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91361U -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91361U
CN213991361U CN202120130688.0U CN202120130688U CN213991361U CN 213991361 U CN213991361 U CN 213991361U CN 202120130688 U CN202120130688 U CN 202120130688U CN 213991361 U CN213991361 U CN 213991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body
liquid crystal
control panel
crystal contro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306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荣
蒲文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e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e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e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306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91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91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91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若干通风孔,通风孔均开设于壳体上,第二槽体通过通风孔与第一槽体相互贯通,使得第一槽体内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向第二槽体传输,进而通过第二槽体向外界传输,使得智能液晶控制面板的散热效果变强,增加其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旋钮,使得放置架可以在第二槽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上下滑动,使得用以过滤灰尘的滤网可替换。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面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瞩目,智能液晶控制面板是可以对智能家居产品进行集中控制的面板,它可以集中显示温度、湿度、PM2.5、二氧化碳等数据,从而为人们提供智能舒适的高品质生活,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在墙壁上。
由于智能液晶控制面板需要控制多个传感器,导致内部的电路设置复杂,因此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智能液晶控制面板散热效果差,影响了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用于解决智能液晶控制面板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以对所述第一槽体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均开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槽体通过所述通风孔与所述第一槽体相互贯通,使得所述第一槽体内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通风孔向所述第二槽体传输,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槽体向外界传输,实现散热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孔沿靠近所述第一槽体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二槽体一侧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所述通风孔靠近所述第二槽体一侧的风速大于所述通风孔靠近所述第一槽体一侧的风速,以加速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二槽体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风扇上方,所述风扇用以加速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位于所述通风孔上方,所述过滤组件用以过滤灰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槽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放置架上可拆卸连接有滤网,使得所述滤网可替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放置架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斜齿齿轮,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三槽体,所述第二槽体与所述第三槽体相互贯通,所述斜齿齿轮与所述第三槽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斜齿齿轮与所述旋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体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斜齿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放置架与所述齿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以限制所述齿条向下移动的距离,通过转动所述旋钮,使得所述放置架可以在所述第二槽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上下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将所述壳体固定在墙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若干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壳体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上的通风孔,通过通风孔将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相互贯通,使得第一槽体内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向第二槽体传输,进而通过第二槽体向外界传输,使得智能液晶控制面板的散热效果变强,增加其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旋钮,使得放置架可以在第二槽体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上下滑动,使得用以过滤灰尘的滤网可替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第一槽体;3、通风孔;4、第二槽体;5、散热组件;51、风扇;6、过滤组件;61、放置架;62、滤网;7、动力组件;71、斜齿齿轮;72、旋钮;73、限位块;74、齿条;8、第三槽体;9、固定组件;9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槽体2和第二槽体4,第二槽体4通过通风孔3与第一槽体2相互贯通,使得第一槽体2内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3向第二槽体4传输,进而通过第二槽体4向外界传输,实现散热的效果,使得智能液晶控制面板的散热效果变强,增加其使用寿命,壳体1上设置有散热组件5,散热组件5用以对第一槽体2进行散热,散热组件5包括若干通风孔3,通风孔3均开设于壳体1上,通风孔3沿靠近第一槽体2一侧至靠近第二槽体4一侧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通风孔3靠近第二槽体4一侧的风速大于通风孔3靠近第一槽体2一侧的风速,以加速散热。散热组件5包括风扇51,风扇51与第二槽体4固定连接,通风孔3位于风扇51上方,风扇51的风朝上吹,将通风孔3处的热量带出第二槽体4外,风扇51的风速较慢,使得通风孔3处的热量不会倒灌进入第一槽体2内。
参照图1、图2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位于通风孔3上方,过滤组件6用以风扇51进行散热时过滤灰尘,过滤组件6包括放置架61,放置架61上下滑动连接在第二槽体4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当滤网62需要进行更换时,通过动力组件7带动放置架61在第二槽体4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向上滑动,使得滤网62露出,通过抽拉滤网62对滤网62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通过动力组件7带动放置架61在第二槽体4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向下滑动,使得滤网62位于第二槽体4内,放置架61上可拆卸连接有滤网62,放置架61上开设有槽体,滤网62与槽体的大小相同,滤网62滑动连接在槽体内,使得滤网62可以抽拉拆卸。
