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9372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9372U
CN214009372U CN202022616679.0U CN202022616679U CN214009372U CN 214009372 U CN214009372 U CN 214009372U CN 202022616679 U CN202022616679 U CN 202022616679U CN 214009372 U CN214009372 U CN 214009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xial flow
indoor unit
wheel assembly
wind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66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紫琪
齐虹杰
石斯慧
周宇欣
罗炳章
吴鑫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66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9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9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9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轴流风轮组件,轴流风轮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接收部,接收部用于接收内机清洁指令;控制部,控制部用于根据内机清洁指令控制可动壳部相对固定壳部远离运动以在可动壳部与固定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并控制轴流风轮组件旋转,以便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由此,通过接收部和控制部配合工作,在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时,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和壳体,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家用的中央空调/风管机传统的安装形式通常是嵌入在吊顶内部,在空调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空调内部会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从而会影响室内人员的健康,但由于家用的中央空调/风管机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用户自己清洁难度较大,若请专业人士清洗则费用太高。因此,需要对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和壳体,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轴流风轮组件,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接收部,所述接收部用于接收内机清洁指令;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根据所述内机清洁指令控制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固定壳部远离运动以在所述可动壳部与所述固定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并控制所述轴流风轮组件旋转,以便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所述避让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接收部和控制部配合工作,在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时,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和壳体,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模块、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固定壳部运动;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轴流风轮组件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部还用于控制所述轴流风轮组件断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影像获取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影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避让空间的影像信息,所述控制部还用于根据所述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相对转动时可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出风模式时,所述壳体外的风从所述第一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后从所述第二风口送出,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二出风模式时,所述壳体外的风从所述第二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后从所述第一风口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风口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风口的设置高度,且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为制冷运行模式,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为制热运行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固定壳部的底部敞开形成敞开口,所述可动壳部封闭所述敞开口且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敞开口可向下运动以在所述敞开口与所述可动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允许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在转动时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避让空间内;所述可动壳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固定壳部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齿轮、齿条和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齿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一端与所述可动壳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且与所述齿条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内具有风道腔,所述轴流风轮组件与所述可动壳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轴流风轮组件与所述可动壳部相对的壁的距离,从而使得所述轴流风轮组件以靠近所述可动壳部的形式配置在所述风道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固定壳部的运动方向一致,且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可动壳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第二驱动件和环形风筒,所述环形风筒套设于所述第一风轮外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固定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固定座,所述驱动件固定座与所述环形风筒连接;
所述驱动件固定座包括:驱动件安装部、导风叶片和套环,所述导风叶片连接在所述驱动件安装部和所述套环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还包括:轴承套,所述环形风筒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套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轴承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外侧,所述轴承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二安装座、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四齿轮啮合在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一个与所述可动壳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固定壳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导向机构和可动壳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驱动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流风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齿轮和第一安装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齿轮和轴承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导向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方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清洁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通信总线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
