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6951U - 一种发光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6951U
CN213986951U CN202120233830.4U CN202120233830U CN213986951U CN 213986951 U CN213986951 U CN 213986951U CN 202120233830 U CN202120233830 U CN 202120233830U CN 213986951 U CN213986951 U CN 213986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outer sheath
optical fiber
cable
plastic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338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颖
廖伟章
陈成
白文杰
李云栋
付靖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338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6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6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6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光缆,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至少一个光缆本体、至少一个塑料光纤和外护套,塑料光纤与光缆本体大致平行设置;外护套包括第一外护套、第二外护套和至少一个连接部,第一外护套套设于光缆本体外;第二外护套套设于塑料光纤外;连接部沿光缆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且连接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外护套和第二外护套连接。在发光光缆的塑料光纤中注入有颜色的单一波长可见光,在发光光缆的外护套的表面会形成一条可见光的光带,运维人员不用借助仪器设备,就能够根据光带确定光缆的布放路由,从而解决光缆密集布放区域、路由交叉重叠区域或布放路由混乱无序区域的光缆检修和替换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光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到户网络覆盖的逐步完成,在接入网线路尤其是光纤到户线路方面,在室外、室内和室内外接入线路中存在大量的蝶形光缆,这些蝶形缆外观相同、颜色相同,大量的蝶形缆互相交叉甚至缠绕在一起,而且随着敷设时间的推移,蝶形缆表面印字模糊、即使有不同颜色的标识色条,也随着紫外光和气候老化因素逐步失效,无法准确识别区分每根蝶缆。一旦有一个蝶形缆线路出现故障,在目前情况下找到这条出故障蝶形缆的路由几乎是无法完成的,给接入网线路尤其是蝶形光缆线路的检修和更换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关技术中,往往在光缆护套的表面增加标识线、色环、字符,或者用颜色区分,然而在蝶形光缆密集布线区域,这些识别方法无法做到唯一性,而且颜色和标识线具有时效性,会随着材料老化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无法区分每一根蝶形缆,无法确定蝶形光缆的施工路由,无法解决蝶缆线路的检修和更换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光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颜色和标识线的时效性,会随着材料老化变得模糊不清,从而产生无法区分每一根蝶形缆,无法确定蝶形光缆的施工路由,无法解决蝶缆线路的检修和更换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光缆,其包括:
至少一个光缆本体;
至少一个塑料光纤,所述塑料光纤与所述光缆本体大致平行设置;
外护套,其包括:
-第一外护套,其套设于所述光缆本体外;
-第二外护套,其套设于所述塑料光纤外;
-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光缆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连接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护套和所述第二外护套连接。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外护套和所述第二外护套一体成型。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光纤为端发光塑料光纤、侧发光塑料光纤或侧发光打点塑料光纤。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料光纤还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芯层和包层,所述第二外护套套设于所述包层外。
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光缆还包括增强体,所述增强体沿所述光缆本体的轴线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塑料光纤对称分设于所述光缆本体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光缆还包括用于区分所述增强体和所述塑料光纤的标识条,所述标识条设于所述增强体或所述第二外护套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标识条为弧形,且所述标识条沿所述增强体或所述第二外护套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光缆还包括用于区分所述增强体和所述塑料光纤的标识条,所述标识条设于所述光缆本体靠近所述增强体的一侧或所述光缆本体靠近所述塑料光纤的一侧上。
