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4587U -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4587U
CN213994587U CN202022784888.6U CN202022784888U CN213994587U CN 213994587 U CN213994587 U CN 213994587U CN 202022784888 U CN202022784888 U CN 202022784888U CN 213994587 U CN213994587 U CN 213994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eating
circuit
main control
in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48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schip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48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4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4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4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包括电源模块、按键模块、主控模块、微电流模块以及加热制冷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分别向按键模块、主控模块、微电流模块以及加热制冷模块供电;所述按键模块用于供用户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所述主控模块的选择控制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的选择输出端,所述主控模块的微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微电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主控模块的加热制冷控制端连接加热制冷模块的控制输入端。本申请具有便于增加护理仪的其他美容护理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美容护理仪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背景技术
护理仪是一种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它按照功能来说有美白、嫩肤、祛斑、祛皱、等多种,微电流护理仪是一种通过电脑微波作用于人体,补充人体生物电能,激活细胞,从而达到解决一些皮肤问题、延缓皮肤衰老功效的护理仪器。
护理仪电路的工作模式决定美容仪的美容功能,现有的微电流护理仪电路具有微电流工作模式,但发明人认为有些微电流护理仪电路的工作模式单一,进而对应护理仪的护理美容效果单一,不便于满足用户进一步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增加护理仪电路的其他美容护理模式,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按键模块、主控模块、微电流模块以及加热制冷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分别向按键模块、主控模块、微电流模块以及加热制冷模块供电;所述按键模块用于供用户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所述主控模块的选择控制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的选择输出端,所述主控模块的微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微电流模块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主控模块的加热制冷控制端连接加热制冷模块的控制输入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键模块可以调节不同的工作模式,主控模块根据按键模块对应的不同工作模式相对应控制微电流模块或者加热制冷模块进行工作,进而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工作模式的更换,相对比单一的微电流美容模式,具有便于增加护理仪电路的其他美容护理模式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第一按钮S1、第二按钮S2、第三按钮S3、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以及第一电容器C1;所述第一按钮S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选择控制端,所述第一按钮S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的电压输入端,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按钮S2、第三按钮S3、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以及主控模块的的第二选择控制端连接,第二按钮S2和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的均接地,第三按钮S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器R4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第一按钮S1可以启动护理仪开始工作,第二按钮S2和第三按钮S3分别对应护理仪的加热或者制冷工作模式。
可选的,所述加热制冷模块包括驱动芯片U2以及加热制冷装置;所述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加热制冷模块的电压输入端,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入端INA与主控模块的制冷控制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入端INB与主控模块的加热控制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OUTA连接加热制冷装置的正极,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出端OUTB连接加热制冷装置的负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键模块启动加热或者制冷的工作模式,进而主控模块向驱动芯片U2的加热控制端或者制冷控制端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而驱动芯片U2驱动加热制冷装置进行加热或者制冷工作,从而可以对使用的皮肤进行加热护理或者冷敷护理,从而增强美容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池BAT、稳压电路以及放电开关电路;所述可充电电池BAT的正极分别连接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以及放电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1-OUT与所述按键模块电压输入端以及所述主控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放电控制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2-OUT与所述微电流模块电压输入端以及加热制冷模块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充电电池BAT通过稳压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后向主控模块与按键模块供电,当启动护理仪的时候,主控模块控制放电开关电路导通,进而可充电电池BAT向微电流模块和加热制冷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可选的,所述放电开关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Q1、第一电阻器R1以及第二电阻器R2;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2-OUT;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与第一PMOS管Q1的栅极和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源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护理仪电路,主控模块向放电开关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使得第一PMOS管Q1导通,从而使得可充电电池BAT向微电流模块和加热制冷模块提供工作电压。