壳体10;第一风口11;第二风口12;固定壳部13;可动壳部14;风道腔15;电控腔16;换热器腔17;蒸发器18;
接收部20;
第一驱动机构30;第一驱动件31;第一齿轮32;齿条33;第一安装座34;固定座 35;电机安装座36;
第一导向机构40;第一滑轨41;第二滑轨42;
第二驱动机构50;第二齿轮51;第三驱动件52;第二安装座53;第三齿轮54;第四齿轮55;轴承56;
轴流风轮组件60;第一风轮61;第二驱动件62;环形风筒63;驱动件固定座64;驱动件安装部65;导风叶片66;套环67;轴承套68;第一连接部69;第二连接部691;
影像获取模块70;
控制部90;控制模块91;
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存储器1203;通信总线12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以及空调室内机的清洁方法。
如图1-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轴流风轮组件60、接收部20和控制部90。壳体10包括固定壳部13和可动壳部14,轴流风轮组件60设置在壳体10内,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壳部13和可动壳部14可以共同构成壳体10,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设置在壳体10内并且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相对于壳体 10转动。接收部20用于接收内机清洁指令,控制部90用于根据内机清洁指令控制可动壳部14相对固定壳部13远离运动以在可动壳部14与固定壳部13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并且控制部90控制轴流风轮组件60旋转,以便轴流风轮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
需要解释的是,接收部20可以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内机清洁指令,并且接收部20可以将内机清洁指令传递给控制部90,控制部90可以根据接收部20传递来的内机清洁指令控制可动壳部14相对固定壳部13并远离固定壳部13运动,以在可动壳部14与固定壳部13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在控制部90控制可动壳部14运动以形成避让空间后,控制部90可以控制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旋转,轴流风轮组件60旋转一定角度后,轴流风轮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会伸入到避让空间内。
其中,当用户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100的轴流风轮组件60或者用户需要清洁壳体10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向空调室内机100发出清洁指令,接收部20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清洁指令,并且接收部20可以将清洁指令传递给控制部90,控制部90可以根据接收部20传递来的清洁指令控制可动壳部14远离固定壳部13运动,以在可动壳部14 与固定壳部13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同时控制部90可以控制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旋转以使轴流风轮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从而可以使用户方便的清洁轴流风轮组件60以及可动壳部14,进而可以保证室内环境卫生以及用户的健康。
由此,在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100时,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100的轴流风轮组件60和壳体10,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100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100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并且,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100,可以节省空调室内机100的清洗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10所示,控制部90可以包括控制模块91、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控制模块91与第一驱动机构30、第二驱动机构50均可以连接,控制模块91可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0驱动可动壳部14 相对固定壳部13运动,控制模块91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50驱动轴流风轮组件60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91、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可以共同构成控制部90,控制模块91可以与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通信连接,控制模块91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0,第一驱动机构30可以驱动可动壳部14相对固定壳部13运动,控制模块91还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50,第二驱动机构50可以驱动轴流风轮组件60旋转,由此,可以精确控制可动壳部14移动的距离和轴流风轮组件60 转动的角度,从而可以便于用户清洗空调室内机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部90还可以用于控制轴流风轮组件60断电,需要解释的是,当轴流风轮组件6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向控制部90发出断电指令,然后控制模块91可以控制轴流风轮组件60断电,由此,可以保证用户在清洁空调室内机100时的安全,可以避免用户在清洁空调室内机 100时发生触电而造成危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影像获取模块70,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与控制部90连接,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用于获取避让空间的影像信息,控制部90还可以用于根据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为摄像头,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与控制部90通信连接,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获取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并且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将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传递给控制部90,控制部90可以根据影像获取模块70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若控制部90根据影像获取模块70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已经结束,则控制部90可以向控制模块91发出复位指令,控制模块91可以根据控制部90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二驱动机构50,通过第二驱动机构50驱动轴流风轮组件60回转至复位位置,然后控制模块91可以根据控制部90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一驱动机构30,通过第一驱动机构 30驱动可动壳部14朝向固定壳部13运动以使可动壳部14运动至复位位置,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0驱动可动壳部14封闭固定壳部14,由此可以通过控制部90和影像获取模块70配合工作来判断用户是否完成清洁工作,从而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0可以设置有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均可以与外界相连通,即气体可以从第一风口 11和第二风口12流入壳体10内,气体也可以从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流出壳体 10。轴流风轮组件60设置在壳体10内,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壳体10转动时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也可以理解为,壳体10 设置在轴流风轮组件60的外侧,并且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相对于壳体10转动,当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转动到某一位置时,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一出风模式,当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二出风模式。
