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5162U -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5162U
CN214005162U CN202022528808.0U CN202022528808U CN214005162U CN 214005162 U CN214005162 U CN 214005162U CN 202022528808 U CN202022528808 U CN 202022528808U CN 214005162 U CN214005162 U CN 214005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chamber
seat body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88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广庆
张国荣
严书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88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5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5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5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投放装置的底座,包括座本体,所述座本体限定出顶部敞开的排水腔,所述座本体具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通过在排水腔的底壁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可以避免排水腔内的液体直接从排水口流出而产生不美观且乱溅的水花,有利于提升投放效果。

Description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投放装置,其兼具投放洗涤剂、柔顺剂、洗衣粉等功能,但该投放装置由多个零部件装配在一起,占用较大的洗衣机空间,另外,在投放过程中会产生不美观且乱溅的水花,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投放装置的底座,所述投放装置的底座可以提升投放效果,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投放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包括座本体,所述座本体限定出顶部敞开的排水腔,所述座本体具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通过在排水腔的底壁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可以避免排水腔内的液体直接从排水口流出而产生不美观且乱溅的水花,有利于提升投放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匀水件形成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座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座本体的中部,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靠近所述排水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本体的底壁中部具有从上到下逐渐向靠近所述排水口倾斜延伸的导流面,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导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口由所述座本体的底壁和所述座本体的侧壁下端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本体的底壁中部朝上凸出以在所述座本体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部,并在所述座本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凸部,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凸部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凸部、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排水口在所述座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排布。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凸部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座本体的侧壁上表面具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适于与所述投放装置的盒体上的泄压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座本体的底壁上设有挡水部,所述挡水部位于所述排水槽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化排水槽与所述排水口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投放装置,包括盒体和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在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结构装配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投放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一个结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另一个结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的立体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的俯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盒体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的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所示的上盖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底座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
投放装置100,
盒体10,第一投放腔101,第二投放腔102,过水腔103,第一进水流道104,第二进水流道105,盒本体11,下主水槽111,第一下分水槽112,第二下分水槽113,第一沉台1141,第二沉台1142,泄压通道115,进水接口116,进水口1161,第一通水口117,第二通水口118,第三通水口119,第一下围筋12,第一下过水缺口121,第二下围筋13,第二下过水缺口131,排水部14,排水柱141,虹吸口1411,虹吸帽142,导流板15,
