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9569U - 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89569U CN213989569U CN202023306238.7U CN202023306238U CN213989569U CN 213989569 U CN213989569 U CN 213989569U CN 202023306238 U CN202023306238 U CN 202023306238U CN 213989569 U CN213989569 U CN 2139895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ase
- connecting conductor
- terminal
- copper
- copper conn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罩(11)罩在底座(24)的上方,闭锁电磁铁(7)、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固定于底座(24)上,闭锁电磁铁(7)与卡接装置(28)相对放置,A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1‑1)接在a相电路上,B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2‑1)接在b相电路上,C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3‑1)接在c相电路上,A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1‑2)、B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2‑2)、C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3‑2)与闭锁电磁铁(7)串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属于变电站用防误操作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变电站通用运行规程规定当主变压器在运行中,涉及纵差回路的电流互感器一、二次有工作时,应将该电流互感器电流切换端子切出主变纵差回路,如现场有差动电流切换端子,应由运行人员进行填票操作;按照规定,断路器分开情况下,流变二次端子按照“先退后投”的顺序进行操作,投入操作时应先取下短接片,后放上连接片;退出操作时先取下连接片,后放上短接片;由于现场流变端子标签粘贴错误或者运行人员走错间隔,流变端子退出操作时会发生带负荷取下连接片造成流变二次开路的问题,误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火花,甚至对人身、设备、电网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目的旨在避免变电站流变端子带负荷误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结构包括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防护罩11,底座24,闭锁电磁铁7,A继电器J1,B继电器J2,C继电器J3;防护罩11罩在底座24的上方,闭锁电磁铁7 、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固定于底座24上,闭锁电磁铁7 、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位于防护罩11的下方,防护罩11的一侧与底座24铰接,防护罩11的另一侧有卡接装置28,闭锁电磁铁7与卡接装置28相对放置,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与 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之间通过a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之间通过b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之间通过c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A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1-1接在a相电路上,B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2-1接在b相电路上,C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3-1接在c相电路上,A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1-2、B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2-2、C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3-2与闭锁电磁铁7串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安装周期短,维护成本低;
2)该装置能够实现流变端子防误操作功能;
3)该装置能避免流变开路对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危害;
4)该装置操作便捷,增加了对流变端子的防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是流变端子短接状态示意图。
附图5是流变端子防护罩闭锁逻辑图。
附图6是流变端子防护罩闭锁原理图。
附图中1是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2-1是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2是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3是a相旋转铜端子,4是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5-1是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2是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6是b相旋转铜端子,7是闭锁电磁铁,8是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9-1是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2是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10是c相旋转铜端子,11是防护罩,12是接地接线端子,13是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4是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5是右铰链,16是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7是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8是b、c相间铜连接导体,19是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0是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1是a、b相间铜连接导体,22是左铰链,23是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4是底座,25是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是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是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8是卡接装置,29是间隙,J1是A继电器,J2是B继电器,J3是C继电器,J1-1是A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2-1是B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3-1是C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1-2是A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2-2是B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3-2是C继电器的常闭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6,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结构包括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防护罩11,底座24,闭锁电磁铁7,A继电器J1,B继电器J2,C继电器J3;防护罩11罩在底座24的上方,闭锁电磁铁7 、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固定于底座24上,闭锁电磁铁7 、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位于防护罩11的下方,防护罩11的一侧与底座24铰接,防护罩11的另一侧有卡接装置28,闭锁电磁铁7与卡接装置28相对放置,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与 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之间通过a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之间通过b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之间通过c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A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1-1接在a相电路上,B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2-1接在b相电路上,C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3-1接在c相电路上,A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1-2、B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2-2、C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3-2与闭锁电磁铁7串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a相连接件包括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a相旋转铜端子3,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一端与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连接,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一端与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连接, 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表面呈半圆弧状,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表面也呈半圆弧状,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有螺纹,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也有螺纹,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相对放置形成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之间有间隙,a相旋转铜端子3有外螺纹,a相旋转铜端子3与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相匹配;通过将a相旋转铜端子3旋入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内,实现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连接导通;通过将a相旋转铜端子3旋出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实现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断开。
