液的消耗量实验,以消毒液刚好可将所配套的把手件的抓握面完全覆盖润湿为准,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消毒液的消耗数值便可作为临时储液室(207)的设计容积数值。
进一步地,临时储液室(207)的右侧下部有消毒液出液口(202),消毒液出液口(202)处设置有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可对消毒液出液口(202)实施开关状态的切换管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为杠杆触发式开关机构,它由翘板盖(231)、翘板转轴(232)、杠杆(233)、条形重物(234)所构成,其中,翘板转轴(232)与主储液室(204)的底部相连接,翘板转轴(232)的左侧连有翘板盖(231),翘板盖(231)的物理尺寸大于灌液口(206)的物理尺寸,当其平置时,可将灌液口(206)完全盖住并对其实施密封,翘板转轴(232)的上方连有一根棍状的杠杆(233),杠杆(233)的顶部设置有条形重物(234),用于控制翘板盖对灌液口(206)实施开、关管理:即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向右侧发生倾斜时,条形重物(234)会触发翘板盖(231)翘起,从而灌液口(206)开启;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恢复水平状态时,翘板盖(231)落下,从而灌液口(206)关闭。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为滑块触发式开关机构,它由塞子杆(236)、重物滑块(237)、导杆(238)和导杆支架(239)所构成,其中,导杆支架(239)上端固定在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右侧底部边沿,导杆支架(239)另一端连接导杆(238);导杆(238)上装有重物滑块(237),重物滑块(237)上连有塞子杆(236),其造型为一根细棍的前端连有一个圆球,所述圆球的物理尺寸稍大于消毒液出液口(202)的物理尺寸,可将消毒液出液口(202)密封;导杆(238)为非水平位设置,具体为朝消毒液出液口(202)方向倾斜,用于确保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恢复水平位置时消毒液出液口(202)会开启,由此实现了对消毒液出液口(202)进行开、关状态的控制,即: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向右侧倾斜时(使用者推动把手件时),重物滑块会触发塞子杆(236)向消毒液出液口(202)移动,从而关闭消毒液出液口(202),用于确保灌液口(206)无法长时间过量出液;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恢复水平状态时(使用者松手后),重物滑块(237)会朝导杆(238)的倾斜方向移动,从而将消毒液出液口(202)开启,由此便启动了对把手件(100)的消毒程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把手件(10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引流式自消毒把手装置(102),它的顶部设有进液部(119),所述进液部为进液口(107),进液口上连有输液管(203),输液管(203)的顶端与消毒液出液口(202)相连接,从而使消毒液出液口(202)与进液口(107)实现了液路连通;输液管(203)的顶端留有孔洞,可使塞子杆(236)穿过。
进一步地,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液口(209),用于将消毒液补充至主储液室(204)。
下面介绍图12、图13、图14和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所述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和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的触发条件完全相反,具体为,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向右倾斜时,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会被触发开启,而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会被触发关闭,而当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回归水平位置时,则变为了第一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5)关闭,第二重力触发开关机构(208)开启。下面对实现原理及流程进行步骤分解:
第一步:把手件(100)受到外力(人手的推或拉)会导致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向右倾斜,这时,上方的灌液口(206)开启,开始向临时储液室(207)灌注消毒液,与此同时,下方的消毒液出液口(202)关闭,临时储液室(207)会被迅速灌满,可确保灌液口(206)不会过量出液,以实现定量供应之功能。
第二步:当把手件上的外力被撤走(使用者松手),重力触发式出液瓶(240)回到水平位置,于是,上方的灌液口(206)关闭,下方的消毒液出液口(202)则被触发开启,消毒液出液口(202)开始向把手件(100)供应消毒液。至此,本实用新型的消毒程序正式拉开帷幕。

Claims (16)

1.一种自消毒把手装置,包括把手形状的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上有抓握面,所述抓握面位于所述抓握部的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液容器,所述导液容器位于所述抓握部的上方;所述导液容器的下部设置有导液口,所述导液口与所述抓握面作液路连通,使液体经所述导液口可流至所述抓握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毒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部由至少两根的引流件所构成,所述引流件为细长棍状,全部顶部朝上底部朝下,每两根之间的间距不超过人手可抓握的尺寸,当所述引流件的数量大于两根时,绕轴线呈环绕状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毒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握面上设置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为引流凹槽和/或引流凸条,所述引流部为细长条状,在所述抓握面上由上至下纵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毒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容器包括环形导液槽,环形导液槽为圆环状,所述导液口在所述环形导液槽底部均匀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毒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口与所述抓握面作液路连通的连通方式为:接触式连通、导液管连通、无接触浸润式连通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代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式供液设备和把手件;所述触发式供液设备包括供液容器和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安装在供液容器上,所述触发装置包括电子触发开关装置或机械触发开关装置,所述触发式供液设备上设有消毒液出液口;所述把手件上设有进液部,所述消