上盖20,上主水槽201,第一上分水槽202,第二上分水槽203,盖本体21,第一通口211,第二通口212,第一挡筋221,第二挡筋222,挡板23,第一上筋位24,第二上筋位25,上横向筋251,第一上纵向筋252,第二上纵向筋253,第一上围筋26,第一上过水缺口261,第二上围筋27,第二上过水缺口271,装饰件28,
底座30,座本体31,排水腔311,排水口312,导流面313,凸部314,凹部315,排水槽316,匀水件32,挡水部33,切换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水口1161、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投放装置100还包括切换件40,切换件40设于壳体外的一侧,切换件40在第一进水状态和第二进水状态之间可切换。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一进水状态下连通进水口1161和第一投放腔,使得从进水口1161进入的水,最终进入第一投放腔101内溶解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二进水状态下连通进水口1161和第二投放腔,使得从进水口1161进入的水,最终进入第二投放腔102内溶解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由此通过切换件40的反复动作,可以实现水流交替流入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从而实现不同时段内对不同液体的投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与相关技术中将切换件设在壳体内的投放装置相比,通过将切换件40设置在壳体外的一侧,可以减小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之间的距离,在壳体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的容积,减少用户的投放次数,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或者在第一投放腔和第二投放腔容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壳体的体积,从而降低投放装置100的尺寸,实现投放装置100的小型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0还具有主水腔、第一分水腔、第二分水腔,进水口1161与主水腔连通,第一分水腔与第一投放腔101连通,第二分水腔与第二投放腔102连通。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一进水状态下连通主水腔和第一分水腔,从而将进水口1161与第一投放腔101连通,使得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流经切换件40之后进入第一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一投放腔101内溶解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二进水状态下连通主水腔和第二分水腔,从而将进水口1161与第二投放腔102连通,使得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流经切换件40之后进入第二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二投放腔102内溶解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的侧壁设有第一通水口117、第二通水口118和第三通水口119,第一通水口117与主水腔连通,第二通水口118与第一分水腔连通,第三通水口119与第二分水腔连通。
其中,切换件40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第一接口可切换地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第一接口与第一通水口117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二通水口118连通,第三接口与第三通水口119连通,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利于实现水路的切换。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一进水状态下,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依次流经第一通水口117、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第二通水口118,然后进入第一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一投放腔101内溶解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二进水状态下,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依次流经第一通水口117、第一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三通水口119,然后进入第二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二投放腔102内溶解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
如图5、图7-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分水腔通过第一进水流道104与第一投放腔101连通,第一进水流道104沿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延伸,第一进水流道104通过多个第一过水口与第一投放腔101的上部连通,多个第一过水口沿第一进水流道104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与相关技术中仅在第一投放腔的一侧设置进水流道以及过水口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进水流道104沿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设置,并将多个第一过水口沿第一进水流道10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多个第一过水口流出的水可以形成搅动力,在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第一投放腔101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
如图5、图11-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放腔101内的上部设有第一挡筋221,第一挡筋221沿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延伸,第一挡筋221与多个第一过水口间隔设置。
具体地,第一分水腔内的水沿着第一进水流道104流向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在此过程中,第一进水流道104内的水通过多个第一过水口流出,并冲击第一挡筋221,水流在第一挡筋221的作用下向下流至第一投放腔101内。