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壳体10外的风从第一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并且风在流经轴流风轮组件60后从第二风口12送出,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壳体10外的风从第二风口12进入壳体10内,并且风在流经轴流风轮组件 60后从第一风口11送出。需要解释的是,当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转动到某一位置时,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一出风模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壳体10外的风可以从第一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并且流过轴流风轮组件60后可以从第二风口12流回外界,当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转动到某一位置时,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二出风模式,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壳体 10外的风可以从第二风口12进入到壳体10内并且流过轴流风轮组件60后可以从第一风口11流回外界。
其中,在空调室内机100工作过程中,通过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转动,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或第二出风模式,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 100的气流流向的切换,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具有多种出风形式,可以使空调室内机 100在制热模式时向下吹热风,以达到好的制热效果,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在制冷模式时水平吹冷风,以达到好的制冷效果,并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 100不需要在空调室内机100上安装导风板来控制气流流向,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的外观更加美观,也可以降低空调室内机100的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
由此,通过壳体10和轴流风轮组件60配合工作,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气流流向的切换,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在不同模式下具有不同的出风形式,从而能够使空调室内机100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时都达到好的工作效果,并且,不需要安装导风板,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的外观美观,也可以降低空调室内机100的安装成本和安装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风口11的设置高度可以低于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室内机100的高度方向,第一风口11的设置高度与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相比,第一风口11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并且,第一出风模式可以为制冷运行模式,第二出风模式可以为制热运行模式。需要解释的是,在图1所示的高度方向上,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可以高于第一风口 11的设置高度。转动轴流风轮组件60,使风从第一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当外界的风从第一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内并且流过轴流风轮组件60后从第二风口12流出时为制冷运行模式,转动轴流风轮组件60,使风从第二风口12进入到壳体10内,当外界的风从第二风口12进入到壳体10内并且流过轴流风轮组件60后从第一风口11流出时为制热运行模式,如此设置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在制冷运行模式和制热运行模式时具有不同的出风形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风口11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底面,第二风口12可以设置在壳体10的侧面,也可以理解为,壳体10的底面可以设置有第一风口11,壳体10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第二风口12,并且在图1所示的高度方向上,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高于第一风口11的设置高度,当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热运行模式时,这样设置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吹出的热风朝向下方吹出,从而可以达到好的制热效果,当空调室内机100处于制冷运行模式时,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吹出的冷风朝向水平吹出,从而可以达到好的制冷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壳部13的底部可以敞开形成敞开口,可动壳部14可以封闭敞开口,并且可动壳部14相对敞开口可以向下运动以在敞开口与可动壳部14之间形成避让空间,避让空间可以允许轴流风轮组件60在转动时至少部分地伸入到避让空间内。需要解释的是,固定壳部13的底部可以敞开设置以形成敞开口,可动壳部14可以封闭固定壳部13底部形成的敞开口,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可动壳部14可以相对敞开口向下运动,当可动壳部14相对敞开口向下运动时,能够在可动壳部14与敞开口之间形成避让空间,轴流风轮组件60在转动时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伸入到避让空间内,在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于壳体10转动时,如此设置可以保证轴流风轮组件60有足够的空间转动,可以避免轴流风轮组件60与可动壳部14发生干涉,从而可以改变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模式,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风口11的设置高度可以低于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可动壳部14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风口11,需要解释的是,在图1 所示的高度方向,第一风口11的设置高度低于第二风口12的设置高度,固定壳部13 的侧面设置有第二风口12,即第二风口12可以设置在固定壳部13的侧壁上,这样设置可以使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的设置位置适宜,空调室内机100在制热运行模式时,可以保证空调室内机100通过第一风口11朝向下方吹风,从而可以提升空调室内机100 的制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驱动机构3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31、第一齿轮32、齿条33和第一安装座34。第一驱动件31可以安装于第一安装座34,齿条33可以穿过第一安装座34,并且齿条33的一端可以与可动壳部1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齿条33的下端与可动壳部14连接,第一齿轮32可以设置于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轴,并且第一齿轮32可以与齿条33啮合传动。