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光缆包括两个光缆本体,两个所述光缆本体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对称分设于所述塑料光纤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光缆还包括标识条,所述标识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光缆本体上,并用于区分两个所述光缆本体。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在发光光缆的塑料光纤中注入有颜色的单一波长可见光,在发光光缆的外护套的表面会形成一条可见光的光带,运维人员不用借助仪器设备,就能够根据光带确定光缆的布放路由,从而解决光缆密集布放区域、路由交叉重叠区域或布放路由混乱无序区域的光缆检修和替换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光缆,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塑料光纤作为单一波长可见光的传输载体,可在激发后形成光带,以识别塑料光纤;而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塑料光纤与光缆本体大致平行设置,并采用连接部将塑料光纤的第二外护套与光缆本体的第一外护套连接成整体,因此,塑料光纤的第二外护套可在光缆本体的成型过程中,与第一外护套同时成型,节约生产工序和工时;而且塑料光纤与光缆本体基本等长,在具有识别光缆本体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节约塑料光纤的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光缆本体,且光单元为着色光纤);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光缆本体,且光单元为光纤带);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光缆本体,且光单元为光纤子缆);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光缆本体和一个增强体,且光单元为着色光纤);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光缆本体和一个增强体,且光单元为光纤带);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一个光缆本体和一个增强体,且光单元为光纤子缆);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光缆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两个光缆本体)。
图中:1、光缆本体;10、第一外护套;11、着色光纤;12、加强件;13、光纤带;14、子缆护层;15、光纤;2、塑料光纤;20、第二外护套;21、芯层;22、包层;3、连接部;4、增强体;5、标识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光缆,其包括至少一个光缆本体1、至少一个塑料光纤2和外护套,外护套包括第一外护套10、第二外护套20和至少一个连接部3,第一外护套10套设于光缆本体1外,第二外护套20套设于塑料光纤外,连接部3沿光缆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连接部3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外护套10和第二外护套2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塑料光纤2作为单一波长可见光的传输载体,可在激发后形成光带,以识别塑料光纤2;而且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塑料光纤2与光缆本体1大致平行设置,并采用连接部3将塑料光纤2的第二外护套20与光缆本体1的第一外护套10连接成整体,塑料光纤2的第二外护套20可在光缆本体1的成型过程中,与第一外护套10同时成型,节约生产工序和工时;而且塑料光纤2与光缆本体1基本等长,在具有识别光缆本体1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节约塑料光纤2的用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光缆的识别原理如下:
在发光光缆的塑料光纤2中注入有颜色的单一波长可见光,在发光光缆的外护套的表面会形成一条可见光的光带,运维人员不用借助仪器设备,就能够根据光带确定光缆的布放路由,从而解决光缆密集布放区域、路由交叉重叠区域或布放路由混乱无序区域的光缆检修和替换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光缆,不改变现行光缆的结构参数,包括光缆中光纤的芯数、光纤类型、光缆的尺寸等,不改变光缆的性能参数,包括光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等指标,不变更预制成端接头的尺寸;由于一般普通室内用蝶形光缆护套颜色为白色,室外型蝶形光缆护套颜色为黑色,因此只需改变外护套的颜色,将外护套的颜色变为透明色、白色、黄色或者其它浅色调的颜色,以方便观察到明显的光带,便于识别光缆。
参见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缆本体1还包括设于第一外护套10内的光单元,光单元用于光通信信号传输,可为着色光纤、光纤带13或光纤子缆,根据需要总光纤芯数为1-24芯,采用二氧化硅系单模或多模光纤;若光单元为光纤带13,光纤带13可为单根或多根;若光单元为光纤子缆,光纤子缆由光纤11和子缆护层14组成,子缆护层14用于保护光纤11,可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可为不锈钢带、铝带或钢管,非金属材质可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LSZH、阻燃聚乙烯、聚氯乙烯PVC、尼龙弹性体PA、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或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光缆本体1还包括加强件12,加强件12用于承载光缆的机械性能,可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金属材质可为磷化钢丝、镀锌钢丝、镀铜钢丝,非金属材质可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GFRP、芳纶增强塑料杆K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杆BFRP、纤维增强塑料柔性杆FFRP、玻纤纱或芳纶纱;第一外护套10为光缆最外层的保护材料,可为聚氯乙烯PVC、阻燃聚乙烯或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LSZH,颜色为透明色、白色、黄色或者其它浅色调的颜色,室外型产品结构,在护套材料配方体系中需要添加紫外线吸收剂。