由此,通过在第一投放腔101内的上部设置第一挡筋221,可以有效阻挡从第一过水口喷出的水流喷到第一投放腔101外,从而保证投放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挡筋221在每个第一过水口所在平面的投影与该第一过水口重叠。也就是说,每个第一过水口正对第一挡筋221的至少一部分,保证从每个第一过水口喷出的水均可以被第一挡筋221阻挡。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挡筋221形成沿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围板。具体地,第一投放腔101的开口形状可以与第一挡筋221的形状对应,例如,第一投放腔101的开口形成圆形,第一挡筋221则形成圆环形,再如,第一投放腔101的开口形成方形,第一挡筋221则形成方环形。当然,第一投放腔101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与第一挡筋221的形状不相同。
如图5、图7-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二分水腔通过第二进水流道105与第二投放腔102连通,第二进水流道105沿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延伸,第二进水流道105通过多个第二过水口与第二投放腔102的上部连通,多个第二过水口沿第二进水流道105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与相关技术中仅在第二投放腔的一侧设置进水流道以及过水口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进水流道105沿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设置,并将多个第二过水口沿第二进水流道10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多个第二过水口流出的水可以形成搅动力,在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
如图5、图11-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投放腔102内的上部设有第二挡筋222,第二挡筋222沿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延伸,并且第二挡筋222与多个第二过水口间隔设置。
具体地,第二分水腔内的水沿着第二进水流道105流向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在此过程中,第二进水流道105内的水通过多个第二过水口流出,并冲击第二挡筋222,水流在第二挡筋222的作用下向下流至第二投放腔102内。
由此,通过在第二投放腔102内的上部设置第二挡筋222,可以有效阻挡从第二过水口喷出的水流喷到第二投放腔102外,从而保证投放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挡筋222在每个第二过水口所在平面的投影与该第二过水口重叠。也就是说,每个第二过水口正对第二挡筋222的至少一部分,保证从每个第二过水口喷出的水均可以被第二挡筋222阻挡。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挡筋222形成沿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围板。具体地,第二投放腔102的开口形状可以与第二挡筋222的形状对应,例如,第二投放腔102的开口形成圆形,第二挡筋222则形成圆环形,再如,第二投放腔102的开口形成方形,第二挡筋222则形成方环形。当然,第二投放腔102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与第二挡筋222的形状不相同。
如图1-图3、图5以及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壳体还具有排水腔311和排水口312,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均与排水口312连通,排水腔311与排水口312连通。
具体地,切换件40在处于第一进水状态下,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流经切换件40之后进入第一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一投放腔101内与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进行混合,然后进入排水腔311内,从排水口312排出;切换件40在处于第二进水状态下,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流经切换件40之后进入第二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二投放腔102内与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进行混合,然后进入排水腔311内,从排水口312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本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应用到衣物处理装置中,从排水口312排出的液体可以流至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桶内,而将本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应用到洗碗机中,从排水口312排出的液体可以流至洗碗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腔311位于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的下方,从而使得从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排出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排水腔311内,无需诸如水泵等的动力结构。
如图3-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中的每一个的底壁设有排水部14。
由此,通过在第一投放腔101的底壁设置排水部14,从而使得第一投放腔10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排水部14排入排水腔311内,通过在第二投放腔102的底壁设置排水部14,从而使得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排水部14排入排水腔311内。
在一些示例中,排水部14包括排水柱141和虹吸帽142,排水柱141设于第一投放腔101或第二投放腔102的底壁,排水柱141的上端形成虹吸口1411,排水柱141的下端与排水腔311连通,即排水柱141限定出排水通道,虹吸帽142罩设在排水柱141的上端,虹吸帽142与排水柱14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过水间隙与虹吸口1411连通。
具体地,第一投放腔101或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在虹吸作用下沿着虹吸帽142与排水柱141之间的过水间隙向上流动,然后通过虹吸口1411进入排水柱141内,从而进入排水腔311内。由此,通过设置排水柱141和虹吸帽142,从而利用虹吸作用,将第一投放腔101或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排出,无需诸如水泵等的动力结构。
如图5-图8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之间设有过水腔103,过水腔103位于排水腔311的上方,过水腔103与第一投放腔101、第二投放腔102以及排水腔311连通。
