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5684U -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05684U CN214005684U CN202022984977.5U CN202022984977U CN214005684U CN 214005684 U CN214005684 U CN 214005684U CN 202022984977 U CN202022984977 U CN 202022984977U CN 214005684 U CN214005684 U CN 2140056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undation
- steel bar
- layer
- ground
- reinforc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基坑和筏板基础,所述基坑内底面中部设有呈凸起状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呈向所述基坑中心倾斜的斜面;所述筏板基础设置于所述基坑内,其底部设有呈倒凹形状的悬空部,所述悬空部与所述凸起部相匹配,所述悬空部呈盖状设于所述凸起部上方,且所述悬空部的侧面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式设备基础整体呈边缘四周厚度大、中部厚度薄的结构,充分满足设备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且对设备的整体沉降调整得更均匀,稳定性更强;与此同时,筏板基础底部的悬空部设计,也达到了节约筏板基础内填充的混凝土用量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中,由于污水处理厂内具有较多的大型设备,因此需要在承载设备的地基处设计设备基础,以有效的增强地基的承载力,消除因设备太重、长时间后压垮地基,导致设备在使用中发生局部沉降、倾斜而出现故障或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传统的设备基础多为砖混结构,其承载能力上较差,不能对设备提供稳定的承载力,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设备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以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设备基础多采用先在预定位置挖出一个底部平整的基坑,基坑处理后在基坑内放置钢筋件预埋件,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养护。该种整体厚度一致的设备基础虽然能满足一般静力平衡及强度要求,但是会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增加施工成本。因此,在保证设备基础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的同时,尽量的节省混凝土的消耗,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设备基础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同时节省混凝土的消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包括:
基坑,其内底面中部设有呈凸起状的凸起部;
筏板基础,其设置于所述基坑内;其底部设有呈倒凹形状的悬空部;所述悬空部呈盖状设于所述凸起部上方。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呈向所述基坑中心倾斜的斜面,所述悬空部的侧面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筏板基础包括受力钢筋及浇筑砼;所述受力钢筋包括位于筏板基础内的上部钢筋层和下部钢筋层,所述上部钢筋层和下部钢筋层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方式设置;其中,所述上部钢筋层呈水平面设置,所述下部钢筋层呈与所述筏板基础底部形状相适应的倒凹形状设置,包括两层平面钢筋和连接所述两层平面钢筋的斜面钢筋。
可选的,所述受力钢筋还包括位于筏板基础边缘四周的加强钢筋层,其包括:
斜面加强钢筋,其沿所述下部钢筋层的斜面向上设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斜面钢筋,另一端沿所述下部钢筋层的斜面向上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上部钢筋层;
水平加强钢筋,其沿所述下部钢筋层的位于高处的平面钢筋延伸设置。
可选的,所述加强钢筋层还包括:弯起钢筋,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钢筋层边缘和所述下部钢筋层边缘。
可选的,所述基坑内底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垫层。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可选的,所述地面式设备基础还包括:防水件,其嵌设于所述筏板基础与基坑之间,用于减少地下水对筏板基础的接触。
可选的,所述防水件包括弧形顶部和垂直底部,所述垂直底部嵌设于所述筏板基础与基坑之间,所述弧形顶部的上端面呈弧形面,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筏板基础的上表面和地面,所述水平面与地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水平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弧形隔水孔。
可选的,所述防水件为弹性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式设备基础,通过在基坑内底面中部设置呈凸起状的凸起部、在筏板基础底部设置呈倒凹形状且盖设于所述凸起部的悬空部,使得整个筏板式设备基础呈边缘四周厚度大、中部厚度薄的结构,即主要承重部位位于边缘四周,充分符合了大部分设备在底部四周设有底脚、承重力分散于四周的状态,因此该结构设计充分满足设备基础的承载力要求,且还使得对设备的整体沉降调整得更均匀,稳定性更强。与此同时,筏板基础底部的悬空部设计,也达到了节约筏板基础内填充的混凝土用量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地面式设备基础,通过在筏板基础与基坑之间嵌设防水件,能有效减少地下水对筏板基础的直接浸润,且防水件的弧形顶部还能有效减少地表水对筏板基础的直接浸润,从而降低筏板基础被水浸泡的风险,提高设备基础的防潮性,进一步提高其承载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坑与筏板基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基坑,11、凸起部, 12、混凝土垫层;