毒液出液口与所述进液部作液路连通;所述把手件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消毒把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触发开关装置包括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所述消毒液出液口与所述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触发开关装置包括探头、电子控制模块和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出液口处,所述电子控制模块分别与探头和电磁阀连接,所述电子控制模块通过接收探头的感应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以及开启后的定时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触发开关装置为按压泵头,所述按压泵头的顶部设置有按压头,所述消毒液出液口位于所述按压头上,所述按压头与所述把手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件的下部还设置有活动连接件,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滑杆套件。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触发开关装置为重力触发开关机构,它包括重力球触发式开关机构、杠杆触发式开关机构、滑块触发式开关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容器还包括主储液室和临时储液室,主储液室的底部设置有灌液口,灌液口处设置有所述重力触发开关机构,所述临时储液室位于灌液口的下方并与其连通,所述消毒液出液口设置在所述临时储液室的下部,所述消毒液出液口处同样设置有所述重力触发开关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11或12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体连接件,所述旋转体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供液容器的底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把手还包括支撑连接部,所述支撑连接部包括基础架、固定连接装置和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和所述往复运动机构都安装在基础架上;所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联动复位装置和活动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装置包括体连接件或面连接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为转轴件,所述联动复位装置为弹力复位件,所述把手件的顶部和所述供液容器的底部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代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为转轴件或滑杆套件,所述联动复位装置为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支撑杆和触发连杆,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凸柱,它的底部与所述基础架的上方固定连接,它的顶部与所述供液容器的底部铰接;所述触发连杆为条状,它的上端与所述供液容器的下部铰接,它的下端与所述把手件的顶部铰接,所述触发连杆中部设置有弧形导槽,所述弧形导槽的开口与所述凸柱作插入式连接;所述触发连杆的上部还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基础架相连接。
CN202021396287.1U 2020-07-15 2020-07-15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Active CN214035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6287.1U CN214035096U (zh) 2020-07-15 2020-07-15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6287.1U CN214035096U (zh) 2020-07-15 2020-07-15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35096U true CN214035096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31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6287.1U Active CN214035096U (zh) 2020-07-15 2020-07-15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35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162322A (en) Sanitary dispenser for cartridges holding fluid medicants
US84084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sanitizer fluid
US10792686B2 (en) Hydro-cleaning system for a WC
KR200484235Y1 (ko) 도어 핸들 장착용 손 소독기
US20100314272A1 (en) Cleaning container
CN215884940U (zh) 手术室医用垃圾桶
CN111663845A (zh)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CN214035096U (zh) 自消毒把手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代把手
US20080135433A1 (en) Storage receptacle
US3084872A (en) Apparatus for sterilizing and descaling toilet bowls
CN212631263U (zh) 一种便捷式消毒抗菌器
WO2007049298A1 (en) Trigger spray tothbrush
CN204106622U (zh) 一种新型针灸消毒存储器
TWM614794U (zh) 酒精筆結構
ES2702351T3 (es) Dispositivo de limpieza y/o desinfección de superficies y procedimiento correspondiente
CN109864885B (zh)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针具取放盒
CN203861655U (zh) 会阴冲洗器
CN215532198U (zh) 一种可消毒杀菌减少病毒传播的晴雨伞
JP3169675U (ja) 新規な便座除菌クリーニングディスペンサー
CN219558461U (zh) 一种皮肤消毒装置
CN215045074U (zh) 一种医学检验用样本保存装置
CN219022435U (zh) 一种医院用候诊挂号装置
CN220159023U (zh) 一种皮肤消毒装置
CN220424353U (zh)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手部消毒装置
CN220967748U (zh) 一种疫苗接种用器具消毒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