具体地,当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位升高,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可以从靠近过水腔103的侧壁上端漫出,从而流至过水腔103内,最终进入排水腔311内,形成多种排液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过水腔103内的上部设有挡板23,挡板23的下端低于第一投放腔101和/或第二投放腔102的靠近过水腔103的侧壁上端。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一进水状态下,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流经切换件40之后进入第一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一投放腔101内与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进行混合,然后进入排水腔311内,而当第一投放腔101内液位升高,第一投放腔101内的液体可以漫过靠近过水腔103的侧壁上端,在挡板23的阻挡下进入过水腔103内,然后进入排水腔311内,防止第一投放腔101内的液体进入第二投放腔102内。
切换件40在处于第二进水状态下,从进水口1161进入主水腔内的水,流经切换件40之后进入第二分水腔,最终进入第二投放腔102内与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进行混合,然后进入排水腔311内,而当第二投放腔102内液位升高,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可以漫过靠近过水腔13的侧壁上端,在挡板23的阻挡下进入过水腔103内,然后进入排水腔311内,防止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进入第一投放腔101内。
由此,通过在过水腔103内的上部设置挡板23,可以有效阻挡冲刷的液体飞溅,防止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不同洗涤剂或柔顺剂之间的交叉污染。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沿垂直于挡板23的方向间隔布置,进一步提升挡板23的阻挡效果。
如图6所示,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过水腔103内设有导流板15,导流板15从上到下朝远离排水口312的方向延伸。通过在过水腔103内设置导流板15,可以避免进入过水腔103内的液体因直接流向排水口312而产生不均匀的排液效果。
在另一些示例中,导流板15位于挡板23的下方,且挡板23的下端与导流板15的上表面形状适配,不仅可以避免导流板15与挡板23发生干涉,而且可以起到很好地定位效果,从而保证投放装置100的装配效果。
如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壳体还具有泄压通道115,泄压通道115将主水腔和排水腔311连通。
其中,泄压通道115可以包括一个,也可以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通过设置泄压通道115,可以防止主水腔内的水压过大而压坏壳体。此外,将泄压通道115与排水腔311连通,可以实现主水腔与外界的连通,达到气压平衡,保证主水腔内外水的正常流动,从而实现洗涤剂或柔顺剂的有效投放。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壳体包括盒体10、上盖20和底座30,盒体10限定出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进水口1161设于盒体10,上盖20设于盒体10的上方,并且上盖20与盒体10限定出主水腔、第一分水腔、第二分水腔,底座30设于盒体10的下方,并且底座30限定出排水腔311,排水口312设于底座30。
其中,盒体10和上盖20、底座30可以通过焊接、粘结或者热熔等方式装配一起,从而保证壳体组装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7-图9和图11所示,盒体10限定出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盒体10包括盒本体11,盒本体11的侧壁上表面设有下主水槽111、第一下分水槽112和第二下分水槽113,盒本体11上设有第一下围筋12和第二下围筋13,第一下围筋12沿第一投放腔101的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第一下围筋12上设有多个第一下过水缺口121,第一下过水缺口121连通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一下分水槽112。第二下围筋13沿第二投放腔102的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第二下围筋13上设有多个第二下过水缺口131,第二下过水缺口131连通第二投放腔102和第二下分水槽113。
上盖20包括盖本体21、第一上筋位24和第二上筋位25,盖本体21具有第一通口211和第二通口212,第一上筋位24设于盖本体21的一侧且沿盖本体21的周向延伸,第二上筋位25设于盖本体2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上筋位24的内侧,第一上筋位24、第二上筋位25和盖本体21限定出上主水槽201、第一上分水槽202和第二上分水槽203。
进一步地,第一上筋位24和第一挡筋221之间设有第一上围筋26,第一上围筋26沿第一通口211的周向延伸且与第一上筋位24、第一挡筋221间隔设置,第一上围筋26上设有多个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上过水缺口261。第一上筋位24和第二挡筋222之间设有第二上围筋27,第二上围筋27沿第二通口212的周向延伸且与第一上筋位24、第二挡筋222间隔设置,第二上围筋27上设有多个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上过水缺口271。
盒体10和上盖20组装之后,第一通口211与第一投放腔101的顶部开口连通,第二通口212与第二投放腔102的顶部开口连通,下主水槽111和上主水槽201组合形成主水腔,第一下分水槽112和第一上分水槽202组合形成第一分水腔,第二下分水槽113和第二上分水槽203组合形成第二分水腔,第一下过水缺口121和第一上过水缺口261组合形成第一过水口,第二下过水缺口131和第二上过水缺口271组合形成第二过水口。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10。
如图7-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10包括盒本体11,盒体10限定出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具有顶部开口,盒本体11的侧壁上表面设有下主水槽111、第一下分水槽112和第二下分水槽113。