可选的,连接部3、第一外护套10和第二外护套20一体化成型。
在生产第一外护套10的工序中,将塑料光纤2、光单元和加强件12平行同步放线,第一外护套10、第二外护套20和连接部3通过护套挤出机同时挤出,经过空气隙冷却、热水冷却和冷水冷却后成型,该一体化成型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发光光缆的制作效率。
可选的,塑料光纤2为端发光塑料光纤、侧发光塑料光纤或侧发光打点塑料光纤。
端发光塑料光纤在注入有颜色的单一波长可见光时,在光缆的另一端会发光,以识别到光缆的两端;
侧发光塑料光纤在注入有颜色的单一波长可见光时,在光缆外护套的表面,沿着轴线方向会形成一条可见光的光带;
侧发光打点塑料光纤在注入有颜色的单一波长可见光时,在光缆外护套的表面,沿着轴线方向上间隔出现发光点,从而形成一条可见光的光带,发光点间距为15、20、25、30、35或40mm,也可根据要求定制点距。
而且,本申请实施例的塑料光纤2可以为单根直径尺寸大的光纤,也可以用多股细光纤组成的光纤束。
可选的,塑料光纤2还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芯层21和包层22,第二外护套20套设于包层22外。
优选的,芯层21采用石英、多组分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和聚碳酸酯PC中的一种制作而成。
其中,包层22采用氟树脂制作而成,第二外护套20与第一外护套10采用相同的材质制作而成。
参见图4-6所示,进一步的,该发光光缆还包括增强体4,增强体4沿光缆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并与塑料光纤2对称分设于光缆本体1的两侧。
增强体4也称为吊线,用于光缆架空敷设时的抗拉元件,可为金属或非金属材质,金属材质为磷化钢丝、镀锌钢丝、镀铜钢丝、涂胶钢丝或钢绞线,非金属材质可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GFRP、芳纶增强塑料杆K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杆BFRP、纤维增强塑料柔性杆FFRP、玻纤纱或芳纶纱。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缆本体1为蝶缆,增强体4与塑料光纤2均为圆柱形,对称分设在蝶缆的两侧,保证光缆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该发光光缆还包括用于区分增强体4和塑料光纤2的标识条5,标识条5设于增强体4或第二外护套20上。
由于增强体4与塑料光纤2在外观上基本一致,很难区分,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标识条5区分增强体4和塑料光纤2,标识条5与增强体4和塑料光纤2的外护套的材质相同,颜色不同,通过标识条5就能分辨出增强体4和塑料光纤2,方便光缆的施工布设。
优选的,标识条5为弧形,且标识条5沿增强体4或塑料光纤2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置。
标识条5是与增强体4或第二外护套20同步挤出成型的,所以标识条5是嵌入在增强体4或第二外护套20内,标识条5的表面与增强体4或第二外护套20表面切平;而且标识条5占增强体4或第二外护套20表面的面积非常小,不会影响到塑料光纤2的发光。
更进一步的,该发光光缆还包括用于区分增强体4和塑料光纤2的标识条5,标识条5设于光缆本体1靠近增强体4的一侧或光缆本体1靠近塑料光纤2的一侧上。
由于增强体4与塑料光纤2在外观上基本一致,很难区分,因此还可以通过在光缆本体1靠近增强体4的一侧上设置标识条,以辨别增强体4;或者,在光缆本体1靠近塑料光纤2的一侧上设置标识条,以辨别塑料光纤2。
参见图7所示,可选的,该发光光缆包括两个光缆本体1,两个光缆本体1通过两个连接部3对称分设于塑料光纤2的两侧。
两个光缆本体1的第一外护套10分别通过两个连接部3与塑料光纤2的第二外护套20的两侧连接,三者可同步生产成型,大大节约生产工时。
优选的,该发光光缆还包括标识条5,标识条5设于其中一个光缆本体1上,并用于区分两个光缆本体1。
当发光光缆存在两个光缆本体1时,两个光缆本体1的外形和结构完全一致,为了区分两个光缆本体1,通过在其中一个光缆本体1上设置标识条5,以方便施工人员辨别两个光缆本体1,方便施工。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个光缆本体(1);
至少一个塑料光纤(2),所述塑料光纤(2)与所述光缆本体(1)大致平行设置;
外护套,其包括:
-第一外护套(10),其套设于所述光缆本体(1)外;
-第二外护套(20),其套设于所述塑料光纤(2)外;
-至少一个连接部(3),所述连接部(3)沿所述光缆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连接部(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护套(10)和所述第二外护套(2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所述第一外护套(10)和所述第二外护套(20)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光纤(2)为端发光塑料光纤、侧发光塑料光纤或侧发光打点塑料光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光纤(2)还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并相连的芯层(21)和包层(22),所述第二外护套(20)套设于所述包层(22)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光缆还包括增强体(4),所述增强体(4)沿所述光缆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塑料光纤(2)对称分设于所述光缆本体(1)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光缆还包括用于区分所述增强体(4)和所述塑料光纤(2)的标识条(5),所述标识条(5)设于所述增强体(4)或所述第二外护套(20)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条(5)为弧形,且所述标识条(5)沿所述增强体(4)或所述第二外护套(20)的外表面圆周方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光缆还包括用于区分所述增强体(4)和所述塑料光纤(2)的标识条(5),所述标识条(5)设于所述光缆本体(1)靠近所述增强体(4)的一侧或所述光缆本体(1)靠近所述塑料光纤(2)的一侧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光缆包括两个光缆本体(1),两个所述光缆本体(1)通过两个所述连接部(3)对称分设于所述塑料光纤(2)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光缆,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光缆还包括标识条(5),所述标识条(5)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光缆本体(1)上,并用于区分两个所述光缆本体(1)。
