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81804U -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81804U
CN213981804U CN202023030061.2U CN202023030061U CN213981804U CN 213981804 U CN213981804 U CN 213981804U CN 202023030061 U CN202023030061 U CN 202023030061U CN 213981804 U CN213981804 U CN 213981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mega
antidetonation
energy
fixedly connected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300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aheng Yit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iaheng Yit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iaheng Yit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iaheng Yit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300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81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81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81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包括管体A与管体B,所述管体A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A,所述管体B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B,所述组装盘A内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组装盘B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管体A与管体B外侧壁均套接有缓冲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A以及管体B外部增加有Ω型固定弯件A以及Ω型固定弯件B,且在Ω型固定弯件A与Ω型固定弯件B所组成的抗震圈内部增加有六个抗震柱,抗震柱上设置有平行分布的预压痕,在抗震柱受到外力冲击过程中,预压痕可以起到良好吸收动能作用,缓冲圈作为内圈保护管道整体,有效避免管道因为外力剧烈震动破损。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管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管材的市场需求越来越高。管材就是用于做管件的材料。不同的管件要用不同的管材,管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管件的质量。
专利号CN201710862161.5公布了一种建筑用PVC管材,其特征在于,组成成分按质量份数计如下:PVC树脂粉58-92份、二氧化钛13-22份、石蜡5-12份、发泡助剂14-32份、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3-5份、碳酸钠2-6份、聚乙烯蜡3-11份、硬脂酸4-13份。本发明制造出来的PVC管材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同时耐高温和耐腐蚀效果好,满足了需求。
用于建筑的管材均具有一定的缺陷:1、传统建筑管材整体抗震性能较弱,在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大幅度震动时容易产生管道崩裂与破损;2、传统建筑管材多采用法兰盘式组装,在具体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易将法兰盘上所对应通孔对齐,给组装工作带来不便,导致整体组装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通过在管体A以及管体B外部增加有Ω型固定弯件A以及Ω型固定弯件B,Ω型固定弯件A与Ω型固定弯件B共同组成管材的外部抗震圈,且在Ω型固定弯件A与Ω型固定弯件B所组成的抗震圈内部增加有六个抗震柱,抗震柱上设置有平行分布的预压痕,在抗震柱受到外力冲击过程中,预压痕可以起到良好吸收动能作用,缓冲圈作为内圈保护管道整体,有效避免管道因为外力剧烈震动破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包括管体A与管体B,所述管体A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A,所述管体B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B,所述组装盘A内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组装盘B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之间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管体A与管体B外侧壁均套接有缓冲圈,所述缓冲圈外侧壁插接有抗震柱,所述抗震柱外表面开设有预压痕,且抗震柱末端固定连接有Ω型固定弯件A以及Ω型固定弯件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组装盘A与组装盘B之间贯穿有螺栓A,所述螺栓A末端螺纹旋接有螺母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Ω型固定弯件A与Ω型固定弯件B边缘位置贯穿有螺栓B,所述螺栓B末端螺纹旋接有螺母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抗震柱呈圆周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压痕呈平行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抗震建筑管材,通过在管体A以及管体B外部增加有Ω型固定弯件A以及Ω型固定弯件B,Ω型固定弯件A与Ω型固定弯件B共同组成管材的外部抗震圈,且在Ω型固定弯件A与Ω型固定弯件B所组成的抗震圈内部增加有六个抗震柱,抗震柱上设置有平行分布的预压痕,在抗震柱受到外力冲击过程中,预压痕可以起到良好吸收动能作用,缓冲圈作为内圈保护管道整体,有效避免管道因为外力剧烈震动破损,解决了传统建筑管材整体抗震性能较弱,在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大幅度震动时容易产生管道崩裂与破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抗震建筑管材,通过在对管材进行组装时,工作人员将管体B上组装盘B内壁所对应的凸出卡块卡入到管体A上组装盘A内壁所对应的内凹卡槽中,继而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卡槽内部插入卡块进行定位,组装盘上的通孔也随之逐个对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快速组装,解决了传统建筑管材多采用法兰盘式组装,在具体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易将法兰盘上所对应通孔对齐,给组装工作带来不便,导致整体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抗震建筑管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抗震建筑管材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抗震建筑管材的抗震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抗震建筑管材的组装盘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A;2、管体B;3、组装盘A;4、组装盘B;5、螺栓A;6、螺母A;7、Ω型固定弯件A;8、Ω型固定弯件B;9、螺栓B;10、螺母B;11、抗震柱;12、缓冲圈;13、预压痕;14、卡槽;1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包括管体A1与管体B2,所述管体A1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A3,所述管体B2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B4,所述组装盘A3内侧壁开设有卡槽14,所述组装盘B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与卡槽14之间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管体A1与管体B2外侧壁均套接有缓冲圈12,所述缓冲圈12外侧壁插接有抗震柱11,所述抗震柱11外表面开设有预压痕13,且抗震柱11末端固定连接有Ω型固定弯件A7以及Ω型固定弯件B8。