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中的至少一个的顶部开口处设有下围筋,下围筋沿对应投放腔的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下围筋上设有多个下过水缺口,多个下过水缺口沿对应的下围筋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第一下分水槽112通过下过水缺口与第一投放腔101连通,和/或,第二下分水槽113通过下过水缺口与第二投放腔102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10,通过在第一投放腔101和/或第二投放腔102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沿其周向延伸的下围筋,并在下围筋上设置多个下过水缺口,从而可以在第一投放腔101和/或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第一投放腔101和/或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从而提升投放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过水缺口的截面积小于或者等于120平方毫米,例如,每个过水缺口的截面积可以为60平方毫米、100平方毫米、120平方毫米,保证水流的冲击效果。其中,过水缺口的形成可以为方形,也可以为半圆形等,具体形状不做限定。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围筋包括第一下围筋12,下过水缺口包括第一下过水缺口121,第一下围筋12沿第一投放腔101的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第一下围筋12上设有多个第一下过水缺口121,第一下过水缺口121连通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一下分水槽112。
与相关技术中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下围筋12沿第一投放腔101的顶部开口的周向设置,并将多个第一下过水缺口121沿第一下围筋1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第一投放腔101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下围筋12形成开口朝向第二投放腔102的开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本体11的侧壁设有第一沉台1141,第一沉台1141位于第一下分水槽112内侧,第一沉台1141沿第一投放腔101的周向延伸,第一下围筋12设于第一沉台1141,并且第一下围筋12与第一下分水槽112在盒本体11的侧壁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由此,通过在盒本体11的侧壁设置第一沉台1141,可以在第一沉台1141上设置第一下围筋12,利用盒本体11的侧壁和第一下围筋12之间的通道将第一下过水缺口121与第一下分水槽112连通,保证水流流动的顺畅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围筋包括第二下围筋13,下过水缺口包括第二下过水缺口131,第二下围筋13沿第二投放腔102的顶部开口的周向延伸,第二下围筋13上设有多个第二下过水缺口131,第二下过水缺口131连通第二投放腔102和第二下分水槽113。
与相关技术中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下围筋13沿第二投放腔102的顶部开口的周向设置,并将多个第二下过水缺口131沿第二下围筋13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下围筋13形成开口朝向第一投放腔101的开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本体11的侧壁设有第二沉台1142,第二沉台1142位于第二下分水槽113内侧,并且第二沉台1142沿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延伸,第二下围筋13设于第二沉台1142,并且第二下围筋13与第二下分水槽113在盒本体11的侧壁的厚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由此,通过在盒本体11的侧壁设置第二沉台1142,可以在第二沉台1142上设置第二下围筋13,利用盒本体11的侧壁和第二下围筋13之间的通道将第二下过水缺口131与第二下分水槽113连通,保证水流流动的顺畅性。
如图7和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中的每一个的底壁设有排水部14。
由此,通过在第一投放腔101的底壁设置排水部14,从而使得第一投放腔10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排水部14排出第一投放腔101,通过在第二投放腔102的底壁设置排水部14,从而使得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排水部14排出第二投放腔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部14包括排水柱141和虹吸帽142,排水柱141设于第一投放腔101或第二投放腔102的底壁,排水柱141的上端形成虹吸口1411,虹吸帽142罩设在排水柱141的上端,虹吸帽142与排水柱14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过水间隙与虹吸口1411连通。
具体地,第一投放腔101或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在虹吸作用下沿着虹吸帽142与排水柱141之间的过水间隙向上流动,然后通过虹吸口1411进入排水柱141内,从而进入排水腔311内。由此,通过设置排水柱141和虹吸帽142,从而利用虹吸作用,将第一投放腔101或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排出,无需诸如水泵等的动力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沿盒本体11的长度方向(如图7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之间设有过水腔103,过水腔103与第一投放腔101、第二投放腔102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水腔103内设有导流板15,导流板15沿盒本体11的宽度方向逐渐向下延伸。通过在过水腔103内设置导流板15,可以避免进入过水腔103内的液体因直接流向投放装置100的排水口312而产生不均匀的排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彼此靠近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6mm,例如,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彼此靠近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7mm、10mm等,防止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不同的洗涤剂或柔顺剂之间的交叉污染。
