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6100U -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6100U
CN214016100U CN202022760688.7U CN202022760688U CN214016100U CN 214016100 U CN214016100 U CN 214016100U CN 202022760688 U CN202022760688 U CN 202022760688U CN 214016100 U CN214016100 U CN 21401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main body
gel frame
model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606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振宇
陈增和
赖浩哲
程少环
刁奇标
宋一帆
余良威
温志刚
林希
欧椿琪
黄哲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i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us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usl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usl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606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涉及医用口罩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侧固定设置有与面部相贴合的硅胶架,所述硅胶架的一侧位于主体的下方设置有与硅胶架滑动连接的滑动底盖。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底盖通过与硅胶架通过柔性硅胶连接,且柔性硅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硅胶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先通过手动向下拉滑动底盖,将本实用新型佩戴在面部上,可以使佩戴人员通过嘴部的张力来进行开合滑动底盖,可以使滑动底盖更加贴合脸部面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更换不同于过滤板的气阀模块和风扇模块,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气阀模块和风扇模块可以逐步加强在佩戴本实用新型时候的空气流通,使用不同的环境,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且现有的口罩在使用时的使用方向较为单一,现在急需一种可以同时应用于医用、民用和劳保复合型的使用口罩。
现有的口罩接触脸部的面积大多数都是固定面积,对于不同人群的佩戴,很难做到完全的适用,这样使口罩的实用性变得较低,且对于佩戴口罩的时候,口罩内部非常容易由于热气的原因起水雾,对于佩戴者带来很多的不方便,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口罩接触脸部的面积大多数都是固定面积,对于不同人群的佩戴,很难做到完全的适用,这样使口罩的实用性变得较低,且对于佩戴口罩的时候,口罩内部非常容易由于热气的原因起水雾,对于佩戴者带来很多的不方便,较为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侧固定设置有与面部相配合的硅胶架,所述硅胶架的一侧位于主体的下方设置有与硅胶架滑动连接的滑动底盖,所述滑动底盖和硅胶架之间通过柔性硅胶连接,所述硅胶架内部设置有与其相贴好的支撑架,所述柔性硅胶顶部设置有与硅胶架卡合连接的固定块,所述硅胶架两端皆设置有延伸至硅胶架内部且与固定块相配合的按压柱,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内置盒,所述内置盒的顶部设置有开拆卸连接的滤芯,所述内置盒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垫,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卡合连接的过滤板;
所述主体外侧设置有可以与过滤板相替换的配合过滤板,所述主体一侧位于配合过滤板的下方设置有与配合过滤板相卡合连接的气阀模块,所述气阀模块包括气阀盖、气阀出气口盒排气阀;
所述主体位于气阀模块的外侧设置有风扇模块,所述风扇模块包括风扇、接口、导线和导风槽,所述接口和风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接口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置盒和硅胶架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且支撑杆和硅胶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置盒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排气口和下排气口,所述上排气口和下排气口皆呈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主体异性相吸的磁铁,所述气阀模块和主体之间通过磁铁异性相吸,所述风扇模块和主体之间通过磁铁异性相吸。
