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11337U -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11337U
CN214011337U CN202021400793.3U CN202021400793U CN214011337U CN 214011337 U CN214011337 U CN 214011337U CN 202021400793 U CN202021400793 U CN 202021400793U CN 214011337 U CN214011337 U CN 214011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detection
resistor
control circui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007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海洲
古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huida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007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11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11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11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涉及继电器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供电端、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所述的供电端分别同继电器、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和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电流电压检测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能够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和计算。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器件,该器件的各个工作范围会一一标注在继电器的铭牌上,以方便使用者。
在充电电源技术领域中,控制中心会根据客户的操作进行指令响应,在充电电路中,一般是通过继电器对充电电路的开关进行控制。但是,普通的固态继电器内部没有电流流量检测功能,不能反应出充电电路中实际工作电流的数值,对于当前的输入电流、电压以及功率无从知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该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能够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和计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供电端、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
所述的供电端分别同继电器、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和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上;
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电流电压检测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电流电压检测端包括锰铜电阻MT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1、电容C12以及两个检测输出端口;
所述的锰铜电阻MT1并联在供电端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两个检测输出端口用于对锰铜电阻MT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
其中一个检测输出接端口与供电端设置有电阻R7,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2;
另一个检测输出端口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6,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1。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8、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6、电容C20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阻R18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7连接在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
所述的继电器上具有第一控制端口RA1和第二控制端口RB1,NPN型三极管Q1 的集电极同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设置在第一控制端口RA1 与第二控制端口RB1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
所述电阻R16设置在供电端VDD与第一控制端口RA1之间,供电端VDD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20。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1的型号为LMBTA06LT1G。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二极管D4、电容C33、电阻R33以及检测信号端口;
所述的光电耦合器U4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至继电器,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端,所述二极管D4连接在两个输入端之间;
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接地,电容C33连接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检测信号端口,且电阻R33设置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供电端VCPU之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供电端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串联的电阻。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ORPC-817SC。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继电器的型号为HF115F-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时,根据检测锰铜电阻MT1两端电压电流进行自动计算出当前输入电压、电流以及功率,还可以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因此能够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和计算,方便于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的数据处理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具体的,包括供电端201、继电器202、继电器控制电路203、电流电压检测端204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其中供电端201包括交流进线和插座等装置,本实施例中不详细说明;所述的供电端201分别同继电器202、电流电压检测端204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205 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204和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 202上;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203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203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和电流电压检测端204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需要说明的是,继电器检测电路205用于对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继电器控制电路203和继电器检测电路205连接在同一个芯片上,其具体的实施例将在下文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203、电流电压检测端204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205均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为第一继电器301、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第一电流电压检测端303以及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另一组为第二继电器401、第二继电器控制电路402、第二电流电压检测端403以及第二继电器检测电路404,由于两组电路结构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仅以一组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流电压检测端303包括锰铜电阻MT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1、电容C12以及两个检测输出端口;所述的锰铜电阻MT1并联在供电端201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两个检测输出端口用于对锰铜电阻MT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其中一个检测输出接端口与供电端201 设置有电阻R7,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2;另一个检测输出端口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6,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1,本实施例中,两个检测输出端口分别为I1P和I1N。