可选的,还包括震动模块,所述震动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可充电电池BAT的正极连接,所述震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震动控制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第一按钮S1时使得护理仪电路开始工作后,主控模块向震动模块的控制输入端发送控制信号,从而震动模块开始振动,进而在使用微电流对使用者的皮肤进行美容护理的同时,还会通过按摩进一步对使用者的皮肤进行护理。
可选的,还包括灯光提示模块,所述灯光提示模块包括开机提示灯电路与模式提示灯电路;所述开机提示灯电路与模式提示灯电路的电压输入端均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2-OUT连接,所述开机提示灯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放电控制端连接,所述模式提示灯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的模式指示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按钮S1启动护理仪工作,进而主控模块的放电控制端控制开机提示灯电路工作,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主控模块能够控制模式提示灯电路进行不同模式的灯光提示。
可选的,还包括声音提示模块,所述声音提示模块的电压输入端与可充电电池BAT的正极连接,声音提示模块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的声音控制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开机或者模式调节时,主控模块会控制声音提示模块进行声音提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主控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电源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按键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微电流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加热制冷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灯光提示模块和震动模块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电源模块;1011、可充电电池BAT;1012、稳压电路;1013、放电开关电路;102、按键模块;103、主控模块;104、微电流模块;1041、升压电路;1042、导流电路;105、加热制冷模块;106、震动模块;1061、震动驱动电路;1062、震动电路;107、灯光提示模块;1071、开机提示灯电路;1072、模式提示灯电路;108、声音提示模块;1081、扬声器驱动电路;1082、扬声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包括包括电源模块101、按键模块102、主控模块103、微电流模块104、加热制冷模块105、震动模块106、灯光提示模块107以及声音提示模块108。
其中,电源模块101用于向以上各模块供电,按键模块102用于供用户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而主控模块103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相应地控制微电流模块104或加热制冷模块105工作;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模块103采用主控芯片U1,主控芯片U1的型号为AS3003T。
参照图3,电源模块101包括可充电电池BAT1011、稳压电路1012以及放电开关电路1013,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连接稳压电路1012的电压输入端、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入端以及声音提示模块108的电压输入端;稳压电路1012的电压输出端V1-OUT与按键模块102电压输入端以及主控芯片U1的电压输入端VDD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稳压电路1012将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电压进行稳定转换后向按键模块102和主控芯片U1提供正常工作所需要的3V的工作电压。
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3的放电控制端PA13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与微电流模块104电压输入端、加热制冷模块105的电压输入端、震动模块106的电压输入端以及灯光提示模块107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放电开关电路1013包括第一PMOS管Q1、第一电阻器R1以及第二电阻器R2;第一PMOS管Q1的源极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入端,第一PMOS管Q1的漏极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与第一PMOS管Q1的栅极和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控制输入端;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第一PMOS管Q1的源极连接。
参照图4,按键模块102的选择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03的选择控制端连接,本实施例中的主控芯片U1包括两个选择控制端,按键模块102包括第一按钮S1、第二按钮S2、第三按钮S3、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以及第一电容器C1。
第一按钮S1的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一选择控制端KEY1,第一按钮S1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连接按键模块102的电压输入端,即与稳压电路1012的电压输出端V1-OUT连接;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按钮S2、第三按钮S3、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以及主控芯片U1的第二选择控制端KEY2连接,第二按钮S2和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的均接地,第三按钮S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器R4接地。
第一按钮S1闭合可以启动护理仪电路开始工作,进而主控芯片U1的放电控制端输出高电平,由于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1的供电电压是由可充电电池BAT1011通过稳压电路1012进行降压后提供的,进而当主控芯片U1向第一PMOS管Q1的栅极发送控制高电平后,第一PMOS管Q1的栅极电压小于第一PMOS管Q1的源极电压,从而使得第一PMOS管Q01导通,进而可充电电池BAT1011向微电流、加热制冷模块105、震动模块106以及灯光提示模块107供电;第二按钮S2和第三按钮S3分别对应护理仪电路的加热或者制冷工作模式。