优选地,所述主体一侧的底部和底部皆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佩戴带,且佩戴带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底盖通过与硅胶架通过柔性硅胶连接,且柔性硅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硅胶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先通过手动向下拉滑动底盖,将本实用新型佩戴在面部上,由于柔性硅胶的作用,可以使佩戴人员通过嘴部的张力来进行开合滑动底盖,从而可以使滑动底盖更加贴合脸部面积,实用性较高,且通过对本实用新型更换不同于过滤板的气阀模块和风扇模块,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且气阀模块和风扇模块可以逐步加强在佩戴本实用新型时候的空气流通,使用不同的环境,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版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版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阀放大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扇模组放大后的局部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硅胶架放大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硅胶架;3、内置盒;4、支撑杆;5、滑动底盖;6、固定块;7、柔性硅胶;8、滤芯;9、排气口;10、过滤板;11、过滤垫;12、下排气口;13、支撑架;14、磁铁;15、配合过滤板;16、气阀模块;17、气阀盖;18、气阀出气口;19、排气阀;20、风扇模块;21、导风槽;22、接口;23、导线;24、风扇;25、佩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排气阀(型号:WJ1902)、风扇(型号:304)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请参阅图1-7,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与面部相配合的硅胶架2,所述硅胶架2的一侧位于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硅胶架2滑动连接的滑动底盖5,所述滑动底盖5和硅胶架2之间通过柔性硅胶7连接,所述硅胶架2内部设置有与其相贴好的支撑架13,所述柔性硅胶7顶部设置有与硅胶架2卡合连接的固定块6,所述硅胶架2两端皆设置有延伸至硅胶架2内部且与固定块6相配合的按压柱13,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内置盒3,所述内置盒3的顶部设置有开拆卸连接的滤芯8,所述内置盒 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垫11,所述主体1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卡合连接的过滤板10;
所述主体1外侧设置有可以与过滤板10相替换的配合过滤板15,所述主体1一侧位于配合过滤板15的下方设置有与配合过滤板15相卡合连接的气阀模块16,所述气阀模块16包括气阀盖17、气阀出气口18盒排气阀19;
所述主体1位于气阀模块16的外侧设置有风扇模块20,所述风扇模块 20包括风扇24、接口22、导线23和导风槽21,所述接口22和风扇24通过导线23电性连接,所述接口22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底盖5通过与硅胶架2通过柔性硅胶7连接,且柔性硅胶7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硅胶架2滑动连接的固定块6,通过手动向下拉滑动底盖5,使固定块6卡进卡槽的内部,从而可以使滑动底盖5适应更大的脸部面积,实用性较高,且通过对本实用新型更换不同于过滤板10的气阀模块 16和风扇模块20,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且气阀模块16和风扇模块 20可以逐步加强在佩戴本实用新型时候的空气流通,使用不同的环境,较为方便。
请着重参阅图2,内置盒3和硅胶架2之间通过支撑杆4固定连接,且支撑杆4和硅胶架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置盒3和硅胶架2之间通过支撑杆4固定连接,起到对内置盒3的固定支撑作用。
请着重参阅图1和图2,内置盒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排气口9和下排气口12,上排气口9和下排气口12皆呈半圆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排气口9和下排气口12,很好的对内置盒3内部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流通。
请着重参阅图4、图5和图7,过滤板10的顶部设置有与主体1异性相吸的磁铁14,气阀模块16和主体1之间通过磁铁14异性相吸,风扇模块20 和主体1之间通过磁铁14异性相吸,本实用新型通过磁铁14卡合连接,对于本实用新型更换和组合不同的模块较为方便。
请着重参阅图1、图4、图5和图7,主体1一侧的底部和底部皆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佩戴带25,且佩戴带2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散热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与主体1转动连接的佩戴带25,对于使用者较为方便的对佩戴带25进行角度上的调整。
工作原理:使用时,主体1与硅胶架2固定连接,且硅胶架2位于主体1 下方设置有与硅胶架2滑动连接的滑动底盖5,且通过手动将滑动底盖5向下滑动,可以增大面罩的使用面积,滑动底盖5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硅胶架2内部的柔性硅胶7,柔性硅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硅胶架2固定连接的固定块6,通过柔性硅胶7的作用,可以使佩戴人员通过嘴部的张力来进行开合滑动底盖5,从而可以使滑动底盖5更加贴合脸部面积,实用性较高,在柔性硅胶7的作用下,从而使滑动底盖5与主体1之间紧密配合,较为方便,主体1内部设置有与硅胶架2固定连接的内置盒3.且内置盒3内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滤芯8,且主体1内部的一侧卡合连接有过滤板10,通过过滤板10的作用,可以对空气起到一个有效的内外空气的流通,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板10可以进行拆装,然后安装与主体1相配合的配合过滤板15,且配合过滤板15的下方设置有可以与主体1相组合的气阀模块16,且气阀模块16内部设置有排气阀19,通过排气阀19的作用,可以加强内外空气的流通,对于佩戴者来说,更好的去除在佩戴的过程中产生的雾气,较为方便,且位于气阀模块16的外侧可以加装风扇模块20,且风扇模块20内部安装有风扇 24,可风扇24的转动,使口罩内部的热空气可以更加快速的散失,较为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与面部相贴合的硅胶架(2),所述硅胶架(2)的一侧位于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与硅胶架(2)滑动连接的滑动底盖(5),所述滑动底盖(5)和硅胶架(2)之间通过柔性硅胶(7)连接,所述硅胶架(2)内部设置有与其相贴好的支撑架(13),所述柔性硅胶(7)顶部设置有与硅胶架(2)卡合连接的固定块(6),所述主体(1)内部设置有内置盒(3),所述内置盒(3)的顶部设置有开拆卸连接的滤芯(8),所述内置盒(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过滤垫(11),所述主体(1)外侧设置有与其相卡合连接的过滤板(10);