其中,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彼此靠近的侧壁上端不低于虹吸口1411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体优先从排水部14排出,当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液位继续升高,可以从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漫出并进入过水腔103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下主水槽111的底壁设有泄压通道115,泄压通道115沿上下方向贯通。其中,泄压通道115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通过设置泄压通道115,可以防止下主水槽111内的水压过大而压坏盒体10,并且利于实现下主水槽111与外界的连通,达到气压平衡,保证下主水槽111内外水的正常流动,从而实现洗涤剂或柔顺剂的有效投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通道115的通流面积小于30平方毫米。例如,泄压通道115的通流面积可以为10平方毫米、20平方毫米等,在保证泄压作用的同时,可以防止下主水槽111内的水大量的从泄压通道115流出。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盒本体11的外侧壁设有进水接口116,进水接口116限定出进水口1161,进水口1161与下主水槽111连通,盒本体11的侧壁还设有第一通水口117、第二通水口118和第三通水口119,第一通水口117与下主水槽111连通,第二通水口118与第一下分水槽112连通,第三通水口119与第二下分水槽113连通。
由此,通过在盒本体11的侧壁设置第一通水口117、第二通水口118和第三通水口119,从而方便切换件40的安装以及与切换件40的连通,从而实现多个投放腔的自动切换,通过在盒本体11设置进水接口116,从而方便与进水阀或者水源直接连接,实现进水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包括上盖20和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放装置的盒体1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盒体1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通过采用上述盒体10,可以在第一投放腔101和/或第二投放腔102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第一投放腔101和/或第二投放腔102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从而提升投放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上盖20。
如图11和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上盖20包括盖本体21,盖本体21具有第一通口211和第二通口212,第一通口211和第二通口212沿盖本体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投放装置的上盖20还包括第一挡筋221和第二挡筋222,第一挡筋221和第二挡筋222设于盖本体21的同一侧,第一挡筋221沿第一通口211的周向延伸,第二挡筋222沿第二通口212的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上盖20,通过在盖本体21上设置第一挡筋221和第二挡筋222,利用第一挡筋221和第二挡筋222可以有效阻挡水流飞溅到投放装置100对应的投放腔之外,从而保证投放效果。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挡筋221形成沿第一通口211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筋,第二挡筋222形成沿第二通口212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筋。通过将第一挡筋221和第二挡筋222形成环形筋,可以在投放腔的周向上形成遮挡,进一步保证投放效果。
具体地,第一通口211的开口形状可以与第一挡筋221的形状对应,例如,第一通口211的开口形成圆形,第一挡筋221则形成圆环形,再如,第二通口212的开口形成方形,第一挡筋221则形成方环形。
类似地,第二通口212的开口形状可以与第二挡筋222的形状对应,例如,第二通口212的开口形成圆形,第二挡筋222则形成圆环形,再如,第二通口212的开口形成方形,第二挡筋222则形成方环形。
当然,第一通口211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与第一挡筋221的形状不相同,第二通口212的开口形状也可以与第二挡筋222的形状不相同。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盖20还包括挡板23,挡板23设于盖本体21,并且挡板23位于第一通口211和第二通口212之间,挡板23与第一挡筋221/第二挡筋222位于盖本体21的同一侧。通过在盖本体21上设置挡板23,可以有效阻挡冲刷的液体飞溅,防止不同的投放腔内洗涤剂或柔顺剂之间的交叉污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口211和第二通口212沿垂直于挡板23的方向间隔布置,也就是说,挡板23垂直于盖本体21的长度方向,进一步提升挡板23的阻挡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盖本体21适于设在投放装置的盒体10上,第一通口211与盒体10上的第一投放腔101正对且连通,第二通口212与盒体10上的第二投放腔102正对且连通。用户可以分别通过第一通口211和第二通口212向第一投放腔101、第二投放腔102内投放洗涤剂或柔顺剂,操作方便。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20具有上主水槽201、第一上分水槽202和第二上分水槽203,上主水槽201与盒体10的侧壁上端限定出主水腔,第一上分水槽202与盒体10的侧壁上端限定出第一分水腔,第二上分水槽203与盒体10的侧壁上端限定出第二分水腔,第一分水腔与第一投放腔101连通,第二分水腔与第二投放腔102连通。
由此,通过在上盖20上设置上主水槽201、第一上分水槽202和第二上分水槽203,将上盖20与盒体10组装,即可限定出主水腔、第一分水腔和第二分水腔,结构简单,成型方便。
在一些示例中,上盖20还包括第一上筋位24和第二上筋位25,第一上筋位24设于盖本体21的一侧,并且第一上筋位24沿盖本体21的周向延伸,第二上筋位25设于盖本体21的一侧,并且第二上筋位25位于第一上筋位24的内侧,第一上筋位24、第二上筋位25和盖本体21限定出上主水槽201、第一上分水槽202和第二上分水槽20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上筋位24可以沿盖本体21的外周沿延伸,从而形成封闭的环形,第二上筋位25相对于第一上筋位24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当盖本体21形成长方形时,第一上筋位24则对应形成方环形,第二上筋位25可以设置在第一上筋位24的短边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上筋位24的长边上。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二上筋位25包括上横向筋251、第一上纵向筋252和第二上纵向筋253。其中,上横向筋251可以沿着盖本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上纵向筋252和第二上纵向筋253可以分别沿着盖本体21的宽度方向延伸。