参照图5,微电流模块104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主控模块103的微电流控制端,本实施例中微电流模块104包括升压电路1041与导流电路1042,其中升压电路1041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升压电路1041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升压控制端PB7,升压电路104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导流电路1042的电压输入端,导流电路1042的第一控制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一控制端PA4,导流电路1042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二控制端PA5。
升压电路1041包括第五电阻器R5、第六电阻器R6、第二NPN三极管Q2、第二电容器C2、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一二极管D1;主控芯片U1的升压控制端PB7通过第五电阻器R5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感器L1的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电容器C2的一端、第六电阻器R6的一端以及升压电路1041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端、第六电阻器R6的另一端以及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
导流电路1042包括第七电阻器R7、第八电阻器R8、第九电阻器R9、第十电阻器R10、第十一电阻器R11、第十二电阻器R12、第十三电阻器R13、第十四电阻器R14、第三NPN三极管Q3、第四PNP三极管Q4、第五PNP三极管Q5、第六PNP三极管Q6、第七PNP三极管Q7、第八NPN三极管Q8、第九NPN三极管Q9、第二二极管D2、第三稳压二极管D3、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
主控芯片U1的第一控制端PA4通过第七电阻器R7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八电阻器R8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器R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PNP三极管Q4的基极。
第四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1041的电压输出端,第四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PNP三极管Q5的发射极以及用于与接触面板连接的正离子导出端,第五PNP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十电阻器R10的一端,第十电阻器R10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阻器R11以及第九NPN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一电阻器R11的另一端连接第六PNP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
第六PNP三极管Q6的发射极连接升压电路1041的电压输出端,第六PNP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第七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以及用于与接触面板连接的负离子导入端,第七PNP三极管Q7的基极通过第九电阻器R9与第三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
第七PNP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第五PNP三极管Q5的集电极、第十三电阻器R13的一端、第三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第四电容器C4的一端以及第十四电阻器R14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器R13的另一端、第三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第四电容器C4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十四电阻器R14的另一端连接第八NPN三极管Q8的基极,第八NPN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第八NPN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U1的微电流检测端PB13。
第九NPN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第九NPN三极管Q9的基极与第三电容器C3的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第三电容器C3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十二电阻器R12的一端,第十二电阻器R1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二控制端PA5。
第一按钮S1闭合后,主控芯片U1的升压控制端PB7、第一控制端PA4以及第二控制端PA5均输出高电平,进而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并使得升压电路1041的电压输出端输出升压后的电压。
主控芯片U1的第一控制端PA4输出高电平,使得第三NPN三极管Q3导通,使得第四PNP三极管Q4导通,进而第五PNP三极管Q5发射极电压为升压后的电压;主控芯片U1的第二控制端PA5输出高电平,使得第九NPN三极管Q9导通,进而将第五PNP三极管Q5和第六PNP三极管Q6的基极电压拉低,从而使得第五PNP三极管Q5和第六PNP三极管Q6导通,第六PNP三极管Q6导通后使第七PNP三极管Q7的发射极电压大于第七PNP三极管Q7的基极电压,从而使得第七PNP三极管Q7导通,从而使得与接触面板连接的正离子导出端与负离子导入端使接触面板带电,接触面板接触到使用者的皮肤后形成闭合回路对细胞进行激活,具有美容的效果;第七PNP三极管Q7导通后第八NPN三极管Q8导通,并且主控芯片U1的微电流检测端PB13能够检测导电回路中是否产生了微电流。
参照图6,加热制冷模块105包括第十五电阻器R15、第十六电阻器R16、驱动芯片U2、第五电容器C5以及第六电容器C6以及加热制冷装置1051,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VCC连接加热制冷模块105的电压输入端,即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VCC与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连接,且第五电容器C5的一端与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VCC连接,第五电容器C5的另一端接地,且驱动芯片U2的接地端GND2接地。
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入端INA通过第十五电阻器R15与主控芯片U1的制冷控制端PD0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入端INB通过第十六电阻器R16与主控芯片U1的加热控制端PD1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OUTA连接加热制冷装置1051的正极,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出端OUTB连接加热制冷装置1051的负极;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制冷装置1051为半导体加热制冷片,第六电容器C6的一端连接在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OUTA上,第六电容器C6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出端OUTB上。