2、筏板基础, 21、受力钢筋,211上部钢筋层,212下部钢筋层,212a平面钢筋,212b斜面钢筋,213加强钢筋层,213a斜面加强钢筋,213b水平加强钢筋,213c弯起钢筋,22、浇筑砼;
3、防水件,31、弧形顶部,32、垂直底部,33、隔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设备基础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同时节省混凝土的消耗。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地面式设备基础包括基坑1和筏板基础2,所述基坑1内底面中部设有呈凸起状的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侧面呈向所述基坑1中心倾斜的斜面;所述筏板基础2设置于所述基坑1内,其底部设有呈倒凹形状的悬空部,所述悬空部与所述凸起部11相匹配,所述悬空部呈盖状设于所述凸起部11上方,且所述悬空部的侧面与所述凸起部11的侧面相贴合。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11的倾斜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7°,已尽量增大悬空部的空间,进而节约筏板基础2内浇筑的混凝土用量。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整个筏板基础2呈边缘四周厚度大、中部厚度薄的结构,即主要承重部位位于边缘四周,充分符合了大部分设备在底部四周设有底脚、承重力分散于四周的状态,因此该结构设计充分满足设备基础的承载力分布要求。与此同时,筏板基础2底部的悬空部设计,也达到了节约筏板基础2内填充的混凝土用量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筏板基础2包括受力钢筋21及浇筑砼22;所述受力钢筋21包括位于筏板基础2内的上部钢筋层211和下部钢筋层212,所述上部钢筋层211和下部钢筋层212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方式设置;其中,所述上部钢筋层211呈水平面设置,所述下部钢筋层212呈与所述筏板基础2底部形状相适应的倒凹形状设置,包括两层平面钢筋212a和连接所述两层平面钢筋212a的斜面钢筋212b,具体的,两层所述平面钢筋212a为位于高低两处存在高度落差的两个钢筋织成的水平面,且这两个水平面通过钢筋织成的斜面连接;其中,所述斜面钢筋212b的倾斜角度为47°。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受力钢筋21还包括位于筏板基础2边缘四周的加强钢筋层213,所述加强钢筋层213包括斜面加强钢筋213a、水平加强钢筋213b和弯起钢筋213c,所述斜面加强钢筋213a沿所述下部钢筋层212的斜面向上设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斜面钢筋212b,另一端沿所述下部钢筋层212的斜面向上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上部钢筋层211;所述水平加强钢筋213b沿所述下部钢筋层212的位于高处的平面钢筋212a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弯起钢筋213c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钢筋层211边缘和所述下部钢筋层212边缘。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加强钢筋213b向外延伸至于所述上部钢筋层211边缘的弯起钢筋213c连接。
通过上述筏板基础内的钢筋结构设计,使得筏板基础的结构更稳定,强度更大,进一步增强筏板基础的稳定承载力。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坑1内底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垫层12,以增强对基坑形状的支撑。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图中未示出),以起到对筏板基础的防潮防护。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设了防水件,具体为:
如图3所示,在所述筏板基础2与基坑1之间嵌设有一防水件3,目的是对所述筏板基础2的四周提供防水保护,减少地下水对筏板基础2的接触,从而避免筏板基础2受到地下水的浸润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3为弹性橡胶制成的防水带。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3包括弧形顶部31和垂直底部32,所述垂直底部32嵌设于所述筏板基础2与基坑1之间,所述弧形顶部31的上端面呈弧形面,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筏板基础2的上表面和地面,所述水平面与地面贴合。该结构设计,还能有效减少地表水对筏板基础的直接浸润。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面上还设置有若干弧形隔水孔33。当地表面有水向内浸淌时,浸到所述弧形隔水孔33处则会先在弧形隔水孔33内聚集,从而形成临时阻隔带,防止水分继续向内浸淌,防止水分浸淌到基坑内壁,造成基坑1内壁松软而导致防水件3的嵌设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通过防水件3设计,可有效降低筏板基础2被水浸泡的风险,提高设备基础的防潮性和承载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固定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浇筑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坑,其内底面中部设有呈凸起状的凸起部;