上横向筋251与第一上筋位24间隔布置,第一上纵向筋252和第二上纵向筋253沿上横向筋25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上纵向筋252和第二上纵向筋253分别连接在上横向筋251与第二上筋位25之间,从而利用上横向筋251、第一上纵向筋252、第二上纵向筋253和盖本体21限定出上主水槽201,利用第一上纵向筋252和盖本体21限定出第一上分水槽202,利用上横向筋251、第二上纵向筋253和盖本体21限定出第二上分水槽203,结构简单、成型方便,还可以提升上盖20的结构强度。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另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上筋位24和第一挡筋221之间设有第一上围筋26,第一上围筋26沿第一通口211的周向延伸,并且第一上围筋26与第一上筋位24、第一挡筋221间隔设置,第一上围筋26上设有多个第一上过水缺口261,多个第一上过水缺口261沿第一上围筋26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与相关技术中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上围筋26沿第一通口211的周向设置,并将多个第一上过水缺口261沿第一上围筋26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投放装置100的投放腔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投放腔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上筋位24和第二挡筋222之间设有第二上围筋27,第二上围筋27沿第二通口212的周向延伸且与第一上筋位24、第二挡筋222间隔设置,第二上围筋27上设有多个第二上过水缺口271,多个第二上过水缺口271沿第二上围筋27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与相关技术中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上围筋27沿第二通口212的周向设置,并将多个第二上过水缺口271沿第二上围筋27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在投放装置100的投放腔的周向上形成冲刷效果,提升了水与投放腔内的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的混合效果,促进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更好溶解。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上围筋26形成开口朝向第二挡筋222的开环形,第二上围筋27形成开口朝向第一挡筋221的开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盖20还包括:装饰件28,装饰件28设于盖本体21的背向第一挡筋221/第二挡筋222的一侧。也就是说,装饰件28覆盖在盖本体21的外表面,从而提升上盖20的外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包括盒体10和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放装置的上盖2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上盖2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通过采用上述上盖20,利用第一挡筋221和第二挡筋222可以有效阻挡水流飞溅到投放装置100对应的投放腔之外,从而保证投放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30。
如图13和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30包括座本体31,座本体31限定出顶部敞开的排水腔311,座本体31具有排水口312,排水口312与排水腔311连通,排水腔311的底壁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3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30,通过在排水腔311的底壁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32,可以避免排水腔311内的液体直接从排水口312流出而产生不美观且乱溅的水花,有利于提升投放效果。
其中,匀水件32形成柱体。例如,多个匀水件32可以形成均匀且平行间隔布置的圆柱体,也可以形成其他形状。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座本体31的长度方向上,排水口312位于座本体31的中部,多个匀水件32的至少一部分靠近排水口312设置。
也就是说,排水腔311内的液体朝向排水口312流动时,需要先经过多个匀水件32,多个匀水件32可以打散液体,使液体均匀地流出排水口312,从而保证投放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本体31的底壁中部具有导流面313,导流面313从上到下逐渐向靠近排水口312倾斜延伸,多个匀水件32的至少一部分设于导流面313,即靠近排水口312的液体向下倾斜流动。
由此,通过设置导流面313,可以延长液体的流动路径,保证液体与多个匀水件32充分接触,防止液体直接流至排水口312,进一步提升投放效果。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312由座本体31的底壁和座本体31的侧壁下端限定出,即排水口312设置在座本体31的底部且靠近侧壁和底壁外周沿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延长液体的流动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本体31的底壁中部朝上凸出,从而在座本体31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部315,并在座本体31的内表面上形成凸部314,多个匀水件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排水口312和凸部314之间。
具体地,进入排水腔311内的液体向下流动冲击凸部314,向凸部314的四周散开,然后液体流经多个匀水件32,最终从排水口312排出。通过设置凸部314,可以延长液体的流动路径,增加液体在排水腔311内流动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使水与洗涤剂、柔顺剂或者固态洗涤粉充分混合,使液体均匀地流出排水口312,提升投放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凸部314、多个匀水件32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排水口312在座本体31的宽度方向上排布,从而在液体的流动路径上增加液体与底座30的接触面积,使液体均匀地流出排水口312,提升投放效果。
如图13所示,在另一些示例中,多个匀水件3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凸部314的两侧,从而保证从第一投放腔101和第二投放腔102上的排水部14排出的液体也可以流经多个匀水件32,使液体均匀地流出排水口312,提升投放效果。
如图13和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座本体31的侧壁上表面具有排水槽316,排水槽316适于与投放装置的盒体10上的泄压通道115连通,座本体31的底壁上设有挡水部33,挡水部33位于排水槽316的一侧,并且挡水部33位于排水槽316与排水口312之间。