进一步优选,所述b相连接件包括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b相旋转铜端子6,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一端与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连接,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一端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连接,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表面呈半圆弧状,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表面也呈半圆弧状,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有螺纹,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也有螺纹,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相对放置形成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之间有间隙,b相旋转铜端子6有外螺纹,b相旋转铜端子6与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相匹配;通过将b相旋转铜端子6旋入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内,实现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连接导通;通过将b相旋转铜端子6旋出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实现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断开。
进一步优选,所述c相连接件包括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c相旋转铜端子10,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一端与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连接,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一端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连接,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表面呈半圆弧状,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表面也呈半圆弧状,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有螺纹,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也有螺纹,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相对放置形成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之间有间隙,c相旋转铜端子10有外螺纹,c相旋转铜端子10与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相匹配;通过将c相旋转铜端子10旋入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内,实现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连接导通;通过将c相旋转铜端子10旋出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实现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断开。
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护罩11的一侧与底座24通过右铰链15和左铰链22连接,所述卡接装置28处在防护罩11上与右铰链15和左铰链22相对的另一侧;防护罩11通过右铰链15和左铰链22相对底座24打开或盖合;当防护罩11盖合时,防护罩11正好罩在底座24上,此时,卡接装置28正好与闭锁电磁铁7相对,如果此时闭锁电磁铁7不吸合,闭锁电磁铁7正好插入卡接装置28从而闭锁流变端子的防护罩11,使防护罩11不能打开,如果此时闭锁电磁铁7吸合,闭锁电磁铁7不与卡接装置28相接从而能够方便打开防护罩11。
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接装置28优选为圆孔或凹槽;当闭锁电磁铁7不吸合时,闭锁电磁铁7正好能卡进圆孔或凹槽内阻止防护罩11打开;当闭锁电磁铁7吸合时,闭锁电磁铁7缩回不卡进圆孔或凹槽内,防护罩11能顺利打开。
进一步优选,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结构还包括接地接线端子12,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 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所述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一端与接地接线端子12连接,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另一端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连接,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的中间部分有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 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在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处断开为左右两部分,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被分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弧,两个半圆弧之间有间隙;所述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一端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连接,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另一端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连接,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的中间部分有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在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处断开为左右两部分,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被分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弧,两个半圆弧之间有间隙;所述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一端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连接,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另一端与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连接,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的中间部分有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在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处断开为左右两部分,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被分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弧,两个半圆弧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优选,所述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尺寸,且均能和a相旋转铜端子3、b相旋转铜端子6、c相旋转铜端子10任意匹配。
对照附图,工作时,流变a相电流依次通过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a相连接件、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接入保护测控装置;流变b相电流依次通过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b相连接件、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接入保护测控装置;流变c相电流依次通过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c相连接件、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接入保护测控装置;进一步的,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和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的导通是通过将带有外螺纹的a相旋转铜端子3旋入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实现的,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和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的导通是通过将带有外螺纹的b相旋转铜端子6旋入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实现的,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与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的导通是通过将带有外螺纹的c相旋转铜端子10旋入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实现的;流变二次短接是通过将a相旋转铜端子3、b相旋转铜端子6、c相旋转铜端子10分别从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旋出后,分别旋入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实现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通过闭锁电磁铁7实现对防护罩11闭锁,防护罩11下部通过左铰链22和右铰链15实现旋转开合。
本实用新型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采集流入保护测控装置的三相电流,通过三相电流有无判断是否接通闭锁电磁铁7,实现对防护罩11的闭锁,如图5、6所示,当a相电流Ia、b相电流Ib、c相电流Ic三相电流都等于0时,闭锁电磁铁7吸合,可打开流变端子防护罩11;当a相电流Ia、b相电流Ib、c相电流Ic三相电流出现任意一相或两相或三相大于0时,闭锁电磁铁7不吸合,从而闭锁流变端子防护罩11。
本实用新型通过为流变端子加装一种防护罩11,在防护罩与底座内加入防误操作装置;工作时,本实用新型通过采集主变保护屏后流变对应的开关三相电流;当存在三相电流时利用闭锁电磁铁7对防护罩11进行闭锁,使得运行人员打不开防护罩11,从因而避免带负荷误操作流变端子,避免导致流变开路威胁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的情况发生;如图5、6所示,当a相电流Ia、b相电流Ib、c相电流Ic三相电流都等于0时,A继电器J1、B继电器J2、C继电器J3不导通,A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B继电器J2的常闭接点、C继电器J3的常闭接点闭合,闭锁电磁铁7吸合,可打开流变端子的防护罩11;当a相电流Ia、b相电流Ib、c相电流Ic三相电流中任意一相或两相或三相大于0时,A继电器J1、B继电器J2、C继电器J3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导通,A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B继电器J2的常闭接点、C继电器J3的常闭接点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打开,闭锁电磁铁不吸合,从而闭锁流变端子防护罩。
Claims (6)