CN202120233830.4U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发光光缆 Active CN213986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830.4U CN213986951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发光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33830.4U CN213986951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发光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6951U true CN213986951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5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33830.4U Active CN213986951U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发光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6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3158A (zh) * 2023-01-09 2023-04-04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带状光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3158A (zh) * 2023-01-09 2023-04-04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带状光缆
CN115903158B (zh) * 2023-01-09 2023-08-11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带状光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08478B2 (en) Optical fiber ribbon, optical fiber cable, and wire configuration, each having identification marking
EP2815261B1 (en) Visual tracer system for fiber optic cable
US6823120B2 (en) Transmit/receive optical cables
WO2013065640A1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7045172B (zh) 一种轻型可反复收放的集束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CN217467292U (zh) 一种增强型气吹光缆
US11960137B2 (en) Intermittently bonded optical fibre ribbon
CN213986951U (zh) 一种发光光缆
EP3346307A1 (en) Loose tube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WO2020045372A1 (ja) 識別マーク付光ファイバ心線、識別マーク付光ファイバ心線の製造方法
EP3180645B1 (en) Optical cab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847405A (zh) 一种亮光及暗光条件下都易识别的电缆或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US9715076B2 (en) Optical cable for terrestrial networks
CN206339729U (zh) 一种微型光纤带传感光缆
IT201800011048A1 (it) Cavo ottico e fibra ottica per installazione indoor
US11125959B2 (en) Flat drop optical fiber cable
EP3226047B1 (en) Single layer optical fiber cable for microduct application
US11557890B2 (en) Installation of pre-ducted optical fiber cable assembly
CN219046149U (zh) 一种便于识别的掏接光缆
CN110850539B (zh) 一种基于光信号的识别光缆及其制备方法
US20210041651A1 (en) Optical fiber ribbon, optical unit,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JP2023110387A (ja) 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EP3226048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for blowing into ducts
EP3316015A1 (en) Air blown optical fiber cable
CN117471628A (zh) 一种全介质自承式非金属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