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通过在管体A1以及管体B2外部增加有Ω型固定弯件A7以及Ω型固定弯件B8,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共同组成管材的外部抗震圈,且在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所组成的抗震圈内部增加有六个抗震柱11,抗震柱11上设置有平行分布的预压痕13,在抗震柱11受到外力冲击过程中,预压痕13可以起到良好吸收动能作用,缓冲圈12作为内圈保护管道整体,有效避免管道因为外力剧烈震动破损,解决了传统建筑管材整体抗震性能较弱,在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大幅度震动时容易产生管道崩裂与破损的问题;在对管材进行组装时,工作人员将管体B2上组装盘B4内壁所对应的凸出卡块15卡入到管体A1上组装盘A3内壁所对应的内凹卡槽14中,继而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卡槽14内部插入卡块15进行定位,组装盘上的通孔也随之逐个对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快速组装,解决了传统建筑管材多采用法兰盘式组装,在具体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易将法兰盘上所对应通孔对齐,给组装工作带来不便,导致整体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其中,所述组装盘A3与组装盘B4之间贯穿有螺栓A5,所述螺栓A5末端螺纹旋接有螺母A6。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将螺栓A5与螺母A6对组装盘A3与组装盘B4进行连接,从而完成管体A1与管体B2的组装连接。
其中,所述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边缘位置贯穿有螺栓B9,所述螺栓B9末端螺纹旋接有螺母B10。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将螺栓B9与螺母B10对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完成组装,从而形成管材整体的抗震外圈。
其中,所述抗震柱11呈圆周分布。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通过将抗震柱11设计成圆周分布,使得管材整体能够全方面承受外部冲击震动。
其中,所述预压痕13呈平行分布。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通过将预压痕13设计成平行分布,提高抗震柱11的动能吸收上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包括管体A1;管体B2;组装盘A3;组装盘B4;螺栓A5;螺母A6;Ω型固定弯件A7;Ω型固定弯件B8;螺栓B9;螺母B10;抗震柱11;缓冲圈12;预压痕13;卡槽14;卡块1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工作时,通过在管体A1以及管体B2外部增加有Ω型固定弯件A7以及Ω型固定弯件B8,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共同组成管材的外部抗震圈,且在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所组成的抗震圈内部增加有六个抗震柱11,抗震柱11上设置有平行分布的预压痕13,在抗震柱11受到外力冲击过程中,预压痕13可以起到良好吸收动能作用,缓冲圈12作为内圈保护管道整体,有效避免管道因为外力剧烈震动破损,解决了传统建筑管材整体抗震性能较弱,在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大幅度震动时容易产生管道崩裂与破损的问题;在对管材进行组装时,工作人员将管体B2上组装盘B4内壁所对应的凸出卡块15卡入到管体A1上组装盘A3内壁所对应的内凹卡槽14中,继而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卡槽14内部插入卡块15进行定位,组装盘上的通孔也随之逐个对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快速组装,解决了传统建筑管材多采用法兰盘式组装,在具体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易将法兰盘上所对应通孔对齐,给组装工作带来不便,导致整体组装效率低的问题。
管体A1;管体B2;组装盘A3;组装盘B4;螺栓A5;螺母A6;Ω型固定弯件A7;Ω型固定弯件B8;螺栓B9;螺母B10;抗震柱11;缓冲圈12;预压痕13;卡槽14;卡块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包括管体A(1)与管体B(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A(1)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A(3),所述管体B(2)两侧固定连接有组装盘B(4),所述组装盘A(3)内侧壁开设有卡槽(14),所述组装盘B(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与卡槽(14)之间进行配合连接,所述管体A(1)与管体B(2)外侧壁均套接有缓冲圈(12),所述缓冲圈(12)外侧壁插接有抗震柱(11),所述抗震柱(11)外表面开设有预压痕(13),且抗震柱(11)末端固定连接有Ω型固定弯件A(7)以及Ω型固定弯件B(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盘A(3)与组装盘B(4)之间贯穿有螺栓A(5),所述螺栓A(5)末端螺纹旋接有螺母A(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Ω型固定弯件A(7)与Ω型固定弯件B(8)边缘位置贯穿有螺栓B(9),所述螺栓B(9)末端螺纹旋接有螺母B(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柱(11)呈圆周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痕(13)呈平行分布。
CN202023030061.2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Active CN213981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0061.2U CN21398180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30061.2U CN21398180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81804U true CN213981804U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43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30061.2U Active CN213981804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81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4828U (zh)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模组结构
CN213981804U (zh) 一种节能抗震建筑管材
CN102136302A (zh) 具有固定稳定性改良的弹簧插孔的核燃料组件顶喷嘴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33860U (zh) 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充电对接装置
CN206909036U (zh) 一种多个功率器件的装配结构
CN210957126U (zh) 一种弹簧连接器座
CN202549584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的环形电感灌封固定结构
CN206982712U (zh) 一种钻孔机器人钻头安装臂
CN214816318U (zh) 一种卡式螺母组装的螺母推入机构
CN220673178U (zh) 一种配电箱的安装结构
CN206639833U (zh) 适于动力电池模组与壳体装配的安装装置
CN216951197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航空航天紧固件
CN206322904U (zh) 一种新型香蕉插外模
CN219643553U (zh) 一种通信管道防护装置
CN213043200U (zh) 一种测试电力通信2m线虚焊的装置
CN220971264U (zh) 一种电芯极耳焊接定位夹具
CN204558574U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封头的改进结构
CN217353859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用隔离安全装置
CN211530702U (zh) 一种避雷针托杆用固定底座
CN210349526U (zh) 一种节能变压器用油箱
CN211136067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u型件焊接装置
CN219973516U (zh) 一种建筑结构及用于模块化建筑结构间的连接结构
CN204478972U (zh) 一种t形母排检验装置
CN204271167U (zh) 一种电池组封装结构
CN211175660U (zh) 一种用于大型工程设备的高压油管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