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安装座34可以包括固定座35和电机安装座36,第一驱动件31可以安装在电机安装座 36上,第一驱动件31可以为步进电机,固定座35与电机安装座36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座35与电机安装座36限定出齿条安装空间,齿条33适于穿过齿条安装空间,齿条33的一端可以与可动壳部14卡接连接,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轴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齿轮32,第一齿轮32位于固定座35与电机安装座36之间,第一齿轮32可以与齿条33啮合传动,当需要可动壳部14相对于固定壳部13移动时,控制部90控制第一驱动件31工作,第一驱动件31可以通过输出轴驱动第一齿轮3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2与齿条33啮合传动,第一齿轮32可以带动齿条33移动,齿条33可以带动可动壳部14相对于固定壳部13在上下方向移动,这样设置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可动壳部14 的移动量,可以避免因可动壳部14的移动量太少而导致轴流风轮组件60无法在壳体10 内转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保证可动壳部14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内可以具有风道腔15,轴流风轮组件60与可动壳部14的距离可以小于轴流风轮组件60与可动壳部14相对的壁的距离,从而使得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以靠近可动壳部14的形式配置在风道腔15 内。需要解释的是,壳体10限定出风道腔15,轴流风轮组件60设置在风道腔15内,轴流风轮组件60与可动壳部14间隔的距离小于轴流风轮组件60与顶壁间的间隔距离,即在空调室内机100的高度方向,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靠近可动壳部14布置,如此设置可以便于设置轴流风轮组件60,并且可以避免轴流风轮组件60在转动过程中与可动壳部14相对的壁面发生干涉,从而可以保证轴流风轮组件60平顺的在壳体10内相对于壳体10转动,从而可以改变空调室内机100的出风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轴流风轮组件60的旋转轴线可以与可动壳部14相对固定壳部13的运动方向一致,轴流风轮组件60的旋转轴线延伸方向与图1中上下方向一致,并且,轴流风轮组件60的转动轴线可以平行于可动壳部14。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轴流风轮组件6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彼此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多个轴流风轮组件60同时对流入壳体10内的风进行引导,还可以使壳体10在上下方向的尺寸减小,从而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空调室内机100的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轴流风轮组件60可以为多个,多个轴流风轮组件60在图1中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每个轴流风轮组件60均可以包括:第一风轮61、第二驱动件62和环形风筒63。环形风筒63可以套设于第一风轮61外侧,第二驱动件62与第一风轮61连接,第二驱动件62可以用于驱动第一风轮61转动,需要解释的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环形风筒63连接,第一风轮61可以设置在环形风筒63的内侧,第二驱动件62可以驱动第一风轮61转动,第二驱动件62与第一风轮61之间可以通过螺母锁死,第二驱动件62可以为直流电机,第一风轮61转动时,第一风轮61 可以将外界风抽入壳体10,并且可以将抽入壳体10内的风吹出壳体10,从而可以实现空调室内机100的制冷运行模式和制热运行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个轴流风轮组件60还可以包括:驱动件固定座64,第二驱动件50可以设置于驱动件固定座64,驱动件固定座64可以与环形风筒6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驱动件50可以固定设置在驱动件固定座64上,驱动件固定座64与环形风筒63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驱动件固定座64与环形风筒63也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驱动件固定座64可以包括:驱动件安装部65、导风叶片66和套环67,任意相邻的两个套环67固定连接,导风叶片66可以连接在驱动件安装部65和套环67之间,需要解释的是,驱动件安装部65、导风叶片66和套环67 可以共同构成驱动件固定座64,第二驱动件50可以固定设置在驱动件安装部65上,驱动件安装部65可以通过导风叶片66与套环67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保证轴流风轮组件 60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保证轴流风轮组件60的工作可靠性,并且,导风叶片66对风具有导向作用,可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吹出的风更加柔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轴流风轮组件60还可以包括:轴承套68,位于两端的环形风筒63均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9,位于两端的套环67均可以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69连接的第二连接部691,轴承套68可以套设于第一连接部69和第二连接部691外侧,轴承套68可以设置有第二齿轮51,第二驱动机构50适于通过第二齿轮51驱动轴流风轮组件60转动。需要解释的是,环形风筒63的外侧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9,套环67的外侧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部691,环形风筒63可以通过外侧设置的第一连接部69与套环67外侧设置的第二连接部691卡接连接,轴承套68可以套设在第一连接部69和第二连接部691的外侧,轴承套68的远离环形风筒63的外侧可以设置有第二齿轮51,第二驱动机构50产生的动力可以通过第二齿轮51传递到轴流风轮组件60以驱动轴流风轮组件60转动,这样设置可以使环形风筒63与套环67无缝隙的连接,可以使第二驱动机构50可靠的与轴流风轮组件60传动连接,可以避免因第二驱动机构50与轴流风轮组件60的连接不牢固而导致无法驱动轴流风轮组件60转动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机构50可以包括:第三驱动件52、第二安装座53、第三齿轮54和第四齿轮55。第三驱动件52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座53,第三齿轮54可以设置在第三驱动件52的输出轴,第四齿轮55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安装座53,第四齿轮55可以啮合在第三齿轮54和第二齿轮5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驱动件52可以通过第三驱动件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3上,第三驱动件52可以为步进电机,第三驱动件52的输出轴上可以设置有第三齿轮54,第三驱动件52可以驱动第三齿轮54转动,第四齿轮55可以传动啮合在第三齿轮54和第二齿轮 51之间,即第四齿轮55可以在第三齿轮54和第二齿轮51之间传递动力,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三驱动件52产生的动力通过齿轮系传递到轴流风轮组件60以使轴流风轮组件60 相对于壳体10转动,并且,可以提高第三驱动件52产生的转矩,从而可以保证第二驱动机构50的工作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机构50还可以包括:轴承56,第二安装座53上可以设置有轴承56,在安装空调室内机100时,轴承56可以卡设在轴承套68 中,这样设置可以减少轴流风轮组件60相对壳体10转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机构40,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包括: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第一滑轨41 和第二滑轨42可以滑动连接,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中的一个可以与可动壳部14 连接,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中的另一个可以与固定壳部1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可以共同构成第一导向机构40,第一滑轨41与第二滑轨42 之间可以相对滑动,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与可动壳部14和固定壳部13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第一滑轨41和第二滑轨42与可动壳部14和固定壳部13也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连接,当第一滑轨41与可动壳部14连接时,第二滑轨42与固定壳部13连接,当第一滑轨41与固定壳部13连接时,第二滑轨42与可动壳部14连接,如此设置可以防止可动壳部14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可以保证可动壳部14移动的稳定性,并且在第一驱动机构30出现故障时,可以保证可动壳部14不脱落。