参照图1、图2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动力组件7,动力组件7用以带动放置架61滑动,以更换滤网62,动力组件7包括斜齿齿轮71,壳体1上开设有第三槽体8,第二槽体4与第三槽体8相互贯通,斜齿齿轮71与第三槽体8的内壁转动连接,壳体1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旋钮72,斜齿齿轮71与旋钮72固定连接,当操作人员转动旋钮72时,旋钮72带动斜齿齿轮71转动,第二槽体4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齿条74,齿条74与斜齿齿轮71相互啮合,斜齿齿轮71为斜齿,齿条74的齿位于齿条74靠近第二槽体4内壁的一侧,使得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齿条74在第二槽体4底壁上下滑动,放置架61与齿条74顶部固定连接,使得齿条74可以带动放置架61上下滑动,以更换滤网62,第二槽体4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3,限位块73用以限制齿条74向下移动的距离,防止齿条74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使得齿轮与齿条74相互脱离。
参照图1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9,固定组件9用以将壳体1固定在墙壁上。固定组件9包括若干个固定板91,固定板91与壳体1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91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膨胀螺栓依次穿过固定孔和墙壁,使得壳体1与墙壁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第二槽体4通过通风孔3与第一槽体2相互贯通,使得第一槽体2内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3向第二槽体4传输,进而通过第二槽体4向外界传输,实现散热的效果,使得智能液晶控制面板的散热效果变强,增加其使用寿命,通风孔3沿靠近第一槽体2一侧至靠近第二槽体4一侧的内径逐渐减小,使得通风孔3靠近第二槽体4一侧的风速大于通风孔3靠近第一槽体2一侧的风速,以加速散热。风扇51的风朝上吹,将通风孔3处的热量带出第二槽体4外,通过将风扇51的风速设置的较慢,使得通风孔靠近第二槽体一侧的风速快于风扇的风速,使得通风孔3处的热量不会倒灌进入第一槽体2内。
壳体1上设置有过滤组件6,过滤组件6用以风扇51进行散热时过滤灰尘,当滤网62需要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转动旋钮72,旋钮72带动斜齿齿轮71转动,齿条74与斜齿齿轮71相互啮合,使得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齿条74在第二槽体4底壁向上滑动,放置架61与齿条74顶部固定连接,使得齿条74可以带动放置架61向上滑动,使得放置架61上的滤网62露出,通过抽拉滤网62对滤网62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操作人员转动旋钮72使得放置架61在第二槽体4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向下滑动,使得滤网62位于第二槽体4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一槽体(2)和第二槽体(4),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散热组件(5),所述散热组件(5)用以对所述第一槽体(2)进行散热,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若干通风孔(3),所述通风孔(3)均开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槽体(4)通过所述通风孔(3)与所述第一槽体(2)相互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3)沿靠近所述第一槽体(2)一侧至靠近所述第二槽体(4)一侧的内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5)包括风扇(51),所述风扇(51)与所述第二槽体(4)固定连接,所述通风孔(3)位于所述风扇(51)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过滤组件(6),所述过滤组件(6)位于所述通风孔(3)上方,所述过滤组件(6)用以过滤灰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6)包括放置架(61),所述放置架(61)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槽体(4)相对的两侧内壁之间,所述放置架(61)上可拆卸连接有滤网(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动力组件(7),所述动力组件(7)用以带动所述放置架(61)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7)包括斜齿齿轮(71),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第三槽体(8),所述第二槽体(4)与所述第三槽体(8)相互贯通,所述斜齿齿轮(71)与所述第三槽体(8)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顶面上转动连接有旋钮(72),所述斜齿齿轮(71)与所述旋钮(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体(4)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有齿条(74),所述齿条(74)与所述斜齿齿轮(71)相互啮合,所述放置架(61)与所述齿条(7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体(4)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3),所述限位块(73)用以限制所述齿条(74)向下移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固定组件(9),所述固定组件(9)用以将所述壳体(1)固定在墙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若干个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与所述壳体(1)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1)上开设有固定孔。
CN202120130688.0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Active CN213991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0688.0U CN213991361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30688.0U CN213991361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91361U true CN21399136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1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30688.0U Active CN213991361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91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58131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通信基站机房
CN213991361U (zh) 一种智能液晶控制面板
CN214175589U (zh) 一种带有散热除尘的户外led广告屏
CN213844045U (zh) 一种网络技术开发用计算机主机
CN211375782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CN211041155U (zh) 具有可旋转过滤机构的空调
CN210244242U (zh) 一种智能家居定位主机
CN211542732U (zh) 一种全自动覆膜机的散热机构
CN212986587U (zh) 一种高强度智能平板电脑一体机支架
CN211316409U (zh) 一种一体式全圆弧内胆负压称量室
CN210167605U (zh) 一种调节式电源插头
CN218102935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主板的散热结构
CN219942213U (zh) 一种用于户外充电桩用的防尘组件
CN206760122U (zh) 一种无线传输模式的粮仓智能通风设备
CN214707757U (zh) 一种通信交换机机柜
CN112790513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系统的软件工程管理设备
CN215639003U (zh) 一种具有防尘罩的散热器
CN212336429U (zh) 一种电控百叶玻璃隔断
CN213368444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服务器
CN110779096A (zh) 具有可旋转过滤机构的空调
CN114862382B (zh) 一种网上购物支付交易方法及装置
CN218625036U (zh) 一种具有铰接式支架的防眩晕显示屏
CN21765320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减速器外壳
CN220733281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lcd液晶显示屏
CN218216897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电机防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