1.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防护罩(11),底座(24),闭锁电磁铁(7),A继电器(J1),B继电器(J2),C继电器(J3);防护罩(11)罩在底座(24)的上方,闭锁电磁铁(7)、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固定于底座(24)上,闭锁电磁铁(7)、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a相连接件、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b相连接件、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c相连接件、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位于防护罩(11)的下方,防护罩(11)的一侧与底座(24)铰接,防护罩(11)的另一侧有卡接装置(28),闭锁电磁铁(7)与卡接装置(28)相对放置,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与 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之间通过a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之间通过b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之间通过c相连接件连通或断开,A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1-1)接在a相电路上,B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2-1)接在b相电路上,C继电器的常开接点(J3-1)接在c相电路上,A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1-2)、B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2-2)、C继电器的常闭接点(J3-2)与闭锁电磁铁(7)串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a相连接件包括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a相旋转铜端子(3),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一端与a相装置侧接线端子(1)连接,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一端与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连接, 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表面呈半圆弧状,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表面也呈半圆弧状,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有螺纹,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也有螺纹,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相对放置形成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a相第一铜连接导体(2-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a相第二铜连接导体(2-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之间有间隙,a相旋转铜端子(3)有外螺纹,a相旋转铜端子(3)与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相匹配;
所述b相连接件包括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b相旋转铜端子(6),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一端与b相装置侧接线端子(4)连接,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一端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连接,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表面呈半圆弧状,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表面也呈半圆弧状,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有螺纹,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也有螺纹,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相对放置形成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b相第一铜连接导体(5-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b相第二铜连接导体(5-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之间有间隙,b相旋转铜端子(6)有外螺纹,b相旋转铜端子(6)与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相匹配;
所述c相连接件包括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c相旋转铜端子(10),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一端与c相装置侧接线端子(8)连接,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一端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连接,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表面呈半圆弧状,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表面也呈半圆弧状,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有螺纹,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也有螺纹,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相对放置形成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c相第一铜连接导体(9-1)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与c相第二铜连接导体(9-2)的另一端半圆弧状表面之间有间隙,c相旋转铜端子(10)有外螺纹,c相旋转铜端子(10)与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罩(11)的一侧与底座(24)通过右铰链(15)和左铰链(22)连接,所述卡接装置(28)处在防护罩(11)上与右铰链(15)和左铰链(22)相对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接装置(28)为圆孔或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接地接线端子(12),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 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所述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一端与接地接线端子(12)连接,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另一端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连接,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的中间部分有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 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14)在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处断开为左右两部分,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被分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弧,两个半圆弧之间有间隙;所述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一端与c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6)连接,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另一端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连接,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的中间部分有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b、c相间铜连接导体(18)在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处断开为左右两部分,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被分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弧,两个半圆弧之间有间隙;所述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一端与b相流变侧接线端子(19)连接,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另一端与a相流变侧接线端子(23)连接,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的中间部分有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a、b相间铜连接导体(21)在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处断开为左右两部分,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被分成相对的两个半圆弧,两个半圆弧之间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c相与地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3),b、c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17),a、b相间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0),a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5),b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6),c相铜连接导体内螺纹孔(27)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尺寸,且均能和a相旋转铜端子(3)、b相旋转铜端子(6)、c相旋转铜端子(10)任意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06238.7U CN213989569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06238.7U CN213989569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89569U true CN213989569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725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06238.7U Active CN213989569U (zh) | 2020-12-31 | 2020-12-31 | 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89569U (zh) |
-
2020
- 2020-12-31 CN CN202023306238.7U patent/CN2139895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61180B (zh) | 防分段断路器死区故障母差保护闭锁备自投保护方法 | |
EP2256822A2 (de) | Safety-Schaltanlage für Solaranlagen | |
EP1974430A1 (en) | A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09936121B (zh) | 1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母差保护闭锁备自投保护方法 | |
CN213989569U (zh) | 一种流变端子防误操作装置 | |
CN110535116B (zh) | 一种消弧柜及小电流接地系统 | |
CN218182083U (zh) | 一种双进线联锁装置 | |
CN110460028A (zh) | 一种限制电网短路故障电流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3588874U (zh) | 一种防止线路接地开关误操作的装置 | |
CN112821365A (zh) | 一种适用于直流电网的具备故障类型判别能力的阻容型直流断路器拓扑 | |
CN206060167U (zh) | 一种智能漏电断路器的控制器 | |
CN206619533U (zh) | 条形隔离开关的双联控制结构 | |
CN206442007U (zh) | 方便操作的电动隔离开关柜 | |
CN105305622A (zh) | 一种可远程操控的防误操作配电箱 | |
CN217545598U (zh) | 一种简易型低压负荷安全切换装置 | |
CN216489041U (zh) |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l型接地切换开关 | |
CN202888633U (zh) | 具有防误操作的综合配电箱 | |
CN214043507U (zh) | 一种10kV户外隔离开关触头及隔离开关 | |
CN2549635Y (zh) | 多功能电器设备保安器 | |
CN207398013U (zh) | 环网柜用的隔离弹簧操作机构 | |
CN216216610U (zh) | 一种可逆运行细碎机控制装置 | |
CN201213224Y (zh) | 电压互感器过流保护装置 | |
CN217544456U (zh) | 一种电力系统用隔离开关 | |
CN219535644U (zh) | 一种电的断路器装置 | |
CN214384740U (zh) | 10kV户外智能电动隔离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