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4224U -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4224U
CN213994224U CN202022617235.9U CN202022617235U CN213994224U CN 213994224 U CN213994224 U CN 213994224U CN 202022617235 U CN202022617235 U CN 202022617235U CN 213994224 U CN213994224 U CN 213994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rectangular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723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娇
高磊
吕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1723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4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4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4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针对现有的医用针灸治疗床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保暖,导致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容易着凉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的一侧均与凹槽相接通,床板上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与第二矩形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旋转孔,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在使用时,便于通过保暖罩对患者进行保暖,且可以通过滑环调节保暖罩的覆盖范围,从而有效的对患者针灸的部位进行保暖,使用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背景技术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由于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褪去衣物,且在针灸进行时也无法通过覆盖衣物进行保暖,且现有的医用针灸治疗床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保暖,导致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容易着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医用针灸治疗床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不便于对患者进行保暖,导致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容易着凉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的一侧均与凹槽相接通,床板上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与第二矩形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旋转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凹槽与第二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L形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L形杆上设置有同一个保暖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L形杆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环,三个滑环的外侧均与保暖罩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顶部开设有与传动腔相接通的第二旋转孔,第二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蜗杆的一端延伸至床板的顶部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传动腔内并固定连接有蜗轮,蜗轮与蜗杆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蜗杆与蜗轮相配合,旋转杆与第一连接杆相配合,旋转杆通过轴承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使得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可以通过转动手轮,通过手轮带动第一横杆运动,使得第一横杆将保暖罩拉起来,将患者未着衣物的针灸部位罩住,提供保暖的效果;
(2)本方案通过滑环与第一横杆、第二横杆、L形杆相配合,使得通过滑环可以将保暖罩的覆盖范围进行调节,从而便于不同针灸位置的保暖,使用较为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在使用时,便于通过保暖罩对患者进行保暖,且可以通过滑环调节保暖罩的覆盖范围,从而有效的对患者针灸的部位进行保暖,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的未使用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的未使用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的使用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的使用时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的蜗轮与蜗杆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凹槽、3第一矩形槽、4第二矩形槽、5传动腔、6旋转杆、7第一连接杆、8第一横杆、9轴承、11第二横杆、12L形杆、13保暖罩、14滑环、15连接块、16蜗杆、17手轮、18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5,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4,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4的一侧均与凹槽2相接通,床板1上开设有传动腔5,传动腔5与第二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8,旋转杆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9,轴承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11,凹槽2与第二矩形槽4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L形杆12,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上设置有同一个保暖罩13。
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环14,三个滑环14的外侧均与保暖罩13固定连接,第一横杆8位移时可以同步带动第二横杆11位移,并将保暖罩13展开或收起。
本实施例中,轴承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块15与轴承9连接,使得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7位于同一个面。
本实施例中,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与传动腔5相接通的第二旋转孔,第二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16,蜗杆16的一端延伸至床板1的顶部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17,手轮17可以带动蜗杆16转动。
本实施例中,旋转杆6的另一端延伸至传动腔5内并固定连接有蜗轮18,蜗轮18与蜗杆16相啮合,蜗杆16可以带动蜗轮18转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5,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4,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4的一侧均与凹槽2相接通,床板1上开设有传动腔5,传动腔5与第二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内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8,旋转杆6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套设有轴承9,轴承9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11,凹槽2与第二矩形槽4的底部内壁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同一个L形杆12,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上设置有同一个保暖罩13。
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环14,三个滑环14的外侧均与保暖罩13通过粘合固定连接,第一横杆8位移时可以同步带动第二横杆11位移,并将保暖罩13展开或收起。
本实施例中,轴承9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块15与轴承9连接,使得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7位于同一个面。
本实施例中,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与传动腔5相接通的第二旋转孔,第二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16,蜗杆16的一端延伸至床板1的顶部外侧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手轮17,手轮17可以带动蜗杆16转动。
本实施例中,旋转杆6的另一端延伸至传动腔5内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蜗轮18,蜗轮18与蜗杆16相啮合,蜗杆16可以带动蜗轮18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首先患者躺倒床板1上,然后医生对其进行针灸,针灸后需要对患者针灸的位置进行保暖(针灸位置需褪去衣物),此时转动手轮17,手轮17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蜗轮18转动,蜗轮18带动旋转杆6转动,旋转杆6带动第一连接杆7转动,同时旋转杆6带动轴承9空转,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一横杆8转动,第一横杆8通过一个滑环14和第一连接杆7带动保暖罩13展开,直至第一横杆8从第二矩形槽4内位移至第一矩形槽3内,在此过程中,第一横杆8通过保暖罩13带动第二横杆11位移,使得第二横杆11带动第二连接杆位移,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7、第一横杆8、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横杆11将保暖罩13展开并罩在患者的上方,对患者进行保暖,此时可以通过三个滑环14分别在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的外侧位移来调节保暖罩13的覆盖范围,使用较为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4),第一矩形槽(3)和第二矩形槽(4)的一侧均与凹槽(2)相接通,床板(1)上开设有传动腔(5),传动腔(5)与第二矩形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旋转孔,第一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旋转杆(6),旋转杆(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2)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8),旋转杆(6)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9),轴承(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杆(11),凹槽(2)与第二矩形槽(4)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L形杆(12),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上设置有同一个保暖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11)和L形杆(12)的外侧均滑动安装有滑环(14),三个滑环(14)的外侧均与保暖罩(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与传动腔(5)相接通的第二旋转孔,第二旋转孔内转动安装有蜗杆(16),蜗杆(16)的一端延伸至床板(1)的顶部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手轮(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6)的另一端延伸至传动腔(5)内并固定连接有蜗轮(18),蜗轮(18)与蜗杆(16)相啮合。
CN202022617235.9U 2020-11-12 2020-11-12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Active CN213994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7235.9U CN213994224U (zh) 2020-11-12 2020-11-12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7235.9U CN213994224U (zh) 2020-11-12 2020-11-12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4224U true CN213994224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7235.9U Active CN213994224U (zh) 2020-11-12 2020-11-12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4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24479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艾灸床
CN213994224U (zh) 医用针灸治疗床辅助保暖装置
CN208693439U (zh) 一种肿瘤消融针
CN202844107U (zh) 艾绒制作装置
CN204106550U (zh) 一种可调高度和任意角度的悬灸器
CN207203083U (zh) 一种可旋转的艾灸头
CN207041668U (zh) 一种磁疗艾灸床
CN208989644U (zh) 一种可连接双臂机器人的艾灸器
CN201492660U (zh) 棒式悬灸筒
CN105662843A (zh) 自助型雀啄灸装置
CN201832122U (zh) 一种艾灸盒
CN204274998U (zh) 一种可调温的艾灸盒
CN209967046U (zh) 一种红外线温针灸器
CN112494320A (zh) 一种康复科临床针灸治疗装置
CN207545468U (zh) 两用针灸装置
CN214415246U (zh) 用于针灸康复治疗的温针灸器
CN211434151U (zh) 一种中医针灸取针器
CN216496511U (zh) 一种可调式艾灸悬灸仪
CN205286916U (zh) 一种中医灸疗器
CN219230517U (zh) 一种针灸理疗床
CN213157653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熏蒸桶
CN211214376U (zh) 艾灸汗蒸床
CN220676331U (zh) 针灸推拿保温装置
CN213465818U (zh) 一种具有艾灸功能的养生美容床
CN211835360U (zh) 一种石墨烯温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