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滑轨41与可动壳部14连接,第二滑轨42与固定壳部13连接,第二滑轨42可以由前滑轨和后滑轨组成,前滑轨和后滑轨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固定壳部13连接,前滑轨和后滑轨可以共同限定出第一滑轨安装空间,第一滑轨41可以设置在第一滑轨安装空间内,第一滑轨41可以在第一滑轨安装空间内滑动,第一滑轨安装空间在第一导向机构40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前滑轨和后滑轨配合,可以使第一滑轨41沿着第一导向机构40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防止可动壳部14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一导向机构40均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机构30和多个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相互间隔开设置,需要解释的是,第一驱动机构30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机构30可以设置在可动壳部14上方,多个第一驱动机构30与可动壳部1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多个第一驱动机构30与可动壳部14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螺接,多个第一驱动机构30 可以驱动可动壳部14相对固定壳部13移动,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30可以设置为3 个,3个第一驱动机构30可以分别设置靠近可动壳部14的两侧和中部设置。
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设置在可动壳部14上方,多个第一导向机构40与可动壳部1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多个第一导向机构 40与可动壳部14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螺接,多个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引导可动壳部 14和固定壳部13的相对移动,优选地,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设置为2个,2个第一导向机构400可以分别靠近可动壳部14的两侧设置。多个第一驱动机构30和多个第一导向机构40可以在空间上相互间隔开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因一个第一驱动机构30或一个第一导向机构40发生故障而导致空调室内机100无法工作,从而可以保证空调室内机100的工作可靠性。
图1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清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清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内机清洁指令,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轴流风轮组件、接收部和控制部。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轴流风轮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可以共同构成壳体,轴流风轮组件可以设置在壳体内并且轴流风轮组件可以相对于壳体转动。接收部用于接收内机清洁指令。
S2,根据内机清洁指令控制空调室内机的可动壳部相对固定壳部远离运动以在可动壳部与固定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并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旋转,以便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需要解释的是,接收部可以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内机清洁指令,并且接收部可以将内机清洁指令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根据接收部传递来的内机清洁指令控制可动壳部相对固定壳部并远离固定壳部运动,以在可动壳部与固定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在控制部控制可动壳部运动以形成避让空间后,控制部可以控制轴流风轮组件相对于壳体旋转,轴流风轮组件旋转一定角度后,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会伸入到避让空间内。
其中,当用户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或者用户需要清洁壳体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向空调室内机发出清洁指令,接收部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清洁指令,并且接收部可以将清洁指令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根据接收部传递来的清洁指令控制可动壳部远离固定壳部运动,以在可动壳部与固定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同时控制部可以控制轴流风轮组件相对于壳体旋转以使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结构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从而可以使用户方便的清洁轴流风轮组件以及可动壳部,进而可以保证室内环境卫生以及用户的健康。
由此,通过本申请的清洁方法,在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时,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和壳体,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并且,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可以节省空调室内机的清洗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部可以包括控制模块、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控制模块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均可以连接,控制模块可以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相对固定壳部运动,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共同构成控制部,控制模块可以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通信连接,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可动壳部相对固定壳部运动,控制模块还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驱动轴流风轮组件旋转,由此,可以精确控制可动壳部移动的距离和轴流风轮组件转动的角度,从而可以便于用户清洗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之后,还包括:控制轴流风轮组件断电。需要解释的是,当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向控制部90发出断电指令,然后控制模块可以控制轴流风轮组件断电,由此,可以保证用户在清洁空调室内机时的安全,可以避免用户在清洁空调室内机时发生触电而造成危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之后,还包括:接收内机清洁完成指令,根据内机清洁完成指令控制轴流风轮组件旋转至复位位置且控制可动壳部向靠近固定壳部的方向移动以封闭固定壳部。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清洁完成时,接收部可以接收内机清洁完成指令,并且接收部可以将用户清洁完成的指令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根据接收部传递来的用户清洁完成的指令向控制模块发出复位指令,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控制部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回转至复位位置,然后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控制部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朝向固定壳部运动以使可动壳部运动至复位位置,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封闭固定壳部,由此,可以在用户清洁完成时使空调室内机复位,从而可以便于用户清洁完成后使用空调室内机。