当通过按压第二按钮S2选择加热模式时,主控芯片U1的加热控制端PD1向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入端INB发送高电平,进而使得驱动芯片U2的输出电流从第一输出端OUTA流入半导体加热制冷片的正极,然后从半导体加热制冷片的负极流回第二输出端OUTB,此时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工作在加热状态。
当通过按压第三按钮S3选择制冷模式时,主控芯片U1的制冷控制端PD0向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入端INA发送高电平,进而使得驱动芯片U2的输出电流从第二输出端OUTB流入半导体加热制冷片的负极,然后从半导体加热制冷片的正极流入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OUTA,此时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工作在制冷状态。
参照图7,震动模块106的电压输入端与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连接,震动模块106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芯片U1的震动控制端PB6连接;本实例中震动模块106包括震动驱动电路1061与震动电路1062,其中震动驱动电路1061包括第十七电阻器R17以及第十NPN三极管Q10,震动电路1062包括震动马达MOT、第四二极管D4以及第七电容器C7。
主控芯片U1的震动控制端PB6通过第十七电阻器R17与第十NPN三极管Q10连接,第十NPN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震动马达MOT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以及第七电容器C7的一端连接,第十NPN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地;震动马达MOT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以及第七电容器C7的另一端连接震动模块106的电压输入端,即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
第一按钮S1闭合后,主控芯片U1的震动控制端PB6向第十NPN三极管Q10的基极发送高电平,使得第十NPN三极管Q10导通,从而使得震动马达MOT开始震动,进而可以对使用者的皮肤进行按摩放松,从而具有进一步增加护理仪的其他美容护理功能的效果。
参照图7,为了便于使用者掌握当前护理仪的工作状态,护理仪电路还包括灯光提示模块107,灯光提示模块107包括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与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与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的电压输入端均与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连接,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芯片U1的放电控制端PA13连接,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3的模式指示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包括第十八电阻器R18、第十一NPN三极管Q11、第十九电阻器R19以及第一指示灯LED1,主控芯片U1的放电控制端PA13通过第十八电阻器R18与第十一NPN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第十一NPN三极管Q11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九电阻器R19与第一指示灯LED1的阴极连接,第一指示灯LED1的阳极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第十一NPN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
当第一按钮S1闭合使得护理仪电路工作时,主控芯片U1的放电控制端PA13输出高电平,进而放电开关电路1013工作使得可充电电池BAT1011向灯光提示模块107供电,并且主控芯片U1的放电控制端PA13为高电平时,使得第十一NPN三极管Q11导通,从而使得第一指示灯LED1开始进行提示工作。
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包括第二十电阻器R20、第二十一电阻器R21、第二十二电阻器R22、第二十三电阻器R23、第十二NPN三极管Q12、第十三NPN三极管Q13、第二指示灯LED2以及第三指示灯LED3。
主控芯片U1的第一模式指示端PB3通过第二十电阻器R20与第十二NPN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第十二NPN三极管Q12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一电阻器R21与第二指示灯LED2的阴极连接,第二指示灯LED2的阳极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第十二NPN三极管Q12的发射极接地。
主控芯片U1的第二模式指示端PB4通过第二十二电阻器R22与第十三NPN三极管Q13的基极连接,第十三NPN三极管Q13的集电极通过第二十三电阻器R23与第三指示灯LED3的阴极连接,第三指示灯LED3的阳极连接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第十三NPN三极管Q13的发射极接地。
当护理仪电路工作在加热模式时,主控芯片U1的第一模式指示端PB3发送高电平,进而第十二NPN三极管Q12导通,从而第二指示灯LED2亮起进行指示;当护理仪处于制冷模式时,主控芯片U1的第二模式指示端PB4发送高电平使得第十三NPN三极管Q13导通,从而使得第三指示灯LED3亮起进行指示。
参照图3,声音提示模块108的电压输入端与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连接,声音提示模块108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芯片U1的声音控制端PB0连接,本实施例中声音提示模块108包括扬声器驱动电路1081和扬声器电路1082,其中扬声器驱动电路1081包括第二十四电阻器R24与第十四NPN三极管Q14,扬声器电路1082包括扬声器BUZ、第五二极管D5以及第二十五电阻器R25。
主控芯片U1的声音控制端PB0通过第二十四电阻器R24连接第十四NPN三极管Q14的基极,第十四NPN三极管Q14的集电极与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以及扬声器BUZ的负极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与扬声器BUZ的正极连接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
每按压第一按钮S1、第二按钮S2或者第三按钮S3时,主控芯片U1的声音控制端PB0输出高电平,进而使得第十四NPN三极管Q14导通,从而使得扬声器BUZ通电工作并发出提示音。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按压第一按钮S1可以启动护理仪电路开始工作,第一指示灯LED1亮起提示护理仪处于工作状态,主控芯片U1控制微电流模块104进入工作状态,进而使得与微电流模块104的输出端连接的两个接触面板带电,通过两个接触面板与人的肌肤接触并与人体之间形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具有起到美容的效果。
第二按钮S2闭合后,主控芯片U1控制第二指示灯LED2亮起,主控芯片U1控制半导体加热制冷片正向导通开始进行加热,从而接触面板的温度升高,能够对肌肤进行热护理,进一步提高护理仪的护理效果。
第三按钮S3闭合后,主控芯片U1控制第三指示灯LED3亮起,主控芯片U1控制半导体加热制冷片反向导通开始进行制冷,从而接触面板的温度降低,能够对肌肤进行冷护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仪的护理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01)、按键模块(102)、主控模块(103)、微电流模块(104)以及加热制冷模块(105);
所述电源模块(101)用于分别向按键模块(102)、主控模块(103)、微电流模块(104)以及加热制冷模块(105)供电;