所述主体(1)外侧设置有可以与过滤板(10)相替换的配合过滤板(15),所述主体(1)一侧位于配合过滤板(15)的下方设置有与配合过滤板(15)相卡合连接的气阀模块(16),所述气阀模块(16)包括气阀盖(17)、气阀出气口(18)盒排气阀(19);
所述主体(1)位于气阀模块(16)的外侧设置有风扇模块(20),所述风扇模块(20)包括风扇(24)、接口(22)、导线(23)和导风槽(21),所述接口(22)和风扇(24)通过导线(23)电性连接,所述接口(22)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盒(3)和硅胶架(2)之间通过支撑杆(4)固定连接,且支撑杆(4)和硅胶架(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盒(3)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上排气口(9)和下排气口(12),所述上排气口(9)和下排气口(12)皆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0)的顶部设置有与主体(1)异性相吸的磁铁(14),所述气阀模块(16)和主体(1)之间通过磁铁(14)异性相吸,所述风扇模块(20)和主体(1)之间通过磁铁(14)异性相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的底部和底部皆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佩戴带(25),且佩戴带(25)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散热孔。
CN202022760688.7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Active CN21401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0688.7U CN214016100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60688.7U CN214016100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6100U true CN214016100U (zh) 2021-08-24

Family

ID=77362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60688.7U Active CN214016100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6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9635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机的主机结构
CN104436460A (zh) 可穿戴空气净化装置和空气净化方法
CN204485120U (zh) 新型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CN203790465U (zh) 便携式个人空气处理装置
CN111473459A (zh) 一种佩戴式空气净化器
CN105571010A (zh) 一种头戴式户外便携空气净化器
CN102824706A (zh) 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系统
CN203777531U (zh) 一种头戴式空气净化器
CN111789338A (zh) 一种可替代口罩的防护头具及工作方法
CN111589011A (zh) 电动口罩
CN208114959U (zh) 一种口罩
CN214016100U (zh) 一种复合式防护口罩
CN205390402U (zh) 一种送风透明口罩及一种多用电池夹
CN209475305U (zh) 一种主动式药物理疗口罩
CN214016099U (zh) 一种组合式医用防护口罩
CN212678428U (zh) 一种户外穿戴的雾化口罩
CN211241820U (zh) 一种多功能口罩
CN213374827U (zh) 电动引流防疫防雾霾口罩
CN202876146U (zh) 多功能空气面罩式变应原清除装置
CN204951988U (zh) 佩戴式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器
CN104117160A (zh) 绿色呼吸空气机
CN209967466U (zh) 一种手持式增压面罩
CN208943302U (zh) 一种新型智能呼吸净化器
CN206922999U (zh) 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环保耳机
CN208003279U (zh) 一种小型便携式空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1

Address after: 518000 Office Building 703A, Qianhai Kerry Business Center T1, Qianwan 1st Road,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eit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601, block a, Tianxia International Center, No.8 Taoyuan Road, Dajiangshan community, Nant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35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OUSLE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