筏板基础,其设置于所述基坑内;其底部设有呈倒凹形状的悬空部;
所述悬空部呈盖状设于所述凸起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呈向所述基坑中心倾斜的斜面,所述悬空部的侧面与所述凸起部的侧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基础包括受力钢筋及浇筑砼;所述受力钢筋包括位于筏板基础内的上部钢筋层和下部钢筋层,所述上部钢筋层和下部钢筋层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方式设置;其中,所述上部钢筋层呈水平面设置,所述下部钢筋层呈与所述筏板基础底部形状相适应的倒凹形状设置,包括两层平面钢筋和连接所述两层平面钢筋的斜面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钢筋还包括位于筏板基础边缘四周的加强钢筋层,所述加强钢筋层包括:
斜面加强钢筋,其沿所述下部钢筋层的斜面向上设置,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斜面钢筋,另一端沿所述下部钢筋层的斜面向上延伸设置,并连接于所述上部钢筋层;
水平加强钢筋,其沿所述下部钢筋层的位于高处的平面钢筋延伸设置;
弯起钢筋,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部钢筋层边缘和所述下部钢筋层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内底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垫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表面设置有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式设备基础还包括:防水件,其嵌设于所述筏板基础与基坑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包括弧形顶部和垂直底部,所述垂直底部嵌设于所述筏板基础与基坑之间,所述弧形顶部的上端面呈弧形面,下端面为水平面,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筏板基础的上表面和地面,所述水平面与地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面内侧还设置有若干弧形隔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面式设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为弹性橡胶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84977.5U CN214005684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84977.5U CN214005684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05684U true CN214005684U (zh) | 2021-08-20 |
Family
ID=7731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84977.5U Active CN214005684U (zh) | 2020-12-14 | 2020-12-14 |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05684U (zh) |
-
2020
- 2020-12-14 CN CN202022984977.5U patent/CN2140056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749159U (zh) | 一种共轴承插型卫生间及其整体式预制卫生间单元 | |
CN214005684U (zh) | 一种地面式设备基础 | |
CN204475529U (zh) | 一种装配式外墙与梁的连接结构 | |
CN206554318U (zh) | 一种房建墙体 | |
CN201738453U (zh) | 一种可同时承受抗压和抗拔的柱脚 | |
CN207660176U (zh) | 轻质预制混凝土外围护墙板 | |
CN204960459U (zh) | 一种组合式屋顶通信杆塔 | |
CN212104750U (zh) | 一种无柱帽混凝土板柱结构 | |
CN210622127U (zh) | 一种集装箱屋顶用角件 | |
CN208168054U (zh) | 一种装配式保温装饰维护一体墙板 | |
CN208310006U (zh) | 剪力墙固定钢筋撑条 | |
CN206693144U (zh) | 一种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水岸防护结构 | |
CN113152948A (zh) | 一种新型矩形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角隅钢筋配置方式 | |
CN216043300U (zh) | 一种错层悬挂式预制飘窗 | |
CN205604067U (zh) | 一种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结构 | |
CN216305337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提升式操作平台 | |
CN215669657U (zh) | 一种新型风机基础 | |
CN215888325U (zh) | 一种无地下室的地梁设挂板防室外地面沉降结构 | |
CN217974459U (zh) | 杯型基础钢柱安装结构 | |
CN217105959U (zh) | 一种轻质化双重高降噪浮动地台 | |
CN210658435U (zh) | 一种绿色生态的道路桥梁用装配式挡土墙预制构件 | |
CN212866266U (zh) | 一种景观水池 | |
CN214531041U (zh) | 一种排水沟活盖板 | |
CN216765962U (zh) | 一种土建工程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 |
CN215442323U (zh) | 一种具有内衬防水层的岩石基水池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