由此,通过将排水槽316与泄压通道115连通,可以达到气压平衡,保证投放装置100内液体的正常流动,从而实现洗涤剂或柔顺剂的有效投放;通过设置挡水部33,可以对从排水槽316流出的液体进行遮挡,防止从排水槽316流出的液体直接流向排水口312,进一步提升投放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包括盒体10和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3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的底座3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投放装置100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通过采用上述底座30,可以避免排水腔311内的液体直接从排水口312流出而产生不美观且乱溅的水花,有利于提升投放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本体,所述座本体限定出顶部敞开的排水腔,所述座本体具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匀水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水件形成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排水口位于所述座本体的中部,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靠近所述排水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本体的底壁中部具有从上到下逐渐向靠近所述排水口倾斜延伸的导流面,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导流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由所述座本体的底壁和所述座本体的侧壁下端限定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本体的底壁中部朝上凸出以在所述座本体的外表面上形成凹部,并在所述座本体的内表面上形成凸部,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排水口和所述凸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排水口在所述座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匀水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凸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本体的侧壁上表面具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适于与所述投放装置的盒体上的泄压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座本体的底壁上设有挡水部,所述挡水部位于所述排水槽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口之间。
10.一种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投放装置的底座。
1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放装置。
CN202022528808.0U 2020-11-04 2020-11-04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214005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8808.0U CN214005162U (zh) 2020-11-04 2020-11-04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8808.0U CN214005162U (zh) 2020-11-04 2020-11-04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5162U true CN214005162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8808.0U Active CN214005162U (zh) 2020-11-04 2020-11-04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5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25163B1 (ko) 세탁기의 세제공급장치
CN112030481A (zh) 一种洗衣机注水盒结构及洗衣机
CN214005162U (zh) 投放装置的底座、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3740158U (zh) 投放装置的上盖、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3740143U (zh) 投放装置的盒体、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2323391B (zh) 投放装置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8492053U (zh) 一种外桶盖及洗衣机
CN111691139A (zh) 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210104338U (zh) 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0177185U (zh) 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210117567U (zh) 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KR101125563B1 (ko) 세제 잔류 방지용 돔을 구비한 드럼 세탁기의 세제통
CN217459957U (zh) 一种洗衣机的水盒结构及洗衣机
CN213232846U (zh) 洗衣机
CN212611516U (zh) 一种花洒组件、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CN210117566U (zh) 洗衣机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217536417U (zh) 喷头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KR101959312B1 (ko) 세탁물 처리기기의 세제공급장치
CN210177187U (zh) 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211772150U (zh) 洗涤设备的洗涤剂盒组件及洗涤设备
CN216786575U (zh) 一种洗衣机的贮水盒及洗衣机的水盒结构
CN114250600B (zh) 桶盖组件和洗衣机
CN210177188U (zh) 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CN217052769U (zh) 衣物处理装置的内筒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8932628U (zh)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投放装置及具有其的衣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