继续参照图2所示,针对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8、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6、电容C20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18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7连接在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所述的继电器上具有第一控制端口RA1 和第二控制端口RB1,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设置在第一控制端口RA1与第二控制端口RB1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电阻R16设置在供电端VDD与第一控制端口 RA1之间,供电端VDD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20。本实施例中,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1的型号为LMBTA06LT1G,另外,所述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为RLY-OPEN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继电器的型号为HF115F-I,属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其结构和相应的功能在本行业内属于公知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所述的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二极管D4、电容C33、电阻 R33以及检测信号端口;所述的光电耦合器U4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至继电器,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端201,所述二极管D4连接在两个输入端之间;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接地,电容C33连接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检测信号端口,且电阻R33设置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供电端VCPU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供电端201与光电耦合器U4 的另一个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串联的电阻;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ORPC-817SC。另外,检测信号端口为RLY-CHK1。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所示,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第一电流电压检测端303以及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均需要连接至同一个具有输出处理的芯片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对于具有数据处理芯片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该芯片为U1,具体型号为QS1211B,芯片U1上具有与检测输出端口I1P、检测输出端口I1N、控制信号输入端RLY-OPEN1以及检测信号端口RLY-CHK1分别连接的引脚。
通过上述的结构,第一继电器检测电路304用于对继电器的工作电压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芯片U1内,芯片U1根据检测结果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继电器控制电路302,对继电器进行控制;当用户使用充电设备时,芯片U1会根据检测锰铜电阻MT1两端电压电流进行自动计算出当前输入电压、电流以及功率,还可以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因此能够对当前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进行检测和计算,方便于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端、继电器、继电器控制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
所述的供电端分别同继电器、电流电压检测端以及继电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流电压检测端和继电器检测电路均电性连接在继电器上;
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连接在继电器上,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继电器检测电路和电流电压检测端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流电压检测端包括锰铜电阻MT1、电阻R6、电阻R7、电容C11、电容C12以及两个检测输出端口;
所述的锰铜电阻MT1并联在供电端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两个检测输出端口用于对锰铜电阻MT1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
其中一个检测输出接端口与供电端设置有电阻R7,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2;
另一个检测输出端口与继电器的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6,且该检测输出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8、电阻R17、NPN型三极管Q1、二极管D1、电阻R16、电容C20以及控制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阻R18连接在控制信号输入端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7连接在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
所述的继电器上具有第一控制端口RA1和第二控制端口RB1,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设置在第一控制端口RA1与第二控制端口RB1之间,且二极管D1的正极端与第二控制端口RB1相连接;
所述电阻R16设置在供电端VDD与第一控制端口RA1之间,供电端VDD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PN型三极管Q1的型号为LMBTA06LT1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4、二极管D4、电容C33、电阻R33以及检测信号端口;
所述的光电耦合器U4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连接至继电器,另一个输入端连接至供电端,所述二极管D4连接在两个输入端之间;
所述光电耦合器的一个输出端接地,电容C33连接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另一个输出端连接至检测信号端口,且电阻R33设置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供电端VCPU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端与光电耦合器U4的另一个输入端之间设置有多个相串联的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ORPC-817S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型号为HF115F-I。
CN202021400793.3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Active CN214011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0793.3U CN21401133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00793.3U CN21401133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11337U true CN214011337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287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00793.3U Active CN214011337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11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107A (zh) * 2021-11-23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5107A (zh) * 2021-11-23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11337U (zh) 一种继电器检测和控制电路
CN206041466U (zh) 一种带过温保护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11348584U (zh) 泄漏电流测试仪
CN101719757A (zh) 一种功率放大器的过流保护电路及实现方法
CN101042413B (zh) 交流电识别装置
CN108226593B (zh) 电能表及其防窃电检测方法
CN104459305A (zh) 功率侦测电路
CN110514998A (zh) 新能源汽车充电保护装置继电器通断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6526403A (zh) 一种终端漏电流检测电路、终端及终端漏电流检测系统
CN205987137U (zh) 电视供电电路
CN104238706A (zh) 功率调整装置
CN216927045U (zh) 检测电路及极性判别装置
CN207265995U (zh) 一种采用具有使能功能线性稳压器的一键开关机电路
CN211786034U (zh) 一种变电站检修作业接地线状态监测装置
CN208335133U (zh) 一种掉电检测电路和计算机
CN206686066U (zh) 变频器数字信号输入端子及变频器
CN206251103U (zh) 一种信号源保护电路及装置
CN209046611U (zh) 一种电源开关按键电路
CN108845220B (zh) 一种电池系统接地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2308640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114076856A (zh) 一种负载类型检测电路、负载类型检测装置及家用设备
CN206002585U (zh) 用于电气火灾监控的感性和阻性负载共用信号处理器
CN211263600U (zh) 电气检测设备
CN213425797U (zh) 一种扫码充电电源
CN21278116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异常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