需要说明的是,轴流风轮组件的复位位置可以为空调室内机处于制冷模式时轴流风轮组件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时,开始计时,并在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轴流风轮组件旋转至复位位置且控制可动壳部向靠近固定壳部的方向移动以封闭固定壳部。需要解释的是,用户可以预先在控制部内设置第一预设时间,在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时,控制部可以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工作,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回转至复位位置,然后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工作,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朝向固定壳部运动以使可动壳部运动至复位位置,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封闭固定壳部,由此,可以避免用户清洁完成时忘记向接收部发出清洁完成指令,而导致轴流风轮组件一直敞开在外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之后,还包括: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若是,则控制可动壳部向靠近固定壳部的方向移动以封闭固定壳部。需要说明的是,在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之后,控制部可以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若控制部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已经结束,则可以向控制模块发出复位指令,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复位指令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工作,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回转至复位位置,然后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复位指令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工作,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朝向固定壳部运动以使可动壳部运动至复位位置,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封闭固定壳部,由此可以通过控制部来判断用户是否完成清洁工作,从而可以使空调室内机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包括:获取避让空间的影像信息,根据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室内机还可以包括影像获取模块,影像获取模块70可以为摄像头,影像获取模块可以与控制部通信连接,影像获取模块可以获取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并且影像获取模块可以将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传递给控制部,控制部可以根据影像获取模块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若控制部可以根据影像获取模块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已经结束,则控制部可以向控制模块发出复位指令,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控制部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回转至复位位置,然后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控制部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朝向固定壳部运动以使可动壳部运动至复位位置,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封闭固定壳部,由此可以通过控制部和影像获取模块配合工作来判断用户是否完成清洁工作,从而可以使空调室内机更加智能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包括:根据影像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若是,则在延时第二预设时间后,根据影像信息继续判断是否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若否,则确定用户的清洁动作已经结束。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内可以预先设置第二预设时间,控制部可以根据影像获取模块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即用户是否还在清洁空调室内机,若控制部根据影像获取模块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即用户还在清洁空调室内机,则控制部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部继续根据影像获取模块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若还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则控制部继续根据影像获取模块传递来的避让空间内的影像信息判断是否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若不存在用户的清洁动作,则确定用户的清洁动作已经结束,此时控制部可以向控制模块发出复位指令,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控制部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回转至复位位置,然后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控制部发出的复位指令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朝向固定壳部运动以使可动壳部运动至复位位置,即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可动壳部封闭固定壳部,由此,可以增加控制部的判断准确性,可以避免判断误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旋转,包括:控制轴流风轮组件旋转120°-150°,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旋转120°-150°,例如: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旋转135°,轴流风轮组件旋转120°-150°后可以方便用户清洁,当用户清洁完成后,控制模块可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轴流风轮组件反方向旋转120°-150°,由此,可以使轴流风轮组件最大限度的伸入到避让空间内,从而可以便于用户清洁轴流风轮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空调室内机的清洁程序,该空调室内机的清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清洁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时,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的轴流风轮组件和壳体,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并且,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可以节省空调室内机的清洗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室内机的清洁程序,处理器执行清洁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清洁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清洁程序,可以在需要清洁空调室内机100时将空调室内机100的轴流风轮组件60旋转伸出,可以使用户非常方便地清洁空调室内机100的轴流风轮组件60和壳体10,从而可以避免因空调室内机100内部产生积灰、灰尘吸附等问题,进而防止空调室内机100内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用户的健康,并且,不需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室内机100,可以节省空调室内机100的清洗成本。
如图12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202,至少一个存储器12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20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存储器1203、通信总线120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201、通信接口1202、存储器1203通过通信总线12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其中,存储器1203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1203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120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清洁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12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 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其他构成例如…和…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