所述按键模块(102)用于供用户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所述主控模块(103)的选择控制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102)的选择输出端,所述主控模块(103)的微电流控制端连接所述微电流模块(104)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主控模块(103)的加热制冷控制端连接加热制冷模块(105)的控制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102)包括第一按钮S1、第二按钮S2、第三按钮S3、第三电阻器R3、第四电阻器R4以及第一电容器C1;
所述第一按钮S1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03)的第一选择控制端,所述第一按钮S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102)的电压输入端,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按钮S2、第三按钮S3、第一电容器C1的一端以及主控模块(103)的第二选择控制端连接,第二按钮S2和第一电容器C1的另一端的均接地,第三按钮S3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电阻器R4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制冷模块(105)包括驱动芯片U2以及加热制冷装置(1051);
所述驱动芯片U2的电压输入端连接加热制冷模块(105)的电压输入端,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入端INA与主控模块(103)的制冷控制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入端INB与主控模块(103)的加热控制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OUTA连接加热制冷装置(1051)的正极,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出端OUTB连接加热制冷装置(1051)的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101)包括可充电电池BAT(1011)、稳压电路(1012)以及放电开关电路(1013);
所述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分别连接稳压电路(1012)的电压输入端以及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入端;
所述稳压电路(1012)的电压输出端V1-OUT与所述按键模块(102)电压输入端以及所述主控模块(103)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3)的放电控制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与所述微电流模块(104)电压输入端以及加热制冷模块(105)的电压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包括第一PMOS管Q1、第一电阻器R1以及第二电阻器R2;
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
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一端与第一PMOS管Q1的栅极和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控制输入端;
所述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PMOS管Q1的源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模块(106),所述震动模块(106)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连接,所述震动模块(106)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3)的震动控制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光提示模块(107),所述灯光提示模块(107)包括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与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
所述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与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的电压输入端均与所述放电开关电路(1013)的电压输出端V2-OUT连接,所述开机提示灯电路(1071)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3)的放电控制端连接,所述模式提示灯电路(1072)的控制输入端与主控模块(103)的模式指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声音提示模块(108),所述声音提示模块(108)的电压输入端与可充电电池BAT(1011)的正极连接,声音提示模块(108)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主控模块(103)的声音控制端连接。
CN202022784888.6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Active CN213994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4888.6U CN213994587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4888.6U CN213994587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4587U true CN213994587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4888.6U Active CN213994587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4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5517U (zh) 微电流按摩器
CN212631444U (zh) 一种射频美容仪
CN102380169B (zh) 一种led增发膜
CN201097174Y (zh) 医疗保健床垫电气控制器
CN111328157B (zh) 一种采用温度控制电路的按摩器
CN213940707U (zh) 回路检测电路及按摩仪
CN213994587U (zh) 一种带制冷和加热的微电流面部护理仪电路
CN106215329B (zh) 多功能手持美容仪
CN213994586U (zh) 一种带震动按摩的微电流美容仪电路
CN100376300C (zh) 低频脉冲微电子经络灸导仪
CN216496490U (zh) 一种穴位理疗仪
CN213484754U (zh) 多功能切换电路及按摩仪
CN114306962A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仪射频电路及美容仪
CN208892920U (zh)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降温仪
CN204723603U (zh) 中低频量子磁波仪
CN206809546U (zh) 多功能手持美容仪的手持件和功能插头
CN216571221U (zh) 一种多功能射频美容仪
CN208626430U (zh) 一种医用低频电脉冲治疗仪
CN213465946U (zh) 一种采用温度控制电路的按摩器
CN213552790U (zh) 智能冷热敷电灸理疗乳垫
CN211024068U (zh) 一种电子理疗养生仪
CN221106399U (zh) 一种智能颈部按摩仪的控制电路
CN217015080U (zh) 一种肌肤再生仪
CN219090723U (zh) 一种手握式助眠仪
CN209233719U (zh) 一种电源开关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女性生理期护理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