轴流风轮组件,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用于接收内机清洁指令;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根据所述内机清洁指令控制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固定壳部远离运动以在所述可动壳部与所述固定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并控制所述轴流风轮组件旋转,以便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所述避让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模块、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固定壳部运动;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轴流风轮组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用于控制所述轴流风轮组件断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影像获取模块,所述影像获取模块与所述控制部连接,所述影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避让空间的影像信息,所述控制部还用于根据所述影像信息判断用户的清洁动作是否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相对转动时可使所述空调室内机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
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出风模式时,所述壳体外的风从所述第一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后从所述第二风口送出,
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二出风模式时,所述壳体外的风从所述第二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后从所述第一风口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风口的设置高度,且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为制冷运行模式,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为制热运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部的底部敞开形成敞开口,所述可动壳部封闭所述敞开口且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敞开口可向下运动以在所述敞开口与所述可动壳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允许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在转动时至少部分地伸入到所述避让空间内;
所述可动壳部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风口,所述固定壳部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齿轮、齿条和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齿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一端与所述可动壳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且与所述齿条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风道腔,所述轴流风轮组件与所述可动壳部的距离小于所述轴流风轮组件与所述可动壳部相对的壁的距离,从而使得所述轴流风轮组件以靠近所述可动壳部的形式配置在所述风道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可动壳部相对所述固定壳部的运动方向一致,且所述轴流风轮组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可动壳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第二驱动件和环形风筒,所述环形风筒套设于所述第一风轮外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轮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固定座,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固定座,所述驱动件固定座与所述环形风筒连接;
所述驱动件固定座包括:驱动件安装部、导风叶片和套环,所述导风叶片连接在所述驱动件安装部和所述套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还包括:轴承套,所述环形风筒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套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轴承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外侧,所述轴承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轴流风轮组件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二安装座、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三齿轮设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第四齿轮啮合在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一个与所述可动壳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固定壳部连接。
CN202022616679.0U 2020-11-12 2020-11-12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4009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679.0U CN214009372U (zh) 2020-11-12 2020-11-12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679.0U CN214009372U (zh) 2020-11-12 2020-11-12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9372U true CN214009372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6679.0U Active CN214009372U (zh) 2020-11-12 2020-11-12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9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8260B (zh) 调湿机、用于控制调湿机自清洁的方法及装置
JP501532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9323330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5910158A (zh) 一种带有除湿功能的浴霸
CN116300719A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US11796189B2 (en)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12880046A (zh) 辅助清洁装置、清洁方法及整体式空调器
CN214009372U (zh) 空调室内机
JP519379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608468A (zh) 一种空调器风叶除尘装置及空调器
CN114484604A (zh) 空调室内机的清洁方法以及空调室内机
CN109163386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风阀装置和室外机
CN109489216B (zh) 一种舒适性风管送风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366987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597111A (zh) 一种空调用清洗装置、空调器的清洁方法及空调器
CN110608507B (zh) 一种空调器风叶除尘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1344282B (zh) 带有排气口滑动门的柜式空调器
CN210153944U (zh) 一种空调器风叶除尘装置及空调器
CN109237615B (zh) 风管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JP2005214562A (ja) 空調室内機
CN108613296A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9865517U (zh) 一种排气风扇的安装组
CN114440314A (zh) 风管机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风管机、存储器
CN114413438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719340B (zh) 空调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